攀西地区烤烟气候适宜性评价指标建立及应用
【目的】建立攀西地区烤烟大田生长期气候适宜性评价指标。【方法】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单因子及多因子气候适宜度模型,对比两种方法确定权重建立气候适宜指数的优劣;建立产量丰歉指数和气候适宜指数的关系模型,确定气候适宜性评价指标。【结果】标准化法优于绝对值法;产量丰歉指数与气候适宜指数呈显著相关;指标回代检验准确率较高。【结论】指标可以用于评价气候条件对大田烤烟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适宜程度。
攀西地区低品位钒钛磁铁矿综合评价及工业指标论证 (2)
攀枝花朱家包包低品位钒钛磁铁矿选矿研究 刘川,张才学 (四川省地矿局成都综合岩矿测试中心,四川成都610081) 摘要:对含tfe为13.54%,tio2为7.31%的攀枝花低品位钒钛磁铁矿,进行了粗磨湿式中磁抛废、细磨 弱磁选铁和选铁尾矿强磁-浮选选钛的选矿工艺试验研究。该工艺最终获得了含tfe为55.18%,回收率为 39.98%铁精矿和含tio2为46.13%,回收率为43.70%钛精矿,实现了对原矿中铁、钛的较佳回收。 关键词:钒钛磁铁矿;钛铁矿;磁选;浮选;预先抛尾 doi:10.3969/j.issn.1000-6532.2015.04.00x 中图分类号:td9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6532(2015)04 据最新勘探结果,攀枝花境内钒钛磁铁矿累计探明资源储量达73.37亿t,其中,钒
攀西地区低品位钒钛磁铁矿综合评价及工业指标论证
攀枝花朱家包包低品位钒钛磁铁矿选矿研究 刘川,张才学 (四川省地矿局成都综合岩矿测试中心,四川成都610081) 摘要:对含tfe为13.54%,tio2为7.31%的攀枝花低品位钒钛磁铁矿,进行了粗磨湿式中磁抛废、细磨 弱磁选铁和选铁尾矿强磁-浮选选钛的选矿工艺试验研究。该工艺最终获得了含tfe为55.18%,回收率为 39.98%铁精矿和含tio2为46.13%,回收率为43.70%钛精矿,实现了对原矿中铁、钛的较佳回收。 关键词:钒钛磁铁矿;钛铁矿;磁选;浮选;预先抛尾 doi:10.3969/j.issn.1000-6532.2015.04.00x 中图分类号:td9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6532(2015)04 据最新勘探结果,攀枝花境内钒钛磁铁矿累计探明资源储量达73.37亿t,其中,钒
攀西地区水电资源开发利用的政策研究
作为可再生资源之一的水电资源是我们国家今后开发的重要项目。攀西地区水电资源非常丰富,开发条件优越,然而在开发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因此,应在坚持重点扶持、合理布局、保护环境和互惠双赢的原则下,建立合理的水电资源开发的利益分配机制,对于推进攀西地区的水电资源的顺利开发、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以及构建和谐的社会都非常的重要。
基于ArcGIS的国土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建立了一套国土开发适宜性三级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相结合确定权重,选取基于arcgis的多因子加权叠加方法进行评价,将结果分为适宜开发、较适宜开发、较不适宜开发、不适宜开发四类区,其间引入\"一票否决\"原则,将特殊地区进行处理后直接划入不适宜开发区。选择河南省中原城市群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本指标体系评价成果可以反映该地区国土环境情况。
南通城市土地抗震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南通市滨江临海,地理位置和城市发展水平在江苏省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南通城市土地进行抗震适宜性评价对于提升城市防灾减灾能力意义重大。而土地进行抗震适宜性评价的准确性取决于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文章通过分析收集到的大量地质勘查报告和历史灾害资料,与南通地质环境相结合,提出了南通城市土地抗震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延龙图地区城市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
土地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但是快速的城市化和城镇化每年使得很多生态用地转化为建设用地,结果导致一系列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城市发展需合理规划以减少城市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而城市合理规划的前提是认清土地生态适宜性及其等级.鉴于此,论文从自然地理、社会经济、生态限制三方面选取了12个评价因子构建阻力评价体系,运用“阻力模型”和“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并借助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延龙图地区城市土地生态适宜性及其等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延龙图地区城市土地生态适宜性可分为重点建设区(538.55km2)、优化建设区(743.53km2)、限制建设区(1887.46km2)和禁止建设区(1919.16km2).论文明确各区空间分布并提出相对应的发展建议,以期为延龙图地区城市土地规划布局提供理论、技术、决策支撑与参考.
不同政策情景下荒漠化地区土地耕作适宜性评价
针对目前耕地适宜性评价中存在指标缺乏表达农民意愿及生态限制性因子的缺陷,应用基于生态限制性因子指标体系开展了中国荒漠化地区土地耕作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在粮食安全政策导向情景下,荒漠化地区土地耕作适宜性较高的地区集中分布在亚湿润干旱区及半干旱区的局部地区,占地37×104km2;在生态环境政策导向下,荒漠化地区土地耕作适宜性较高的地区集中分布在内蒙古南部、西藏南部、新疆北部的局部地区,占地约26.9×104km2;由于政策导向的不同,宜耕减少地区主要集中于内蒙古东部和西藏南部的局部地区。该研究为大空间尺度土地耕作适宜性评价及多指标、尤其是生态限制指标的实用及不同情景的设置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灰色聚类法在植烟土壤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
以河南省三门峡市植烟区土壤为对象,选取了5个与烟草生长密切相关的参评因子,利用灰色聚类方法进行植烟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渑池、陕县及卢氏县部分烟区为适宜性较高地区;卢氏县南部部分烟区为适宜性较低地区。与传统的适宜性评价方法相比,灰色聚类法根据指标确定权重,所得结论更为客观、合理。
基于GIS的大庆市及周边地区湿地适宜性评价
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种功能的独特生态系统,不仅为人类提供了大量食物、原料和水资源,而且对维持区域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以及涵养水源、补充地下水、控制土壤侵蚀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直柱式掏挖基础在攀西地区高压输电线路设计施工中的推广应用
通过对攀西地区常用的直柱式掏挖基础和普通柔性基础的计算方法、经济技术指标、施工、运行等方面的比较分析,证明了直柱式掏挖基础具有经济性能和实用性能,在攀西地区高压输电线路施工中,建议采用直柱式掏挖基础。
基于GIS的大庆市及周边地区湿地适宜性评价
在分析大庆及周边地区地质、地貌与气候等资料的基础上,根据研究区湿地形成所需的条件,选择地貌类型、是否有地表水分布、地形坡度等八项指标为影响湿地发育的主要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湿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mapgis软件平台对指标因子矢量化,运用空间分析功能将各评价因子按照层次分析法所确定的权重进行叠加,计算了湿地适宜性指数,并依据该指数划分了湿地发育的区域,评价结果为该区湿地保护及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建立企业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及应用前景初探
建立企业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及应用前景初探
地埋管地源热泵气候相对适宜性研究
提出以地表年均温度、度时数差值、净辐射量差值及累计过余含湿量为评价指标,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地埋管地源热泵的气候相对适宜性。应用该方法,以长江流域9个城市为例,分析了地埋管地源热泵技术在各个城市的气候相对适宜性排序。结果表明,在长江流域,度时数差值与累计过余含湿量对地埋管地源热泵应用的影响较大,地表年均温度与净辐射量差值的影响则较小。
基于GIS的用地适宜性评价
居住用地不仅是人类生存所必须的基本物质资料,同时也是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利用arcgis对济宁市汶上县中心城区的居住用地进行适宜性评价。首先利用arcgis的多环缓冲区分析功能对影响居住用地适宜性的单因子进行评价,再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因子权重,最后对所有单因子评价结果进行叠加运算,得到汶上县中心城区居住用地适宜性综合评价结果。
华鼎御园场地地基适宜性评价
通过野外实地勘察与室内试验,查明了华鼎御园场地地基岩土水基本特征,对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评价,给出了场地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建议值,对地基稳定性、基坑稳定性进行了评价,最后给出了基础与地基建议类型,对类似工程有一定参考作用。
基于GIS的用地适宜性评价
居住用地不仅是人类生存所必须的基本物质资料,同时也是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利用arcgis对济宁市汶上县中心城区的居住用地进行适宜性评价。首先利用arcgis的多环缓冲区分析功能对影响居住用地适宜性的单因子进行评价,再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因子权重,最后对所有单因子评价结果进行叠加运算,得到汶上县中心城区居住用地适宜性综合评价结果。
关于尾矿库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探讨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或确定危险影响因素是危险性评价的首要工作。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评价的信度和效度。本文以现代安全理念和系统安全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尾矿库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结合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建立了一个关于尾矿库危险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合理性进行了探讨。希望能为尾矿库危险性评价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极端气候环境下水利工程恢复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水利工程是一个复杂的多层耦合系统,从水利工程恢复力的影响因素出发,考虑到工程区域自然条件、经济和社会因素对水利工程恢复力的影响,选取极端气候环境、灾害状况、水文气象、生态环境等自然因素,农户、政府、企业和社会水平等社会因素以及经济因素等方面指标,建立极端气候环境下多层次多目标水利工程恢复力评价指标体系,为水利工程恢复力评价提供了理论基础.
全县烤烟业工作计划范文
第1页共2页 全县烤烟业工作计划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烟叶质量为重点,以增产为重点, 以建设省级烟草标准化示范区和现代烟草农业试点为载体,以增加农 民收入为目标,继续加大种植布局调整力度,大力发展大镇大村大户 ,不断提高烟草生产科技含量和标准化水平,促进烟草生产持续健康 发展 二、工作目标 年,该县计划种植烤烟1万亩,收购烟叶1万吨,平均亩产收入 在人民币元以上,产值在人民币元以上 三、关键工作 1、进一步优化种植布局调整。全县所有相关乡镇和村庄、部门 应登记落实烟田面积,建档建卡,确保落实烤烟种植面积。1000亩以 下乡镇、200亩以下种植村应合并为大乡镇、大村进行管理,并取消 3亩以下户的种植资格。每个烤烟生产重点镇应建设一批500亩以上 的工厂,形成集约化、大规模发展模式。4-5个示范区,每个烤烟生 产重点镇应建设3-5个示范区
江西省崇仁县复垦土地的适宜性评价
以江西省崇仁县土地复垦项目为例,对土地适宜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按照土地优劣的实际情况,可以将项目区土地划分为3个级别:一级地为宜农用地,占项目区面积的82.91%;二级地适于林业利用,占项目区面积为11.22%;三级地适合改造为养殖水面,占项目区面积的5.97%。
烤烟普通烤房低成本密集型改造及其应用效果研究
介绍了2种由烤烟普通烤房改建而成的密集烤房及其应用效果。与原普通烤房相比,普改密烤房内温湿度更加均匀、排湿可控性增强、烟叶品质和经济效益提高、烤烟劳动强度和用工量减少等。烟叶与热源并列设置的普改密烤房,装烟量可增加1倍,改建成本3000元左右;烟叶与热源上下设置的普改密烤房,装烟量可增加60%,改建成本仅1000元左右。使用普改密烤房只需单项电源,供热系统材料成本低廉、取材方便。
烟草种植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及综合应用
综述了烟草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的研究成果,重点分析了逐级筛网法、模糊数学法、综合指数法3种方法。综合其优点,提出将三者结合来进行评价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河南省烟草的土地适宜性评价。
福建沿海地区土地潜力和适宜性评价
福建沿海地区土地生产潜力很大,变化于84-118t/(hm2.a),属于全国土地潜力级类型的前3级,沿海地区土地以宜林和宜农占优势,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46.57%和21.65%。暂不宜地也占相当比重。但宜林、宜农和宜果土地的质量均不高,以中低产土地居多,分别占宜林、宜农和宜果土地总面积的77.18%、66.00%和74.72%。
基于GIS的南疆地区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
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是个综合的多学科集合,它不但包括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评价还包括社会经济适宜性。文中借助gis平台,系统的归纳了国内外人居环境评价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应用研究成果,采用综合评价模型,基于dem数据、ndvi数据、多年平均气温、降水量、人口和gdp等要素的栅格数、以1km×1km的栅格尺度直接反映了南疆地区适宜性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植被、地形、气温等各种自然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在空间上的适当结合分布对南疆人居环境的发展和分布具有重要的决定作用;2)南疆地区大部分地区受到自然环境条件的限制,人居环境适宜性中一级适宜区(最好适宜区)的面积最少,占全研究区的3.092%,二级适宜区占7.15%,三级区占8.39%,四级适宜区和五级适宜区的面积最广,占全研究区的81.17%,表明自然环境基础十分恶劣;3)研究区内除了现已开发利用的绿洲面积以外现未开发的交错带具有较好的自然环境条件和人居环境发展的潜能,但是此地区的生态环境相当脆弱,在今后的发展规划当中需要大量的关注。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农林水利建设机械员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