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 2025-05-16

喷灌与地面灌溉冬小麦根系生长和分布的比较研究

格式:pdf

大小:160KB

页数:6P

人气 :91

喷灌与地面灌溉冬小麦根系生长和分布的比较研究 4.7

以中优9507为材料,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在分析喷灌和地面灌溉条件下冬小麦农田土壤水分分布特征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灌溉下方式下冬小麦根系生长与分布状况。在根系发育达峰值的开花期,在0~30cm土壤表层,喷灌条件下冬小麦根长密度和根重密度大于地面灌溉,在土壤中下层(30~100cm),喷灌条件下冬小麦根长密度和根重密度小于地面灌溉。在根系逐渐衰老的灌浆期,在土壤表层,喷灌条件下冬小麦根长密度和根重密度仍大于地面灌溉。结果表明:在根系生长发育过程中,喷灌有利于根系在土壤表层发育,地面灌溉则促使根系在土壤中下层发育较多。在根系衰老过程中,与地面灌溉相比,喷灌延缓了根系的衰老。

喷灌与地面灌溉条件下冬小麦籽粒灌浆过程特性分析 喷灌与地面灌溉条件下冬小麦籽粒灌浆过程特性分析 喷灌与地面灌溉条件下冬小麦籽粒灌浆过程特性分析

喷灌与地面灌溉条件下冬小麦籽粒灌浆过程特性分析

格式:pdf

大小:401KB

页数:5P

为比较喷灌和地面灌溉条件下冬小麦籽粒灌浆过程特性的差异,进而探讨喷灌对作物产量形成的影响机制,该研究以百农矮抗58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应用richards模型对喷灌和地面灌溉条件下冬小麦强势粒、弱势粒的籽粒灌浆过程进行了模拟。建立在richards模型基础上的籽粒生长分析显示:与地面灌溉相比,喷灌处理使冬小麦强势粒、弱势粒的千粒质量均显著性提高。灌浆特征参数的比较表明,喷灌处理使冬小麦强势粒、弱势粒的起始势增强,到达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提前,平均灌浆速率和最大灌浆速率均增大。阶段灌浆特征参数的比较表明,在籽粒灌浆的前期,喷灌处理使冬小麦强势粒、弱势粒的灌浆持续期缩短,平均灌浆速率增加;在籽粒灌浆的中期和后期,喷灌处理使强势粒的灌浆速率均得到了提高,但对其灌浆持续期没有显著影响,使弱势粒的灌浆持续期均延长,灌浆速率均得到了提高。总体上讲,喷灌处理对弱势粒粒质量的影响程度大于强势粒,表明喷灌提高冬小麦的千粒质量主要是通过提高弱势粒的千粒质量来实现的。

冬小麦灌溉制度对土壤贮水利用的影响

冬小麦灌溉制度对土壤贮水利用的影响

格式:pdf

大小:116KB

页数:4P

足墒条件下冬小麦播种时200cm土体总贮水量为619.6mm,有效贮水量为329.5mm。冬小麦播种~拔节期主要消耗0~100cm土层内土壤有效贮水;由于有效贮水能满足作物需水,因此拔节期不出现土壤水分亏缺。拔节~开花期对照(ck)耗水深度为200cm土层,起身期灌1水(ⅰ-1)处理为160cm,其他处理为130cm;至开花期ck和ⅰ-1处理0~60cm土层内已呈现一定程度的水分亏缺。开花~成熟期各处理200cm土体内土壤有效水含量均呈不同程度下降,但主要供水层为0~130cm土层;冬小麦成熟期除春后起身~孕穗~灌浆期(ⅲ-1)、拔节~开花~灌浆期(ⅲ-2)灌3水和起身~拔节~开花~灌浆期(ⅳ)灌4水处理外,大部分处理0~80cm或0~60cm土层内均呈明显的水分亏缺。随灌水次数或灌水量的增加,土壤贮水利用率呈明显下降趋势。

编辑推荐下载

地面灌溉技术的改进措施

地面灌溉技术的改进措施

格式:pdf

大小:102KB

页数:2P

地面灌溉技术的改进措施 3

地面灌溉技术的改进措施——改进地面灌溉技术,提高地面灌溉的灌水效果对缓解水资源短缺、保持我市灌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技术方面,应用土地平整技术改进田块微地形条件、应用高效节水地面灌溉技术等,以增加获得较好灌溉效果的能力。设计方...

立即下载
节水地面灌溉技术 节水地面灌溉技术 节水地面灌溉技术

节水地面灌溉技术

格式:docx

大小:20KB

页数:未知

节水地面灌溉技术 3

节水地面灌溉技术——摘要:地面灌溉是古老的田间施水技术,但它目前仍是世界上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广泛采用的一种灌水方法,约占全世界中灌溉面积的90%以上。我国则有98%以上的灌溉面积依然采用传统的地面灌溉技术。

立即下载

喷灌与地面灌溉冬小麦根系生长和分布的比较研究热门文档

相关文档资料 1087269 立即查看>>
低成本小麦微喷灌溉技术研究与效果试验 低成本小麦微喷灌溉技术研究与效果试验 低成本小麦微喷灌溉技术研究与效果试验

低成本小麦微喷灌溉技术研究与效果试验

格式:pdf

大小:498KB

页数:未知

低成本小麦微喷灌溉技术研究与效果试验 4.3

小麦为高耗水作物,其生产用水占河北省农业用水的70%,占河北省总用水量的50%左右。缺水是限制河北省小麦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为解决小麦灌溉中存在的水资源浪费严重、农田灌溉水利用率低的问题,我们进行了低成本小麦微喷灌溉技术研究与效果试验。介绍了低成本小麦微喷灌溉技术的典型地块设计、配套设备和技术要点;并以常规畦灌为对照,在小麦生产上进行了节水、增产、增效试验,结果显示,采用该技术进行小麦生产,能够节水29.2%~41.7%、节地10.8%、节肥10.6%、省工67.4%、省电27.1%,使小麦增产11.8%,增收1852.36元/hm2。小麦微喷灌溉在有效节省水、肥、电、地、工的基础上实现了小麦显著增产,是一项具有发展潜力的新技术。

立即下载
地面覆盖和保水剂对冬小麦生长和降水利用的影响

地面覆盖和保水剂对冬小麦生长和降水利用的影响

格式:pdf

大小:752KB

页数:7P

地面覆盖和保水剂对冬小麦生长和降水利用的影响 4.6

在河南省西部丘陵旱耕地上,研究了保水剂(0、45、60kg.hm-2)、秸秆覆盖(3000和6000kg.hm-2)和地膜覆盖(<0.005mm)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土壤水分和降水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措施均能促进冬小麦生长,改善土壤水分和养分状况,提高冬小麦产量和降水利用效率,特别是保水剂与秸秆覆盖、保水剂与地膜覆盖相结合效果更显著.与对照相比,不同措施使冬小麦不同生育期土壤含水量提高0.1%~6.5%,拔节期前地膜覆盖处理保墒效果最佳,拔节期后保水剂处理保墒效果较佳,扬花期和灌浆期墒情最差.不同措施使冬小麦产量比对照提高2.6%~20.1%,并以秸秆覆盖+保水剂处理最佳,增产14.2%~20.1%;其次为地膜+保水剂处理,平均增产11.9%.不同措施降水利用效率存在相同趋势,比对照提高0.4~3.2kg.mm-1.hm-2.表明地面覆盖和保水剂的应用改善了农田土壤水分状况和养分状况,提高了降水利用率,从而促进了冬小麦分蘖,提高了穗粒数和千粒重.

立即下载
低压多喷灌喷洒灌溉 低压多喷灌喷洒灌溉 低压多喷灌喷洒灌溉

低压多喷灌喷洒灌溉

格式:pdf

大小:368KB

页数:2P

低压多喷灌喷洒灌溉 4.6

低压多孔管喷洒灌溉是一种简易节水、节能灌溉方法。在国外用于蔬菜、果树地灌溉及喷洒农药,国内主要用于保护地微喷。这种灌溉方法耗能少,运行费用低,输水干支管采用双壁夹线软管。喷洒器是用软管按一定间距打孔形成多孔管。经过3a实践,初步形成适用大田苗期灌溉的多孔管移动喷洒方法。

立即下载
喷灌和软管灌溉两用轻小机组特性 喷灌和软管灌溉两用轻小机组特性 喷灌和软管灌溉两用轻小机组特性

喷灌和软管灌溉两用轻小机组特性

格式:pdf

大小:234KB

页数:5P

喷灌和软管灌溉两用轻小机组特性 4.7

介绍了一种新型喷灌和软管灌溉两用轻小机组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该新型灌溉机组由绞盘车提供行走动力和压力水源,通过喷水车进行喷洒灌溉.机组可配置喷灌和软管灌溉两种不同的灌水系统,满足了不同作物在不同生育期对水分的要求;喷水车安装有高度调节装置,始终使灌水器处于最佳灌水高度;机组上采用低压折射式喷头和软管洒水带等低压灌水系统,使机组的工作压力降低了30%.通过对该机组水涡轮特性、运行特性、喷洒特性的分析,确定了该机组的技术参数.喷洒试验表明,新型灌溉机组可克服受风影响较大的弱点,减少灌溉水分的漂移损失,灌水均匀度可达90%.

立即下载
喷灌和软管灌溉两用轻小机组研制 喷灌和软管灌溉两用轻小机组研制 喷灌和软管灌溉两用轻小机组研制

喷灌和软管灌溉两用轻小机组研制

格式:pdf

大小:312KB

页数:3P

喷灌和软管灌溉两用轻小机组研制 4.4

喷灌和软管灌溉两用轻小机组机翼采用多跨桁架快速拆装连接结构,可根据地块宽度进行调节机翼跨数和喷幅,拓展了轻小机组的适用功能;在两用轻小机组上可安装低压折射式喷头或软管洒水带,既降低系统工作压力和能耗,又能调整灌溉机组的灌溉方式和灌溉水量,提高了机组的适应能力;在机组上还装有高度调节装置,可根据不同作物或不同生育期作物的生长状况调节机组的喷洒高度,尽可能减少风对喷洒均匀度的影响和水分的漂移损失;机组行走动力来自供水系统的绞盘机车。与常规轻小机组相比,该机组具有能耗低、均匀度高、整机性能和适应能力强等优点。

立即下载

喷灌与地面灌溉冬小麦根系生长和分布的比较研究精华文档

相关文档资料 1087269 立即查看>>
喷灌和软管灌溉两用机组水量分布特性与试验 喷灌和软管灌溉两用机组水量分布特性与试验 喷灌和软管灌溉两用机组水量分布特性与试验

喷灌和软管灌溉两用机组水量分布特性与试验

格式:pdf

大小:317KB

页数:5P

喷灌和软管灌溉两用机组水量分布特性与试验 4.7

喷灌和软管灌溉两用轻小机组具有喷灌和软管灌溉两种灌水方式,且有高度可升降、喷幅可调等特点。采用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对该机组水量分布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影响机组水量分布特性的因素,计算了机组在配置喷灌和软管灌溉系统时的喷灌强度、均匀系数,结果表明,影响机组水量分布均匀性的主要因素是所配置灌水器的水量分布特性、灌水器配置间距、行走速率、土壤和地形、风速等。在室内试验时,机组喷灌均匀系数达95%以上,软管灌溉均匀系数达90%,可满足灌溉需要。

立即下载
小麦节水低压喷洒灌溉技术 小麦节水低压喷洒灌溉技术 小麦节水低压喷洒灌溉技术

小麦节水低压喷洒灌溉技术

格式:pdf

大小:15KB

页数:1P

小麦节水低压喷洒灌溉技术 4.5

小麦节水低压喷洒灌溉技术

立即下载
喷灌和软管灌溉两用轻小机组的中试与推广 喷灌和软管灌溉两用轻小机组的中试与推广 喷灌和软管灌溉两用轻小机组的中试与推广

喷灌和软管灌溉两用轻小机组的中试与推广

格式:pdf

大小:154KB

页数:2P

喷灌和软管灌溉两用轻小机组的中试与推广 4.4

该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内容是在已有研究成果的核心技术基础上,开发出新一代喷灌和软管灌溉两用轻小机组,完善核心技术,改进和完善喷头组合和软管灌溉控制机构,提高机组灌水均匀度和适应能力;建立产品生产线,完善生产工艺水平,提高产品性能质量,形成产品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系列化,降低产品成本;建立较大规模的生产考核示范区,面积在1000亩以上。

立即下载
喷灌和软管灌溉两用轻小机组的中试与推广 喷灌和软管灌溉两用轻小机组的中试与推广 喷灌和软管灌溉两用轻小机组的中试与推广

喷灌和软管灌溉两用轻小机组的中试与推广

格式:pdf

大小:154KB

页数:2P

喷灌和软管灌溉两用轻小机组的中试与推广 4.7

该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内容是在已有研究成果的核心技术基础上,开发出新一代喷灌和软管灌溉两用轻小机组,完善核心技术,改进和完善喷头组合和软管灌溉控制机构,提高机组灌水均匀度和适应能力;建立产品生产线,完善生产工艺水平,提高产品性能质量,形成产品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系列化,降低产品成本;建立较大规模的生产考核示范区,面积在1000亩以上。

立即下载
硝基复合肥对冬小麦冬前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硝基复合肥对冬小麦冬前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硝基复合肥对冬小麦冬前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硝基复合肥对冬小麦冬前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格式:pdf

大小:102KB

页数:5P

硝基复合肥对冬小麦冬前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4.4

试验研究了硝基复合肥对黄淮海地区冬小麦冬前群体、冬后群体的影响,并对不同土壤养分条件下的增减产原因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相近养分配比条件下,硝基复合肥与尿基复合肥相比,冬前群体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冬后群体2个试验点增长率分别为25.26%和25.80%:硝基复合肥5个示范点平均增产率为0.46%,示范点增产的土壤中铵态氮与硝态氮质量比分别为o.80、1.14和o.98,示范点减产的土壤中铵态氮与硝态氮质量比分别为1.71和0.50,表明土壤中铵态氮与硝态氮质量比接近1时可促进硝基复合肥对冬小麦的增产效果,而铵态氮与硝态氮质量比差异较大则可能会对硝基肥的增产效果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立即下载

喷灌与地面灌溉冬小麦根系生长和分布的比较研究最新文档

相关文档资料 1087269 立即查看>>
喷灌与滴灌相结合的灌溉模式设计探析 喷灌与滴灌相结合的灌溉模式设计探析 喷灌与滴灌相结合的灌溉模式设计探析

喷灌与滴灌相结合的灌溉模式设计探析

格式:pdf

大小:204KB

页数:未知

喷灌与滴灌相结合的灌溉模式设计探析 4.4

对管道灌溉、滴灌、喷灌等灌溉方式进行了介绍,着重探讨了灌溉模式的选择方法及要点,指出对于开荒地,选择喷灌和滴灌相结合的方式,既减少了出地管的数量,又方便耕作,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立即下载
水氮耦合对小桐子生长和灌溉水利用效率的影响

水氮耦合对小桐子生长和灌溉水利用效率的影响

格式:pdf

大小:472KB

页数:6P

水氮耦合对小桐子生长和灌溉水利用效率的影响 4.6

为了研究水氮耦合对于小桐子生长和灌溉水利用效率的影响,采用3个供水水平(w1,15.3mm;w2,25.5mm;w3,40.7mm)和3个施氮水平(n1,0g·kg-1;n2,0.3g·kg-1;n3,0.6g·kg-1)进行盆栽实验。结果表明:与w3相比,w1和w2处理的株高、茎粗、叶面积和总干物质量分别降低了61%和34%、57%和35%、46%和32%、49%和35%,根冠比在w2处理时达到最大值;对不同氮素处理,株高和叶面积最大值均出现在n2处理,而茎粗和根冠比则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减小;与w3n3相比,w2n2处理节省灌溉用水38%,节约氮肥施用量50%,其株高、茎粗和总干物质量分别减少了12%、21%和12%,根冠比和叶面积分别显著增加了48%和16%,灌水后第2天、第3天和第4天的蒸腾量分别显著降低21%、15%和12%,从而使灌溉水利用效率提高了40%。

立即下载
微喷灌溉在山区农业园区的应用研究 微喷灌溉在山区农业园区的应用研究 微喷灌溉在山区农业园区的应用研究

微喷灌溉在山区农业园区的应用研究

格式:pdf

大小:183KB

页数:2P

微喷灌溉在山区农业园区的应用研究 4.5

对农业休闲园区内进行微喷灌溉设计、施工和应用效果检验,介绍了山区丘陵地形应用微喷高效节水灌溉的设计参数、施工措施和应注意的问题,为发展山区微喷灌溉、服务农业园区提供参考。

立即下载
克山县玉米喷灌灌溉制度的拟定研究 克山县玉米喷灌灌溉制度的拟定研究 克山县玉米喷灌灌溉制度的拟定研究

克山县玉米喷灌灌溉制度的拟定研究

格式:pdf

大小:127KB

页数:未知

克山县玉米喷灌灌溉制度的拟定研究 4.4

克山县是农业县,以农业产业为主。喷灌技术是较为先进的旱田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该文通过对克山县玉米灌溉制度的分析,确定了当地玉米喷灌的净定额及毛定额,并提出进一步的节水措施。

立即下载
地面灌溉土壤入渗参数及糙率系数确定方法研究综述

地面灌溉土壤入渗参数及糙率系数确定方法研究综述

格式:pdf

大小:333KB

页数:4P

地面灌溉土壤入渗参数及糙率系数确定方法研究综述 4.4

土壤入渗参数的确定包括由田间试验测定、基于水量平衡原理根据灌水资料直接估算和借助灌溉模拟模型优化反求3种方式;田面糙率系数的确定包括由灌溉经验确定、根据灌水资料采用曼宁公式直接估算和借助灌溉模拟模型优化反求3种方式。对地面灌溉土壤入渗参数和田面糙率系数的各种确定方法进行总结,分析了各种方法的特点。结果表明,根据灌水资料推求平均入渗参数和糙率系数已成为主要趋势,各种确定方法之间的差异有待通过田间试验资料进一步分析,与参数值密切相关的水力要素的分析研究需加强。

立即下载
浅谈喷灌灌溉技术与喷灌系统的水力计算 浅谈喷灌灌溉技术与喷灌系统的水力计算 浅谈喷灌灌溉技术与喷灌系统的水力计算

浅谈喷灌灌溉技术与喷灌系统的水力计算

格式:pdf

大小:173KB

页数:1P

浅谈喷灌灌溉技术与喷灌系统的水力计算 4.8

分析了农业高效用水技术体系,并对喷微灌灌溉技术以及系统的水力计算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立即下载
正确使用喷灌泵令灌溉作业更得心应手

正确使用喷灌泵令灌溉作业更得心应手

格式:pdf

大小:112KB

页数:20P

正确使用喷灌泵令灌溉作业更得心应手 4.6

喷灌泵是机压喷灌系统中重要的园林绿化喷灌机械,是用于园 林绿化植物灌溉的园林机械。喷灌泵的作用是给灌溉水增压, 使喷灌系统获得工作压力。为了提高灌溉率,正确使用喷灌泵 是非常重要的。正确使用喷灌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动力机主轴与水泵轴必须平行,带轮要对齐,其二者中 心距不得小于两带轮直径之和的两倍。当水泵与动力机相连时, 应配共同底盘,采用爪形弹性联轴器连接。 2、喷灌泵作业位臵的土质应坚实,水泵尽量安装靠近水源 的地方。 3、进水管路安装要特别注意防漏气,滤网应淹没在水中 30-40cm,并与水底保持一定距离,防止吸水泥沙和空气。 4、铺设出水管道时,软管应避免与石子、杂物摩擦,避免 车轮辗压和行人践踏。软管搬运应卷成盘状搬动,切勿着地拖 拉。硬管应拆成单节搬运,禁止多节联移,以防损坏管子接头。 管道避免曝晒和雨淋,以防塑料管变形和老化。 5、将喷架支撑在地面,喷

立即下载
谈喷灌机系统在农业灌溉中的应用 谈喷灌机系统在农业灌溉中的应用 谈喷灌机系统在农业灌溉中的应用

谈喷灌机系统在农业灌溉中的应用

格式:pdf

大小:197KB

页数:未知

谈喷灌机系统在农业灌溉中的应用 4.4

喷灌系统一般包括水源、动力设备、水泵、管道系统及喷头等部分。分析了喷灌机的种类、管道系统的选择与布置、工程运行后效益分析等,供类似工程参考。

立即下载
西北旱区喷灌条件下洋葱灌溉制度研究 西北旱区喷灌条件下洋葱灌溉制度研究 西北旱区喷灌条件下洋葱灌溉制度研究

西北旱区喷灌条件下洋葱灌溉制度研究

格式:pdf

大小:217KB

页数:未知

西北旱区喷灌条件下洋葱灌溉制度研究 4.4

2012年在西北干旱地区宁夏中部干旱带同心黑膜覆膜条件下,研究了洋葱喷灌方式灌溉量及灌水次数对洋葱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灌2100m3/hm2处理鳞茎产量最高为77414.1kg/hm2,较喷灌900m3/hm2处理增产28.50%,供水效率143.09kg/(hm2·mm),水分生产效率155.39kg/(hm2·mm),与喷灌900m3/hm2相比,水分生产效率提高7.53%。因此,优化出洋葱喷灌生产模式灌溉定额2100m3/hm2,缓苗水300m3/hm2、叶旺长期600m3/hm2、喷灌2次,鳞茎生长期1200m3/hm2、喷灌4次。

立即下载
冬小麦-夏玉米田间小区分布示意图

冬小麦-夏玉米田间小区分布示意图

格式:pdf

大小:24KB

页数:3P

冬小麦-夏玉米田间小区分布示意图 4.6

冬小麦-夏玉米田间试验方案 齐国兴田间面积:宽12.1m,长130.5m,面积1579.05m2;宽11.4m,长130.5m,面积 1487.7m2;合计3066.75m2。位置在路东,东西走向。(两户) 试验目的:研究冬小麦整个生育时期内田间水分利用效率,明确整个冬小麦 生育期内,植株水分利用效率和不同覆盖条件下(裸地、秸杆覆盖和植被)土壤 水分的变化动态。 试验设计:试验在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的中国农业大学吴桥实验站进行。土壤质地为 沙壤土。小区试验,每个小区面积为40m2,重复4次,随机列区试验。 试验处理: 冬小麦-夏玉米模式(常规种植:拟订灌溉全年为300-400m3水,水处理冬小 麦在播前灌溉50m3水,起身期和灌浆期各灌溉75m3水,夏玉米播前、大喇叭 口期根据情况补水100-150m3水。耕地深翻30-40cm、悬

立即下载
李鹏

职位:水利工程标准员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

喷灌与地面灌溉冬小麦根系生长和分布的比较研究文辑: 是李鹏根据数聚超市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相关喷灌与地面灌溉冬小麦根系生长和分布的比较研究资料、文献、知识、教程及精品数据等,方便大家下载及在线阅读。同时,造价通平台还为您提供材价查询、测算、询价、云造价、私有云高端定制等建设领域优质服务。手机版访问: 喷灌与地面灌溉冬小麦根系生长和分布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