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 2025-02-23

偏高岭土对耐热混凝土基质性能的影响

格式:pdf

大小:194KB

页数:5P

人气 :56

偏高岭土对耐热混凝土基质性能的影响 4.6

以d50=1.03μm的偏高岭土依次取代0、20%、40%、60%、80%和100%的二氧化硅微粉,研究了偏高岭土对耐火材料基质常温强度、泛霜性能、热处理后线收缩率、不同温度(600℃、800℃和1000℃)的热处理以及800℃重烧10次后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偏高岭土不利于在800℃重烧时基质强度的提高,但偏高岭土能够较好地改善基质的泛霜性能,减小基质热处理后的线收缩率,且在偏高岭土替代二氧化硅微粉量为40%时,基质具有良好的常温和热处理后的力学性能。

活性偏高岭土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活性偏高岭土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格式:pdf

大小:242KB

页数:4P

本文采用偏高岭土、粉煤灰、矿渣为辅助性胶凝材料,取代部分水泥配制混凝土,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偏高岭土可有效提高混凝土抗压强度,改善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偏高岭土对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影响分析

偏高岭土对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影响分析

格式:pdf

大小:113KB

页数:2P

为了能够提升混凝土自身的抗碳化性能,可以在混凝土中加入偏高岭土,同时对其进行碳化试验。而实验结果证明,在偏高岭土的掺入量不断增加下,混凝土自身抗碳化能力得到明显提升,而且在矿物掺合料的总掺量达到35%时,同时偏高岭土的掺入量是15%,此时混凝土自身的抗碳化能力可以提升至38.02%。经过试验表明,偏高岭土可以有效提升混凝土自身的抗碳化性能。

编辑推荐下载

偏高岭土对瓷砖粘结胶浆性能的影响

偏高岭土对瓷砖粘结胶浆性能的影响

格式:pdf

大小:2.3MB

页数:4P

偏高岭土对瓷砖粘结胶浆性能的影响 4.4

偏高岭土对瓷砖粘结胶浆性能的影响

立即下载
偏高岭土对碱矿渣水泥砂浆干缩性能的影响 偏高岭土对碱矿渣水泥砂浆干缩性能的影响 偏高岭土对碱矿渣水泥砂浆干缩性能的影响

偏高岭土对碱矿渣水泥砂浆干缩性能的影响

格式:pdf

大小:342KB

页数:3P

偏高岭土对碱矿渣水泥砂浆干缩性能的影响 4.3

研究了偏高岭土对碱矿渣水泥砂浆干缩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在10%~50%(占胶结材总量)范围内时,偏高岭土掺入能有效降低碱矿渣水泥砂浆的干缩率,降低幅度受水玻璃模数、na2o当量的影响。

立即下载

偏高岭土对耐热混凝土基质性能的影响热门文档

相关文档资料 1032015 立即查看>>
偏高岭土对瓷砖粘结胶浆性能的影响 偏高岭土对瓷砖粘结胶浆性能的影响 偏高岭土对瓷砖粘结胶浆性能的影响

偏高岭土对瓷砖粘结胶浆性能的影响

格式:pdf

大小:530KB

页数:4P

偏高岭土对瓷砖粘结胶浆性能的影响 4.5

通过拉伸粘结强度、抗压强度、xrd和sem等测试方法研究了偏高岭土对瓷砖粘结胶浆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规律,并阐述了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偏高岭土掺量为5%~25%时,粘结胶浆的拉伸粘结强度和抗压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并在掺量为15%时达到最大值。随着偏高岭土掺量的增加,ca(oh)2的特征衍射峰强度逐渐减弱,六方板状的ca(oh)2逐渐消失,孔隙率降低,硬化后的水泥浆体结构越来越密实。

立即下载
偏高岭土对水泥净浆火山灰效应强度贡献率的影响 偏高岭土对水泥净浆火山灰效应强度贡献率的影响 偏高岭土对水泥净浆火山灰效应强度贡献率的影响

偏高岭土对水泥净浆火山灰效应强度贡献率的影响

格式:pdf

大小:474KB

页数:4P

偏高岭土对水泥净浆火山灰效应强度贡献率的影响 4.7

根据蒲心诚教授提出的偏高岭土火山灰效应定量分析方法,进行了偏高岭土对水泥净浆(以下简称净浆)火山灰效应强度贡献率(以下简称强度贡献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偏高岭土掺量的增加,其净浆强度贡献率增加;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加,其净浆强度贡献率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且7,d时出现最低值;3、28,d时小粒径偏高岭土(2.5和3.75,μm)的净浆强度贡献率明显高于7,d时的值,这说明偏高岭土火山灰效应主要是发生在早期(3,d)和后期(28,d);而大粒径偏高岭土和补充激发剂则有利于提高其中期(7,d)净浆强度.

立即下载
偏高岭土水泥固化Cd污染土的工程特性

偏高岭土水泥固化Cd污染土的工程特性

格式:pdf

大小:2.1MB

页数:7P

偏高岭土水泥固化Cd污染土的工程特性 4.7

采用偏高岭土水泥体系对cd污染土固化/稳定处理.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毒性浸出试验,探讨cd2+含量和偏高岭土掺量对固化污染土强度和浸出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固化土体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加而呈不同程度的对数增长趋势;掺加偏高岭土后,固化土体随着cd2+含量的增加,强度逐渐减小,无明显临界效应;各种cd2+含量下,偏高岭土的掺入对固化土体的强度均有提高,且掺量达到2%时出现峰值;毒性浸出试验结果表明掺入偏高岭土对污染土中cd2+具有更优异固化稳定效果;无论从固化效果还是从经济性出发,偏高岭土的最佳掺量均在2%左右,且可适当减少固化剂用量.

立即下载
耐热混凝土

耐热混凝土

格式:pdf

大小:24KB

页数:3P

耐热混凝土 4.6

耐热混凝土 耐热混凝土,是指能够长时间承受200~1300℃温度作用,并在高温下保持所需要的物理力 学性质的特种混凝土。耐热混凝土常用于热工设备、工业窑炉和受高温作用的结构物,如 炉墙、炉坑、烟囱内衬及基础等。具有生产工艺简单、施工效率高、易满足异形部位施工和 热工要求,维修费用少、使用寿命长、成本低廉等优点。 1.耐热混凝土的分类 耐热混凝土按其胶凝材料不同,一般可分为水泥耐热混凝土和水玻璃耐热混凝土。 (1)水泥耐热混凝土 ①普通硅酸盐水泥耐热混凝土。普通硅酸盐水泥耐热混凝土是由普通硅酸盐水泥、磨 细掺和料、粗骨料和水调制而成。这种混凝土的耐热度为700~1200℃,强度等级为c10~ c30,高温强度为3.5~20mpa,最高使用温度达1200℃或更高。适用于温度较高,但无酸 碱侵蚀的工程。 ②矿渣硅酸盐水泥耐热混凝土。矿渣硅酸盐水泥耐热混凝土是由矿渣硅酸盐水泥

立即下载
偏高岭土水热合成Y型分子筛的动力学研究

偏高岭土水热合成Y型分子筛的动力学研究

格式:pdf

大小:306KB

页数:4P

偏高岭土水热合成Y型分子筛的动力学研究 3

偏高岭土水热合成y型分子筛的动力学研究——采用苏州和茂名偏高岭土作原料,在不同温度下水热合成y型分子筛,测定不同晶化时间产物的相对结晶度,绘出晶化曲线,讨论了造成活化能差异的原因.

立即下载

偏高岭土对耐热混凝土基质性能的影响精华文档

相关文档资料 1032015 立即查看>>
用于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结构的偏高岭土基地聚物性能试验 用于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结构的偏高岭土基地聚物性能试验 用于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结构的偏高岭土基地聚物性能试验

用于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结构的偏高岭土基地聚物性能试验

格式:pdf

大小:263KB

页数:10P

用于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结构的偏高岭土基地聚物性能试验 4.4

加固结构中,加固材料与构件表面之间通常采用高温性能很差的环氧类胶粘剂,为提高该类结构的抗火性能,改用无机类胶粘剂是有益的。为此,本文将广东产高岭土煅烧活化后加入碱性激发剂,在常温常压下制备成拟用作胶粘剂的地聚物。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高岭土煅烧温度、恒温时间、水玻璃溶液浓度、水玻璃模数、水胶比对地聚物抗压强度、净浆流动度和凝结时间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经800℃煅烧且恒温3h的高岭土,在浓度40%和模数1.0的水玻璃溶液激发下,水胶比为0.65时可制备出3天抗压强度48.5mpa、28天抗压强度51.2mpa、净浆流动度158mm、温度15℃和相对湿度70%时初凝时间约2小时的地聚物,可满足实际工程需要。

立即下载
耐热混凝土 (2)

耐热混凝土 (2)

格式:pdf

大小:188KB

页数:12P

耐热混凝土 (2) 4.5

第1页共12页 耐热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性能检验规程 1总则 针对****钢冶金建筑工程的需要,编制该规程。本规程中的耐热 混凝土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铝酸 盐水泥)、耐热粗细骨料、耐热掺和料、水以及根据需要选用合适混凝 土外加剂搅拌均匀后采用振动成型的混凝土,它能够长时间承受 200~1300℃温度作用,并在高温下保持需要的物理力学性能。该混 凝土不能使用于酸、碱侵蚀的部位。 2原材料要求 根据耐热温度高低,温度变化的剧烈程度选用原材料的品种。 2.1水泥 2.1.1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铝酸盐水泥 应相应符合国标gb175-1999、gb1344-1999、gb201-2000的要求。对 于高炉基础耐热混凝土使用的水泥,应压蒸安定性合格。 2.1.2对耐热温度高于700℃的混凝土,水泥中不能掺石灰岩类混合 材。

立即下载
耐热混凝土运用

耐热混凝土运用

格式:pdf

大小:119KB

页数:4P

耐热混凝土运用 4.4

耐热混凝土的运用 0引言 云南冶炼加工总厂2#电炉,由于常年在高温下使用导致2#电炉 原有支墩混凝土已严重腐蚀,留有严重安全隐患,需全部拆除重做, 经投标现由我公司项目部(十四冶建设集团云南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 司二分公司云铜项目部)承建2#电炉大修改造。 本工程的重点及难点是在极限温度1200℃下混凝土还必需保持 c25以上强度。 1耐热混凝土的配制 普通混凝土不耐高温,故不能在高温环境中使用。其不耐高温的 原因是:水泥石中的氢氧化钙及石灰岩质的粗骨料在高温下均要产生 分解,石英砂在高温下要发生晶型转变而体积膨胀,加之水泥石与骨 料的热膨胀系数不同。所有这些,均将导致普通混凝土在高温下产生 裂缝,强度严重下降,甚至破坏。对于耐热混凝土配制我方积极组织 精干技术人员与实验室一起展开研究,最终决定使用水泥采用纯铝酸 盐水泥作为作为胶结材料,因为铝酸盐水泥具有快硬、早

立即下载
耐热混凝土 (3)

耐热混凝土 (3)

格式:pdf

大小:50KB

页数:7P

耐热混凝土 (3) 4.4

耐热混凝土 一、定义和分类 耐热混凝土是一种能长期承受高温作用(200℃以上),并在高温作 用下保持所需的物理力学性能的特种混凝土。而代替耐火砖用于工业窑炉内衬 的耐热混凝土也称为耐火混凝土。 根据所用胶结料的不同,耐热混凝土可分为:硅酸盐耐热混凝土;铝 酸盐耐热混凝土;磷酸盐耐热混凝土;硫酸盐耐热混凝土;水玻璃耐热混凝土; 镁质水泥耐热混凝土;其他胶结料耐热混凝土。 根据硬化条件可分为:水硬性耐热混凝土;气硬性耐热混凝土;热硬性 耐热混凝土。 二、硅酸盐耐热混凝土 硅酸盐耐热混凝土所用的材料主要有硅酸盐水泥、耐热骨料、掺合料以 及外加剂等。 (1)硅酸盐水泥 可以用矿渣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作为其胶结材料。一般应优先选 用矿渣硅酸盐水泥,并且矿渣掺量不得大于50%。 (2)耐热骨料 耐热粗骨料有碎黏土砖、黏土熟料、碎高铝耐火砖、矾土熟料等;细骨料 有镁砂、碎镁

立即下载
耐热混凝土概述

耐热混凝土概述

格式:pdf

大小:1.5MB

页数:3P

耐热混凝土概述 4.6

耐热混凝土概述

立即下载

偏高岭土对耐热混凝土基质性能的影响最新文档

相关文档资料 1032015 立即查看>>
耐热混凝土性能技术研究

耐热混凝土性能技术研究

格式:pdf

大小:9KB

页数:3P

耐热混凝土性能技术研究 4.7

耐热混凝土性能技术研究 [日期:2011-04-07]来源:中国论文联盟作者:黄建东,周玲[字体:大中小] - - 【摘要】对于长时间承受高温或承受加热冷却的反复温度变化作用的结构,要求混凝土 有较好的耐热性能,本文讨论了耐热混凝土的性能和技术要求。 researchofanti-thermalpropertiesofconcretetechnology huangjian-dong;zhouling (shaoxingeconomicdevelopmentzoneconstructionprojectqualitysupervisionand testingcentershaoxingzhejiang312000)中国论文联盟www.***.***编辑。 【abstract】foralongtimeun

立即下载
高性能耐热混凝土技术性能研究

高性能耐热混凝土技术性能研究

格式:pdf

大小:977KB

页数:2P

高性能耐热混凝土技术性能研究 4.8

高性能耐热混凝土技术性能研究

立即下载
利用矿渣和偏高岭土制备地聚合物砼的研究

利用矿渣和偏高岭土制备地聚合物砼的研究

格式:pdf

大小:60KB

页数:7P

利用矿渣和偏高岭土制备地聚合物砼的研究 4.6

利用矿渣和偏高岭土制备地聚合物砼的研究 张云升孙伟沙建芳林玮 (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南京210096) 摘要:本文利用矿渣粉取代部分偏高岭土来配制地聚合物基体,以强度为指标寻求最佳地聚合物配比;同 时为优化养护制度,采用了标准养护、蒸汽养护、压蒸养护三种养护制度,从中选出最有利于发挥胶凝材 料活性的养护制度;实验结果表明,在矿渣粉掺量为50%,80℃蒸养8h时抗压和抗折强度达到最优,分 别为75.2、10.1mpa。之后,将这种最优的地聚合物胶材制成砼,并对抗氯离子渗透、抗冻融性能进行 了研究,发现其具有非常优异的耐久性。另外,利用红外、x衍射对地聚合物的形成机理及结构本质进行 了分析,发现地聚合物在合成过程中sio4对应的1086cm -l 红外振动峰向低波数偏移,6配位al,也转化 为4配位,最终形成无定形态的结构物质。 关键词:地聚合物;矿渣

立即下载
耐热混凝土的定义 (2)

耐热混凝土的定义 (2)

格式:pdf

大小:15KB

页数:7P

耐热混凝土的定义 (2) 4.5

耐热混凝土得定义、分类与应用 耐热混凝土就是一种能长期承受高温作用(200℃以上),并在高温作用下保持所需得物理力学 性能得特种混凝土。而代替耐火砖用于工业窑炉内衬得耐热混凝土也称为耐火混凝土。 根据所用胶结料得不同,耐热混凝土可分为:硅酸盐耐热混凝土;铝酸盐耐热混凝土;磷酸盐耐热 混凝土;硫酸盐耐热混凝土;水玻璃耐热混凝土;镁质水泥耐热混凝土;其她胶结料耐热混凝土。 根据硬化条件可分为:水硬性耐热混凝土;气硬性耐热混凝土;热硬性耐热混凝土。 耐热混凝土已广泛地用于冶金、化工、石油、轻工与建材等工业得热工设备与长期受高温作用 得构筑物,如工业烟囱或烟道得内衬、工业窑炉得耐火内衬、高温锅炉得基础及外壳。 硅酸盐耐热混凝土 一、硅酸盐耐热混凝土所用得材料主要有硅酸盐水泥、耐热骨料、掺合料以及外加剂等。 1、原材料要求 (1)硅酸盐水泥 可以用矿渣硅酸盐水

立即下载
耐热混凝土的设计与应用

耐热混凝土的设计与应用

格式:pdf

大小:2.2MB

页数:2P

耐热混凝土的设计与应用 4.3

耐热混凝土的设计与应用

立即下载
纳米高岭土对水泥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纳米高岭土对水泥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纳米高岭土对水泥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纳米高岭土对水泥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格式:pdf

大小:21KB

页数:未知

纳米高岭土对水泥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4.6

采用纳米高岭土等量取代水泥配制混凝土。研究了纳米高岭土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抗冻融性和抗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高岭土作为混凝土掺合料并且当掺量合理时,配制的混凝土力学性能、抗冻融性和抗渗性均有提高。

立即下载
偏高岭土地质聚合物仿瓷材料的试验研究 偏高岭土地质聚合物仿瓷材料的试验研究 偏高岭土地质聚合物仿瓷材料的试验研究

偏高岭土地质聚合物仿瓷材料的试验研究

格式:pdf

大小:182KB

页数:未知

偏高岭土地质聚合物仿瓷材料的试验研究 4.8

以偏高岭土为原料,水玻璃为激发剂制备了地质聚合物材料,研究了激发剂的模数、掺量、水土比及养护方式对地质聚合物抗压强度的影响,确定了此类地质聚合物的最佳制备条件为水玻璃模数1.0,碱掺量10%,水土比0.25,自然条件下养护,并探讨了地质聚合物的开裂和气泡问题,从而制备了性能优良的地质聚合物仿瓷材料。

立即下载
耐热混凝土的定义

耐热混凝土的定义

格式:pdf

大小:697KB

页数:7P

耐热混凝土的定义 4.5

耐热混凝土的定义、分类和使用 耐热混凝土是一种能长期承受高温作用(200℃以上),并在高温作用下保持所需的物理力学 性能的特种混凝土。而代替耐火砖用于工业窑炉内衬的耐热混凝土也称为耐火混凝土。 根据所用胶结料的不同,耐热混凝土可分为:硅酸盐耐热混凝土;铝酸盐耐热混凝土;磷酸盐 耐热混凝土;硫酸盐耐热混凝土;水玻璃耐热混凝土;镁质水泥耐热混凝土;其他胶结料耐热混凝 土。 根据硬化条件可分为:水硬性耐热混凝土;气硬性耐热混凝土;热硬性耐热混凝土。 耐热混凝土已广泛地用于冶金、化工、石油、轻工和建材等工业的热工设备和长期受高温作用 的构筑物,如工业烟囱或烟道的内衬、工业窑炉的耐火内衬、高温锅炉的基础及外壳。 硅酸盐耐热混凝土 一、硅酸盐耐热混凝土所用的材料主要有硅酸盐水泥、耐热骨料、掺合料以及外加剂等。 1、原材料要求 (1)硅酸盐水泥 可以用矿渣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作为

立即下载
高炉泵送耐热混凝土的骨料选择与施工

高炉泵送耐热混凝土的骨料选择与施工

格式:pdf

大小:288KB

页数:2P

高炉泵送耐热混凝土的骨料选择与施工 4.8

对耐热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配合比的设计,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等方面作了探讨。证明用焦宝石,配制耐热温度500℃以上的泵送混凝土是可行的。

立即下载
冶金部耐热混凝土标准

冶金部耐热混凝土标准

格式:pdf

大小:270KB

页数:12P

冶金部耐热混凝土标准 4.6

耐热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性能检验规程 1总则 针对冶金建筑工程的需要,编制该规程。本规程中的耐热混凝土 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铝酸盐水泥)、 耐热粗细骨料、耐热掺和料、水以及根据需要选用合适混凝土外加剂 搅拌均匀后采用振动成型的混凝土,它能够长时间承受200~1300℃ 温度作用,并在高温下保持需要的物理力学性能。该混凝土不能使用 于酸、碱侵蚀的部位。 2原材料要求 根据耐热温度高低,温度变化的剧烈程度选用原材料的品种。 2.1水泥 2.1.1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铝酸盐水泥 应相应符合国标gb175-1999、gb1344-1999、gb201-2000的要求。对 于高炉基础耐热混凝土使用的水泥,应压蒸安定性合格。 2.1.2对耐热温度高于700℃的混凝土,水泥中不能掺石灰岩类混合 材。低于700℃时,掺量亦不能超过5%。

立即下载
石纪敏

职位:园林水电安装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

偏高岭土对耐热混凝土基质性能的影响文辑: 是石纪敏根据数聚超市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相关偏高岭土对耐热混凝土基质性能的影响资料、文献、知识、教程及精品数据等,方便大家下载及在线阅读。同时,造价通平台还为您提供材价查询、测算、询价、云造价、私有云高端定制等建设领域优质服务。手机版访问: 偏高岭土对耐热混凝土基质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