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排水沟水体与底泥中盐分迁移研究
基于陕西卤泊滩农田排水沟底泥盐分年内跟踪监测数据,探讨试验区排水沟底泥盐分的迁移特性和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当前条件下研究区排水沟底泥盐分沿着水流汇集的方向和底泥层深度方向均有一定的累积,对流和水动力弥散是排水沟底泥盐分运动的主要机制;沟底泥盐分含量与水体水量呈负相关关系,而与水体盐分含量呈良好的正相关关系,且相关系数达到0.93;水体水量的变化是引起其本身和底泥盐分含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人工布设基质对农田排水沟水质的影响
本研究选择宁夏灵武农场的典型排水支沟进行人工布设基质,在沟中布设土壤、炉渣、秸秆、锯末4种基质处理及铲草处理和对照(不做任何处理),研究分析了基质对农田排水沟水质的影响。对基质的组分分析表明,锯末显著地吸附盐分和全氮,吸附量分别达0.4g.kg1和0.3g.kg1,土壤、炉渣、秸秆均明显地释放盐分,释放量为5.3~50.8g.kg1;秸秆显著地释放有机碳,释放量达54.0g.kg1;4种基质对全磷吸附效果不明显。水质分析表明,除秸秆处理和对照外,盐分(tds)在其他处理下显著减少,而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总磷(tp)、no3-n和nh4+-n浓度在锯末和土壤处理下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小。对于整条试验沟道,农田退水中tds、tn、tp的浓度随着在沟道迁移距离的增加呈明显减小的趋势,至出水断面时浓度分别为0.60~0.80g.l1、0.24~0.33mg.l1和0.04~0.09mg.l1。田间沟道试验说明,农田排水沟能有效地截留农田退水污染物,选择适合的基质进行人工布设实际可行,有助于发挥农田排水沟的生态功能。
农田排水沟设计技术探讨
田间排水沟作为农田水利工程配套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业增产增收和粮食安全保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做好田间排水沟的规划设计,是实现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不可或缺的环节。本文择取设计工作中的经验,从田间排水沟的设计要素、排水沟的设计步骤等方面,与大家探讨。
宁夏灵武地区农田排水沟植物物种多样性
为探索宁夏灵武地区农田排水沟植物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特征,选择24条农田排水沟,分别于2009和2010年8月对植物物种和群落结构进行调查,并对物种多样性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排水沟植物由17科36属43种组成,分为以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为主要建群种的6种群落类型和1个沉水植物群落,其中水烛+芦苇(typhaangustifolia+phragmitesaustralis)群落生物量(平均鲜重达2326.2g·m-2)显著高于其他群落,2010年排水沟植物群落生物量较2009年小;边坡较沟底的物种多样性高,其中shannon指数、丰富度指数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且2009年沟底物种多样性高于2010年。排水沟水文条件、水质和人为干扰可能是影响农田排水沟植物分布、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特征的主要因素。
农田排水沟渠系统对磷面源污染的控制
排水沟渠是农业区重要的水利工程,其排水功能更是农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然而农田排水沟渠的生态功能未得到足够重视。随着农业面源污染研究的深入,农田排水沟渠在控制磷面源污染上的作用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针对农业面源磷污染控制问题,简要归纳总结了农田沟渠系统对磷面源污染的迁移转化机理及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排水沟渠控制磷污染的措施,以期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和管理提供参考。
降水对农田排水沟渠中氮磷流失的影响
以浙江嘉兴双桥农场为研究对象,分析降水对农田沟渠中氮、磷流失的影响,揭示氮、磷在降水径流中流失的一般规律.在单晚稻生长期间,同步监测了施肥后的2次降水量和沟渠径流量,并对2次降水径流的全过程进行污染物含量的测定,对农田排水沟渠径流量与污染物含量随2次降水变化过程进行监测.结果表明:污染物含量变化呈现出大致相同的趋势,且污染物含量峰值比流量峰值提前2~3h;在降水初期,污染物含量随径流量的增大而升高;随着流量的继续增大,含量呈下降趋势.施肥后4d内降水的农田沟渠中氮、磷随径流的流失量比4d后大.影响氮、磷流失的因素主要有降水量、降水时间间隔、径流量、施肥的种类和数量、土壤前期含水量以及沟渠中的沉积物等.氮流失的主要形态为氨氮和硝氮;磷流失的主要形态为磷酸盐.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径流量与氮、磷排放负荷间符合多项式关系.
河套灌区九排域农田排水沟植物物种多样性
2010年8—9月对河套灌区九排域农田排水沟植物进行了综合调查。分别在干沟、支沟、斗沟/农沟的上、中、下游布设断面,断面上设置0.5m×0.5m和5m×5m样方对草本和灌木的植物种类和数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河套灌区九排域农田排水沟植物由17个科、38个属、39个种组成,禾本科(n=10)、菊科(n=7)和藜科(n=4)植物种类最多,芦苇、羊草和盐地碱蓬是分布面积最广的物种。干沟、支沟和斗/农沟的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值分别为0.57、1.93、0.37和0.81,0.77、3.46、0.65和0.50,0.90、3.88、0.64和0.53。物种多样性表现为边坡的高于沟底,但排沟等级间的变化趋势不明显。水的存留时间及农业管理(清沟)是影响植物物种多样性最主要的因素。
三江平原农田排水沟渠铁的输出及形态变化
农田沟渠系统的输出将直接影响水体的生态环境安全。在大面积湿地农田化的三江平原,沟渠排水是铁输入河流的源和主要通道,也是北太平洋西北部okhotsk海铁输入的重要来源。以农田沟渠水体中铁为研究对象,采用切向超滤技术分离铁的形态,研究沟渠系统中可溶态铁的形态和迁移特征,探讨湿地开发后沟渠向河流输出铁的特征。通过对2005年~2008年间沟渠水体中铁赋存形态变化研究发现:沟渠水体中铁多以可溶态铁存在,浓度在0.34~3.99mg.l-1;络合形态是可溶态铁的主要形态,其次为胶体态,离子态铁含量最少;同一年间,可溶性铁含量平水期要略高于夏汛期,干渠中可溶态铁的含量略低于支渠,可溶态铁在支渠向干渠迁移过程中,络合态铁所占比例由70.12%降至56.53%,沟渠中可溶态铁浓度受田间降雨量的控制,同时ph、阳离子总量(cec)、hco3-、po43-等因素共同影响可溶态铁浓度。沟渠水体中可溶态铁浓度受水体化学性质的影响,与水体中po43-、cec和hco3-浓度呈现不同程度相关关系。据估算三江平原每年通过沟渠输送可溶态铁约在45t~116t,湿地开垦为农田是导致可溶态铁锐减的原因,农田增施有机肥可能会提高可溶态铁的输出。
农田排水沟渠的环境效应与生态功能综述
农田所涉及到的排水沟渠本身,实际上是作为农田景观之中的一个核心存在,能够有效的对于农田生态系统表现出的水平进行平衡,完善流域之中的水文状况。农田之中存在的养分虽然也会随着排水流失,但是可以通过吸附机制,来使得农田生态系统得以完善。本篇文章主要针对农田排水沟渠环境效应以及生态功能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探讨,以期为我姑农业沟渠建设发展作出贡献。
红兴隆垦区农田排水沟平台设计和施工的几点体会
排水沟的开挖为减少淹水深度和淹水时间,以保证作物正常生长起到重要作用,是农田水利工程治理的重要措施。采取统一平台宽度的排水沟设计和施工的改进办法,成功的解决问题。
农田排水沟渠的环境效应与生态功能综述
农田排水沟渠作为农业景观中重要的景观单元,能够调节农田生态系统水分平衡,改变流域水文情势。农田养分可以随排水过程迅速流失,也可以通过沉淀与吸附机制被农田沟渠所截留或者通过植物吸收后收割与反硝化去除等机制脱离农田生态系统。作为农田生态系统边缘的交错带,农田排水沟渠较高的植物多样性可以提供动物栖息地和避难场所,增加农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清淤、收割和控制排水等管理措施对于农田排水沟渠的环境效应和生态服务功能有着不同的影响。今后应加强从多个学科研究农田排水沟渠的环境效应和生态功能,探索生态排水沟渠的构建和管理技术,实现农田排水沟渠水利功能和生态功能的"双赢"。
三种类型农田排水沟渠氮磷拦截效果比较
为了了解太湖地区不同类型农田排水沟渠对n、p拦截效果的影响,分别在野外构建了3种类型的农田排水沟渠,即生态沟渠、混凝土沟渠和土质沟渠。研究了不同进水n、p浓度、不同水力停留时间和不同进水流速条件下,3种类型沟渠的n、p拦截效果。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分别为24h和48h静态试验以及在固定进水流速的动态试验中,沟渠对不同进水n、p浓度的n、p去除率大小顺序是:生态沟渠、土质沟渠和混凝土沟渠,其中,生态沟渠明显优于其他沟渠。在固定进水浓度的条件下,沟渠在不同水力停留时间下的n、p去除率大小顺序为:生态沟渠、土质沟渠和混凝土沟渠,其中,生态沟渠明显好于其他沟渠。在高、低两种进水流速和固定进水浓度条件下,生态沟渠在低进水流速下的n、p去除率明显优于其他沟渠。在不同进水浓度条件下,生态沟渠最佳水力停留时间为48h。
生态灌区农田排水沟塘湿地系统的构建和运行管理
建设生态型灌区是灌区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内容。针对传统灌区农业面源污染日益严重的现状,总结了当前利用农田排水沟渠塘堰系统去除农业面源污染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减污型农田排水沟渠塘堰湿地系统的构建方法,其基本特征包括:水利工程属性(排渍排涝及水流的不冲不淤要求),沟塘末端修建控制排水闸(低坝),种植优势植被,生态护岸(护底)工程,排水闸(退水闸)等水工建筑物减污型工况设计。分析了该系统的运行管理方式。
排水沟水质发黑的原因分析
排水沟水质发黑的原因分析 [摘要]电石渣浆碱性废水与酸性废水中和处理,应用酸碱中和的原理,应该 是较好的废水综合利用处理措施,但由于电石渣碱性废水中含有的硫离子(s2 -),与铁离子在一定ph条件下,生成黑色fes,使水质严重变黑,造成二次污 染。 [关键词]酸性废水碱性废水硫离子铁离子二次污染 1酸性废水的产生及造成的污染 1.1酸性废水的产生 供锅炉使用的软水,是经水汽厂水处理工段将一次水通过阴阳离子树脂处 理后,送至锅炉使用。当阴阳离子树脂饱和后,需用浓硫酸(h2so4)对阳离子 树脂进行再生(为满足后部生产工艺的需要,本公司不能采用盐酸再生阳离子树 脂);用烧碱(naoh)对阴离子树脂进行再生,阴阳离子树脂基本同步再生。 但由于使用的h2so4为h2+,且浓度为98%,而使用的naoh为oh-1,浓度 仅为30%,因此本工段产生的酸碱废水中和结果仍然
排水沟渠炉渣与底泥对水中氮、磷截留效应
通过等温热力学吸附实验,将炉渣、炉渣+30%底泥、排水沟渠底泥对水中氨氮的去除效果进行比较,并采用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对3种基质吸附氨氮、磷酸盐的量进行拟合;通过动力学实验,比较3种基质吸附速率.结果表明,炉渣、炉渣+30%底泥、排水沟渠底泥对氨氮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0.49,1.03,1.75mg/g,对磷酸盐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0.99,2.33,1.88mg/g;4h内基质吸附氨氮速率分别为:0.10,0.11,0.54mg/(g.h),2h内基质吸附磷酸盐速率分别为:0.048,0.051,0.096mg/(g.h).由于沟渠底泥较为松散、遇水冲刷易流失,故选择炉渣作为沟渠基质坝的填充物.基质坝能够减缓渠水流速,延长渠水的水力停留时间(hrt).
排水沟 (2)
国道324复线(西湖~马巷段)一期工程 技术交底记录 施工单位:福建建工集团总公司合同段:第一合同段 监理单位:厦门兴海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编号: 工程名称路基工程分部工程排水工程 分项工程(工种)名称:路堤排水沟、引水沟、边沟、暗沟 交底内容: 一、施工前准备 1、施工前要由测量人员进行放线。 2、施工原材料及机具设备必须运至施工现场,才可进行沟槽开挖。 二、技术要求 1、排水沟采用m7.5水泥砂浆片石砌筑。 2、间距10~30m设一道伸缩缝,缝宽2cm中间填沥表麻絮。 3、具体的尺寸详见后附图 三、排水沟开挖 1、开挖前,先查明段地下管线及其它地下构筑物情况,会同有关部门做出妥善处理,确保施工安 全。 2、采用机械开挖方式为主,人工开挖方式为辅的挖土方式。开挖应分层、分段依次进行,形成一 定坡度,以利排水。 3、施工开挖时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开挖时
排水沟
排水沟...环境设计中的遗漏 无论是建筑物幕墙周围还是广场的周围,排水沟是我们经常设计的,由于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所 以真正的效果经常被我们所忽略。其实小小的排水沟也大有文章可做!排水沟盖板不仅有排水 的作用,如果加入一些构思和创意,那么也可以体现出艺术的效果,为地面铺装增添另外一种 感觉。让我们一起欣赏ironage富于想象力的盖板效果。 - - 缝隙式排水形式不能粗制滥造!!! 缝隙式排水就是在铺装面上仅留下一条15-20毫米的缝隙,效果比较隐蔽美观,为很多设计师 在做步行街设计时作为地面排水的形式。国内我在很多地方看到过步行街采用缝隙式排水形式, 例如:上海的南京路,成都的步行街,天津的和平路商业街,天津的鼓楼商业街等。 但是如果仅仅是采用了缝隙的表面形式而没有过多考虑设计的细节,那么缝隙形式并不能体现 出应有的效果,反而会体现出一种粗制滥造的效果,并且将整体地面的铺
排水沟
新建塔本陶勒盖矿区配套铁路运煤专用线甘其 毛都至万水泉南段路基附属工程项目 标准侧沟施工方案 编制单位:中铁十六局集团公司神华甘泉铁路工程项目经理部 2012年03月21日 一、总则 1.1编制说明 本施工组织设计是根据本次招标过程中招标单位发给的本工程设计图纸、招标文 件,按国家颁布的现行施工及验收规范、施工规程和有关工艺标准进行编制的。 1.2编制依据和编制原则 1、编制依据 (1)塔本陶勒盖矿区配套铁路运煤专用线甘其毛都至万水泉南段路堑 dk281+000—dk282+050段施工图及甘泉线标准侧沟设计通用图; (2)塔本陶勒盖矿区配套铁路运煤专用线甘其毛都至万水泉南段招标文件; (3)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4)铁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2编制原则 (1)严格执行基建程序、发挥本工程公司技术优势,精心施工,科学管理,加快 施工进度。科学地安排施工顺序
5、排水沟
cb18单元工程施工质量报验单 (蓬水安装[2012]质报106号) 合同名称:蓬莱市2012年小门家镇宋家东北沟等四座小型水库险加固工程(英格庄水库) 合同编号:20120506 致:山东新世纪工程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坡后排水沟pl-sjdbg-ygz-f1-d6单元工程已按合同要求完成施工,经自检合格,报 请核验。 附:坡后排水沟(纵坡)单元工程质量评定表。 承包人:蓬莱市水务安装工程处 项目经理: 日期:2012年6月21日 监理机构:山东新世纪工程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监理工程师: 日期:2012年6月21日 说明:本表一式份,由承包人填写,监理机构审签后,承包人2份,监理机构、发包人各1份。 石料质量评定表 单位工程名称 蓬莱市英格庄水库除 险加固工程 数量1 分部工程名称大坝工程施工单位蓬莱市
排水沟 (3)
国道324复线(西湖~马巷段)一期工程 技术交底记录 施工单位:福建建工集团总公司合同段:第一合同段 监理单位:厦门兴海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编号: 工程名称路基工程分部工程排水工程 分项工程(工种)名称:路堤排水沟、引水沟、边沟、暗沟 交底内容: 一、施工前准备 1、施工前要由测量人员进行放线。 2、施工原材料及机具设备必须运至施工现场,才可进行沟槽开挖。 二、技术要求 1、排水沟采用m7.5水泥砂浆片石砌筑。 2、间距10~30m设一道伸缩缝,缝宽2cm中间填沥表麻絮。 3、具体的尺寸详见后附图 三、排水沟开挖 1、开挖前,先查明段地下管线及其它地下构筑物情况,会同有关部门做出妥善处理,确保施工安 全。 2、采用机械开挖方式为主,人工开挖方式为辅的挖土方式。开挖应分层、分段依次进行,形成一 定坡度,以利排水。 3、施工开挖时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开挖时
水生植物对农田排水沟渠中氮、磷的截留效应
为有效阻控农田土壤流失氮、磷通过沟渠进入水体,通过动态模拟实验研究对比不同排水沟渠对农田流失氮、磷的截留作用,同时通过静态模拟实验重点探讨了水生植物对氮、磷在水-沉积物-水生植物这一微观系统中的截留机理。结果表明,沟渠中的水生植物茭白和菖蒲对氮、磷的截留和转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水生植物的存在可以加速氮、磷界面交换和传递,从而使上覆水中氮、
农田排水沟渠的环境效应与生态功能综述
农田排水沟渠的环境效应和生态功能是农业景观研究中极为重要的因素,在这样的情况下,充分的调节农田生态系统中的水分平衡,保护流域内水文不会出现较大的变化,这样的生态建设才是极为重要的.排水沟渠作为农田生态系统边缘的交错带,为植物和动物的生长提供了环境的支持,对农田生态系统中生物的多样性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农田排水沟渠的环境效应和生态功能是极为重要的.
排水沟蓄水条件下农田与排水沟水盐监测
为了查明盐碱地排水沟蓄水条件下农田与排水沟之间的水盐交换,基于两年现场观测试验数据,分析了农田与排水沟的水位响应以及电导率变化规律。结果发现:研究区排水沟蓄水条件下,相邻排水沟水位与农田地下水位变化基本一致,作物生长期较为强烈的蒸发蒸腾作用进一步降低了田间地下水位;排水沟水位变化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周围农田的地下水位和水质状况,在无外界来水干扰的情况下,农田地下水和排水沟水样的电导率变化趋势一致,当排水沟受到外来淡水补给时,沟内浓缩的盐分得到稀释,电导率明显低于农田地下水。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地区盐碱地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调控排水沟水位与利用地下水资源关系的初探
在自流灌溉区地下水位埋深大于3m的区域,采用排水沟上筑建地下水位调控闸调控沟水水位,能够调控农田地下水位的高度,使土壤毛细水管将地下水分补充到作物根系有效利用的土层,实现地下水资源的有效利用,达到节水的目的。把沟水位调控在2.5m左右时,土壤含水量最适宜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需求,土壤肥力提高,土壤含盐较少,作物对地下水利用的效果最佳,节水量可达900m3/hm2。
农田整治(排水沟)施工组织设计
b b 目录 一、编制依据 二、工程概况 三、施工条件 四、施工总平面布置 五、各工序施工方法 六、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七、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八、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措施 九、工程工期保证措施 b b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一、编制依据 1.1编制依据 (1)依据1、《吉林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2008年7月1日实施); 2、《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gb/t7929、gb/5791); 3、《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规范》(td1007-2003) 4、《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表》(sl176-1996); 5、本工程农田整治工程合同文件。 (2)国家、有关部门和单位颁发的规范、规程、标准。 (3)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有关资料。 (4)我单位拥有的科技工法成果和现有的管理水平、劳力、设备、技术能力以 及长期积累的丰富施工经验。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合约预算员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