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东线徐州段控制断面水质生物学评价
利用生物多样性指标,从2007~2013年对南水北调徐州段张楼和蔺家坝控制断面底栖生物进行了水质的生物学评价,结果表明:虽然两个断面的物种数和生物密度在几年里有所波动,但总的看来都呈现出物种数增加和生物密度下降的趋势,也是两个断面的水质逐年好转的表现。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徐州段河流生境质量评价
河流生境质量评价是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关键之一。本文评价自然和人为作用下的河流生境质量,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徐州段丰县、邳州两市输水通道上的河流为研究对象,结合环境特点,选择了反映河道生境、河岸生境和滨岸带生境的10个指标,给出了每个指标的评价方法和5级标准特征值,建立河流生境质量评价体系,确定评价指标的等级标准,对研究区内16个河段的生境质量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河流生境质量指数(irhq)综合得分介于33~91。根据评价等级划分标准,其中有50%的河段生境质量达到"优"等,其余介于"良"等到"劣"等,河流生境质量整体状况良好。(2)河流生境质量指数与nh_4~+-n、cod、tn呈负相关,与do呈正相关,多项生境指标也与水质指标具有相关性,表明生境质量与水质的相互影响。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水质分析
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90%的输水河道是利用现有河道.由于现有河道水环境问题突出,调水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水资源的使用价值和沿线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决定调水工程的实际效益.在分析工程影响区域水污染来源及成因、水环境质量等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国家东线治污规划,预测调水水质,探讨东线的保护措施.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水质仿真系统的研制开发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水质仿真系统首次构建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黄河以南段)水质仿真平台,该系统主要用于验证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黄河以南段)治污规划实施后对调水水质的保证程度。通过一系列的仿真试验,该仿真系统给出了相应的仿真结果。据此,我们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通水后沿线湖泊水质评价
为了解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通水后沿线湖泊水质状况,于2015年6月(枯水期)采集了东平湖4个地表水样品和7个地下水样品,测定了其中as、cd、cr、cu、f、hg、mn和pb等8种元素的含量,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综合水质评分法和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评价了水环境质量和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地表水中重金属浓度多数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类,其中hg污染相对较重;地下水中重金属浓度多数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iii类及以上,其中f和mn污染相对较重。4个地表水采样点综合污染指数均小于1,表明其水质优良;地下水中3个采样点的综合水质评分小于2.5,水质良好,4个采样点的综合水质评分大于4.25,水质较差。地表水的平均健康风险为9.18×10~(-5)a~(-1),地下水的平均健康风险为8.16×10~(-5)a~(-1),均为iii级中风险。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整体评价启动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整体评价启动
南水北调东线源头水质综合评价及其方法比较
采用标准中内插值的方法生成足够多的样本,用lm改进算法进行训练,模型收敛加速,泛化能力提高,用该网络对南水北调东线源头的断面连续8年的水质数据进行综合评价。建立离散hopfield网络模型对该数据进行评价,得出客观、全面的水环境质量状况,并针对具体超标的指标给出了改善建议。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底泥污染物对水质的影响评价
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黄河以南区域,对河流、湖泊的底泥进行了监测,并对不牢河的底泥进行了冲刷试验,根据获得的实测资料和试验数据,对底泥污染物对水质的影响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显示,底泥中的重金属类汞和砷,有机类污染指标中的总磷,总氮,codcr和codmn的最大溶出浓度均较高,它们有可能成为影响水体质量的潜在污染源。从接近于实际调水情况的冲刷试验结果看,底泥中的污染物对水体水质的影响较小。
南水北调东线大运河徐州段水环境质量评价
依据大量实测资料,对南水北调东线大运河徐州段水环境质量进行现状评价、趋势分析、纳污能力分析、预测。目前大运河水质为ⅲ~>ⅴ类,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实施后,大运河水环境质量有质的转变,水质将保持ⅱ~ⅲ类,为南水北调东线输水提供质的保障。
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供水水质保证措施
一、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简介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境内分为南北干线和东西干线,南北干线全长487.0千米,自苏鲁省界经韩庄运河进入南四湖,经梁济运河、柳长河进入东平湖,在解山和位山之间穿黄河(隧道)入小运河,沿卫运河入七一、六五河,在武城进入大屯水库调蓄。东西干线即胶东输水干线,全长704.5千米,由东平湖渠首分水闸引水,沿济平干渠、小清河至引黄济青,再由引黄济青至宋庄分水闸分水至烟台、威海。干线汇水区域包括东平湖、南四湖流域、海河流域和胶东半岛,涉及枣庄,临沂、济宁、菏泽、泰安、莱芜、聊城、德州、济南等地市。
南水北调东线调度对南四湖水质的影响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2013年通水,必将对南四湖水质产生重大影响.借鉴既有成功理论方法,建立南四湖三维水力调配和水质模型,并经实测值验证.利用该三维模型,模拟南水北调东线一个完整调水期中的南四湖常规、干旱调水工况调度运行过程,分析南四湖上级湖、下级湖的水力和水质变化规律,提出加强和改善南水北调东线调度管理的措施和建议,既可充分发挥南水北调工程效益,又可改善南四湖水质.
南四湖污染对南水北调东线水质的影响及应对方法探索
南四湖地区作为我国南水北调工程规划中重要的一部分,其作用是在东线的建设工程中疏通南北向,实现整体的调蓄工程,对南四湖的开发工作在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在南水北调的东线建设工作中所面临的首要难题就是其河流沿线存在着严重的污染情况,对其建设工作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就在于对污水的治理结果。文章就以南四湖水质的治理方法为论点进行综合阐述。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江苏省受水区水质现状
为了提高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江苏省受水区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对江苏段输水干线涉及的重点河流水质类别及重点水功能区达标率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输水干线沿线工业、生活和农业面源污染通过河流汇入,对输水干线水质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氮污染已成为江苏段输水干线的主要污染特征,其排放总量超出了河流自净能力,需要重点进行削减和控制。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优势调水频率分析
为计算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优势调水频率,选用国内外常用的二维p-iii分布的计算方法进行南水北调年径流丰枯遭遇分析,并与传统的基于频率的分析方法结果做了比较。研究表明,qin方法、moran方法、fgm方法在其适用范围内对二维p-iii分布计算结果较好,并提供了各种二维p-iii分布计算方法应用范围的建议。优势调水频率计算结果显示,长江淮河、长江黄河的丰枯同步频率均小于丰枯异步频率,年尺度的优势调水频率不高于40%。三峡建成后,改变了长江中下游的年径流的年内分配,多数月份更有利于调水。为此,要提高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利用价值,必须充分考虑调蓄工程的建设,配以相应的运行调度方式,相机从长江引水。
南水北调东线源头地区降水特征分析
中国南水北调东线源头地处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仙女镇境内,位于京杭大运河、新通扬运河和芒稻河的交汇处,设有万福闸和宜陵闸两个降水量观测站。对两个降水量观测站1966-2015年共50年的降水量进行一致性分析,并对降雨量年内分配、年际特征、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分析,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提供参考。
南水北调徐州段截污导流工程沿线河道水质评价
为南水北调徐州段截污导流工程决策提供依据,对工程沿线河道水质进行了评价与分析,得出工程所利用河道的地表水水质总体尚可,大部分河段水质能满足ⅴ类水的水质要求,主要污染因子为氨氮、总磷和粪大肠菌群,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南水北调东线运西线工程开工
日前,位于江苏境内的南水北调东线一期运西线上的金湖站、金宝航道工程开工建设,标志着东线江苏段工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为实现2013年东线工程建成通水目标奠定了基础。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徐州段水环境问题与防治对策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解决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的一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调水工程,利用现有京杭运河及其平等河道输水,沿途联接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实施,对北方地区特别是黄淮海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将起到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淮安段水质保证措施及实施效果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由江都抽水站抽引江水经由京杭运河穿越淮安市区北上,淮安市城区段里运河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第二梯级。东线工程在淮安境内尤为集中。淮安市区域位置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建设中非常重要,不管是从保障南水北调调水水质要求还是从城市发展角度,都必须对淮安市境内水环境进行综合整治,以达到淮安城区尾水向里运河零排放之目标。作为南水北调主体工程重要组成部分的截污导流工程,是确保输水水质ⅲ类标准的重要保证措施。一、淮安段水质现状及治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论文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论文——水质问题是确保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之一。朱总理关于“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南水北调工程的规划和实施要建立在节水、治污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的重要指示,使水质及环保问题更加成为社...
论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工程规划
本文简要分析了山东省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必要性与紧迫性,重点介绍了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工程总体布局,论述了工程建设对山东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深远影响,并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在山东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评价。
南水北调东线穿黄河隧洞工程贯通
南水北调东线穿黄河隧洞25日全线贯通,至此用于调引长江水的南水北调东线输水线路在山东境内黄河河底约70m深处成功穿越。
南水北调东线“三潼宝”工程效益初评
三潼宝工程是南水北调三阳河河道、潼河河道、宝应站三项工程的统称。三阳河、潼河是宝应站的引水河道,由宝应站抽江水100m3/s入里运河,与江都站(抽江水400m3/s)共同实现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抽江水500m3/s规模的输水目标。它是南水北调东线新增的水源工程,其主
南水北调东线治污工程即将启动
!"环境导报#$$%·& 新中国成立以来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最主要原因 是什么?环保界的一位资深人士认为:决策失误。 由于诸多原因,上个世纪我国在制定重大经济决策时很 少甚至没有考虑环境后果,以致于执行过程中引发了大面积 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至今遗患无穷:“以粮为纲”导致全国 性毁林开荒、毁草垦田、围湖造田,引发水土流失、湖泊萎缩、 草地沙化、洪水泛滥;’$年代中期提出“大矿大开、小矿小开”、 “有水快流”的资源开发政策,乱采乱挖、大量浪费资源的同 时,也极大地破坏了生态环境;’$年代末乡镇企业政策,致使 包括“十五小”企业在内的乡镇企业遍地开花,“家家点火、村 村冒烟”,工业污染和生态破坏从城市蔓延到农村,水环境污 染尤其触目惊心,江南一些水乡出现了“家住江边买水喝”的 尴尬⋯⋯ 这些环境损害一经发生,要恢复和逆转必须付出高昂的 代
南水北调东线洪泽站工程
联系单位: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水源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内容:洪泽站工程是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的第3梯级泵站之一,工程等级为i级。泵站规模为大(i)型,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县蒋坝镇北约1km处,介于洪金涮和三河船闸之间,紧邻洪泽湖。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弱电预算员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