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流域治污绩效评价
建立科学合理的流域治污绩效评价方法是监督流域整治与管理的有效途径.笔者引入环境绩效评价的理念,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构建绩效综合评价模型,对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流域2002年到2009年的治污绩效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流域治污的经济绩益、生态效益、经济技术绩效和环境绩效都呈现增长趋势;2009年流域治污绩效综合评价指数比2002年增长近6倍.
论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工程规划
本文简要分析了山东省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必要性与紧迫性,重点介绍了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工程总体布局,论述了工程建设对山东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深远影响,并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在山东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评价。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段生态安全评价
采用工程沿线勘察、社会调查、文献资料法,获取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段生态安全方面的数据,建立了生态安全评价13项指标体系,确立了评价指标权重;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段生态安全作出了量化评价。结果表明:2002年调水前,南四湖、东平湖流域生态分别为很不安全、临界安全等级,海河、沂沭河流域生态为不安全等级;调水后的2010年,南四湖、沂沭河流域生态为临界安全等级,东平湖、海河流域为较安全等级。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段生态安全评价
采用工程沿线勘察、社会调查、文献资料法,获取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段生态安全方面的数据,建立了生态安全评价13项指标体系,确立了评价指标权重;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段生态安全作出了量化评价.结果表明:2002年调水前,南四湖、东平湖流域生态分别为很不安全、临界安全等级,海河、沂沭河流域生态为不安全等级;调水后的2010年,南四湖、沂沭河流域生态为临界安全等级,东平湖、海河流域为较安全等级.
南水北调东线治污工程即将启动
!"环境导报#$$%·& 新中国成立以来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最主要原因 是什么?环保界的一位资深人士认为:决策失误。 由于诸多原因,上个世纪我国在制定重大经济决策时很 少甚至没有考虑环境后果,以致于执行过程中引发了大面积 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至今遗患无穷:“以粮为纲”导致全国 性毁林开荒、毁草垦田、围湖造田,引发水土流失、湖泊萎缩、 草地沙化、洪水泛滥;’$年代中期提出“大矿大开、小矿小开”、 “有水快流”的资源开发政策,乱采乱挖、大量浪费资源的同 时,也极大地破坏了生态环境;’$年代末乡镇企业政策,致使 包括“十五小”企业在内的乡镇企业遍地开花,“家家点火、村 村冒烟”,工业污染和生态破坏从城市蔓延到农村,水环境污 染尤其触目惊心,江南一些水乡出现了“家住江边买水喝”的 尴尬⋯⋯ 这些环境损害一经发生,要恢复和逆转必须付出高昂的 代
谈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山东段工程验收
描述了目前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一期工程验收工作情况,介绍了验收工作采取的方法和经验,以供同类工程验收参考。
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工程质量监管经验
结合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多年的工程建设实际,总结了对沿线各现场建管机构、监理、设计、施工单位等进行质量监督管理的经验做法。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段)环境地质影响评估
本文利用环境地质调查资料,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段)沿线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条件进行概述。筛选出影响环境地质系统质量优劣因素,土壤环境、地下水环境、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环境四类因素作为评价因子。从单环境评价中,求取综合指标,利用模糊评判模型进行环境地质现状综合评价。然后再进行调水对环境产生的正、负环境效应分析,寻找可变因素,从而进行环境地质影响评价。评价结果是,沿线环境地质现状较差,调水后产生的正环境效应大于负环境效应。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段)环境地质影响评估
本文利用环境地质调查资料,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段)沿线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条件进行概述.筛选出影响环境地质系统质量优劣因素,土壤环境、地下水环境、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环境四类因素作为评价因子.从单环境评价中,求取综合指标,利用模糊评判模型进行环境地质现状综合评价.然后再进行调水对环境产生的正、负环境效应分析,寻找可变因素,从而进行环境地质影响评价.评价结果是,沿线环境地质现状较差,调水后产生的正环境效应大于负环境效应.
山东百亿元信贷支持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根据《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治污规划》,山东省治污规划区域包括10个市、43个县。在这些市县人民银行的协调下,山东各银行业机构已累计发放治污环保贷款159.7亿元,其中支持企业治污环保贷款44.2亿元,城市污水处理工程贷款26.5亿元,截污导流项目贷款12.3亿元,流域综合整治项目贷款74.3亿元,其他贷款2.4亿元。
水往高处流——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山东段巡礼
在烈日下出征“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千百年来流传世间的一句俗语.前者表示了人的本性:好学上进,在生活中不断提升自己.后者则说明了一种自然客观规律: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水会自然往下流淌.然而,前不久我们却在炎炎夏日里,在泰山南北的广阔土地上,看到了另一种恢宏而壮丽的奇观:水往高处流!这就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项目——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一期工程.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段生态环境地质现状评价
依据生态环境地质调查资料,筛选出影响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段生态环境地质系统质量优劣的主要因素——土壤环境、水环境、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环境,先进行单环境质量评价,求取综合指标;再利用模糊评判结合叠加法进行综合评价,并进行综合质量分区。评价结果揭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段沿线综合环境质量较差,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对于调节该区生态环境是必要的。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山东段工程全线试通水成功
经过12年的工程建设,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山东境内的大屯、东湖、双王城三座调蓄水库全部达到蓄水运行条件,标志着山东段工程全线试通水成功。山东段工程自2013年5月25日开始分段试通水,七级泵站,六大输水河道、干渠,南四湖、东平湖两大调蓄湖泊和穿黄隧洞工程均已试通水运行,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正式具备通水条件。意味着,每年有能力调引长江水15亿m~3,这将是山东经济建设最大的战略水源。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南水北调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徐州段河流生境质量评价
河流生境质量评价是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关键之一。本文评价自然和人为作用下的河流生境质量,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徐州段丰县、邳州两市输水通道上的河流为研究对象,结合环境特点,选择了反映河道生境、河岸生境和滨岸带生境的10个指标,给出了每个指标的评价方法和5级标准特征值,建立河流生境质量评价体系,确定评价指标的等级标准,对研究区内16个河段的生境质量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河流生境质量指数(irhq)综合得分介于33~91。根据评价等级划分标准,其中有50%的河段生境质量达到"优"等,其余介于"良"等到"劣"等,河流生境质量整体状况良好。(2)河流生境质量指数与nh_4~+-n、cod、tn呈负相关,与do呈正相关,多项生境指标也与水质指标具有相关性,表明生境质量与水质的相互影响。
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水质监测站点的布设
本文通过对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输水线路的系统分析和工程环境特点的认真研究,最终确定了113处水质监测站点(含2处水质自动监测站),建立了以人工监测为主、自动监测和动态监测为辅的水质监测站网。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山东段执行水价政策研究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跨越江苏、山东两省,调水距离长、价格构成因素复杂。该工程水价采用国家制定的干线口门水价和各省制定配套工程水价的方式。通过分析计算,受水区用户入户水价为6.11元/m3,远高于城市终端平均水价3.43元/m3。针对高昂的供水价格,依据水利工程水价核算办法,结合工程通水实际情况,从水价成本核算、减免及优惠政策、执行水价政策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提出推行综合水价等建议。
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水量调度系统建设框架
水量调度是长距离调水工程自动化调度运行管理的核心。为了实现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水量调度自动化,在分析工程组织管理方式、水量调度业务流程的基础上,论述了水量调度系统建设的关键技术和实现方式:针对年内水量分配、实时水量调度、调度评价等主要业务模块,需建立数学模型,分别从供需水平衡计算、蓄量补偿计算和水力学仿真、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建设等角度予以技术支撑;水量调度系统与外部系统的数据交互量大,根据不同情况应有不同处理方式,业务网与控制专网之间通过网闸摆渡的方式读取,业务网内的各应用系统根据数据量大小通过数据库同步或webservice方式交换数据。据此建设了一套能够有效协调供需各方需求的水量调度系统。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段)调水区地质灾害分析
通过分析东线(山东段)调水区的水文、气候、地质、地貌等条件,初步论述了东线(山东段)调水工程中面临的主要地质问题,如塌陷(包括采煤塌陷、岩溶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地震等问题,提出开展地质普查工作、完善监测系统和提高预报的准确性、抗灾和救灾、宣传教育和与减灾立法等建议。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段水量分配方案研究
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段水量调度方式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水量分配的概化模型,提出了分配方案编制模型的功能要求,进行了模型设计,建立了模型与方案编制系统的接口,以及方案编制系统的功能模块。该模型可以制订年、月、旬不同时段长度的分水口门水量分配计划,并将细化的旬计划下发到实时调度模型。本模块上与日常业务处理子系统衔接,下与实时调度子系统衔接,并可以根据用水户的反馈意见滚动修正水量分配计划。
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工程试通水圆满成功
2013年6月27日,山东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局局长王安德在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工程全线通水准备工作座谈会上向赵润田副省长报告,山东段干线工程建设和试通水工作已完全符合国务院南水北调办相关要求,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山东段工程试通水圆满成功。在试通水阶段,山东段工程共划分为韩庄运河段至南四湖段、南四湖段至东平湖段、穿黄河工程和鲁北段、胶东输水干线4个试通水单元。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整体评价启动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整体评价启动
浅谈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山东段临时用地管理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山东段自2002年12月至2013年11月正式建成通水,建设期间临时用地共占用4.6万亩,目前已全部复垦退还,复垦退还土地质量基本达到设计要求,群众正常耕种,沿线社会平稳.临时用地管理模式及经验可为后续工程及其它线性工程可提供有益的借鉴.
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信息采集及传输系统研究
根据南水北调工程历年来的工作总结,本文以南水北调工程对山东段征地问题进行探索,并提出南水北调土地勘察定界与确权发证的衔接内容。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段韩庄运河工程地质研究
根据勘察和土工试验资料的分析,对韩庄运河沿线的综合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宏观的评价。在此基础之上,对其可能遇到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如河道开挖、边坡稳定性、地震与土层液化、渠道渗漏与环境问题以及地基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南水北调东线运西线工程开工
日前,位于江苏境内的南水北调东线一期运西线上的金湖站、金宝航道工程开工建设,标志着东线江苏段工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为实现2013年东线工程建成通水目标奠定了基础。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港口与航道工程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