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纬三路过江通道工程关键施工技术
南京纬三路过江通道工程是目前已(在)建的地质条件最复杂、工程技术难度最高、挑战性最大的大直径泥水盾构工程之一,其成功穿越了浅覆土地层、上软下硬地层,实现了氦氧饱和气体带压进舱、盾构直接穿越风井等高难度作业。文章针对该工程特点和施工难点,通过对工程中关键技术的分析和研究,总结了浅覆土地段盾构的安全可靠理念和适用于泥质粉砂岩上软下硬地层的掘进原则,系统地形成了一套完整可靠的超大直径泥水盾构始发技术、饱和带压进舱更换刀具技术,对超大直径泥水盾构施工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南京纬三路过江通道工程盾构段施工风险评估
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及不可预见性,水下盾构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已经成为地下工程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以南京纬三路过江通道工程为背景,对盾构段施工风险因素的辨识和施工风险的评价进行了分析,并制定了各风险因素的控制措施。分析结果表明:南京纬三路过江通道带压开舱作业是盾构长距离穿越高水压、强透水复合地层时风险控制的首要目标,可以从减少开舱更换刀具的次数、设定合理的切口压力及确保开挖面形成稳定泥膜等方面降低风险;盾构掘进过程的风险控制,主要通过检测盾构掘进参数的变化、停机分析参数异常原因等方面进行;各种风险应急预案和应急物资设备等风险控制措施的完备,也是减少风险损失的重要措施。该研究对类似工程的风险分析和控制有参考意义。
南京纬三路过江隧道“双线贯通”
7月2日上午10时许,历经25800多小时的掘进,\"天和一号\"盾构终于从南京纬三路南线隧道\"钻\"出地面。10天前,其孪生兄弟\"天和号\"盾构亦从北线隧道\"破土而出\"。至此,纬三路过江隧道\"双线贯通\"。纬三路过江隧道段采用双管双层盾构方式。南线隧道全长约7363m,北线隧道全长约7014m;其中双线盾构隧道段分别长4135m和3557m。\"双线\"盾构隧道段工程和水文地质条件比已建成的长江隧道更为复杂。地层中有软土、一般性粘土、砂土、卵砾石及
南京纬三路过江隧道盖挖顺做法设计关键技术
南京市纬三路过江隧道地下互通控制节点异型隧道结构位于城市主干道下,因地面交通繁忙,为尽量减少对地面交通的影响,并结合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采用了盖挖顺做工法,尽可能地降低了对地面交通的影响;在对隧道异形结构板进行详细的受力分析后,提出采用地下连续墙接头及中隔板的关键技术措施。该措施成功应用于实际工程,效果良好。
浅述纬三路过江通道沥青路面的施工
为了提高隧道内行车的安全性、舒适性,以及降低行车噪音,越来越多隧道路面采用了沥青砼路面。但在隧道内进行沥青路面施工具有很大的难度,现将纬三路过江通道隧道施工工艺及安全措施进行总结。
南京纬三路过江盾构隧道工程主要地质问题及其对策
南京纬三路过江盾构隧道工程主要地质问题及其对策
南京纬三路长江隧道总体设计的关键技术研究
文章根据南京纬三路长江隧道的建设条件,对工程总体设计中的几个难点问题及解决方案进行了研究与介绍,其中通过双管双层盾构隧道x型地下布线方案实现交叉道路的互通疏解,以及在双层盾构隧道内设置上下层共用排烟道的布置方式均为国内外首次采用。这两项新技术的应用不仅合理解决了本工程的总体设计难题,而且极大地提高了隧道逃生救援的及时性和便捷性,对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南京三江口长江穿越隧道工程竖井施工技术
南京三江口长江穿越隧道工程是西气东输管道工程中的关键、控制性工程。南岸竖井为出发井,是盾构机进入隧道施工的工作场所。出发井井深1519m,井筒净空尺寸15m×75m(长×宽),井壁结构为钢筋砼,采用触变泥浆护壁,普通沉井法施工
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过江地铁简支梁施工技术
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过江地铁简支梁施工技术——京沪高速铁路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南引桥合建区32米地铁简支梁利用原铁路梁为预制平台,预制完成后,采用横移架设支架将地铁粱起吊、横移至指定位置架设安装。横移架设支架主要由型钢支腿、贝雷横梁、贝雷纵梁、横移...
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过江地铁简支梁施工技术
京沪高速铁路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南引桥合建区32m地铁简支梁利用原铁路梁为预制平台,预制完成后,采用横移架设支架将地铁梁起吊、横移至指定位置架设安装。横移架设支架主要由型钢支腿、贝雷横梁、贝雷纵梁、横移滑道、纵移滑道、提升及下放系统等组成。通过对该方案的研究、横移架设支架的设计及施工,充分利用了现有资源,将每片地铁简支梁的横移架设时间缩短为4d,为项目取得了可观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南京地铁联络通道冷冻法施工技术
通过南京地铁一号线许府巷站—玄武门站区间联络通道的施工,介绍了冷冻法回固地层,矿山法暗挖构筑永久结构。对冻结设计、冻结施工技术及工程监测进行了论述。
南京地铁联络通道冷冻法施工技术
?1995-2005tsinghuatongfangopticaldiscco.,ltd.allrightsreserved. ?1995-2005tsinghuatongfangopticaldiscco.,ltd.allrightsreserved. ?1995-2005tsinghuatongfangopticaldiscco.,ltd.allrightsreserved.
南京地铁联络通道冷冻法施工技术
南京地铁联络通道冷冻法施工技术——本文通过南京地铁一号线许府巷站-玄武门站区间联络通道的施工,介绍了冷冻法加固地层,矿山法暗挖构筑永久结构。对冻结设计、冻结施工技术及工程监测进行了论述。
南京地铁三号线过江隧道工程地质评价
结合南京地铁三号线过江隧道地质环境和工程地质条件,对工程地质条件和影响工程地质条件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同时针对影响隧道稳定性的因素,提出了工程措施及建议,为隧道设计、施工提供了依据。
南京长江三桥南主墩深水基础施工技术
南京长江三桥南主墩深水基础施工技术——阐述了国内第一座钢塔柱斜拉桥——南京长江第三大桥南主墩基础,在深水、急流条件下的施工技术。重点讲述了钢护筒、钢套箱组合平台体系的施工原理及在该工程中的应用。实践证明,该方法突破了旧的基础施工工艺的束缚,...
南京长江三桥南主墩深水基础施工技术
阐述了国内第一座钢塔柱斜拉桥——南京长江第三大桥南主墩基础,在深水、急流条件下的施工技术。重点讲述了钢护筒、钢套箱组合平台体系的施工原理及在该工程中的应用。实践证明,该方法突破了旧的基础施工工艺的束缚,为深水急流基础施工提供了一个安全稳妥、工期短、造价低的更为先进的新方法,为桥梁深水急流基础施工作出了贡献。
南京江北新区纬三路立交照明设计解析
城市立交桥是一种大型的现代化的桥梁枢纽,是交通快速发展的必然产物,在当今社会高效运输体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是城市建设和发展水平的标志性构筑物.本文以南京江北新区纬三路立交为研究对象,对城市立交照明的设计理念、原则以及设计手法进行探讨,通过分析能够开拓出新的立交照明设计思路.
盾构过江通道的行车速度与建筑限界论证
行车速度与建筑限界是盾构过江通道建设规模和运营安全的重要影响因素,以泰州过江通道为依托,并从隧道内的驾驶特性、交通安全、国内外实际情况、通行能力与工程造价等技术和经济的多个角度,对建筑限界的横向宽度进行对比论证,并结合实际交通组成,提出了泰州盾构过江通道的建筑限界与行车速度的可行方案。
南京长江三桥钢索塔现场拼装测量的关键技术
南京长江三桥钢索塔现场拼装测量的关键技术——南京长江三桥是我国首座主塔采用钢结构形式的特大型桥梁。针对钢索塔施工的特点,研究了长江三桥钢索塔现场拼装测量的关键技术,分析了钢索塔拼装测量专用控制网的建立方法,提出内控法和内外控相结合的拼装测量方...
南京长江三桥钢索塔制作安装关键技术报告
南京长江第三大桥 钢索塔制造安装关键技术报告 2005年11月 各位领导专家,你们好!南京长江第三大桥(简称南三桥)已在万人瞩目下、在大桥建 设相关单位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开通了。南三桥在建设过程中,在设计、施工和组织上取得了 不少引人瞩目的成就,值得我们进行总结和回顾。在此,我特别向大家作钢索塔制造安装关 键技术的总结报告。 南三桥钢塔制造安装工程,施工合同签订于2003年11月,完工于2004年12月,历时 仅1年1个月,创国际上同等规模桥梁钢索塔制造工期最短的记录。南三桥钢索塔的制造安 装精度,完全达到了设计要求,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南三桥建成前,世界上比较有名钢索塔桥梁主要分布在日本、法国、美国、意大利和泰 国等国家,其中以日本居多,而且日本的明石海峡大桥堪称当今世界上已建的大型钢索塔桥 梁的代表。所以,当时日本的桥梁钢索塔制造施工技术在世界上独
南京纬三路过江隧道“双线贯通”
7月2日上午10时许,历经25800多小时的掘进,\"天和一号\"盾构终于从南京纬三路南线隧道\"钻\"出地面。10天前,其孪生兄弟\"天和号\"盾构亦从北线隧道\"破土而出\"。至此,纬三路过江隧道\"双线贯通\"。纬三路过江隧道段采用双管双层盾构方式。南线隧道全长约7363m,北线隧道全长约7014m;其中双线盾构隧道段分别长4135m和3557m。\"双线\"盾构隧道段工程和水文地质条件比已建成的长江隧道更为复杂。地层中有软土、一般性粘土、砂土、卵砾石及
未来三年内南京将再新增两条过江通道
据报道,为缓解过江难,南京市目前正在加紧建设长江四桥和纬三路过江通道。按照建设进度,这两条通道将分别于2012年底和2014年7月底前通车。
南京地铁过江隧道总体设计与施工
以南京地铁3、10号线过长江隧道为背景,针对其距离长、风险高、施工难度大等特点,在国内地铁行业首次提出采用单洞双线大直径盾构隧道的断面形式。分别从设计与施工难点及采取的措施出发,通过工程类比、仿真计算、现场试验等研究手段,确立了11.2m外径的单管双线三层内部结构的地铁过江大直径盾构隧道横断面,解决了地铁大直径盾构隧道衬砌环分块形式,提出了利用隧道顶部富裕空间的纵向通风模式。实践证明,在直径为10~12m类大直径盾构隧道的常压换刀的应用中是可行的、安全的。研究成果可为城市大断面越江地铁盾构隧道工程提供借鉴。
南京长江三桥钢索塔现场拼装测量的关键技术
南京长江三桥是我国首座主塔采用钢结构形式的特大型桥梁。针对钢索塔施工的特点,研究了长江三桥钢索塔现场拼装测量的关键技术,分析了钢索塔拼装测量专用控制网的建立方法,提出内控法和内外控相结合的拼装测量方法,并对钢索塔的拼装测量结果进行质量评定。结果表明,钢索塔的各项竣工数据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
地铁过江区间组合法施工隧道关键施工技术
以武汉地铁3号线过汉江区间隧道为例,本文通过阐述区间工法选型的思路,探讨了盾构法与矿山法组合施工方法在软硬不均地层的适用性,并对导台的精度控制、分界面端头墙的施工、盾构机空推过程的姿态控制、管片拼装质量、管片壁后回填及注浆、管片的纵向压紧等关键施工技术进行了总结,为盾构法与矿山法组合施工技术在类似工程中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经验指导。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见习建筑给排水绘图员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