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纬三路过江隧道“双线贯通”
7月2日上午10时许,历经25800多小时的掘进,\"天和一号\"盾构终于从南京纬三路南线隧道\"钻\"出地面。10天前,其孪生兄弟\"天和号\"盾构亦从北线隧道\"破土而出\"。至此,纬三路过江隧道\"双线贯通\"。纬三路过江隧道段采用双管双层盾构方式。南线隧道全长约7363m,北线隧道全长约7014m;其中双线盾构隧道段分别长4135m和3557m。\"双线\"盾构隧道段工程和水文地质条件比已建成的长江隧道更为复杂。地层中有软土、一般性粘土、砂土、卵砾石及
南京纬三路过江隧道“双线贯通”
7月2日上午10时许,历经25800多小时的掘进,\"天和一号\"盾构终于从南京纬三路南线隧道\"钻\"出地面。10天前,其孪生兄弟\"天和号\"盾构亦从北线隧道\"破土而出\"。至此,纬三路过江隧道\"双线贯通\"。纬三路过江隧道段采用双管双层盾构方式。南线隧道全长约7363m,北线隧道全长约7014m;其中双线盾构隧道段分别长4135m和3557m。\"双线\"盾构隧道段工程和水文地质条件比已建成的长江隧道更为复杂。地层中有软土、一般性粘土、砂土、卵砾石及
南京纬三路过江通道工程盾构段施工风险评估
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及不可预见性,水下盾构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已经成为地下工程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以南京纬三路过江通道工程为背景,对盾构段施工风险因素的辨识和施工风险的评价进行了分析,并制定了各风险因素的控制措施。分析结果表明:南京纬三路过江通道带压开舱作业是盾构长距离穿越高水压、强透水复合地层时风险控制的首要目标,可以从减少开舱更换刀具的次数、设定合理的切口压力及确保开挖面形成稳定泥膜等方面降低风险;盾构掘进过程的风险控制,主要通过检测盾构掘进参数的变化、停机分析参数异常原因等方面进行;各种风险应急预案和应急物资设备等风险控制措施的完备,也是减少风险损失的重要措施。该研究对类似工程的风险分析和控制有参考意义。
南京纬三路过江通道工程关键施工技术
南京纬三路过江通道工程是目前已(在)建的地质条件最复杂、工程技术难度最高、挑战性最大的大直径泥水盾构工程之一,其成功穿越了浅覆土地层、上软下硬地层,实现了氦氧饱和气体带压进舱、盾构直接穿越风井等高难度作业。文章针对该工程特点和施工难点,通过对工程中关键技术的分析和研究,总结了浅覆土地段盾构的安全可靠理念和适用于泥质粉砂岩上软下硬地层的掘进原则,系统地形成了一套完整可靠的超大直径泥水盾构始发技术、饱和带压进舱更换刀具技术,对超大直径泥水盾构施工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南京纬三路过江隧道盖挖顺做法设计关键技术
南京市纬三路过江隧道地下互通控制节点异型隧道结构位于城市主干道下,因地面交通繁忙,为尽量减少对地面交通的影响,并结合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采用了盖挖顺做工法,尽可能地降低了对地面交通的影响;在对隧道异形结构板进行详细的受力分析后,提出采用地下连续墙接头及中隔板的关键技术措施。该措施成功应用于实际工程,效果良好。
地铁盾构隧道工程质量问题分析及其对策浅析
从上述测试结果分析,洁净效果相当理想, 完全达到设计和规范[6]要求。 5结论 从漏光、漏风及洁净度检测三方面的测试结 果分析,净化施工质量完全达到要求,施工程序 安排合理,质量控制程序、方法及重点要点是有 效的,达到了质量控制的目标。 参考文献 [1]gb50073-2001洁净厂房设计规范[s]. [2]jgj7190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s]. [3]陈霖新等.洁净厂房的设计与施工[m].北京:化学 工业出版社,2003. [4]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施工现场环境控制规程[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5]gb50243-200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 [6]gb50333-2002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s]. 目前国内外地铁工程中有大量的盾构隧道工 程,随着工程的实践逐步形成了较成熟的结构设 计计算理论和
地铁盾构隧道工程质量问题分析及其对策浅析
本文介绍了地铁盾构隧道施工中在预制管片的抗裂性和耐久性、盾构隧道的防水质量、盾构管片的安装质量和盾构管片的成品保护等四个方面出现的主要质量问题,对影响地铁盾构隧道质量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预防和克服这些质量缺陷的措施和建议。
盾构隧道工程始发技术
盾构隧道工程始发技术——结合盾构隧道施工始发技术在天津地铁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应用,介绍了盾构施工始发技术的组成、关键技术、关键工序及工艺,并提出了常见问题的对策和预防措施,以推广始发技术的应用。
地铁盾构隧道工程质量问题分析及其对策浅析
地铁盾构隧道工程质量问题分析及其对策浅析——本文介绍了地铁盾构隧道施工中在预制管片的抗裂性和耐久性、盾构隧道的防水质量、盾构管片的安装质量和盾构管片的成品保护等四个方面出现的主要质量问题,对影响地铁盾构隧道质量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预...
野三关隧道进口主要地质问题及施工对策
主要介绍了野三关隧道进口段主要的地质问题及施工中所采用的对策。
大路梁子隧道主要地质问题及施工对策
介绍了隧道设计标准及原则,结合大路梁子隧道工程,分析了该工程的地质特点,为了确保隧道施工安全,防止岩爆现象发生,从地质超前预测预报、高地应力、有毒可燃性气体、煤层瓦斯的处理等方面对其施工对策进行了详细探讨,从而使大路梁子隧道顺利建成。
浅述纬三路过江通道沥青路面的施工
为了提高隧道内行车的安全性、舒适性,以及降低行车噪音,越来越多隧道路面采用了沥青砼路面。但在隧道内进行沥青路面施工具有很大的难度,现将纬三路过江通道隧道施工工艺及安全措施进行总结。
南京地铁三号线过江隧道工程地质评价
结合南京地铁三号线过江隧道地质环境和工程地质条件,对工程地质条件和影响工程地质条件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同时针对影响隧道稳定性的因素,提出了工程措施及建议,为隧道设计、施工提供了依据。
鹰嘴岩隧道主要地质问题及施工对策
鹰嘴岩隧道位于重庆市东南部。依据工程地质条件,鹰嘴岩隧道不良地质现象主要有隧道进口岩堆体、岩溶、断层破碎带等。岩堆体采用大管棚超前支护,岩溶涌水段采用"以堵为主,限量排水,堵排结合"的治理方案,断层破碎带遵循"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紧封闭、勤量测"的基本原则。开挖过程中坚持先探后挖,制定安全应急预案,确保施工安全。引入动态设计概念,使工程设计贯穿工程建设全过程。
圆梁山隧道主要地质问题及施工对策
论述新建重庆至怀化铁路工程最长的隧道———圆梁山隧道,施工中所遇到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水文地质问题,以及施工中对这些地质问题采取的处理方法及措施等,取得了明显效果
圆梁山隧道主要地质问题及施工对策
圆梁山隧道主要地质问题及施工对策 石新栋 (中铁隧道集团渝怀指挥部四川重庆409800) 摘要论述新建重庆至怀化铁路工程最长的隧道———圆梁山隧 道,施工中所遇到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水文地质问题,以 及施工中对这些地质问题采取的处理方法及措施等,取得了明显效 果。 关键词隧道地质问题施工对策 1概述 圆梁山深埋特长隧道全长11068m,是渝怀线 最长的隧道,居渝怀线十大控制工程之首。隧道进 口细沙车站伸入隧道944m,出口紧邻炭厂河一号大 桥。隧道位于重庆市酉阳县境内,地处渝、鄂、黔三 省市毗连地区,为川东褶皱山地与鄂西山地、贵州高 原的接触带,属中低山地形,相对高差900余米。主 要发育毛坝向斜、桐麻岭背斜及伴生断裂,向斜区内 发育较多横张断裂。地貌形态受构造和岩性控制, 具带状展布特征,以褶皱构造为骨架,形成北北东向 山脉和纵向河谷
圆梁山隧道主要地质问题及施工对策
简述渝怀铁路圆梁山隧道施工中所遇到的主要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问题,以及施工中的相应对策
白云隧道主要地质问题及施工对策
白云隧道穿越地形复杂,地质条件极其复杂,隧道围岩主要有石灰岩、页岩、泥岩,有断层破碎带、含煤地层、岩溶、瓦斯、涌水等不良地质段,为了有效的预防这些不良地质灾害,需提前作好施工对策,保证安全施工。
深埋隧道工程主要灾害地质问题探析
在进行深埋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洞程较长,洞深埋设较大,地质条件较复杂,在施工时,如果处理措施不当会出现高地温、岩爆、高压涌水等问题。鉴于此,以实际工程为例,对深埋隧道工程主要存在的灾害地质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保证了施工的顺利进行,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与借鉴。
复合地层盾构隧道工程地质勘察
复合地层盾构隧道工程地质勘察
大直径软土盾构隧道工程地层沉降规律分析
以上海长江隧桥中的隧道为背景,研究地层沉降规律。首先建立二维有限元计算模型来模拟盾构推进阶段对地层沉降的影响,得出该阶段地层沉降的规律。然后对同步构件浇注、设备安装及车辆运行荷载引起的地层沉降进行了计算和分析。最后将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比较,得出规律:要注意盾尾注浆阶段注浆液的体积必须大于盾尾空隙的体积;盾尾开脱阶段极易发生沉降,必须做好同步注浆;运营阶段车辆荷载对地层沉降影响不大。
深埋长隧道工程开挖的主要地质灾害问题
近些年,国内交通行业一直处在飞速发展的状态之下。深埋长隧道和深埋越岭隧道的建设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本文分析了深埋长隧道工程开挖过程中存在的地质灾害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南京纬三路长江隧道总体设计的关键技术研究
文章根据南京纬三路长江隧道的建设条件,对工程总体设计中的几个难点问题及解决方案进行了研究与介绍,其中通过双管双层盾构隧道x型地下布线方案实现交叉道路的互通疏解,以及在双层盾构隧道内设置上下层共用排烟道的布置方式均为国内外首次采用。这两项新技术的应用不仅合理解决了本工程的总体设计难题,而且极大地提高了隧道逃生救援的及时性和便捷性,对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圆梁山隧道进口端主要地质问题及施工对策
圆梁山隧道全长11068m,主要穿越毛坝向斜,冷水河浅埋段及桐麻岭背斜,岩层主要为灰岩、泥岩、页岩和白云岩。隧道通过地段岩溶发育,水量大、水压高,断层破碎带多,且含有煤层、瓦斯、石油和天燃气,地质条件非常复杂,工期紧、任务重、施工难度极大。本文介绍了隧道进口端主要的地质问题及所采用的相应施工对策。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水工结构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