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老山国家森林公园朴树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研究
采用每木调查法、时空互代法和相邻格子样方法对南京老山国家森林公园朴树种群的结构和动态进行研究。(1)大小级结构分析表明:朴树种群以Ⅱ级(幼树)数量最多,Ⅰ级(幼苗)、Ⅲ级(小树)、Ⅳ级(中树)和V级(大树)数量很少或缺失,个别样地内甚至存在2个大小级缺失的情况。朴树种群处于活跃演替阶段的群落中,为不稳定的间歇型种群。(2)对于不同的生境,Ⅰ级数量缺乏甚至缺失基于不同的原因:山坡生境条件下,Ⅰ级缺乏或缺失是由于草本层盖度大,加上朴树幼苗生长缓慢,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导致Ⅰ级死亡率高,因而数量较少或缺失;沟谷生境条件下,岩石裸露,土层瘠薄,在雨期受流水冲洗更为严重,影响朴树种子的停留和生根,不合适朴树幼苗生长,导致Ⅰ级缺乏或缺失。(3)生存曲线分析表明:自Ⅱ级向Ⅲ级、Ⅳ级与Ⅴ级的发育过程中,死亡率逐渐降低。(4)朴树的分布格局多为集群分布,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分布格局不同,朴树种群基本呈现扩散趋势。
南京老山国家森林公园朴树种群动态
运用相邻格子法对南京老山国家森林公园朴树(celtissinensis)种群(以下简称"老山朴树种群)"进行野外调查,以定量方法研究其种群结构特征。编制种群静态生命表,并绘制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消失率曲线和4个生存函数曲线,同时结合时间序列预测模型研究老山朴树种群的数量动态。结果表明,种群各龄级个体数虽然存在波动,但整体呈增长趋势,存活曲线属deeveyⅱ型,分别在第ⅰ和第ⅶ龄级出现2个死亡率高峰。第1个峰值的出现主要是由于种内竞争激烈,第2个峰值伴随种群进入生理死亡年龄而出现。生存分析结果表明,朴树种群至第ⅵ龄级时,生存率仅为0.5%,累计死亡率高达99.5%;危险率曲线与死亡率和消失率曲线变化情况基本一致,反映朴树种群生长发育过程具有前期薄弱、中期稳定、后期衰退的特点。时间序列预测结果表明,在未来的2~6a内,老山朴树种群呈增长趋势。对幼苗及幼林进行人工抚育管理将有助于老山朴树种群的天然更新。
南京老山国家森林公园朴树群落特征研究
据调查,南京老山地区4000m2样地的朴树群落有维管植物61科131属167种。科级地理成分的热带性质较强,属级地理成分以温带性质为主,反映出其森林植被有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特点。朴树群落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为草本层>灌木层>层间植物>乔木层,pielou均匀度指数为层间植物>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这反映出朴树群落的次生性质明显。
南京方山朴树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研究
采用相邻格子样方法对南京方山国家地质公园朴树种群结构和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各样地朴树种群的年龄结构基本相似,ⅰ、ⅱ级幼苗普遍较少,幼苗贮备严重不足。种群个体分布多集中在ⅲ级,ⅳ级以上种群个体分布渐趋减少。(2)从静态生命表可以看出,由于ⅰ、ⅱ级幼苗、幼树数量偏少,导致种群ⅰ、ⅱ龄级的死亡率为负值,而ⅶ、ⅷ龄级的死亡率最大。部分龄级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个体缺失,存活曲线呈明显下凹和断点波折,种群整体呈衰退趋势。(3)利用负二项参数(k)、扩散系数(c)、扩散型指数(iδ)、cassie指标(ca)、丛生指数(i)、平均拥挤度指数(m*)和聚块性指标(m*/m)等参数对种群的空间格局进行了研究,表明朴树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为集群分布,但不同样地种群的集聚程度存在一定差异。
浦城匡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观格局分析
以浦城匡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资源小班数据为基础,利用arcgis10.0和fragstats4.2软件,从景观格局总体特征、景观类型水平异质性和景观水平异质性三个层次对研究区森林景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森林公园以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灌木林、竹林为主;其他景观零星分布。各类景观斑块分布集中,形状简单,破碎化程度底;景观总体多样性水平较高,景观类型丰富,结构较为合理。
浦城匡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观格局分析
以浦城匡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资源小班数据为基础,利用arcgisio.0和fragstats4.2软件,从景观格局总体特征、景观类型水平异质性和景观水平异质性三个层次对研究区森林景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森林公园以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灌木林、竹林为主;其他景观零星分布。各类景观斑块分布集中,形状简单,破碎化程度底;景观总体多样性水平较高,景观类型丰富,结构较为合理。
闽江口琅岐岛朴树种群结构与空间分布格局
为了揭示琅岐岛朴树种群的维持机制,结合径级结构、聚集度指标,对朴树种群的结构与空间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琅岐朴树种群结构稳定。幼苗充足,具有较强的自我更新能力,朴树萌枝更新突出,萌枝幼苗占总幼苗数的78%,萌枝作为对实生幼苗库的补偿,对于种群的维持和延续具有重要作用;从幼苗阶段到小树阶段存在较高的死亡率,有一定量的成年个体;不同样地朴树种群结构呈现稳定型和衰退型2种类型。(2)在调查的12个样地中,不同样地朴树个体空间格局有所不同,样地2、样地4朴树呈随机分布型,样地11为均匀分布,其他的则是聚集分布。(3)不同发育阶段的空间分布格局有所变化,表现出随着朴树幼苗的生长,其格局逐渐从聚集格局过渡到随机格局,呈扩散趋势。
横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景观现状与改造对策
第1期(总第92) 2008年2月 中国林副特产 forestby-productandspecialityinchina no.1(gsn0.92) feb.2008 横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景观现状与改造对策 陈兴福 (安徽省广德县林业局242200) 森林景观是森林公园风景旅游资源的主体,也是 开发森林生态景观旅游的基础。为充分利用森林公园 自然风景资源、森林景观资源,突出公园自然生态休闲 主题特色,增强并开发生态旅游功能,必须对森林公园 森林景观进行总体统筹规划和科学改造。通过分析横 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景观现状、特点、优势、存在问题 等,提出与探讨横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景观改造、保 护、开发利用的原则、措施与对策。 1横山国家森林公园概况 横山国家森林公园批建于1994年,规划总面积 1000hm。,核心区(林科所
南京方山国家地质公园朴树群落特征
采用样地调查法对南京方山国家地质公园朴树群落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群落中朴树的优势地位突出,其重要值为44.481%,是该群落的第1优势种;主要伴生树种有构树、茅栗、榉树、麻栎、榔榆、刺槐等;群落成层现象明显,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含下木层)和草本层,但地被层不发达;(2)群落垂直结构较为简单,乔木层共有木本植物15种。乔木层丰富度指数(s)、shannon-wiener指数(h′)、simpson指数(d)、种间相遇机率(pie)、pielou均匀度指数(j)分别为7.429、1.406、0.696、0.054、0.723,物种多样性总体偏低;(3)朴树种群年龄结构表现为ⅰ、ⅱ级幼苗普遍较少,幼苗贮备严重不足,种群自身更新不良,整体处于衰退之中;(4)采用扩散系数(c)、负二项参数(k)、扩散型指数(iδ)、cassie指标(ca)、丛生指标(i)、平均拥挤度指数(m*)和聚块性指标(m*/m)进行分析,朴树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均为集群分布,但不同样地中的种群集聚程度因生境的变化而存在一定差异。
镇江南山国家森林公园林相动态变化及改造对策
镇江南山国家森林公园是江苏著名的生态旅游胜地之一,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蕴藏量十分丰富,镇江\"城市山林\"之称源由此出。但长期以来,由于遭受松材线虫病危害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区域内林相破坏十分严重,针对这一状况,开展了南山地区森林资源调查、研究与分析,探索林相改造技术,以期提高整体景观效果。
贵州龙架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防火工作初探
贵州龙架山国家森林公园内设有贵州省中亚热带珍稀植物园、贵州高原濒危植物繁育中心、珍稀植物种源基地以及贵州省龙里林场珍稀植物研究所,有160种保护植物。从营林技术、防火基础设施和组织管理上对龙架山国家森林公园防火工作作初步探索。
瓮安朱家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观林建设探讨
文章介绍了瓮安朱家山国家森林公园主要森林植被类型特征,对森林公园景观林现状进行了评价,提出了森林公园景观林建设内容。
国家森林公园列表
中国国家森林公园列表 中国的森林公园,是指森林景观优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物集中,具有一定规模, 可供人们游览、休息或进行科学、文化、教育活动的场所。森林公园分为国家级森林公 园、省级森林公园和市、县级森林公园等三级,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是指森林景观特别 优美,人文景物比较集中,观赏、科学、文化价值高,地理位置特殊,具有一定的区域 代表性,旅游服务设施齐全,有较高的知名度,可供人们游览、休息或进行科学、文化、 教育活动的场所,由国家林业局作出准予设立的行政许可决定。截至2012年9月11 日,全国共有764处国家级森林公园(另有三处经国家林业局撤销;尚有“吉林白山市 国家森林旅游区”一处另计)。 国家级森林公园命名通则(少数例外):全称为省级行政区划名加森林公园所在地 地名加“国家森林公园”,唯位于辽宁大连、江苏南京、浙江杭州及湖南长沙之国家级 森林公园部分不加缀省名;简称
齐云峰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景观资源评价研究
为了保护、发展以及提高齐云峰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景观资源的质量,本文从景观资源质量、区域环境质量和旅游开发利用条件3个方面对齐云峰国家森林公园的森林景观资源进行评价。并以此3大类指标构建齐云峰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景观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分析森林公园的景观价值。
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植物景观开发建设探讨
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植物景观奇特多样,本文通过对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植物景观类型、特征及其开发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开发建设的原则和开发建设的思路与方法。
广东天井山国家森林公园“豹纹石”科普游览区开发项目可行报告
广东天井山国家森林公园“豹纹石”科普 游览区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东省天井山林场 二〇一〇年八月 目录 一、总论1 (一)项目概况及目标..............................................................................................................1 (二)项目建设单位简介..........................................................................................................1 (三)编制依据.....................................................................................
三岭山国家森林公园宝钢主题绿道驿站景观设计
三岭山国家森林公园是一座生态型的郊野公园,是城市的绿色屏障.随着生态修复工程的开展,绿道建设成为森林公园的主打特色.本项目是由湛江市宝钢集团赞助建设的绿道驿站,除了满足绿道驿站的基本功能要求之外,还结合宝钢集团的企业文化主题对场地进行景观设计.设计过程中主要从项目选址、主题定位、设计构思和景观表现手法等四个方面将企业文化特色与绿道景观融为一体,营造一个多元化体验的旅游休憩空间.
云冈国家森林公园范围调整对森林景观资源的影响分析
根据《国家林业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级森林公园管理的通知》(林场发[2018]4号)精神,结合云冈国家森林公园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了云冈国家森林公园的范围调整方案,调查了拟调整区域的资源状况,研究分析了范围调整对森林公园森林景观资源的影响情况,为云冈国家森林公园范围调整的可行性提供依据。
森林公园道路景观林的改造配置模式——以老山森林公园为例
道路景观林是山林景观的窗口和向导,道路景观林的建设是森林林相改造的重要内容。以南京市老山森林公园为例,探讨道路景观林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与方法,并结合案例提出道路景观林改造模式,以实现森林公园由经济林转变为景观生态林的改造目标。
基于RS与GIS的旗山森林公园景观格局变迁分析
基于野外调查,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指导,以福建省旗山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解译了研究区1996年、2002年、2010年、2015年4期landsattm遥感影像数据,运用景观指数分析方法对森林公园景观格局变迁进行量化分析,探讨了海拔、坡度和坡向等自然因素及产业产值、人口数量和人均支配收入等人文因素对森林公园景观格局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996—2015年,竹类面积急剧减少后呈现上下波动趋势,混交林面积大幅度增加后缓慢减少,建设用地面积缓慢减少后逐渐增加,阔叶林面积急剧减少后趋于稳定,针叶林面积缓慢减少后逐渐增长;阔叶林、针叶林、竹林和建设用地主要向混交林转化,而混交林主要向阔叶林转化.1996—2015年间混交林和竹类斑块波动较大,竹类及针叶林受人为影响最大,导致景观格局发生显著变化,斑块数量波动较大,生态脆弱,破碎化程度先减小增加;其他景观类型连通性降低,形状趋于复杂,受干扰程度低;旗山森林公园整体景观格局破碎程度先增加后减少,多样性减少后逐渐趋于稳定,聚集性有所增强,呈聚集发展趋势.人文因素是森林景观斑块面积变化的重要原因,尤其是第三产业生产总值、人口数量、地区总产值等因素影响显著;而在20年时间序列内,海拔、坡度、坡向和气候等自然因素对森林景观斑块面积变化影响较小.
20120117国家森林公园名录
中国国家森林公园列表 中国的森林公园,是指森林景观优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物集中,具有一定规模,可 供人们游览、休息或进行科学、文化、教育活动的场所。森林公园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省级森林公园和市、县级森林公园等三级,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是指森林景观特别优美, 人文景物比较集中,观赏、科学、文化价值高,地理位置特殊,具有一定的区域代表性, 旅游服务设施齐全,有较高的知名度,可供人们游览、休息或进行科学、文化、教育活动 的场所,由国家林业局作出准予设立的行政许可决定。 截至2012年1月17日,全国共有761处国家级森林公园(另有三处经国家林业局撤 销;尚有“吉林白山市国家森林旅游区”一处另计)。 国家级森林公园命名通则(少数例外):全称为省级行政区划名加森林公园所在地地名 加“国家森林公园”,唯位于辽宁大连、江苏南京、浙江杭州及湖南长沙之国家级森林公园 部分不加缀省名;简称
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杉木人工林景观改造对策
在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成熟杉木人工林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提出按照景观生态学、森林美学原理,采取卫生抚育、透视抚育等手段,通过人工营造近自然混交林,结合地貌、景观效果分批进行带状条状不同程度的间伐,改造林相提高林分质量,增强森林生态防护功能,维护生态平衡。
四川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观旅游资源调查与单体定量评价
本文运用国家标准对四川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观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分类整理,并进行单体定量评价,其旅游资源类型齐全,自然景观资源比较优势明显,旅游资源单体中优良级的资源所占比例很高。
江西岩泉国家森林公园景观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以江西岩泉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查和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依据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对该森林公园的景观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类与评价。研究表明,景区景观旅游资源可以分为8个主类、16个亚类、32个基本类型,景观旅游资源单体总数达68个,岩泉国家森林公园的景观旅游资源数量丰富、类型多样、特色显著;通过对各景观旅游资源单体的评价,可以得知该景区的游憩价值较高,是开展森林生态旅游和科学研究的理想之地。
福建省森林公园落界“一张图”与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利用空间信息技术,获取福建省森林公园落界\"一张图\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