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表面烧结型多孔管的流动沸腾换热
采用流动沸腾传热试验平台,研究了2 m长铁基烧结型内表面多孔管竖直管内流动沸腾传热特性,利用流动沸腾传热学基本原理及公式计算了传热过程中的热通量、沸腾传热系数及相关参数,并考察了过热度和流速对多孔管流动沸腾传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烧结型表面多孔管的流动沸腾传热能力优于同条件下的光滑管,内表面沸腾传热系数是同尺寸光滑管的1.6倍左右,沸腾所需的壁面过热度比光滑管的低5℃左右,过热度和管内流速增大均可使得多孔管的沸腾传热系数增大。同时分析了表面多孔管比光滑管传热性能优良的原因。
烧结型多孔管管内流动沸腾传热数值模拟
建立了烧结型表面多孔管多孔层的理论模型,应用fluent软件对去离子水在烧结型表面多孔管和光滑管竖直管内的流动沸腾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不同流速下的气相体积分布云图和压力场云图,并利用场协同原理分析了管内的速度、温度场。结果表明,烧结型表面多孔管具有良好的强化沸腾传热性能,同时并未大幅度增加管内压力降。此外还分析了不同体积流速对沸腾汽化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对于同一管型,管内流速越小,汽化量越大。
低温工质流动沸腾传热关联式研究综述
低温工质流动沸腾传热关联式研究综述——低温流体流动沸腾是低温系统的常见过程,也是低温系统传热的一个重要方式。文章总结了低温工质流动沸腾传热关联式,对各个关联式进行了简单评价,并选用了一些数据组对各个关联式的平均偏差进行了分析。最后对进一步的关...
锡青铜表面多孔管烧结的新工艺
为了降低多孔管高温烧结和长时间烧结对机体造成的有害影响,优化烧结工艺。通过筛选粉末和两段烧结法,与常规工艺相比,将锡青铜表面多孔管的烧结温度,降低100~200℃。新工艺获得的多孔层孔隙度高、当量孔径在30~45μm之间。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表面多孔管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用新工艺烧结的表面多孔层质量好、结合强度高。分析了新工艺降低烧结温度的机理。
竖直环形通道内液氮流动沸腾的数值模拟
在多尺寸组模型的基础上,从加热壁面上脱离汽泡的受力分析入手,对液氮过冷流动沸腾模型进行了修正。将新模型应用于环形通道内液氮过冷流动沸腾的数值模拟,同时为了比较,采用基于kirichenko,fritz汽泡脱离直径公式的多尺寸组模型对同一管道内液氮过冷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结合脱离汽泡受力分析模型的多尺寸组模型可用来预测流动沸腾过程中的汽泡起飞直径及其变化趋势。同基于kirichenko,fritz汽泡脱离直径公式的多尺寸组模型相比,新模型有助于改善管道内汽泡尺寸分布以及空泡系数的预测,从而有助于准确分析弹状汽泡及间歇泉的形成。
混合制冷剂在微肋管内流动沸腾的换热关系式
混合制冷剂在微肋管内流动沸腾的换热关系式——基于作者以前研究得到的三元非共沸混合制冷剂r417a在水平光滑管和2种不同几何参数的内螺纹管中流动沸腾换热的实验结果,应用r417a在光滑管内的实验数据对kattan模型进行修正,并通过在修-kattan模型中引入强化因...
微通道内流动沸腾的研究进展
微通道内流动沸腾的研究进展——微通道内的流动沸腾在能源、电子冷却、生物医疗等高新技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对微通道内流动沸腾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研究工质涉及到水、制冷剂、液氮等,内容包括微通道与常规通道的划分,微通道的传热特性、临界热流密度、...
螺旋管内高压汽水两相流动沸腾干涸点的研究
在较宽的实验参数范围内(系统压力p=8~15mpa,质量流速g=800~1800kg·m~(-2)·s~(-1),壁面热流密度q_w=200~950kw·m~(-2))对一立式螺旋管内(管内径为10mm,螺旋直径为300mm,节距为50mm)汽水两相流动沸腾干涸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研究,获得了干涸发生时螺旋管圈壁温的分布特征以及压力、质量流速和壁面热流密度这三个参数对临界干度的影响规律。同时在实验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适用于计算螺旋管内高压高含汽率工况下汽水两相流临界干度的经验关系式。
烧结型多孔管在NaCl溶液中的传热与结垢特性
采用强化传热因子、临界循环量和临界结垢浓度等分析方法,研究了烧结型白铜多孔管与白铜光滑管在nacl溶液中的传热与结垢特性。建立了多孔管在nacl溶液沸腾传热过程中气泡努塞尔数与气泡雷诺数、普兰特数和溶液浓度之间的关联式。结果表明:与光滑管相比,烧结型多孔管在不同浓度的溶液中都能明显提高其沸腾传热系数,最大可达到3.3倍。nacl溶液的质量分数只要低于临界结垢质量分数,多孔管都具有抗垢性能。该关联式与实际情况相符,能较好地预测多孔管在nacl溶液中的传热性能。
R134a卧式螺旋管内流动沸腾换热特性实验研究
r134a卧式螺旋管内流动沸腾换热特性实验研究——对r134a在水平直管和螺旋管内的沸腾换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在三个不同的蒸发温度(5℃、10~c和20*c),工质r134a的质量流量范围为lo0~400kg/(m2.s)和干度范围为0.1~0.8的条件下,实验得到了r134a在水平直管和...
R417A在水平光滑管和内螺纹管中的流动沸腾换热
对非共沸混合制冷剂r417a在外径为9.52mm的水平光滑管和2种不同几何参数的内螺纹管中的流动沸腾换热进行实验研究,分析讨论了制冷剂质量流速、热流密度、干度、强化管参数对换热系数的影响规律和影响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换热系数随着质量流速的增大而增大.在以对流蒸发占优势的换热区,热流密度对换热系数的影响较小;换热系数随着干度的增大先呈现出增大趋势,增至高峰值后又迅速下降,高峰值随热流密度的增大和质量流速的减小向干度较大的方向移动;内螺纹管能有效强化制冷剂的流动沸腾换热,r417a在2种内螺纹管中的换热系数分别比在光滑管中高出130%~210%和150%~270%.
烧结型白铜多孔管在NaCl溶液中的结垢性能
采用电加热的方式,研究了换热器用烧结型多孔管与光滑铜管在nacl溶液中的结垢性能,对污垢热阻随测量时间、溶液浓度等的变化而产生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并与机加工多孔管的数据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烧结型多孔管与普通光滑管相比确实有抗垢性能,同时为此种产品应用于海水淡化的多效蒸发装置提供了实验数据。
等宽多孔介质壁面管道中磁流体的流动
研究等宽管道中,磁场、可渗透壁面、darcy速度和滑动参数,对流体稳定流动的综合影响.假设管道中流动的流体是均匀的、不可压缩的newton流体.利用beavers-joseph滑动边界条件,得到控制方程的解析解.详细地讨论了磁场、可渗透性、darcy速度和滑动参数对轴向速度、滑动速度和剪应力的影响.可以看出,hartmann数、darcy速度、多孔参数和滑动参数,在改变流动方向,进而改变剪应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制冷剂混合物水平微翅管内流动沸腾研究综述
制冷剂混合物水平微翅管内流动沸腾研究综述——本文对目前国内外制冷剂混合物在水平微翅管内流动沸腾特性的实验研究进行了综述。讨论了混合物在微翅管内流动沸腾的强化特性、替代制冷剂换热性能的比较和润滑油对换热的影响。同时,对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高效换热器用烧结型复合粉末多孔管研究
对自主开发的铁基复合粉末多孔管的传热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得到在水中的强化传热达到光管的2.4~3.7倍;在酒精中强化传热达到光管的8.7~12.1倍。并在此传热性能测试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沸腾传热强化的原理。
多孔介质通道内气-液两相流动阻力特性实验
基于新型水冷球床反应堆,以水和空气为工质,分别在直径为2、5、8mm的玻璃球填充圆管形成多孔介质通道中,对竖直向上气-液两相流动阻力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阻力压降随着气液流量的增加而增大,并且与流型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在相同流动条件下,颗粒直径和孔隙率对压降有明显影响。结合实验所得的234组实验点,对两类阻力关系式(分相模型关系式和均相模型关系式)进行了比较和改进。结果表明,基于分相模型的关系式一致性较好,但随着颗粒直径的增加其偏差值增大;现有的基于均相模型关系式预测值与实验值相差较大,而改进的均相模型关系式与实验值吻合较好。
矩形窄通道内流动沸腾阻力实验与计算方法研究
基于换热器小型化的研究背景,对水在矩形窄通道内流动沸腾阻力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与分析,并利用实验结果对常规通道和窄通道的两相摩擦压降计算的6种方法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应用于常规通道的关系式已不适于窄通道中流动沸腾压降的计算,而基于窄通道的zhang-mishima及sun-mishima关系式预测结果与实验值符合较好。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表明,利用分相流方法得到的分液相摩擦因子计算式中chisholm系数c与martinelli参数x存在指数关系,且随着质量流速的变化也有所不同,据此给出了新的分液相摩擦因子的计算方法,新方法具有更高的计算精度。
肋片管换热器管外三维流动与空气侧表面换热模拟
肋片管换热器管外三维流动与空气侧表面换热模拟——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套片式肋片管换热器干工况进行三维数值模拟。改进以往计算方法中的不足,并在模拟过程中考虑肋片管管壁面对肋片的导热引起的肋片表面温度分布场对换热的影响,得出re在643到3208...
多孔管分布器流体均布的设计
多孔管分布器流体均布的设计
PVC/PE多孔管机组
PVC/PE多孔管机组
CO_2在立式螺旋管内流动沸腾换热的实验研究
在管内径9.0mm、壁厚1.5mm、螺旋管绕径283.0mm的立式螺旋管内,对co2流动沸腾换热特性进行实验研究。分析热流密度(q=1.4~48.0kw/m2)、质量流速(g=54.0~400.0kg/(m2·s))和运行压力(pin=5.6~7.0mpa)对内壁温分布和换热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螺旋管内壁温周向分布不均匀,单相液体以及过热蒸汽区离心力的作用使内侧母线温度最高、外侧母线温度最低,在两相沸腾区蒸汽受到浮升力作用聚集在管上部而容易发生蒸干,因此上母线温度最高,温度最低值则由离心力和浮升力的相对大小共同决定。局部平均换热系数随热流密度以及进口压力的增加而显著增加,但增大质量流速对换热系数的影响不大,表明核态沸腾是co2在螺旋管内流动沸腾的主要传热模式而强制对流效应较弱;发现了随着热流密度增加所引起的核态沸腾强度变化以及干涸和再润湿使得换热系数随干度的变化可分成3个区域。并基于实验获得的2124个数据点拟合两相区沸腾换热关联式。
垂直上升内螺纹管内流动沸腾传热特性
在压力9~22mpa,质量流速450~2000kg·m?2·s?1,内壁热负荷200~700kw·m?2的参数范围内,试验研究了用于1000mw超超临界锅炉??28.6mm×5.8mm垂直上升内螺纹水冷壁管内汽水流动沸腾传热。研究表明:内螺纹管内壁螺纹的漩流作用可抑制偏离核态沸腾(dnb)传热恶化,内螺纹管在高干度区发生蒸干型(do)传热恶化。增大质量流速可推迟壁温飞升,壁温飞升幅度随质量流速增大而降低。热负荷越大管壁温越高,随热负荷增大管壁壁温飞升提前,且传热恶化后壁温飞升值增大。随着压力增加,壁温飞升发生干度值减小。内螺纹管汽水流动沸腾传热系数呈?形分布,传热系数峰值出现在汽水沸腾区。文中还给出了亚临界压力区内螺纹管单相区和汽水沸腾区的传热系数试验关联式。
多孔管地下灌溉孔口出流分析研究
根据多孔管在空气中出流的计算方法,结合单孔土中出流的试验结果,采用理论分析与试验结合的方法,分析研究了多孔管土中出流的计算方法和公式,为多孔管地下灌溉工程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波形隔板穿流孔孔径对通道流动和换热的影响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波形隔板结构复合通道的换热和流阻特性进行研究.设计了6种不同穿流孔孔径的隔板,研究孔径对通道中流动和换热的影响.将大小相间孔隔板结构的数值结果与已有实验结果进行对比,趋势符合较好.数值研究结果表明:在均孔隔板结构中,当孔径小时,通道换热好,同时流阻大;当孔径增大时,通道换热变差,同时流阻降低.当隔板上穿流孔总穿流面积一定时,大小相间孔的隔板结构与均孔隔板结构相比,换热略好些.
多孔介质太阳能集热组合墙的耦合传热与流动分析
多孔介质太阳能集热组合墙的耦合传热与流动分析——针对接触型和分隔型多孔介质太阳能集热组合墙系统,分析了太阳辐射及环境温度变化时,组合墙内传热与流动变化。多孔介质太阳能集热组合墙中,多孔介质起半透明隔热体和蓄热体的作用。多孔介质集热层的孔隙率...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方案预算造价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