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 2024-06-27

民国建筑遗迹的保护与利用——以南京为例  

格式:pdf

大小:198KB

页数:2P

人气 :90

民国建筑遗迹的保护与利用——以南京为例   4.7

南京作为民国的首都留下了众多的建筑遗迹,这些遗迹在现代仍然具有相当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建筑艺术价值。随着近些年社会各界对民国遗迹保护与再利用问题关注度的提高,政府的各种保护政策和措施的不断完善,南京市大部分民国遗迹正在得到较为良好的保护。但是仍有许多民国遗留的建筑存在着许多问题,有待政府和社会的发现与保护。

运用档案资料保护与开发南京民国建筑遗址资源

运用档案资料保护与开发南京民国建筑遗址资源

格式:pdf

大小:30KB

页数:2P

档案与建设2005/7 作为四大古都之一,南京先后有十个王朝和政府在此建都, 建都历史达440年,南京城因此 而留存了十分丰富的古建筑资源。 据统计,南京现有国家级文物保 护单位23处,省级以上文物保护 单位80处,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 位281处,而民国历史建筑在其 中占了半数以上。据不完全统计, 南京现存民国建筑尚存1000多 处,其中许多是中国近代史上的 优秀建筑。它们是中国传统建筑 向现代建筑转换、创造民族建筑 形式的实物研究资料和重要历史 见证,也是中国古典市井向现代 都市演进的实物研究资料。由于 这些建筑建成年代尚不久远,基 本保持完好,又相对集中,其完 整性和独特性最能体现这个城市 的历史文化风范。作为近代史上 开埠最早的城市之一,南京在中 国近代史上有着无可取代的重要 地位。一部百年中国近代史,给 南京留下极其深刻的烙印。第一 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的

南京颐和路民国建筑保护的原真性与文化传承

南京颐和路民国建筑保护的原真性与文化传承

格式:pdf

大小:827KB

页数:3P

一、南京颐和路公馆区总述南京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素有"六朝古都"之称。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即着手实施一个称之为《首都计划》的城市建设规划,一批从欧美留学归国的建筑师施展才华,设计了大量流派纷呈、造型独特的优秀建筑,成为南京城市版图和中国现代建筑史上精彩的一笔。随着岁月的流逝,这批民国建筑群作为历史记忆载体,越发显得珍贵。

编辑推荐下载

民国建筑锈胀开裂时的临界锈蚀深度

民国建筑锈胀开裂时的临界锈蚀深度

格式:pdf

大小:6.5MB

页数:11P

民国建筑锈胀开裂时的临界锈蚀深度 4.6

为了研究江浙地区民国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锈胀开裂时的临界锈蚀深度,按照民国时期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构造要求,设计8组试验试件进行电化学加速锈蚀试验.分析钢筋锈胀开裂时的混凝土试件表面裂缝分布,对电化学加速锈蚀试验产生的钢筋锈蚀产物和民国钢筋混凝土建筑中钢筋自然锈蚀产物进行x射线衍射定量分析和比较,得出两种锈蚀产物的膨胀系数,求出自然状态下民国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锈胀开裂时的临界锈蚀深度.结果表明:民国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锈胀开裂的裂缝最先出现于钢筋在混凝土表面的投影线外边缘上,临界锈蚀深度与钢筋宽度的比值的均值为0.021.

立即下载
民国建筑大师杨廷宝的南京情怀

民国建筑大师杨廷宝的南京情怀

格式:pdf

大小:221KB

页数:2P

民国建筑大师杨廷宝的南京情怀 4.8

南京中央体育场、南京中山陵音乐台、南京中央医院等建筑,是杨廷宝作为建筑师留下的重要作品。在阔别十数年后,杨廷宝选择定居南京度过他后半生。南京与杨廷宝之间的联系深厚而紧密,这位民国建筑大师对于南京的情怀从他的建筑作品中可见一斑。

立即下载

民国建筑遗迹保护与利用热门文档

相关文档资料 744300 立即查看>>
民国建筑锈胀开裂时的临界锈蚀深度

民国建筑锈胀开裂时的临界锈蚀深度

格式:pdf

大小:512KB

页数:11P

民国建筑锈胀开裂时的临界锈蚀深度 4.7

为了研究江浙地区民国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锈胀开裂时的临界锈蚀深度,按照民国时期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构造要求,设计8组试验试件进行电化学加速锈蚀试验.分析钢筋锈胀开裂时的混凝土试件表面裂缝分布,对电化学加速锈蚀试验产生的钢筋锈蚀产物和民国钢筋混凝土建筑中钢筋自然锈蚀产物进行x射线衍射定量分析和比较,得出两种锈蚀产物的膨胀系数,求出自然状态下民国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锈胀开裂时的临界锈蚀深度.结果表明:民国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锈胀开裂的裂缝最先出现于钢筋在混凝土表面的投影线外边缘上,临界锈蚀深度与钢筋宽度的比值的均值为0.021.

立即下载
南京高校民国建筑的历史风貌与保护更新

南京高校民国建筑的历史风貌与保护更新

格式:pdf

大小:283KB

页数:4P

南京高校民国建筑的历史风貌与保护更新 4.4

南京高校民国建筑是民国建筑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其大多数为建筑艺术之精品,且蕴含着深厚的校园历史价值.随着南京高校校园更新改造规模的不断扩大,校内民国建筑的空间形态及历史风貌均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如何在保护民国建筑历史风貌的同时开展好校园更新活动,必须深入研究论证.《威尼斯宪章》界定了保护更新的内涵与外延,南京高校民国建筑的保护更新活动应在原真性与完整性理念的指导下,结合划分保护区、制定详细计划及引入城市设计理念等手段拓展保护工作的广度与深度.

立即下载
仿民国建筑的外立面改造创新与实践

仿民国建筑的外立面改造创新与实践

格式:pdf

大小:336KB

页数:1P

仿民国建筑的外立面改造创新与实践 4.7

本文对重庆地区既有民国建筑进行了分析,总结其具有的历史沿袭及建筑特征,并结合重庆渝北区中医院外立面改扩建项目,进行仿民国建筑的实践探索及创新,列举了该项目具有的若干民国建筑特征,为丰富仿民国建筑作了有益的尝试与推进。

立即下载
南京民国建筑中的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应用

南京民国建筑中的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应用

格式:pdf

大小:80KB

页数:2P

南京民国建筑中的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应用 4.5

整个中国近现代建筑的发展实际上是围绕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展开的,民国时期的南京出现了一批兼顾西方现代建筑功用和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的新建筑,并衍生出了一条清晰的由\"传统复兴式\"建筑到\"新民族主义式\"建筑的发展脉络。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南京民国时期民族形式建筑总结出中国传统建筑元素的使用方法及原则。

立即下载
做好民国建筑消防工作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做好民国建筑消防工作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格式:pdf

大小:459KB

页数:1P

做好民国建筑消防工作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4.6

做好民国建筑消防工作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立即下载

民国建筑遗迹保护与利用精华文档

相关文档资料 744300 立即查看>>
凝固在历史上的乐章  南京民国建筑

凝固在历史上的乐章 南京民国建筑

格式:pdf

大小:4.4MB

页数:8P

凝固在历史上的乐章  南京民国建筑 4.4

2001年,南京市政府确定了今后南京城市发展的总体长远目标:一是把南京建设成为充满经济活力的城市——长江下游现代化的中心城市;二是把南京建设成为富有文化特色的城市——国际影响较大的历史文化名城;三是把南京建设成为最佳人居环境的城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江滨城市。随着南京旧城改造和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富有特色的老建筑如果一不留心,就会成为城市建设的牺牲品。因此,无论未来的南京如何发展,民国建筑作为南京城的一个重要特色,作为南京的无形资产和有形财富,必须得到重点和妥善的保护。

立即下载
民国建筑在南京大屠杀中的损失及其历史见证 民国建筑在南京大屠杀中的损失及其历史见证 民国建筑在南京大屠杀中的损失及其历史见证

民国建筑在南京大屠杀中的损失及其历史见证

格式:pdf

大小:775KB

页数:6P

民国建筑在南京大屠杀中的损失及其历史见证 4.6

南京的民国建筑是南京留存至今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因其中西兼有的神韵、雅俗共赏的美丽而深受人们喜爱。然而在抗日战争初期,因侵华日军的野蛮行径,南京大量公私财物毁于战火,一些当年刚刚新建不久的民国建筑也未能幸免于难,不同程度的受到损失。本文拟从几个特例加以说明民国建筑在南京大屠杀中的损失,并结合日军典型暴行,述及民国建筑对这一事件的历史见证。

立即下载
南京民国建筑适应性改造设计方法初探

南京民国建筑适应性改造设计方法初探

格式:pdf

大小:705KB

页数:3P

南京民国建筑适应性改造设计方法初探 4.7

民国历史遗存是南京整体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民国建筑日益出现物质性老化、功能性衰退、结构性衰退等问题,原本的建筑功能难以适应城市功能发展的需求。民国建筑改造是对民国建筑的保护利用手段中,比修缮更进一步、更具有明确使用目和时代特征的做法。首先需要对民国建筑的价值从经济、技术和使用三方面进行了评估,随后在此基础上展开适应性改造设计,从空间、结构、表皮三个方面分析了民国建筑改造设计的策略,并进一步探讨了其中的矛盾与制约。

立即下载
南京江南水泥厂民国建筑修复 南京江南水泥厂民国建筑修复 南京江南水泥厂民国建筑修复

南京江南水泥厂民国建筑修复

格式:pdf

大小:343KB

页数:未知

南京江南水泥厂民国建筑修复 4.5

位于南京栖霞区的江南水泥厂是一座建于1935年的老厂,1937年南京大屠杀期问,代理厂。长德国人卡尔·京特及其助手丹麦人辛德贝格曾经庇护了四、五万名南京难民。近年,江南水泥厂近现代建筑风貌区成为南京首批受保护的10片近现代建筑风貌区之一。然而接连两次火灾后,江南水泥厂的部分厂房已经烧毁,大部分原有民国建筑厂房成了危房,这片民国建筑风貌区的“命运”备受关注。

立即下载
民国工业遗产建筑保护与利用现状探究  

民国工业遗产建筑保护与利用现状探究  

格式:pdf

大小:259KB

页数:4P

民国工业遗产建筑保护与利用现状探究   4.6

南京是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中涌现出大量具有历史价值的工业遗产,其中民国时期遗留下来的工业遗产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对南京民国工业遗产建筑现场调研的基础上探讨保护与利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的对策与建议.

立即下载

民国建筑遗迹保护与利用最新文档

相关文档资料 744300 立即查看>>
建筑体型抗震性能模糊评估及其在南京民国建筑的应用

建筑体型抗震性能模糊评估及其在南京民国建筑的应用

格式:pdf

大小:862KB

页数:5P

建筑体型抗震性能模糊评估及其在南京民国建筑的应用 4.6

建筑体型是影响结构抗震性能的重要方面,国内外历次地震灾害表明,结构体型不规则,平面布置凸出凹入,立面造型高低错落,均不利于抗震,易造成比较严重的震害。文章从平面布置和立面造型上分析了建筑体型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模糊数学方法进行建筑体型抗震性能评估,并结合一南京民国建筑加以说明。

立即下载
盔头巷8号民国建筑修缮及其建筑信息模型分析

盔头巷8号民国建筑修缮及其建筑信息模型分析

格式:pdf

大小:1.5MB

页数:4P

盔头巷8号民国建筑修缮及其建筑信息模型分析 4.6

建筑信息模型(bim)具有数据多维度协同的特点,但在加固修缮行业应用尚不普及;本文结合民国建筑盔头巷8号的修缮实例,从加固项目的工作流程包括加固族创建和管理、模型阶段化设计等角度探讨了历史建筑修缮中的bim数据取用特点,分析了建筑信息模型在历史建筑全面周期中的信息传递和增值可能性。

立即下载
民国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环境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民国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环境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格式:pdf

大小:237KB

页数:3P

民国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环境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4.5

本文将民国建筑文化作为一个系统而丰富的文化遗产进行研究,从微观层面分析设计方法、手法和创作观念,从宏观层面分析其文化精神,将民国建筑作为一个社会产品,综合系统分析其社会文化属性,在每一个层面和每一种特性中探究其如何应用于现代建筑环境设计,创造具有文化传承性,而又不失时代精神的设计作品。

立即下载
关于文物建筑遗迹保护与重建的思考

关于文物建筑遗迹保护与重建的思考

格式:pdf

大小:353KB

页数:4P

关于文物建筑遗迹保护与重建的思考 4.8

文物建筑的保护,“目的是真实、全面地保存并延续其历史信息及全部价值”,对于一座仅存遗址或遗迹的历史建筑,一般不主张丢掉历史信息而重建。历史建筑的重建可以区分为文物建筑性质的重建和非文物建筑性的重建。对于前者,不应破坏原有遗迹,并应按照原材料、原技术、原工艺进行重建。在原址重建是保护工程中极特殊的个别措施。基于“文物建筑是历史信息载体”的概念,在重建的文物建筑身上应当体现出历史的可读性和可识别性。有时为了“不破坏原有遗迹”而满足某种重建的需求时,只能采取现代的新技术手段,保存遗迹,将重建的非文物性的新建筑跨于其上。

立即下载
文创产品设计方式研究——以南京民国建筑文化为例

文创产品设计方式研究——以南京民国建筑文化为例

格式:pdf

大小:2.5MB

页数:3P

文创产品设计方式研究——以南京民国建筑文化为例 4.5

南京民国建筑文化在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中不仅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而且还是中国建筑风格的转折点。中华民国时期的建筑文化具有必要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与意义,在1912年到1949年的这三十年间,民国建筑在作为政治中心区域的南京和重庆地区留下了900多万平方米具有独特风格的民国建筑。南京地区的民国建筑摒弃了很多在政治和文化上的成分,并且融合了中国北方建筑粗犷与南方建筑细腻的风格,同时结合了高贵庄严的西方古典建筑和简约的现代建筑风格,既互相共存,又彼此融合,在这其中有不少于200座的民国特色建筑,这便是南京被称为\"中国近现代建筑历史博物馆\"的缘由。民国建筑文化也成为了南京作为中国现阶段历史文化名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文通过对南京民国建筑文化的研究与剖析,并对南京地区的文创产品进行调研,针对那些具有南京民国建筑文化风格的文创产品,得出南京民国建筑文化对文创产品设计方式的启发。

立即下载
民国古建筑修缮保护技术的实践与思考

民国古建筑修缮保护技术的实践与思考

格式:pdf

大小:140KB

页数:5P

民国古建筑修缮保护技术的实践与思考 4.6

从民国建筑亟待保护的现状出发,介绍了一幢民国建筑抢救性保护的技术尝试,从功能的重新布置到结构的加固和维护,重点采取增设横墙、圈梁和抗震角钢,加强房屋结构整体性;采用新型钢屋架、设置轻钢混凝土柱承受屋面荷载,增大阁楼面积,保护房屋外墙。

立即下载
古旧建筑的保护、改造与再利用

古旧建筑的保护、改造与再利用

格式:pdf

大小:49KB

页数:1P

古旧建筑的保护、改造与再利用 4.3

在人类发展的几千年长河中,其建筑史是一幅恒久变幻的画卷。一个个政治、宗教、经济体制兴盛了又衰败,而建筑却往往能够跨越时空而保留下来。改建显然比新建经济、简单。对于古旧建筑的再利用并非只是对其简单的修葺。新的建筑学关乎过程而非创建,他拥抱未来的动态,尊重过去的得失。最重要的是,新建筑学为多样性欢呼,认同新旧的价值、现代和传统的意义。

立即下载
古建筑的保护与利用

古建筑的保护与利用

格式:pdf

大小:280KB

页数:2P

古建筑的保护与利用 4.3

古建筑物是一种不可再生文化资源,其是对社会史和文化史的见证,对其的保护不仅意义重大,而且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随着时间的推移,古建筑会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而这种破坏通常都是不可拟的,因此需要通过合理的措施,加强对古建筑的保护,同时还应当依据具体情况,对其进行合理应用,使其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立即下载
工业建筑遗存的保护与再利用探讨

工业建筑遗存的保护与再利用探讨

格式:pdf

大小:147KB

页数:2P

工业建筑遗存的保护与再利用探讨 4.6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产业结构在新时代的冲击下岌岌可危。第三产业逐渐取代第一产业已经成为必然。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城市空间的利用已经逐渐转变,城市的中心区域不再作为制造业的用地,而转为居住和第三产业用地,传统的工业基地向城市外围迁移。在这个过程中,大量的工业建筑遗存问题需要城市规划者来处理,传统的处理方式大多已经被废除。故此我国目前工业建筑遗存的命运大多是拆除或被荒废,缺乏良好的保护与再利用。本文从实际出发,探讨工业建筑遗存的保护与再利用策略,以期能为我国城市建设提供参考资料。

立即下载
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 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 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

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

格式:pdf

大小:220KB

页数:2P

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 4.5

历史建筑是城市宝贵的文化和物质财富,本文介绍了国外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的经验,分析了国内保护与再利用的情况.总结出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的意义、方式和技术措施。

立即下载
吴辉

职位:硬景施工员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

民国建筑遗迹保护与利用文辑: 是吴辉根据数聚超市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相关民国建筑遗迹保护与利用资料、文献、知识、教程及精品数据等,方便大家下载及在线阅读。同时,造价通平台还为您提供材价查询、测算、询价、云造价、私有云高端定制等建设领域优质服务。手机版访问: 民国建筑遗迹保护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