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一、 1)、名称及现象: 蜂窝(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 2)、产生的原因: 1、 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子、水泥材料加水量不准,造成沙浆少、石子多 2、 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和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3、 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筒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 4、 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 5、 模板分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 6、 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 7、 基础、柱、墙根部末梢加间歇就继续灌上层混凝土 3)、防治措施: 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和均匀,坍落度适 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 2m 应设串筒和溜槽;浇灌引应分层下料,分层捣固,防止漏振; 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灌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基础、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一、 1)、名称及现象: 蜂窝(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 2)、产生的原因: 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子、水泥材料加水量不准,造成沙浆少、石子多 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和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3、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筒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 4、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 5、模板分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 6、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 7、基础、柱、墙根部末梢加间歇就继续灌上层混凝土 3)、防治措施: 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和均匀,坍落度适 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应设串筒和溜槽;浇灌引应分层下料,分层捣固,防止漏振; 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灌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基础、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在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一些质量通病,这些质量通病如不能根除,将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和结构安全。如何最大限度的消除质量通病,保证工程结构安全,本文结合工作实际,通过对混凝土工程几种质量通病产生原因的分析,进而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确保混凝土工程质量和结构安全。
模板\钢筋\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模板\钢筋\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本资料为模板钢筋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word格式,40页内容摘要:轴线位移1、现象:混凝土浇筑后拆除模板时,发现柱、墙、梁实际位置与建筑物轴线位置有偏移。2、原因分析:(1)翻样不认真或技术交底不清,模...
模板\钢筋\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模板\钢筋\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本资料为模板钢筋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共40页。资料概况:轴线位移1、现象:混凝土浇筑后拆除模板时,发现柱、墙、梁实际位置与建筑物轴线位置有偏移。2、原因分析:(1)翻样不认真或技术交底不清,模板拼装...
模板工程、钢筋工程及混凝土工程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模板工程 一、条形基础模板缺陷 1.现象 条形基础沿通长方向,模板上口不直,宽度不准;下口陷人混凝土内;侧 面混凝土麻面、露石子;拆模时上段混凝土缺损;底部上模不牢。 2.原因分析 (1)模板安装时,挂线垂直度有偏差,模板上口不在同一直线上。 (2)钢模板上口未用圆钢穿人洞口扣住,仅用铁丝对拉,不能承受浇灌混凝 土时的侧压力。 (3)模板未支撑牢固,在自重作用下模板下垂。 (4)模板子整度偏差过大,残渣未清除干净;拼缝缝隙过大,侧模支撑不牢。 (5)木模板临时支撑直接撑在土坑边,以致接触处土体松动掉落。 3.防治与治理措施 (1)模板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支模时,垂直度要找准确。 (2)模板上口的固定根据模板的种类不同进行加固,并在条形基础的上口处 通长拉线,保证上口平直。 (3)上段模板应支承在预埋先横插圆钢或预制混凝土垫块上;木模板也可用 临时木撑,以使侧模支撑牢靠,并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
混凝土质量通病及其控制措施 质量通病表现形式预防措施 麻面 混凝土表面出现 缺浆和许多小凹坑 与麻点,形成粗糙 面,影响外表美观, 但无钢筋外露现象。 (1)模板表面应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 砂浆等杂物;(2)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应浇水充分 湿润,并清扫干净;(3)模板拼缝应严密,如有缝 隙,应用油毡纸、塑料条、纤维板或腻子堵严;(4) 模板隔离剂应选用长效的,涂刷要均匀,并防止漏 刷;(5)混凝土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振, 每层混凝土均应振捣至排除气泡为止;(6)拆模不 露筋 钢筋混凝土结构内 部的主筋、副筋或箍 筋等裸露在表面,没 有被混凝土包裹。 (1)浇筑混凝土,应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正 确,并加强检查,发现偏差,及时纠正。(2)钢筋 密集时,应选用适当粒径的石子。石子最大颗粒尺 寸不得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同时不得大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 1/13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提要:露筋产生原因:主筋保护 层垫块不足,导致钢筋紧贴模板;振捣不实。预防措施:钢筋垫块厚 度要符合设计规定的保护层厚度 源自管理资料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一)混凝土浇筑 1、蜂窝 产生原因:振捣不实或漏振;模板缝隙过大导致水泥浆流失, 钢筋较密或石子相应过大。 预防措施:按规定使用和移动振动器。中途停歇后再浇捣时, 新旧接缝范围要小心振捣。模板安装前应清理模板表面及模板拼缝处 的粘浆,才能使接缝严密。若接缝宽度超过应予填封,梁筋过密时应 选择相应的石子粒径。 2、露筋 产生原因:主筋保护层垫块不足,导致钢筋紧贴模板;振捣不 实。 预防措施:钢筋垫块厚度要符合设计规定的保护层厚度;垫块 放置间距适当,钢筋直径较小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和防治措施
word格式编辑整理 专业知识分享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施工中常用的材料,在一般建筑工程结构用料中比较重 要,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由于施工中人员的技术水 平与管理水平的局限性,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以下就其质 量通病及防治措施进行分析,以便在工作中提高实践经验,控制好混凝土的施工 质量 关键词:混凝土麻面孔洞露筋缝隙缺棱掉角强度塑性收缩沉降 收缩凝缩裂缝干缩裂缝温度裂缝碳化收缩裂缝化学反应裂缝沉陷 裂缝冻胀裂缝张拉裂缝 1.1蜂窝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类似蜂窝 的空隙。 原因分析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子、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 少、石子多。(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3)下料不当或下料过
钢筋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钢筋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钢筋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本文对钢筋混凝土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描述了其表面现象,分析了其产生原因,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 1麻面 1.1现象 混凝土表面局部缺浆粗糙,或有许多小凹坑,但无钢筋外露。 1.2原因分析 (1)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不干净;钢模板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或面部漏刷,拆模 时混凝土表面粘结模板,引起麻面。 (2)模板接缝不严密,浇筑混凝土时漏浆,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混凝土中的气 泡为排出。 1.3预防措施 (1)模板面要清理干净;脱模剂要涂刷均匀,不得漏刷。 (2)若模板有缝隙,应用油毡条、塑料条、水泥砂浆等堵严,防止漏浆;混凝 土必须按操作规程分层浇筑分层振捣密实。 (3)对于表面不再装饰的部位应加以修补,将麻面部位用水刷洗,充分湿润后 用水泥素浆或1:2水泥砂浆拌平。 2蜂窝 2.1现象 混凝土局部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的出现空隙,形成蜂窝状的死洞。 2.2原因分析 (1)混凝土配合比不准确,或材料计量错误,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2)混凝土搅拌时间短,没有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的论述
针对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现象及防治进行了论述。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
钢筋混凝土具有施工快、质量好、抗震性能好等优点,目前在建筑工程中应用广泛,但也存在着一些常见的质量通病.本文结合具体的工程,对常见的质量通病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防治对策.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的产生及防治
蜂窝\r\n现象: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
钢筋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钢筋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 防治技术措施 一、混凝土表面蜂窝 (1)现象: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 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 (2)原因:①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予、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 造成砂浆少、石于多;②)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和易性差,振捣 不密实;③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通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④ 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⑤模板缝隙未堵严, 水泥浆流失;⑥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⑦基础、柱、墙 根部未稍加间歇就继续灌上层混凝土。 (3)防治措施:①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 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过2m应设串筒或溜 槽: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灌中,应随 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基础、柱、墙
钢筋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钢筋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家转发并收藏吧! 一、钢筋原材 1、钢筋表面出现黄色浮锈,严重转为红色,日久后变成暗褐色,甚至发生鱼鳞片剥落现象。 图片 原因 保管不良,受到雨雪侵蚀,存放期长,仓库环境潮湿,通风不良。 防治措施 1、钢筋原料应存放在仓库或料棚内,保持地面干燥,钢筋不得直接堆放在地上,场地四周 要有排水措施,堆放期尽量缩短。淡黄色轻微浮锈不必处理。 2、红褐色锈斑的清除可用手工钢刷清除,尽可能采用机械方法,对于锈蚀严重,发生锈皮 剥落现象的应研究是否降级使用或不用。 2、钢筋品种、等级混杂,直径大小不同的钢筋堆放在一起,难以分辨,影响使用。特别是 二级钢和三级钢。 图片 原因 原材料仓库管理不当,制度不严;直径大小相近的,用目测有时分不清;技术证明资料未随 钢筋实物同时交送仓库。 防治措施 1、原材料堆放,和加工后的半成品均应注明材质和规格。 2、下料加工前应认真核
钢筋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钢筋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9)(1)(1)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一、 1)、名称及现象: 蜂窝(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 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 2)、产生的原因: 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子、水泥材料加水量不准,造成 沙浆少、石子多 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和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3、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筒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 离析 4、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 5、模板分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 6、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 7、基础、柱、墙根部末梢加间歇就继续灌上层混凝土 3)、防治措施: 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 混凝土拌和均匀,坍落度适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应设串筒和 溜槽;浇灌引应分层下料,分层捣固,防止漏振;模板缝应堵塞严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2)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序号名称现象产生原因防止措施及处理方法 1 蜂窝(混 凝土结构 局部出现 酥松、砂 浆少、石 子多、石 子之间形 成空隙类 似蜂窝状 的窟窿) (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 子、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 成砂浆少、石子多。 (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办和 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3)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筒 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 (4)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 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 (5)模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 (6)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 大或塌落度过小。 (7)柱、墙根部未间歇时间就继续 浇筑上层混凝土造成水泥浆流失。 防治措施: 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做 到计量准确;混凝土办和均匀,塌落度 适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设串筒 或溜槽;浇筑时分层下料,分层振捣, 防止漏振;模板缝堵塞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9)精品文档9页
第1页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1)、名称及现象: 蜂窝(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 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 2)、产生的原因: 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子、水泥材料加水量不准,造成 沙浆少、石子多 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和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3、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筒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 离析 4、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 5、模板分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 6、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 7、基础、柱、墙根部末梢加间歇就继续灌上层混凝土 3)、防治措施: 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 混凝土拌和均匀,坍落度适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应设串筒和 溜槽;浇灌引应分层下料,分层捣固,防止漏振;模板缝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的产生及防治措施 (2)
1、蜂窝 1.1现象。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 1.2产生的原因 (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予、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于多; (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3)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通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 (4)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 (5)模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 (6)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 (7)基础、柱、墙根部未稍加间歇就继续灌上层混凝土。 1.3防治的措施。 (1)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过2m应 设串筒或溜槽: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灌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基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及处理方法(三)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及处理方法 (三)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及处理方法(三)提要: 裂缝的防治措施及处理方法1)混凝土浇筑前,对木模板浇 水湿透;拆模时,防止受剧烈冲击振动;模板支设牢固,夯 实地基,以防止模板变形和地基局部下沉 房地产资料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及处理方法(三) 麻面的防治措施及处理方法 (1)模板表面清理干净,不得沾有砂浆等杂物,浇灌 前模板应浇水充分湿润,模板缝隙应用油毡纸等堵严。 (2)混凝土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至排除气泡止。 (3)应在麻面部位浇水充分湿润后,用原混凝土配合 比的砼抹面,将麻面抹平压光。 露筋的防治措施及处理方法 (1)浇筑混凝土,应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正确; 钢筋密集时,应选用适当粒径的石子,保证混凝土配合比准 确和良好的易性。 (2)模板应充分湿润并认真堵好缝隙,混凝土振捣严 禁撞击钢筋;操作时,避免踩踏钢筋,如有踩
常见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一、蜂窝\r\n现象: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腐蚀与防护/燃气安全评价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