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暗挖结合施工地铁车站地表沉降研究
依托大连地铁一号线某明暗挖车站工程实例,通过应用大型通用有限元数值分析软件ADINA建立三维模型,模拟车站明挖基坑及大断面洞桩法暗挖开挖及支护过程,研究不同开挖步序后基坑开挖与暗挖施工相互影响部位地表沉降规律,同时结合实测监控量测数据对比总结。研究结果表明,地铁车站无内撑深基坑开挖后,垂直于基坑方向连续墙背后土体地表沉降最大,向远离基坑位置逐渐减小,平行于基坑边呈漏斗状沉降规律;大断面洞桩法暗挖施工后地表沉降显著变化,地表沉降曲线呈漏斗状变化规律,但与实测数据经修正Peck公式拟合后对比发现,两者沉降槽宽度基本一致。
地铁暗挖车站施工地表沉降分析及控制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城市道路拥堵现象越来越严重,修建地铁是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有效方法.我国许多城市的地铁建设较为广泛,而由于地铁修建造成的地表沉降、管线沉降、周边建(构)筑物倾斜等问题日益增多.地铁施工时如何有效地控制地表沉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通过对土体变形的原因进行分析,得出控制土体变形的关键措施,并对地铁暗挖车站施工时的地表沉降规律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为今后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地铁车站中洞法施工地表沉降变形规律研究
文章以北京地铁14号线陶然桥站中部暗挖主体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几何水准测量监测方法,对中洞法施工各施工工序引起的地表沉降变形规律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结果表明,沉降变形主要经历5个阶段,即柱洞初期支护施工沉降阶段、中洞初期支护施工沉降阶段、中洞二次衬砌底板与扣拱施工沉降阶段、侧洞初期支护施工沉降阶段及二次衬砌结构施工沉降阶段。其中第ⅰ阶段与第ⅳ阶段沉降值占最终沉降值比重最大,最终沉降横断面曲线呈轴对称,以中洞中线为对称轴线。
地铁车站中洞法施工地表沉降变形规律研究
文章以北京地铁14号线陶然桥站中部暗挖主体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几何水准测量监测方法,对中洞法施工各施工工序引起的地表沉降变形规律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结果表明,沉降变形主要经历5个阶段,即柱洞初期支护施工沉降阶段、中洞初期支护施工沉降阶段、中洞二次衬砌底板与扣拱施工沉降阶段、侧洞初期支护施工沉降阶段及二次衬砌结构施工沉降阶段。其中第ⅰ阶段与第ⅳ阶段沉降值占最终沉降值比重最大,最终沉降横断面曲线呈轴对称,以中洞中线为对称轴线。
地铁车站中洞法施工地表沉降变形规律研究
文章以北京地铁14号线陶然桥站中部暗挖主体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几何水准测量监测方法,对中洞法施工各施工工序引起的地表沉降变形规律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结果表明,沉降变形主要经历5个阶段,即柱洞初期支护施工沉降阶段、中洞初期支护施工沉降阶段、中洞二次衬砌底板与扣拱施工沉降阶段、侧洞初期支护施工沉降阶段及二次衬砌结构施工沉降阶段.其中第ⅰ阶段与第ⅳ阶段沉降值占最终沉降值比重最大,最终沉降横断面曲线呈轴对称,以中洞中线为对称轴线.
浅埋大跨暗挖地铁车站施工地表沉降分析
研究目的:针对浅埋大跨暗挖隧道地铁车站施工中,易产生地层的反复扰动、力学转换复杂等现象,引起地表过大沉降。本文主要介绍浅埋大跨暗挖地铁车站施工,通过对地表沉降的监控量测,分析变形规律,并对各种影响效应进行分析。研究结论: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车站主体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累计沉降平均为-36.31mm,应该对地表沉降的限值进行修正,达到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最小,同时降低工程成本;(2)车站主体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槽为:以车站中线为中心,拐点距沉降槽中心18m左右,车站中线20m以外地表沉降开始迅速减小,沉降分布范围为车站中心左右两侧约25~30m;(3)车站主体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主要发生在小导洞开挖支护和扣拱施工阶段,其地表沉降分别占到总沉降的48.47%和93.03%,尤其是小导洞开挖支护阶段,对地表沉降的贡献接近总沉降的一半;(4)该研究成果可为类似浅埋大跨暗挖地铁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借鉴。
浅埋大跨暗挖地铁车站施工地表沉降控制
因为城市地铁隧道建设中会存在埋深较浅、施工环境复杂的特点,若不对地面沉降进行严格控制,则会产生大幅度沉降,造成周边建筑、道路、地下管线损坏。结合工程实例进行分析,首先阐述了工程案例,其次对地表沉降监测进行分析,然后提出了施工地表沉降控制的具体方法,供相关人士参考。
地铁车站暗挖施工对地表沉降的影响分析
阐述北京地铁五号线磁器口车站暗挖施工技术对地面沉降的影响程度及变化趋势,指出开挖支护作业时段对地面沉降影响最大,提出控制沉降的技术措施,可供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借鉴。
浅埋暗挖车站施工地表沉降实测分析
以北京地铁四号、十号线黄庄站工程为背景,结合现场施工量测结果,阐述了四号线在浅埋暗挖法施工条件下地表沉降产生的原因及沉降规律,分析了影响地表沉降的因素,并提出控制沉降的措施。
北京地铁暗挖车站施工地表沉降统计及分析
以北京地铁磁器口车站为例,结合施工具体监测数据,对中洞法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进行了统计,并对引起地表沉降的施工原因进行了分析,以供同类工程参考。
某地铁车站群洞法施工地表沉降监测分析
北京地铁四号线某车站采用\"群洞法\"施工,由于洞室开挖过程中相互之间的影响,地层受力与变形情况变得复杂。同时该工程周边环境复杂,为了周边建筑物安全及路面交通的畅通,对地表沉降的控制要求严格。根据现场情况和相关设计资料,进行地表沉降监测设计,通过对地表沉降的监测来了解在施工时地层的力学状态和稳定情况,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合单洞施工时的地表沉降规律,分析群洞法施工时,群洞之间的相互影响情况,以便能够对施工提出一些有指导性的意见。
某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地表沉降监测分析
结合某地铁车站深基坑工程,对深基坑周边地表进行监测,重点分析了深基坑周边地表沉降。结果表明,基坑南北两侧地面累积沉降曲线,南北两侧沉降不对称,但基本趋势一致,南侧最大倾斜率为0.093%,北侧最大倾斜率为0.213%,南侧最大沉降量为-10.2mm,北侧最大沉降量为-15.4mm。该地铁站施工中的围护结构和钢支撑对深基坑开挖变形具有较明显的限制作用。
PBA法地铁车站施工地表沉降规律及控制要点
在用pba法进行地铁车站施工时,应该密切注意地表沉降问题。施工造成的地表沉降会对地铁车站周围的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造成影响。本文结合工程实例,探讨了pba法地铁车站施工的地表沉降规律,并提出了控制地表沉降的相关建议。
某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地表沉降监测分析
某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地表沉降监测分析 摘要:结合某地铁车站深基坑工程,对深基坑周边地表进行监测,重点分析了深基坑周边地表沉降。结 果表明,基坑南北两侧地面累积沉降曲线,南北两侧沉降不对称,但基本趋势一致,南侧最大倾斜率为 0.093%,北侧最大倾斜率为0.213%,南侧最大沉降量为-10.2mm,北侧最大沉降量为-15.4mm。该地铁 站施工中的围护结构和钢支撑对深基坑开挖变形具有较明显的限制作用。 关键词:深基坑;监测;地铁;地表沉降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现代化的不断提高,人口密度不断增加和交通迅速发展,部分大城市的 现有空间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使得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对高空与地下空间进行规划和利用,各大城市 逐渐开始兴建地下铁路轨道等设施。地铁工程的建设面临车站深基坑工程的设计、施工及监测等问题,对 车站基坑工程的安全、稳定性等要求较高,还要考虑对邻近
某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地表沉降监测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铁道建设技术的不断发展,各个城市之间逐渐建成了铁道运输网络。而且在城市之中也慢慢的建成了地铁运输网,在此建设过程中由于地址原因,在施工过程中面对各种的地基影响需要对地铁车站的深基坑施工的沉降情况进行监测研究,为确保施工的安全提供有效的保障。本文主要针对某个铁路车站的深基坑施工过程中的沉降监测问题进行探索,为确保地铁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地铁暗挖通道施工地表沉降分析与控制技术
一、工程概况轨道交通一期工程s号线的y站位于c市南二环北侧,沿后湖路铺设,大致呈南北走向位置,周边分布有居民小区,多为多层建筑物。本文研究的主要是地铁车站的1号出入口暗挖通道的开挖工程。车站1号出入口位于车站主体结构南端,暗挖通道呈直线型布置,横跨南二环路,与y站主体连接,设计长度约89.5m。暗挖通道处于粉质粘土层和砂卵石层交界处,覆土约5.3m;根据地勘报告,土体分层明显;地下水位较高,约在地表下
地铁隧道暗挖施工地表沉降模拟分析
浅埋暗挖法施工往往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地表沉降,如何正确预测沉降值对地铁施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北京地铁6号线某区间工程为例,通过现场实际量测数据和flac3d的数值模拟对浅埋暗挖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flac3d的数值模拟结果与地表沉降实测值相近,地表沉降会经历微小变形、急剧变形、缓慢变形至稳定3个阶段,其中,沉降主要发生在开挖面通过阶段,合理的数值模拟计算能够大致预测施工引起的沉降,并以数值模拟结果为类似工程提供指导和建议.
地铁暗挖车站施工对地表沉降的影响分析
地铁暗挖施工必然会对土体造成扰动,导致地面发生沉降,在施工过程中如何有效的控制地表沉降,确保施工安全,成为一项重要课题。文章以北京地铁某暗挖车站为例,通过分析地表沉降监测数据,讨论影响地表沉降的因素,为以后类似地铁工程建设过程中控制地表沉降提供参考。
地铁车站浅埋暗挖法施工引起地表沉降规律研究
通过大量现场监控量测数据的统计分析,研究北京地区黏性土与砂性土互层的特定地质条件下,地铁车站浅埋暗挖法施工引起地表沉降的一般规律。分析结果表明:约占69.8%的暗挖地铁车站,地表沉降值小于60mm,大于相应沉降值的累计发生频率曲线符合正态分布。地表沉降槽宽度参数的取值范围与施工方法密切相关,对洞桩法而言,该值为0.61~0.82;而对中洞法而言,该值则为0.40~0.65。不同施工方法引起的地层损失率也有差异,对洞桩法而言,该值为0.39%~1.41%,均值为0.93%;而对中洞法而言,该值为0.49%~1.03%,均值为0.69%。所得结论可用于初步判断车站施工引起的最大地表沉降,并可为地铁车站施工环境影响(包括桥桩、建筑和管线等)预测提供依据。
地铁车站浅埋暗挖法施工引起地表沉降规律研究
第26卷第9期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vol.26no.9 2007年9月chinesejournalofrockmechanicsandengineeringsept.,2007 收稿日期:2007–01–27;修回日期:2007–03–31 基金项目:北京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d0604003040421) 作者简介:王霆(1980–),男,2002年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现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地铁施工对周边环境影 响方面的研究工作。e-mail:ting9578@sohu.com 地铁车站浅埋暗挖法施工引起地表沉降规律研究 王霆 1 ,刘维宁 1 ,张成满 2 ,何海健 1 ,李兴高 1 (1.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北京100044;2.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北京
地铁盾构施工地表沉降及其控制措施
地下铁路是现代城市交通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地铁主要设施位于地面以下,使得地下施工成为地铁建设工程的主体。在地铁地下施工过程中,地面沉降、塌陷和开裂等问题时有发生,不仅造成城市环境破坏,也给地铁工程自身带来巨大安全隐患。本文主要分析了地铁盾构施工地表沉降及其控制措施。
地铁渡线段大断面隧道施工地表沉降研究
地铁区间渡线段结构具有埋深浅、结构复杂、开挖断面大等特点,控制其施工对地表的沉降意义非常重大。对北京地铁4号线某区间渡线段结构进行施工数值模拟分析,分别得到各施工工序所产生的地表位移和塑性区分布情况,经过分析,证明双层小导管对控制地表沉降起到了显著作用。
双线盾构地铁隧道施工地表沉降数值分析
目前,中国城市地铁建设欣欣向荣,城市地下铁道往往不以单孔隧道形式出现,大多数采用水平双孔平行隧道,在盾构施工推进时,施工方式不同,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也就不同。本文以某城市地铁平行盾构推进为实际工程背景,分析比较了四种不同施工方案所引起的地表沉降量,寻求其变化规律,为今后地铁设计及施工给予一定的指导。
浅谈地铁盾构施工地表沉降及其控制
分析了盾构施工中出现的地表沉降的机理和特点,并概括了地表沉降一些主要的影响因素及控制地表沉降的一些常用的方法。
某地区地铁盾构施工地表沉降规律分析
通过对武汉地区某一地铁线盾构掘进施工过程中监测数据统计,根据peck理论,得到汉口地区盾构施工引起纵横断面地表沉降的特点:纵向上,盾构机切口前30m以内和后50m以内为影响区域,其中又以切口后50m为显著影响区,盾构对某断面上影响范围在沿盾构中心轴线10~18m;盾构掘进引起的地表沉降数据累计变化控制指标宜为-40mm,盾构机切口通过监测断面6~20m范围内单次平均变化速率控制值宜为-15mm/d。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机械工程师助理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