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塑料地膜覆盖法在丘陵地区灭螺效果比较
目的观察并比较无色和黑色塑料地膜覆盖法在丘陵山区的灭螺效果。方法选择钉螺密度较高的山区环境,设无色地膜、黑色地膜和未覆盖地膜对照组3个组。覆盖地膜后1、3、7、15、30 d对各组进行1次螺情调查,观察钉螺死亡率及钉螺密度下降率,并记录每小时气温、对照组土表温度、膜内土表及土下5、15 cm处温度。结果无色地膜组1、3、7、15、30 d钉螺死亡率分别为36.84%、78.94%、95.92%、100.00%和99.45%,覆盖30 d后较覆盖前钉螺密度下降率为99.36%;黑色地膜组1、3、7、15、30 d钉螺死亡率分别为10.08%、8.94%、6.11%、26.15%、49.32%,覆盖30 d后较覆盖前钉螺密度下降率为58.10%。无色和黑色地膜组覆盖地膜后1、3、7、15、30 d钉螺死亡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覆盖地膜30 d后的活螺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无色地膜内土表温度上升速度、幅度及持续时间均高于黑色地膜。结论夏季在丘陵山区覆盖无色地膜的近期灭螺效果明显优于黑色地膜。
黑色塑料地膜覆盖与未覆盖半年灭螺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黑色塑料地膜覆盖半年与未覆盖喷洒氯硝柳胺灭螺效果比较。方法选1条有螺排灌沟分12段,覆盖黑色塑料膜6段分设氯硝柳胺0、2、4、6、8、10g/m2组;未覆盖6段分设对照,氯硝柳胺2、4、6、8、10g/m2组,各组试前按系统抽样每组调查7框,捕获框内全部土表钉螺观察。调查后各组按设计用药量加水1000ml/m2配制喷洒。试后12个组分别于10、30、90、180d按试前调查方法捕获钉螺观察。结果试后180d,覆盖各组钉螺死亡率分别为79.07%、70.59%、70.37%、83.54%、78.79%、88.37%;活螺密度比试前分别下降92.74%、94.86%、92.91%、95.89%、94.61%、99.12%。未覆盖各组钉螺死亡率分别为1.20%、12.28%、32.23%、16.00%、37.93%、48.15%,活螺密度分别下降-0.40%、39.02%、50.61%、64.99%、64.72%、79.41%。结论黑色塑料地膜覆盖180d后,钉螺死亡和活螺密度下降率均高于未覆盖各组。覆盖时间越长,活钉螺密度下降越高。未覆盖者反之,时间越长,活螺密度下降越低。
碳酸氢铵撒干粉覆盖黑色塑料地膜灭钉螺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碳酸氢铵撒干粉覆盖黑色塑料地膜加不同用量,除和不除杂草的灭螺效果。方法选择1条有螺沟,分12段,试前进行钉螺基线调查。设碳酸氢铵覆盖除草5个组,剂量分别为100、200、300、400、500g/m2;设碳酸氢铵覆盖不除草5个组,剂量同上;同时设不覆盖空白对照各1个组。试验后10、20、30、60、90、180d按试前调查方法捕获土表钉螺观察,20d时淘洗土内0~15cm钉螺观察。结果不同剂量组氨浓度2h达1614~9150mg/m3。空白对照除草和不除草10~180d钉螺死亡率无增,活钉螺密度无下降;除草和不除草覆盖加碳酸氢铵100g/m2,10~180d钉螺死亡92.55%~100%,螺密度下降90.61%~100%,土内钉螺死亡95.98%~96.74%;200g/m2除草和不除草钉螺死亡95.92%~100%,密度下降93.27%~100%,土内钉螺死亡99.00%~99.6%;除草和不除草300、400、500g/m2钉螺死亡和密度下降均100%,土内钉螺均死亡100%。结论黑色塑料地膜覆盖加碳酸氢铵一次性撒干粉100~500g/m2对土表和土内钉螺均具有很好的杀灭效果,不除草与除草杀灭钉螺效果相近,加碳铵最佳用量300g/m2,覆盖最佳时间10~20d,省除草,省用水,省喷洒,省时省工,宜大面积推广应用。
塑料大棚内麻地膜覆盖草莓效应的初步研究
为明确麻地膜在大棚内覆盖栽培对作物的影响特点,在大棚和露地同时进行不同地膜覆盖草莓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麻地膜在大棚内覆盖的增温、保水效应比在露地大,能够提早草莓开花结果,显著提高产量。大棚和露地不同种植环境与不同覆盖处理间的互作效应极显著。麻地膜在大棚内的增产效果更好,比无覆盖增产12.8%,比塑料地膜增产1.73%。麻地膜比无覆盖在大棚内的增产幅度要比在露地多增产4.3%。
碳酸氢铵撒干粉与喷洒加地膜覆盖杀灭钉螺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碳酸氢铵撒干粉加黑色塑料地膜覆盖与碳酸氢铵喷洒加黑色地膜覆盖杀灭钉螺效果。方法选择1条环境相对独立有螺沟渠作为实验环境,分成11段,由上游向下游分设空白对照1个组,碳酸氢铵撒干粉和喷洒加黑色地膜覆盖各5个剂量组,空白对照组不采取任何灭螺措施,撒干粉组和喷洒组按相应方法施碳酸氢铵后覆盖黑色地膜。试前各组按系统抽样法每隔4m调查1框(每框=0.11m2),捕获框内全部土表钉螺计数并鉴别死活。试后10、20、30、60、90、180d分别按试前方法各调查1次;试后20d淘洗各组0~15cm土层内钉螺计数并鉴别死活。结果试后10~180d,撒干粉各组土表活螺密度下降率98.99%~100%,死亡率96.6%~100%,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撒干粉灭螺600m2,用工8h/人工。喷洒灭螺600m2,用工24h/人工。结论碳酸氢铵撒干粉和兑水喷洒加黑色塑料地膜覆盖杀灭钉螺效果相近,但撒干粉省时省工,更优于喷洒。
沿海丘陵地区面雨量估算插值方法试验比较
本文以温州地区为代表,对各种插值方法进行试验得出华东沿海丘陵地区最优的面雨量估算插值方法。根据影响的天气系统,将温州地区的降水性质分为冷空气、倒槽、西南低涡、静止锋、台风、副高边缘对流等典型降水类型。通过对近10a历史天气图和温州地区90个雨量观测站日降水量资料分析,选定该地区的各类天气过程的典型代表过程,再以各个过程中最具代表性的日降水作为试验资料。以目前研究应用得最多的反距离法、克里格法、样条插值法对各日降水在不同站密度等级条件下分别插值。根据制定的评价标准分析各插值方法对面雨量估算的适用性,从而系统、客观地得出华东沿海丘陵地区面雨量估算的最优插值方法及其对测站密度的要求。
南天竹春季地膜覆盖扦插技术
本试验主要研究根宝(四川国光公司生产)对南天竹春季扦插繁殖的影响,探索提高南天竹春季扦插成活率的途径。试验结果表明,"根宝"不能显著提高南天竹春季扦插成活率。
玉米地膜覆盖泥浆营养土育苗技术
玉米地膜覆盖泥浆营养土育苗技术
旱作沟垄地膜覆盖农田气候工程集水率的计算及其效应评价
旱作沟垄地膜覆盖农田气候工程集水率的计算及其效应评价
巨型塑料大棚多层覆盖增温效果比较
研究了巨型塑料大棚单膜、单膜+1层水平保温膜、单膜+2层水平保温膜、单膜+2层水平保温膜+2层垂直保温膜等4种保温覆盖措施下棚内的温度特征及保温效果
塑料瓶静脉输液两种排气法的效果观察
输液前排气是静脉输液操作过程中的重要环节~([1])。在临床输液排气时常出现输液管下段及头皮针处残留少量气泡,需要二次排气而增加了护理工作量,还会影响护理质量。我们通过在临床实践工作中不断对静脉输液过程进行观察研究,对排气方法进行探讨,总结出一种快速、成功率高的排气方法。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
完全生物降解塑料地膜将在2016年覆盖新疆
完全生物降解塑料地膜是为适应社会对于环境保护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型地膜,主要由生物降解母料与塑料粒子母料混合生产而成。近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与金发科技签订一份推广完全生物降解塑料地膜的3年协议。2014年,兵团14个师的14万亩农田使用完全生物降解塑料地膜,到2016年,将在600万亩农田里使用完全生物降解塑料地膜。目前国内外开发应用的可控降解地膜种类主要有:光降
设施果树开沟埋草覆盖地膜效果好
设施果树秋施基肥后,随即在果树未施肥的另一侧离树干40cm处挖深20cm、宽20cm的沟,填人碎草并踏实。结合填草,每沟内草中撒施尿素1kg,然后浇小水,把草浸湿,随即覆盖地膜,将地面全部封严。加尿素的碎草浸湿后,就会被土壤微生物逐渐分饵、发酵、腐烂,变成腐殖质。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会释放大量的热量,快速提升土壤温度,并能稳定土壤夜温;方
推介两种双色双层复合地膜
推介两种双色双层复合地膜
丘陵地区路基沉降加固技术研究
本文依托于实际工程,分析了造成其路基沉陷等病害的原因,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际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系统的剖析了该工程路基不均匀沉陷的主要原因,并分析路基边坡加固与路基沉陷处理方法,得出适合丘陵地区的路基沉陷加固方法。
丘陵地区的人工挖孔墩(桩)基础设计
丘陵地区的基础设计具有特殊性,有时会设计成较少见的人工挖孔墩(桩)基础。基础设计时应严格以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作为依据,因地制宜,设计出经济合理的基础。
丘陵地区岩基勘察施工时应注意到的问题
丘陵地区岩基作为基础持力层时,由于基岩风化程度不同,其强度变化较大,勘察、施工、检验过程中,应加强保障措施,确保基础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平原、丘陵地区铁路选线设计研究
结合换新天至饶河铁路新建工程设计实践,介绍了平原、丘陵地区铁路设计工作中选线设计工作的正确选线理念以及在实践工作中采取的相应措施,通过对多个设计方案技术经济分析对比,综合考虑各方面影响因素,优选出最优线路走向方案。
江淮丘陵地区朴树大苗移植技术
本文从朴树大苗移植的材料设备准备、移植山场平整、挖掘、整形修剪、捆扎运输、栽植及成活后的扶育管理等环节,详细介绍了朴树大苗移植关键技术。并就合理开发朴树资源,提出具体思路,以期为朴树资源的可持续培育与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浅丘陵地区小型提灌站的节能改造
一、小型提灌站高能耗的现状达州市开江县属于浅丘陵地区,大部分地域是小块平坝,大春生产时节插秧或现代农业科技园中的蔬菜与经济作物种植等都需要小型提灌设施,小型提灌设施在该县建设得很多。在达州市农业系统开展的技术走基层活动中,我们发现开江县一个蔬菜基地建设的小型提灌站存在高耗能、不节约资金等现象,后来我们发现在该县还不止一处小型提灌站存在此现象。最为典型的一处蔬菜基地用小型提灌站现状是:需
蓬莱市丘陵地区刺槐低效林改造研究
蓬莱市丘陵地区为了防治水土流失,恢复和重建植被,在20世纪60至70年代后营造了大面积的刺槐人工林.林区在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改善气候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一些地方造林时忽视了立地条件的差异,加之造林时存在密度过大等问题,导致了土壤水分不足并形成干层,林分退化、生态效益等问题.本文对低效刺槐的生活习性和成因进行了简明扼要的分析,进而提出低效刺槐林的改造对策与建议与具体改造方式.
平原、丘陵地区铁路选线设计研究
结合换新天至饶河铁路新建工程设计实践,介绍了平原、丘陵地区铁路设计工作中选线设计工作的正确选线理念以及在实践工作中采取的相应措施,通过对多个设计方案技术经济分析对比,综合考虑各方面影响因素,优选出最优线路走向方案。
无砂混凝土大口井在丘陵地区的应用
总结无砂混凝土大口井的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要点,通过实际应用成果,分析其构造简单、施工方便、检修容易、造价低廉、使用年限长、容积大能兼起调节水量作用等特点,并提出建议。
GPS—RTK技术在丘陵地区土地整理中的应用
文中土地整理测量采用gps—rtk进行碎部测量,结合湖北省钟祥市洋梓项目区重点探讨gps—rtk在土地整理测量中的应用,证明了gps—rtk在丘陵地区土地整理中的有效性和优势。
丘陵地区的人工挖孔墩(桩)基础设计
丘陵地区的基础设计具有特殊性,有时会设计成较少见的人工挖孔墩(桩)基础。基础设计时应严格以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作为依据,因地制宜,设计出经济合理的基础。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投标造价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