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龙岩市2011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关于印发龙岩市 2011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龙政综〔 2011〕132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 《龙岩市 2011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 织实施。 龙岩市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四月一日 龙岩市 2011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我市地质灾害点多面广、突发性强、 危害性大, 已成为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为切实保 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灾害损失,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国 务院 394号令)和《福建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闽政〔 2011〕8号),现结合我市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下称《年度防治方案》)。 一、 2010年地质灾害概况 地质灾害是指自然因素或者人为因素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 坡、泥石流、 地面塌陷、 地裂缝、 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我市属中低山丘陵区,
龙岩市2011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龙岩市2011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我市地质灾害点多面广、突发性强、危害性大,已成为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为切实保 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灾害损失,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 务院394号令)和《福建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闽政〔2011〕8号),现结合我市地 质灾害防治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下称《年度防治方案》)。 一、2010年地质灾害概况 地质灾害是指自然因素或者人为因素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 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我市属中低山丘陵区, 地形起伏大,岩土体坡度陡、稳定性差;矿山点多面广,农村村民习惯削坡建房,地处亚热 带季风气候降雨量大且集中,导致地质灾害易发、多发,局部地区出现一定的灾情。近年来,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建设项目的增多、土地开发强度的加大、人类工
北京市地质灾害防治总体规划
北京市地质灾害防治总体规划 (2001~2015) 规划文本 北京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 2003年8月 1 目录 第一章导言..............................................2 第二章北京市地质灾害防治总体规划总则....................5 第三章地质灾害防治总体规划的目标........................6 第四章地质灾害易发区区划................................9 第五章地质灾害防治规划..................................9 第六章实施规划措施.....................................17 第七章附则..............................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2)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切实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 成的损失,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x 省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x政办发[x]29号)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x年概况 x年,我市共发生地质灾害3起,这3起地质灾害全部是人为活 动引发的地面塌陷地质灾害。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7处,分别为:崩 塌2处、滑坡3处、地面塌陷2处。在x市x街道办事处x村举办突 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演练一次。 二、x年重点防范区 全市共14个重点防范区:x。 三、预防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目标 各地要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坚决贯彻预防为主、避让 与治理相结合及全面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做到领导到位、任务到 位、人员到位、措施到位、资金到位。市政府在年底将对各县(市) 区政府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考核。 各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3)
篇一: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相关单位要继续按照武隆县6.5山体垮塌地质灾害发生后,开展本次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工 作的同时。区政府于6月8日和7月1日召开的两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专题会议要求,采取 切实有效措施,加快推进避险搬迁工作进度,尤其要抓紧完成紧急避险搬迁户的搬迁及大湾 镇手爬岩危岩等8处特别危险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排危治理,确保人民群众生产财产安全。 一、工作责任 责任领导: 主要责任单位:区国土分局 责任单位:区建委、区市政委、区交委、区水利农机局、区教委、区移民局、区经委、区中 小企业局、区安监局、区发改委、区公安分局和各镇街、园区(新城、风景区) 二、工作目标 一)对所属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100%拉网式排查,排查实现三个100%一是通过开展地质 灾害大排查。查找出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防范工作中存在问题,提出监测、搬迁避让或工程 治理等消除安全隐患的措施和建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山西古县金谷煤业有限公司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二〇一四年三月 为切实做好我矿矿区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矿区人员生命财 产安全,最大限度的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根据古县有关文件要求, 特制定本方案。 一、矿区地质概况及地质灾害情况分析 (一)地质概况 井田位于太岳山脉东南部,井田范围内地势总体东南高,西北低, 最高点为东疙瘩顶,海拔标高1199.9m,最低点位于西部河谷,海拔 标高875m,相对高差314.90m,属侵蚀剥蚀强烈的中-低山地貌。 井田地表水系属黄河流域汾河水系,井田范围内西北部老牛沟发 育有一山涧河流,其水量大小随季节变化明显。由北向南流过,注入 洪-安涧河再向南流至古县县城南7km后折向西沿洪-安涧河在洪洞 城南汇入汾河。 (二)地质灾害情况分析 本区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据古县气象站1988年- 1997年观测资料,年平均气温9.2℃,最高气
学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
1 德耀镇中心小学校地质灾害 防治工作方案 为了切实做好我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师生生命和财产 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根据国务院《地质 害灾防治条例》和省、州、县有关精神,基于汛期前学校的地质 灾害隐情隐患排查情况,现对我校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计划如下。 一、建立领导机构 组长:邱绍来 副组长:骆国昌罗琪王先军 组员:邱彬罗伟罗永昌云光明周家凤雷毅强 陈秀英赵登科朱恩文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邱彬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领导亲 自抓,有专人负责,做到人员落实,措施落实。 二、防治措施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实施《四川省地 质环境管理条例》,按照我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统一部署,建立 健全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加强重点区域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 努力提高广大师生的防灾减灾意识。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学校要按照政府《地质
温州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温州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2008~2015年) 温州市人民政府 温州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2008~2015年) 编制人员:张育志吴昌懂吴扬许方党 李永生徐其荣汤忠强 委托单位:温州市国土资源局 编制单位:浙江省第十一地质大队 编制时间:2009年10月 -i- 目录 前言··················································································1 一、地质灾害现状与发展趋势预测······················································3 (一)地质环境背景···················································
广州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广州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5―2020年) 第一章前言 1.1地质灾害 主要是指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 塌陷、地面沉降和软土地基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1.2编制目的 广州市简称穗,是广东省省会,现辖十区二市,分别是越秀区、荔湾区、海珠区、天河区、白云 区、黄埔区、萝岗区、花都区、番禺区、南沙区和从化市、增城市,总面积7434.4平方公里,2004年 末户籍总人口为737.67万人。 广州市作为广东省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信息中心和华南地区的交通枢纽与重要的贸 易口岸,为了实现南拓、北优、东进、西联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强化城市区域中心地位,落实可 持续发展观,实现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避免和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 和社会经济造成的损失,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
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 第115号 《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已经2001年7月12日市人民政府第84次 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市长 二○○一年七月二十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预防和治理地质灾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保护地质生态 环境,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诱发的各种地质作用 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的危害,主要包括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 面沉降等灾害。 第三条本市行政区域内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治理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地质灾害防治实行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方针。坚持统一 规划、综合治理;属地管理,各负其责;谁致害、谁治理,谁受益、谁参与治理 的原则。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将地质灾害防 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
新沂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新沂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2007—2020年) 新沂市国土资源局 二○○八年四月 1 目录 第一章总则.......................................................1 第二章地质灾害现状和发展趋势预测.................................2 第三章地质灾害防治原则和目标.....................................6 第四章地质灾害易发区、重点防治区.................................8 第五章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和实施安排................................11 第六章地质灾害防治措施..........................................1
某某煤矿汛期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煤业有限公司 2014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切实做好我矿2014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避免和减轻地 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根据晋中市《关于做好2014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 结合我矿地质灾害环境条件、地质灾害灾情、险情的实际情况, 制定本方案。 一、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 我矿地质灾害发生在汛期6月至9月,以突发性的地面塌陷沉 降和地表裂缝为主等,集中强降雨是主要诱发因素。为提前做好 防范工作,并充分考虑地质灾害发生的滞后性,全矿地质灾害防 治以汛期6月至9月作为重点防范期。要求有关科室部门要提前做 好各项准备工作,及早进入重点防范工作状态,认真落实汛期地 质灾害防治各项工作制度,确保安全渡汛,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 灾害造成的损失。 二、地质灾害防治原则和目标 (一)防治原则 1.坚持政府统一领导、部门
滁州市2008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滁州市2008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1 滁州市2008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规定,结合我市的地质环境条件及 2008年汛前地质灾害调查成果,制定本方案。 一、主要地质灾害点的分布 我市地处皖东江淮丘陵地带,各类自然和人为作用产生的地质灾害时有 发生,主要有山体滑坡、崩塌、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 2007年以来,我市境内共发生地质灾害6起,其中崩塌3起,地面塌陷 3起,直接经济损失90余万元,未造成人员伤亡。其中,滁州市梨园巷地面 塌陷及定远三叉路地面塌陷的危害性较大。除了新发生的地质灾害以外,我 市境内原有的山体滑坡、崩塌及地裂缝等地质灾害隐患依然存在。 (一)崩塌 2007年7月,受较强降水的影响,京沪铁路凤阳至滁州段铁路路基发生 了3处路堑边坡崩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其中明光段2处,发生于 2007年7月7日,长度分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应急预案(完整版)
第1页共7页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应急预案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应急预案 我镇地处皖南山区,地质构造比较复杂,属地质灾害易发地区, 灾害点位于镇村小河里组,灾害类型为滑坡,规模主轴长100米,最 大宽为300米,估计厚5—10米,体积 1.68万立方米,诱发原因为强降雨,威胁小河里组25户130 人,约125万元财产。 一、防治方案 滑坡是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地下水活动及人工切坡等因素 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带整体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而 造成的,我镇拟对该地质灾害点进行重点防治。首先在滑坡位置竖立 醒目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警示标志牌,同时发放群防群测“明白卡”, 加强农户特别是受威胁对象的防治意识;其次,做好对该灾害点的监 测工作,设定监测人,做好日常监测数据的纪录,雨季尤其是强降雨 期间加强监测,防患于未然;再次,要治理灾害点的地表条件,要植 树种草,禁
关于做好当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
永下政[2008]70号 关于做好当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 各村委会: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 系到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的大局。为贯彻落实好《永春县人 民政府办公室转发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当前地 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的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就做好当 前地质灾害防范工作通知如下,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加强领导,进一步落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制 各村要充分认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以对人民 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抓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对已查明的 地质灾害危险点的监测、防治等任务,必须落实到具体单位, 明确具体责任人。各村负责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干部要认真 学习和熟知本地区、本部门地质灾害应急处置预案、防汛抢 险救灾应急预案等,确保应急反应及时、高效,最大限度降 低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对因失职渎职、疏于管理、责任不 落实、人员不到位而
祥云2019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祥云县2019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切实做好我县2019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避 免和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国务院关于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发〔2011〕20号)、《云南省 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的通知》(云政 发〔2013〕20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祥云县地质灾害基本情况 (一)2018年度地质灾害概况 2018年,全县共发生地质灾害5起,与上年比明显增多,以 浅层滑坡为主,初步统计造成经济损失约12万元,造成5户6 间土坯房损坏,无人员伤亡。2018年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特点是: 从类型上看,地质灾害以滑坡为主;从时间分布上看,地质灾害 易发生在6、7、9月;从成因上看,强降雨、单点暴雨是突发地 质灾害最
西易煤矿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1 山西朔州平鲁区西易煤矿有限公司 2013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认真做好我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坚持“以人为本”、 “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全面规划、突出重点”的 原则,以减少人员伤亡和降低生命财产损失为目的,预防和 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 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山西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 等法规,结合我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概况 (一)地理位置。 山西朔州平鲁区西易煤矿有限公司位于平鲁区井坪镇 东南15km处西易村,行政区划隶属于平鲁区白堂乡。井田 地理坐标:东经112°22′01″—112°22′59″,北纬39° 26′12″—39°38′04″,井田面积2.5892km2。 (二)地形地貌 井田位于管涔山脉东麓,地表均为黄土覆盖,经长期冲 刷切割,呈现为低山丘陵地貌。纵观井田,沟谷纵横、梁峁 绵延,地形比
坡头学校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应急预案
1 坡头学校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了主动有效地开展洪涝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避免和减轻洪涝 及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根据渑教体文〔2012〕36 号文件(关于转发县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渑池县2012年地质灾害 防治方案、渑池县2012年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通知》精神,结合我 校洪涝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主要洪涝及地质灾害点分布 我校辖区现没有明显的洪涝及地质灾害隐患点,部分学生所住位 置位于常村煤矿及以前村属小煤矿采煤区域,存在隐患可能。 二、洪涝及地质灾害威胁对象、范围 根据已查明洪涝及地质灾害隐患,地质灾害的主要威胁范围为村 西边十一、十二组及村东四、五组居住学生。 三、重点防范期 根据洪涝及地质灾害隐患点多是强降雨引发的特点,地质灾害重 点防范期为6月至10月的主汛期。学校要提前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 作,认真落实洪涝及地质灾害防治
[PPT]地质灾害防治工程
[ppt]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斜坡灾害实例 1963年10月夜间发生在意大利北部山区的vajont水库,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严重的滑坡灾害。 该水库库容10亿立方米,坝高267米,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双曲拱坝。 注:共196页幻灯片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总结
关于印发铜梁县2010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铜府办发〔2010〕29号 铜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铜梁县2010年度地质灾害 防治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经县政府同意,现将《铜梁县2010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 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二〇一〇年六月九日 铜梁县2010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2010年5月—2011年4月) 为了切实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根据《地质灾害 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和《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规定,结合 《铜梁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4—2015年)》以及我县2009年度地质灾害的 发生、防治情况,特制定《铜梁县2010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以下简称“《方 案》”)。 一、铜梁县2009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情况 (一)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规划纲要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规划纲要 (2001~2015年) (国土资发〔2001〕79号发布) 地质灾害是指各种地质作用给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造成的危害。 科学规划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合理开发利用地质环境资源,避免和减 轻致灾地质作用给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的损失,对维护社会稳定、保 障生态环境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990年2 月,地矿部、国家计委、国家科委联合向各省(区、市)和有关部门 印发了地矿部组织编制的《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规划纲要》。规划 纲要实施10年来,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1998年 机构改革,国务院赋予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管理 的职能。为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在基本完成规 划任务的基础上,编制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规划纲要(2001~2015 年)》。 一、我国地质灾害现状与防治工作进展 (一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2)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作者:发布时间:2005.07.0808:32:55】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防治地质灾害,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地质灾害,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 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第三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和全面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 第四条地质灾害按照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的大小,分为四个等级: (一)特大型:因灾死亡30人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 (二)大型:因灾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 (三)中型:因灾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
86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2003年11月19日国务院第29次常务会议通过,2003年11月24日 国务院令第394号公布,自2004年3月1日起施行。 编辑本段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总结资料
国土资源文秘网http://www.***.*** 关于印发铜梁县2010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铜府办发〔2010〕29号 铜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铜梁县2010年度地质灾害 防治方案的
地质灾害防治对策研究
从地质灾害的防治原则、目标、措施等方面介绍了地质灾害的防治,为地质灾害的防治提出了建议。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水电安装工程预算员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