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水自然保护区建筑物冻害观测的研究分析
分析两年实验观测所得的测试数据,将分层地基土导热系数的加权平均值换算为均质土的导热系数;对雪盖的保温作用,应用导热系数换算为等值土冻结深度,解决了森林地带土冻结深度的计算问题。由实测的冻胀量数值,计算出地基土的冻胀强度(η=2.7%-2.9%)分析了房屋发生八字形裂缝及局部裂缝的原因。对已受害房屋和新建房屋防治冻害问题,提出了具体措施。
贵州茂兰喀斯特森林自然保护区的蜘蛛种类
为摸清贵州茂兰喀斯特森林自然保护区的生物资源本底,以进一步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监测工作,1994以来笔者对贵州茂兰喀斯特森林自然保护区的蜘蛛目动物进行了系统的科学考察,以积累的3000多号标本为基础,报道其区系27科82属144种,其中有9个茂兰保护区特有种;常见科为园蛛科和跳蛛科;优势种有中华褛网蛛psechrussinensis、大腹园蛛araneusventricosus等,其发生量较大。蜘蛛群落组成分为森林、灌丛、草丛、农田、洞穴、房屋等类型,喀斯特洞穴系统有利于特有种类的演化。初步认为该保护区蜘蛛区系有种类丰富、数量大、生态分布广的特点,特有种类在种质保存和物种进化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自然保护区中景观生态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近些年来社会不断发展,对自然保护有了严格的要求.在自然保护区景观生态资源利用过程中,需要做好资源保护工作,按照管理流程实施.实践证明系统有效的管理能发挥明显的制约性作用,促进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本次研究中以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生态资源特点作为基础,对如何实现有效管理和保护进行分析.
自然保护区与恩施生态建设探讨
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一个系统工程,搞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将更好地维护生态安全和建设生态文明,是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美丽恩施的建设是一项综合工程,但是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重要一环,因此,加强恩施州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保护生态资源、培育生态文化、发展生态经济,努力建设生态恩施,将有效促进生态恩施、美丽恩施建设进程。
广西自然保护区建设现状及管理对策
广西自然保护区建设现状及管理对策
泉州市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
1 泉州市自然保护区保护与建设初探 杨文晖林永源 (泉州市林业局362000) 摘要:本文阐述了自然保护区对自然生态、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 天然集中分布区的保护作用,结合泉州市自然保护区的现状和近年来 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方面的经验,针对自然保护区目前存在的资金投 入不足,技术力量薄弱,管理体制不顺,有效保护与开发利用等突出 问题,提出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方面的一些建议,旨在推动自然保 护区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保护与建设 自然保护区是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区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 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 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法定保护和管理的区 域。自然保护区的主要功能是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证 生物遗传资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景观资源能够可持续利用,为科 学研究、科普宣传、生态旅
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结课论文
我国自然保护区相关问题研究 摘要:本文概述了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一些自然保护区目前 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其发展的原因,提出了完善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对策和建议,阐 述了建立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问题意义对策 自然保护区是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区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 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 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法定保护和管理的区域。随着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活动的 兴起和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自然保护区建设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通 过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具有典型意义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物种和地质遗 迹,已成为一个国家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 一、我国自然保护区发展现状 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建设在经历了50-80年代的停滞期,80-90年代稳步发展 和体制建设,到90年代后
城市化影响下的自然保护区规划思考和探索_以深圳市大鹏半岛自然保护区为例
城市化影响下的自然保护区规划思考和探索_以深圳市大鹏半岛自然保护区为例
公路建设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及工程措施
基于大量的调查资料,结合同心-沿川高速公路建设的具体情况,从自然植被、对珍稀保护动物、水土流失、水环境等四方面分析高速公路建设对自然环境保护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符合该自然保护区特点的环境保护工程措施。
南瓮河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遥感评价
运用遥感技术,科学、快速地评价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能够为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治理和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1990、2000和2015年的landsattm/oli/tirs为数据源,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确定湿度分量、归一化植被指数、地表温度和干度指数4个指标的权重,运用遥感生态指数(rsei)评价模型,对南瓮河自然保护区1990—2015年的生态环境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遥感生态指数能够较好地反映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及其时空分异;1990—2015年,保护区rsei均值由0.55上升至0.83,生态环境质量优良以上区域面积所占百分比逐年增加,这与该等级中森林所占比例增加有关;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变好的区域所占比例高达91.4%,这与保护区的建立及相关工程与非工程防护措施的实施密切相关;核心区、缓冲区北部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火灾的发生导致森林植被遭到破坏,而道路附近和试验区的东南部生态环境质量的下降与人类活动的干扰密不可分.
论辽宁白石砬子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建设
生态旅游是当今世界最佳形式的旅游活动,自然保护区为生态旅游提供了最佳生态基础条件。本文阐述了国内外学者对生态旅游的理解,并以白石砬子自然保护区为例,论述发展生态旅游的意义,探讨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建设的对策。
星斗山自然保护区水杉阴沉木的分布及保护对策
在湖北星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部的小河水杉原生群落中,分布着大面积的水杉阴沉木。近日通过调查,了解其分布状况和所处的恶劣处境,鉴于此,提出了合理的保护对策。
星斗山自然保护区水杉母树的生长状况及保护策略
在湖北西部地区的星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片利川市小河境内分布着大面积的水杉原生种群.近期对该原生种群的分布及生存现状进行了调查,针对其生境的恶化及遭受的病害、虫害、煤烟毒害及雷击害等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对策.
基于GIS技术的安西自然保护区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建设
利用gis技术,基于安西自然保护区业务应用管理模式,构建开发了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的构建与开发,极大地提高了保护工作、监管工作的效率。本文详细介绍了安西自然保护区信息系统的设计原则、开发方式、总体构架、数据库及主要功能。
云南大关三江口自然保护区筇竹生态环境及保护研究
筇竹(qiongzhueatumidinoda),属禾本科筇竹属植物,中国西南地区特有珍稀保护濒危竹种,具有较高的经济、生态和观赏价值。通过野外调查,研究了云南大关三江口自然保护区筇竹资源的生态环境及其保护措施,为三江口自然保护区筇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保护提供依据。
铁路工程建设中自然保护区保护对策研究
本文在分析了中国自然保护区类型、结构和现状的基础上,结合铁路工程建设特点,提出了铁路工程建设与自然保护区协调发展,铁路建设应采取选线绕避等各类防护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
高速公路工程建设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文中以武西高速公路桃花峪黄河大桥工程为例,首先分析了路线避让郑州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可行性,其次从占地、噪声、灯光、风险事故等方面对保护区动植物和生态系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施工期和营运期的保护措施。
内蒙古乌梁素海湿地水禽自然保护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内蒙古乌梁素海湿地水禽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珍贵的湿地资源,在当地的生产和人民生活中能够发挥巨大的价值,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意义重大。本文主要介绍了内蒙古乌梁素海湿地水禽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环境,以及内蒙古乌梁素海湿地水禽自然保护区对当地生态环境能够产生的积极意义,希望我国加强对内蒙古乌梁素海湿地水禽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保护,为我们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一个更加美好的生态环境。
内蒙古乌梁素海湿地水禽自然保护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内蒙古乌梁素海湿地水禽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珍贵的湿地资源,在当地的生产和人民生活中能够发挥巨大的价值,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意义重大。本文主要介绍了内蒙古乌梁素海湿地水禽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环境,以及内蒙古乌梁素海湿地水禽自然保护区对当地生态环境能够产生的积极意义,希望我国加强对内蒙古乌梁素海湿地水禽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保护,为我们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一个更加美好的生态环境。
高速铁路建设对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影响与保护
新建大同至西安客运专线不可绕避地穿越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对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及所依赖的生态环境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调查分析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的分布和生态环境现状,结合工程影响的因素和特点,针对性提出保护和减缓、恢复措施,有效控制对保护区的影响,指导工程实施。
凉水自然保护区建筑物冻害观测的研究分析
分析两年实验观测所得的测试数据,将分层地基土导热系数的加权平均值换算为均质土的导热系数;对雪盖的保温作用,应用导热系数换算为等值土冻结深度,解决了森林地带土冻结深度的计算问题。由实测的冻胀量数值,计算出地基土的冻胀强度(η=2.7%-2.9%)分析了房屋发生八字形裂缝及局部裂缝的原因。对已受害房屋和新建房屋防治冻害问题,提出了具体措施。
惠城区古寨自然保护区苏铁蕨群落特征研究
对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古寨保护区内苏铁蕨(braineainsignis)分布的森林群落进行群落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群落郁闭度为0.6~0.8,群落高度在10m左右,包含乔木、灌木、草本3层;对苏铁蕨种群生活力分析表明,马尾松针阔叶混交林是苏铁蕨最适宜生存的群落类型;相关分析表明,群落乔木郁闭度与苏铁蕨生活力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不显著,是影响苏铁蕨能否在林内生存的主要因子。
“6·7”火灾对连城自然保护区防火的启示
为进一步提高自然保护区的火灾应急处理能力,防止火灾事故影响扩大,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损失,保障自然保护区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各自然保护区必须强化火灾安全意识,并逐步建立起一整套较为系统全面的火灾应急处理机制。本文以"6·7"火灾为例,研究和分析了"6·7"火灾对连城自然保护区防火的启示,为今后各自然保护区开展防火工作提供了良好借鉴。
红塔山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措施探讨
森林防火是森林资源保护的重点工作,从建立健全森林防火机构、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加强森林防火宣传、狠抓火源管理、全面监测森林火情、坚持24小时森林防火值班、加强专业扑火队管理、加强扑火物资管理、建立广泛的森林防火统一战线、强化森林防火监督检查、安全扑救森林火灾、加强森林火灾案件查处等方面,探讨了30年来红塔山自然保护区采取的森林防火措施.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奇特的自然景观──红地毯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奇特的自然景观──红地毯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市政监理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