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黎平县油茶林低产原因及其改造措施
本文主要分析黎平县油茶林低产现状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探索出山区适宜推广的低产林改造的实用技术,以期推动黎平油茶的产业化发展,为其他地区油茶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油茶林低产原因及改造技术措施初探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纯天然高级油料,综合利用价值高。广西三江县是全国油茶重点生产县之一,现有油茶面积居广西第一,全国第二。但目前由于品种低劣、经营管理粗放等原因使油茶林产量低下。重点分析了目前油茶林低产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改造措施,为提高油茶林的产量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指导。
新植油茶林的培育和低产油茶林改造技术
从油茶造林的园地、品种、种苗选择、整地、栽植、土肥水管理等技术措施总结新植油茶林培育技术;从高接换种、深翻垦复、科学施肥、水分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措施总结低产油茶林改造技术,旨在为油茶林的培育提供技术指导。
新植油茶林的培育和低产油茶林改造技术
从油茶造林的园地、品种、种苗选择、整地、栽植、土肥水管理等技术措施总结新植油茶林培育技术;从高接换种、深翻垦复、科学施肥、水分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措施总结低产油茶林改造技术,旨在为油茶林的培育提供技术指导.
低产油茶林改造技术
安徽林业科技2009年第1期 (总第135期) 低产油茶林改造技术 谢胜刚 (祁门县林业局245600) 油茶低产林是指其生产潜力未能充分发挥出 来的那些林分。我县现有油茶林4.1万亩,主要分 布在祁红乡、平里镇、古溪乡等乡镇,其中有1.5万 亩油茶林,由于经营粗放,林龄老化,品种混杂等原 因,处于“劣、疏、老、病、荒”等低产状态,经济效益 低下,影响了林农经营油茶的积极性。对这部分油 茶林,必需采取一定的营林措施进行林分改造,才 能充分发挥油茶林的生态、经济双重效益。 1清理林地 油茶低产林,主要是立地条件差、经营管理粗 放,水肥不足,杂灌丛生。对于这类的林地,可进行 一次性全面砍除杂草、灌木。在进行林地清理时, 不但要清除杂灌,对油茶的老、残、病株也要一并砍 掉,这样有利于油茶林的垦复管理和果实采收。通 过一定的林
粤西低产油茶林的改造
改造低产油茶林要先清理林地,深挖垦复,然后根据油茶树生长的需要施肥,适时适度修剪和间伐,对劣质品种采用高接换冠和截干等方法更新。另外,对新垦油茶林的建设,要选用优良品种营造高产油茶林,提高管理水平,控制病虫害防治。
低产油茶林的综合改造技术
油茶是我国南方分布和栽培最广、最多和最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茶籽油被誉为东方的橄榄油,它清亮味香,营养丰富,有很好的食疗和保健作用,每千克售价达50 ̄60元。我国油茶林普遍存在实生繁殖、品种混杂、粗放管理、产量低下等问题,必须进行改造,
低产油茶林综合改造技术分析
我国南方地区有广泛的油茶分布,栽培面积十分广泛,是我国重要的油料树种之一,而且茶籽油也具有丰富的营养,具有明显的保健以及食疗效果,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广西百色地区近年来大力发展油茶产业,提高了种植户的收入水平.然而本地区的油茶林在产量上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不利于产业规模的扩大,因此必须对地产林进行改造.本文将对低产油茶林的综合改造技术进行分析.
重庆油茶林低产原因分析及改造对策探讨
本文分析了重庆油荼林低产的原因.指出果树老化与栽培管理水平低、土壤瘠薄缺肥、缺乏授粉媒介、品种混杂、病虫害严重危害、花芽分化盛期的高温干旱、花期温度偏低及下雨、提早采摘等是重庆油茶林低产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掌握油茶栽培技术,只有采取选择优良油茶品种、更换劣株、清理林地、间密补稀、深挖垦复、挖竹节沟、整形修剪、合理施肥、立体经营、防治病虫害、引蜂授粉、适时采摘等技术措施,才能提高重庆油茶的座果率和单位面积产量,促进重庆油茶产业的可持续经营.使重庆油茶这个传统优势产业转化为较好的经济效益,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富民产业。
龙川县低产油茶林改造试验
针对广东省龙川县油茶(camelliaoleiferaabel.)低产低效问题,实行了整形修剪、垦复抚育以及合理施肥的措施。标准地调查结果表明:油茶低产林改造的增产作用显著,每亩增产鲜果50kg,且树体明显增大;施肥后土壤营养情况有明显变化,氮、磷和钾含量增多。这说明油茶低产林的改造提高了其经济效益。
低产油茶林的综合改造技术
一、高接换优1.优良品种和无性系接穗的选择。可供选用的良种有:宜春白皮中籽、石市红皮、茅岗大果、三角枫、二水桃、永兴中苞红球、葡萄油茶等;优良无性系有:赣无1号、湘5、湘7、湘9、湘林67、普桂32、韶关77-1、岑软2等。
低产油茶林综合改造技术
油茶是我国南方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因其含油量高、油质好、色泽清亮、营养丰富、耐贮藏、口感润滑、略带茶香而具有广阔的市场。但是由于部分林区常年进行粗放型管理,造成油茶林低产现象。从选择适宜的生长环境、林区树种与结构优化、土壤改造翻垦、整枝修剪、合理搭配施肥、引蜂授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低产油茶林综合改造技术进行介绍,以期对广大茶农有所借鉴。
低产油茶林综合改造技术分析
油茶属山茶科山茶属,生长表现为常绿小乔木,我国具有悠久的栽培种植历史,属于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的一种。当前,土壤条件、种植方式等多种因素影响,一些地区的油茶林呈现低产状态。为了保证油茶的质量、提高油茶产量,本文从影响油茶低产的原因入手,重点对广东省梅州市低产油茶林提出综合改造技术分析方案。
重庆油茶林低产原因分析及改造对策探讨
随着社会层面对优质食用植物油需求的持续递增,油茶林产业的发展也受到了重点关注。本文基于当前重庆油茶林地低产的原因,重点探讨了相应的改造对策,以期更好地推动茶产业的长效发展。
研究新植油茶林的培育和低产油茶林改造技术
油茶产业的发展,助力脱贫攻坚以及乡村产业振兴。为充分挖掘油茶的价值,助力区域经济发展,加大油茶林建设力度,提升油茶质量,扩大种植面积,有着重要的意义。现针对新植油茶林的培育以及低产油茶林改造,做简单的论述,总结了培育和改造技术的应用策略,共享给相关人员参考。
油茶林低产成因及技术改造措施
油茶是我国南方特有的农作物之一,提高油茶的产量具有非常宏观的现实意义。本文对我国油茶生产情况做了简单的分析,总结了油茶树产量出现下滑的根本原因,并对提高油茶产量的措施和办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油茶低产林改造及其成效
从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2个方面总结了油茶的特征特性,综述了我国目前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低产林改造技术,分析取得的成效,以供参考。
舒城县油茶低产林综合改造及其成效
油茶是安徽省农业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作为安徽省重要的油茶大县,大面积的油茶低产林严重影响着舒城乃至全省油茶产业的发展。该文通过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对舒城县山七镇要元村的油茶低产林进行了系统改造,改造后的平均产油量分别达到285、330、360kg/hm2,远高于改造前的90、165、210kg/hm2,最终增产率分别达216.67%、100.00%、71.43%。该文所采用的低产林综合改造技术在舒城县乃至全省油茶低产林改造中均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油茶低产林成因及改造措施
该文在介绍池州市油茶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油茶低产林形成的主要原因,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分别从良种选用、科学改园、培肥土壤、合理间伐、整形修剪、高接换冠、垦复补植、更新造林等方面提出了油茶低产林改造措施,以全面提升油茶园的生产力。
高州油茶低产林改造措施
通过对低产油茶林实施改造、合理施肥、病虫害防治、促使低产油茶林产量提高.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市政道路桥梁监理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