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流固耦合方法的压力补偿滴头水力特性研究
采用流固耦合方法对压力补偿滴头水力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该滴头的压力流量关系、内流场分布及膜片变形量。通过与试验实测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数值模拟与实测的滴头压力流量关系较接近,为研究压力补偿滴头内流场分布与水力特性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压力补偿滴头抗堵塞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目的】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压力补偿滴头的抗堵塞性,为灌溉滴头的结构改进提供参考。【方法】以孔口式压力补偿滴头为对象,综合运用流固耦合与液固两相流的数值模拟方法,分析压力补偿滴头在不同入流颗粒粒径(0.01,0.02,0.04和0.06mm)及体积分数(0.2%,0.4%,0.6%,0.8%,1.0%和1.2%)下,压力补偿滴头的内流场及颗粒体积分数分布规律。【结果】在供试颗粒粒径及体积分数范围内,压力补偿滴头流道内局部颗粒体积分数升高,容易发生沙粒沉淀;同一位置处水的速度较固体颗粒大;随着入流颗粒粒径及体积分数的增大,滴头出流量略有减少,但仍达清水流量的94.7%以上;入流颗粒体积分数相同时,颗粒粒径越大,流道内最大颗粒体积分数越大。【结论】改进压力补偿滴头环形流道的入口结构能提高其抗堵塞性;提高灌溉系统抗堵塞性需同时提高滴头抗堵塞性并改进过滤设施。
迷宫滴头水力特性非定常数值模拟研究
应用非定常模型对迷宫滴头三维非定常流动进行了模拟。基于标准k-ε湍流模型和vof多相流模型,得到了流道内的速度、压力分布及滴头的水力特性,分析了水滴从形成到滴落的全过程。结果表明非定常模型计算值与实测数据吻合良好,其精度高于定常模型计算结果。
滴灌梯形迷宫滴头流道水力性能的响应曲面法优化
滴灌滴头水力性能优化是滴灌技术不断发展的需要。采用响应曲面法研究了梯形迷宫滴头流道的流道宽度、长度、深度、转角和流道单元数等5个关键参数对滴头水力性能(流态指数和流量系数)的影响与最佳水平。试验结果表明,所测试梯形迷宫滴头最优流道宽度、长度、深度、转角和流道单元数分别为1.55mm、2.33mm、1.55mm、46.32°和20,优化后滴头的流态指数为0.4993、流量系数为0.4441,较优化前流态指数提高了5.624%,滴头水力性能得到了改善。
定量泵压力补偿系统中三通压力补偿器特性仿真分析
将具有负载敏感功能的三通压力补偿器应用于定量泵压力补偿系统中,对该压力补偿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应用amesim仿真软件建立压力补偿器阀芯的仿真模型,对三通压力补偿器的动态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使用该补偿器实现了压力与负载相适应,保证进行复合动作时实现与负载变化无关的流量分配。
水塔流固耦合动力特性分析
水塔流固耦合动力特性分析 [摘要]:本文对水塔进行流固耦合模态分析,主要对其自振频 率进行研究。在考虑水体晃动下,研究蓄水深度、支筒刚度的改变 对其自振频率的影响,并找出其自振频率变化规律和特性。讨论了 水塔实际工况中空箱、满箱时,在动力荷载作用下水塔自振频率的 差异。 [关键词]:水塔;流固耦合;有限元法;自振频率 中图分类号:tu991.3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根据我国几次地震灾害调查发现[1],水箱在地震时破坏较少, 发生的破坏主要发生在支承处。因此,可以说明水塔的抗震重点在 于支承。在计算支承时,通常将水体质量全部加到水箱上,支承上 部简化成一个质点进行抗震验算。然而这种简化没有考虑水体晃动 对支筒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对水塔进行流固耦合的动力特性进行 分析。鉴于有限元法在求解流固耦合动力分析方面的优越性[2]。 本文水塔流固耦合动力响应也采用有
牙轮钻头压力补偿系统的发展
钻头轴承的寿命不仅取决于轴承材质,更取决于工作环境。密封圈的作用是将泥浆隔离在轴承腔之外,使轴承能工作在一个良好环境中。轴承失效的主要原因是密封圈先期失效,密封圈失效除其自身质量外,主要与密封圈两侧的压差有关,过大的压差是造成密封圈失效的主要原因。介绍了减小压差的压力补偿系统结构的发展。
基于湿度传感器及压力补偿式滴头的中央绿化带智能微灌技术研究
基于湿度传感器及压力补偿式滴头的中央绿化带智能微灌技术研究
基于流固耦合的大坝渗流特性反演方法研究
基于流固耦合的大坝渗流特性反演方法研究——土石坝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坝体结构形态不断变化,因此对大坝渗透特性进行反演时考虑流固耦合效应是必要的。本文将流固耦合理论、bp神经网络和改进的遗传算法三者结合起来,应用于大坝渗透特性的有关参数的反演分析中...
流道结构参数对滴头水力性能影响的模拟研究
应用cfd模拟滴头内部流体特性,分析了流道长度、宽度、深度与滴头水力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当其他流道结构参数保持不变时,滴头流量随着流道长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宽度与深度的增大而增大;流道长度、流道宽度和流道深度均对滴头流态指数影响不显著,与流量系数呈指数关系,流量系数随着流道长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着流道宽度和深度的增大而增大。
泥沙粒径及压力对滴头抗堵塞性能的影响
根据滴灌实际运行情况,采用分段粒径浑水持续灌溉的试验方法,分析了泥沙颗粒粒径及进口压力对迷宫式流道滴头的流量、均匀度及堵塞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粒径小于0.125mm的泥沙颗粒中,较小颗粒的制紊效应要大于较大颗粒的制紊效应,泥沙颗粒粒径及进口压力均是影响灌溉均匀度的因素;含沙量较低时(0.5g/l),粒径是影响滴头堵塞的主要因素,在0.0308~0.125mm粒径范围内,粒径较小时更容易引起堵塞,进口压力不同时容易引起堵塞的敏感粒径范围不同,压力为0.15及0.105mpa时,敏感粒径为0.045~0.075mm,进口压力降至0.075mpa后,敏感粒径为0.0308~0.045mm;连续灌溉条件下压力不是影响滴头堵塞的主要因素。
25X3工位滴头、滴灌管(带)水力性能试验台设计
文章主要阐述了25x3工位滴头、滴灌管(带)水力性能试验台的简况,测试原理及结构组成、测试过程及测试结果分析等等,为滴头、滴灌管(带)的测试生产及改进等提供必要的依据。
对定差减压阀和压力补偿器的注释
针对张海平博士在"定压差阀"一文中的一些观点和目前液压界的流行观点,结合个人对减压阀的认识和使用经验,提出几点注释与张海平博士商榷,并供同行参考。
一体式压力补偿灌水器快速设计新方法
为降低压力补偿灌水器制造和装配的复杂性,设计了新型的一体式压力补偿灌水器,并基于快速成形技术,提出了一体式压力补偿灌水器的快速实验和定型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取压力补偿区结构参数为因素,设计并制作一体化滴管进行其水力性能实验分析,结果表明,补偿区流道单元个数和剪切深度对灌水器补偿性能影响显著,而且滴头体上迷宫流道尺寸对灌水器流量影响最大。建立了关键结构参数相对于流量和流态指数的关系式,通过实验验证了其正确性。最后进行了压力补偿区液固两相流抗堵塞机理计算流体动力学分析,为新型压力补偿灌水器的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PSL多路阀中二通压力补偿阀动态特性研究
研究介绍了psl负载敏感型比例多路阀的结构及工作原理,阐述了二通压力补偿阀在该负载敏感型比例多路换向阀中所起的作用及其结构,通过amesim仿真软件对psl负载敏感型比例多路换向阀中的二通压力补偿阀进行了建模和仿真分析,研究了psl负载敏感型比例多路换向阀中二通压力补偿阀的动态特性,分析了弹簧刚度对系统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弹簧刚度为80n/mm时,ls油路升压速度低于弹簧刚度为30n/mm时的升压速度,即弹簧刚度越大,系统响应越低.
再生水滴灌条件下滴头堵塞特性评估
针对再生水水质复杂,污染物众多,其在农业滴灌上的应用对滴灌系统的抗堵塞能力要求更高的特点,采用6种滴头进行约360h的再生水滴灌试验,测定了再生水滴灌条件下滴头堵塞规律,探讨了滴头流道尺寸参数对于堵塞规律的影响,并采用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分析了滴头堵塞物质的组成结构。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流道结构的滴头抗堵塞能力明显不同,各类滴头流量下降的幅度范围为14.4%~72.2%;流道水力直径、流道长度、锯齿高度和锯齿间距等参数都影响着堵塞的发生,其中以水力直径代表性最好,分区域地呈负相关关系;微生物、胞外多聚物以及颗粒物质混合形成的絮状结构,构成了滴头流道内的主要沉积物;堵塞过程的发生往往是以微生物富集开始的。试验结果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再生水滴灌的应用水平。
膜式燃气表的温度压力补偿
分析了温度和压力对膜式燃气表计量误差的影响,提出了温度压力补偿的技术措施,探讨了电子温度补偿膜式燃气表和机械式温度补偿膜式燃气表的结构、补偿原理和特点。
浑水特性与水温对滴头抗堵塞性能的影响
为探明迷宫流道滴头发生物理堵塞的成因及过程,采用分段粒径浑水周期间歇滴灌的试验方法,分别对含沙量、泥沙颗粒粒径和水温对滴头堵塞发生过程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泥沙颗粒粒径小于0.1mm的浑水滴灌而言,粒径越小越易造成滴头堵塞,且其堵塞程度随浑水含沙量的升高而急剧升高;存在造成滴头堵塞的敏感粒径范围,在夏季灌溉时小于0.031mm的粒径为易堵塞粒径;水温是影响滴头堵塞的重要因素,水温越高滴头的抗物理堵塞性能越好。
“O”型密封圈压力补偿型的设计
一般说来,“o”型密封圈只作固定密封及低压(2.5mpa以下)运动密封用,而对于高压运动密封则采用带补偿式的“y”型“u”型“v”型等之类带唇边的密封圈密封。因为我们是液压设备使用单位,往往因各种带补偿型密封圈规格品种短缺而影响生产,另外在机床上(磨床类)活塞都采用“o”型密封圈,其密封主要靠“o”型圈带一点预压量(0.5~0.7)来密封。压力的变化,运动磨损及老化显然使这种密封效果很差。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做了一次改进尝试,其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
含气条件下水力旋流器的压力特性研究
针对固液分离水力旋流器,研究了结构参数及操作参数对压力特性的影响,得到了含气条件下水力旋流器的压力特性研究结果,并进行了能耗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含气条件下水力旋流器的溢流和底流压差都显著增加;在不含气条件下压降比随着流量的增加而降低,但在含气时则基本保持不变;随着旋数的增加,压差增大,而压降比减小;随着气液比的加大,压差基本呈增加趋势,而压降比则无明显变化。最后指出,减少水力旋流器能量消耗的方法主要有降低流量、旋数或气液比,其中最可行的方法是降低水力旋流器入口处的气液比,即提高游离水脱除器等前端处理设备的除气效率,尽可能降低混合介质中气体的含量
《塑料节水灌溉器材 压力补偿式滴头及滴灌管(GB/T19812.2-2005)》存在的问题分析
滴灌带、滴灌管已成为缺水地区特别是我国西部干旱地区广泛用于节水灌溉的重要农资产品,《塑料节水灌溉器材压力补偿式滴头及滴灌管(gb/t19812.2-2005)》设置了诸多技术指标,通过对该标准技术指标逐项分析和探讨,提出了相应的观点和看法,也阐述了新疆目前滴灌带、滴灌管的质量状况,以供参考。
工作压力对滴灌管迷宫流道灌水器水力性能的影响
降低滴灌系统灌水器工作压力有望成为减少滴灌系统能耗以及运行费用的一种有效途径,但目前低压灌水器还十分少见。基于此,选取了国内应用较为广泛的5种典型迷宫流道灌水器,分析了不同工作压力区间对灌水器水力性能及消能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灌水器在低压条件下运行对于灌水器流量系数kd和流态指数x具有一定影响,但对于流态指数x的影响未达显著水平。同一流道类型的灌水器流量系数kd与无量纲数a/l2呈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不同流道类型之间差异显著。5种灌水器流道内流态为紊流,未发生流态转捩行为,采用常规管道流态转捩雷诺数2200去判断流道内流态是不合适的。
一种压力补偿阀的建模及稳定性分析
分析了一种具有负载传感功能的压力补偿阀芯的受力情况.对腔内流体运用动量守恒定理建立数学模型,并利用泰勒级数展开式使其线性化.建立阀芯的运动微分方程,由routh-hur-witz稳定判据给出了稳定条件,并分析了特征参数对阀性能的影响.数值模拟阀腔内流体流动的结果表明:阀腔底部区域的压力可以看作是一个恒定值,而不是位移的函数.集成运用visualbasic和matlab分析了压力流量增益系数、动量变化等对稳定性的影响.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若使液压系统实现全功率平稳控制,则需要合理选用弹簧刚度和合理设计补偿阀口的开口幅度.
流固耦合界面模型及其在水力机械动力学分析中的应用
为解决水力机械流固耦合计算中载荷传递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界面模型。该模型包括流场载荷输出、载荷转换和固体场载荷自动施加三部分。流场载荷输出算法通过输出控制仅输出耦合界面上的流场网格节点压力信息,可以缩短下一步搜索时间并节省存储空间;载荷转换方法基于局部网格信息,对每个固体点考虑其相邻的流场三角形网格,采用邻近点加权平均法得到固体点的载荷,并将载荷转换的信息放在映射矩阵;固体场载荷自动施加算法根据固体网格节点排列顺序确定压力载荷施加表面,并生成压力载荷施加的命令流文件。最后将该模型应用于双吸离心泵叶轮的流固耦合特性分析中,结果表明,载荷转换误差在1%以内,该方法能够高效、高精度地处理不同网格体系间的载荷传递。
考虑流固耦合的桥墩地震反应方法
考虑流固耦合的桥墩地震反应方法——跨海桥梁地震反应中,作用于桥墩上的动水压力具有明显的流固耦合特征。依据张量理论,推导时变区域散度变换关系及微分形式的几何守恒律;基于任意拉格朗日一欧拉描述,从采用欧拉描述的流体运动navier—stokes方程出发,推导...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资源规划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