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D模式下的城市公共交通枢纽设计方法研究
tod模式下的城市公共交通枢纽设计方法研究 夏胜国 曹国华 (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南京,210024) 【摘要】tod模式是以城市公共交通枢纽为核心的高强度土地利用模式,在国际上以新加坡、斯德哥尔摩等等城市为代表。 这种高效、集约、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开发模式在国内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城市公共交通枢纽作为在tod开发模式中重要的 一部分,其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等方面研究的重要性亦日益显现。本文尝试将tod开发与枢纽本身的设计联系起来,研 究tod模式下的枢纽设计的流程与方法,以期能够更好的达到交通与土地利用之间的相互协调,为乘客提供便捷、舒适、 人性化的服务。 【关键词】tod;公共交通枢纽;设计方法 1 tod概念及其模式下的公共交通 枢纽设计 111 什么是tod tod(transitorientedde
城市公共交通枢纽规划设计方法研究
城市公共交通枢纽规划设计方法研究 熊静,严凌,崔淑丹 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摘要:本文从城市公共交通枢纽设计原则目标出发,确定了城市公共交通枢纽规划设计的内容和一般过程 及方法。提出了城市公共交通枢纽规划选址的过程步骤,确立了公共交通枢纽客流组成及预测、公共交通 枢纽规模确定的方法以及公共交通枢纽内部交通衔接的设计问题,最后从提出了公共交通枢纽评价的指标 体系。全文从定性定量两方面强调公共交通枢纽设计的过程方法,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公共交通枢纽规划设 计体系。 关键词:枢纽选址;枢纽规模;换乘;客流预测 researchonurbanpublictransportationterminalplaningmethods xiongjingyanlingshudan-cui themanagementschool,universityofshang
城市客运交通枢纽的层次化布局研究
北京交通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城市客运交通枢纽的层次化布局研究 姓名:易浩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产业经济学 指导教师:荣朝和 20070601 城市客运交通枢纽的层次化布局研究 作者:易浩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thesis_y1082107.aspx
综合交通枢纽区域的城市设计
1 综合交通枢纽区域的城市设计 ——记武汉铁路客运枢纽汉口火车站站区综合规划的设计实践 theurbandesignofcomprehensivetransportationhub ——apracticalstudyofcomprehensiveplanningforhankourailwaystation 闵雷黄焕 摘要:本文结合武汉铁路客运枢纽汉口火车站区综合规划的设计实践,通过 对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区域建设和与之相辅相成的城市设计之作用的研究,探讨了 通过综合交通枢纽区域的规划建设对于区域城市在用地功能的提升、空间环境的 整治、交通系统的整合、景观环境的塑造等综合发展方面的积极意义。 abstract:basedonapracticalstudyofcomprehensiveplanningforhankou rail
城市交通枢纽公交换乘问题的研究
城市交通枢纽公交换乘问题的研究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常见的最短路径的算法在实现复杂的公交路线优化问题中的局限, 提出更适合与公交线路的最优算法,建立了以最小换乘次数为第一度量标准,途经站数和费 用为第二度量标准的公交出行最优路线的改进模型。利用建立的模型及其算法,合理而有效 的解决了问题一中的6对起始站→终到站之间的最佳路线设计。针对问题二,在问题一基础 上,选出的最小换乘次数大于一次的线路中,搜索出与地铁12tt、中线路相交的公汽站点, 从而可以求出当地铁和公交换乘时的所选的最优路线,然后利用问题一中已建立的优化组合 模型和公交出行最优路线的算法求解,计算6对起始站→终到站之间的最佳路线设计。针对 问题三,我们将每种交通方式近似看作为一个交通源,其服务范围看成为交通影响区,对枢 纽内交通方式间的换乘量进行分析。在充分考虑乘客的舒适性、安全性和可靠性等定性评
城市轨道交通枢纽规划研究综述
本文对目前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相关研究成果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述:(1)城市轨道交通枢纽在城市和区域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2)枢纽建设与城市规划的关系;(3)轨道交通枢纽地区的规划布局。在此基础上,结合实践指出当前研究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
城市客运交通枢纽规模研究
城市客运交通枢纽规模研究
上海铁路南站公共交通枢纽智能化系统研究
上海铁路南站公共交通枢纽智能化系统研究
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工程的设计与展望——天津站交通枢纽的设计实践
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工程的设计与展望——天津站交通枢纽的 设计实践 作者:宋长江 作者单位: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conference_7497041.aspx
城市对外交通枢纽交通分布预测
城市对外交通枢纽交通分布预测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公共服务中心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公共服务中心大楼位于上海市闵行区虹桥交通枢纽综合开发区域内,是整个虹桥商务区建设的第一栋建筑,新成立的虹桥商务区管理委员会将入驻于此。建筑的主要功能是为虹桥交通枢纽提供交通保障、社会综合管理、运行维护、安全防范、应急协调等服务。
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的动态评价方法研究
紧密结合城市轨道交通枢纽设计评价的实际需求,提出以乘客行为特征为基础要素的动态评价方法,建立了基于智能体(agent)理论的枢纽乘客行为模型与枢纽环境抽象模型;并进一步结合评价目标,构建了基于动态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动态评价方法,为枢纽评价提供全新的思路与手段,对既有评价体系的内容与方法加以补充完善。通过实例分析,对动态评价方法进行了实施验证。
试论城市铁路客运枢纽与道路公共交通的衔接
城市铁路客运枢纽是一种交通换乘系统,其中包含了多种交通方式,铁路客运与市内客运交通方式的衔接为该系统主要的换乘行为,此外,城市客运交通方式之间的换乘也是系统所具备的功能,但在我国多数的城市中,主要是由道路公共交通来承担客流的集散,基于此,本文在分析城市铁路客运枢纽和道路公共交通的基础上,分析了二者之间具体的衔接。
天津轨道交通枢纽建设的思考
区域轨道交通一体化的率先实现,是京津冀城市群协调发展的关键。加快区域轨道交通网络的发展,同样对天津铁路枢纽是一次关键的发展机遇,作为京津冀都市圈中的核心城市之一,天津铁路枢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挖掘。文章结合天津铁路枢纽既有线路,提出了对天津轨道交通枢纽建设的几点思考。
探析轨道交通枢纽的综合开发规划
针对轨道交通枢纽的综合开发规划,做了简单的论述.首先,分析了综合开发的概念.其次,结合实际案例,对轨道交通枢纽的综合开发,进行了论述分析.最后,总结了综合开发规划的要点.城市轨道交通枢纽起到着联系交通路线的作用,因此做好综合开发规划,有着必要性.
基于余弦决策法对城市轨道交通枢纽换乘的评价
通过分析影响城市轨道交通枢纽换乘若干因素,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法和熵权相结合的方法对相应指标确定混合权重,通过余弦决策法对城市轨道交通换乘做出综合评价.此模型兼顾主观偏好和客观实际,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合理性与有效性.
城际轨道交通枢纽与城市慢行交通的接驳规划设计
随着我国城市群的快速发展,以城际轨道交通(城际铁路)为主的交通方式使得城市群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慢行交通作为与城际轨道交通接驳的末端方式,可以很好的解决居民出行问题.城际轨道交通枢纽与城市慢行交通的接驳对于城市交通绿色出行,提升环境品质具有促进作用.
基于AnyLogic仿真的城市轨道交通枢纽通道宽度研究
选取北京城市轨道交通枢纽西直门站单双向客流条件下的步行通道进行调研,采集乘客步行速度,统计得到85%行人步速分布区间。基于anylogic软件构建客流交通模型,利用调研数据标定仿真参数。在仿真过程中通过改变通道宽度及客流量,输出通道内的区域密度数据,拟合宽度-密度函数曲线并建立函数模型。最终给出不同客流量条件下的通道宽度建议取值。
城市轨道交通枢纽适应性仿真系统实现策略
首先在5个仿真子系统的划分基础上,建立设施布局图、设施数据设置、仿真数据设置、仿真过程演示、仿真结果分析5个功能模块。其次提出了离散和连续仿真相结合、微观和宏观仿真相结合、基于启发式算法的仿真优化策略、虚拟环境动画演示和多线程控制策略等仿真实现方法。接着提出了基于uml的类模型、状态模型、交互模型的面向对象建模方法。然后从设施布局、设施规模、客流规模、进出站列车四个角度分析了设施适应性的对比评价研究策略。最后应用提出的基于遗传算法的仿真优化策略,实现了售检票区域子系统内进出站闸机的仿真优化配置算法的验证与分析,为仿真系统的应用开发奠定了理论和技术基础。
宋家庄交通枢纽分析
宋家庄交通枢纽分析 宋家庄地铁站:北京地铁宋家庄枢纽站总建筑面积56311.44m2。 北京地铁5号线、10号线和规划中的亦庄线及亦庄开发区轻轨等在 此汇集、换乘;地面上的工交枢纽站总占地面积4.99hm2,建筑面 积98000m2。其中:地上60600m2,地下37400m2。设计泊位, 夜间驻公交车80辆,长途车150辆。出租车周转车位54辆,小 轿车等停车位300辆,自行车停车位2000辆。与北京最大的铁 路枢纽站北京火车南站比邻,互补配套。设计满足高峰小时客流集 散量71900人,出入站客流量12375人,地铁出入公交枢纽客流 量8184人。宋家庄枢纽站是北京市区东南部地区重要的综合交通 枢纽,是国内乃至亚洲现阶段已建和在建的最大的地铁枢纽站。 轨道交通5号线、10
轨道交通枢纽换乘效率评价指标构建
换乘枢纽是影响现代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讨论影响换乘效果因素基础上,对枢纽换乘效率进行分析,给出乘客在换乘枢纽内的平均换乘时间、换乘路径客流量、平均走行距离等换乘有效性指标的计算方法。结合枢纽站内拥挤度、舒适度和安全性等指标,从有效性和顺畅性等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评价指标体系中单项指标计算,表明构建的评价指标更具有科学性和完整性,将换乘枢纽作为一个整体,突出客流特征的数学模型可达到全局最优。
深圳北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
深圳北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荣获2012年度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该站包括站台层、设备夹层、高架候车层、商业夹层,总建筑面积59.4万m2,钢结构最大跨度为86m,最大悬挑为63m,总用钢量为6.3万t。拉索幕墙2万m2,候车大厅5.6万m2,共64部步行楼梯、181部电扶梯。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环保销售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