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层两跨方钢管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两层两跨方钢管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为了研究采用穿芯高强螺栓一端板节点的方钢管混凝土框架的抗震性能,对一榀两层两跨的方钢管混凝土柱一钢梁框架进行了竖向荷载和低周反复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观测了框架的破坏形态,得到了框架试件...
方钢管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
方钢管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通过对一榀两跨三层的方钢管混凝土组合框架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模型试验,研究了方钢管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对方钢管混凝土组合框架节点的合理设计施工提出建议。
新型方钢管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新型方钢管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本文介绍了新型方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梁节点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结果,研究了内填混凝土、加劲肋长度和梁柱相对尺寸等对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有关的设计建议。
方钢管混凝土框架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
方钢管混凝土框架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本文在液压伺服振动台上对一单跨、两开间、五层方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了无支撑和有支撑模型地震反应试验。振动台输入e1一centro波(n—s)、天津波、武汉人工波,并分6度和7度两级输入。在不同试验阶段,实测了三种地震...
方钢管再生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为研究方钢管再生混凝土柱—再生混凝土梁节点的抗震性能,对4个不同构造措施的方钢管再生混凝土柱—再生混凝土梁节点进行了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对试件破坏过程及模式进行了细致的观测,并对滞回曲线、骨架曲线、承载能力、耗能能力、延性性能及刚度退化等多项抗震性能指标进行详细分析,以此揭示不同的节点构造措施对方钢管再生混凝土柱—再生混凝土梁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试件的滞回曲线均较饱满,试件的受力过程均可分为弹性阶段、弹塑性阶段和破环阶段;增设节点板或加强环等措施能够提高试件的承载能力与初始刚度;各试件的平均位移延性系数在2.42~3.24具有较好的延性性能;各试件在破坏状态时的等效粘滞阻尼系数均在0.50以上,表明该型节点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随着加载目标位移值的不断增加,刚度退化规律呈现出先快后慢的特点。
钢管混凝土框架加固后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
钢管混凝土框架加固后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对一榀损伤方钢管混凝土框架加固后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进行试验,对试验结果及框架的滞回性能、破坏特征、延性等抗震性能做了分析,并将试验结果与该框架在无初始损伤时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
后包钢管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结合工程实践,进行了三个不同形式的后包钢管混凝土框架节点和一个普通钢管混凝土框架节点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后包钢管混凝土框架节点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以及不同钢管厚度、不同加劲肋形式对节点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后包钢管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不低于普通的钢管混凝土框架节点。研究为加固钢筋混凝土柱提出了一种新方法。
方钢管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研究
本课题为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项目编号:013120104 1 方钢管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研究 周学军曲慧 (山东建筑工程学院科技处山东济南250014) 摘要: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方钢管混凝土框架梁柱常用的两种节点形式即栓焊混合连接和全焊接 连接进行了三维实体建模,在此基础上利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研究了两种节点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 滞回性能,并对两种节点形式的抗震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全焊接连接节点的抗震性能优于栓焊混 合连接节点的抗震性能。 关键词:方钢管混凝土梁柱节点低周往复荷载 滞回曲线 抗震性能 钢管混凝土由于具有承载力高,抗震性能好,节约钢材和施工简捷等突出优点,因而近十年来,在 高层建筑和其他结构体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发展十分迅速。在这些建筑中框架结构是最常用的结构体 系之一,而在框架结构体系中,节点又是结构构
梁通柱断式方钢管混凝土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研究梁通柱断式方钢管混凝土中节点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和抗震性能.该种节点在节点区中断柱的外钢管,使钢筋混凝土梁的纵筋在节点直通.在节点区设置芯钢管、密排箍筋、竖向短筋连系上下钢管混凝土柱.通过2个缩尺模型试件的拟静力试验,得到节点试件的破坏过程、破坏形态、试件滞回曲线和试件各组成部分的荷载-应变关系.试验结果表明:该种节点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性能良好.试件破坏发生在梁根部,节点区尚有较大承载潜力,试件的耗能性能、位移延性良好.轴压比的增大对于承载力有提高作用,但耗能能力和位移延性有降低趋势.
方钢管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方钢管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通过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方钢管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分析了其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承载能力、变形能力、刚度退化、耗能能力以及结构的破坏机制,为进一步的理论分析提供参考。同时研究了含钢率、长细比和轴压比对方钢管混凝...
方钢管混凝土边柱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通过柱端加载的3个内隔板三面焊接的方钢管混凝土柱-h形钢梁节点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其不同轴压比情况下节点的破坏模式、延性、耗能性能等。试验结果表明,内隔板与柱壁未焊一侧受力约为内隔板与柱壁焊接一侧的1/3,内隔板未焊一端梁翼缘侧面柱壁间焊缝被撕裂,内隔板与柱壁板焊接一侧梁翼缘在柱顶位移约70mm时发生局部屈曲。研究结果表明,节点具有很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层间转角位移延性系数μ=3.40~3.45,弹性和弹塑性层间位移角分别为φy=0.0075~0.0083rad、φu=0.0279~0.0286rad,等效粘滞阻尼系数he=0.247~0.462。满足现行抗震规范的要求。三面焊接的内隔板式节点可以用于方钢管混凝土边柱节点。
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平面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进行了3榀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平面框架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分析了轴压比和梁柱线刚度比对框架抗震性能的影响。得到了框架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及各阶段的荷载和位移值,分析了框架的破坏特征、延性、耗能能力、承载能力及刚度退化。试验结果表明:框架滞回曲线饱满,具有良好的变形性能和耗能能力;增大轴压比将降低框架的延性和水平极限承载力,提高框架的耗能能力;增大梁柱线刚度比将降低框架的延性和耗能能力,提高框架的水平极限承载力。试验结果可为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框架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组合框架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基于现行规范,设计制作方钢管混凝土-钢梁组合框架中间层中柱节点(╋)、中间层边柱节点(┣)、顶层边柱节点(┏)三种模型,并进行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节点在钢梁翼缘与侧板连接角隅处产生应力集中现象;在相同材料和截面尺寸条件下,顶层边柱节点比中间层中柱节点和中间层边柱节点提前达到屈服,其极限承载力介于后两者之间;三种节点滞回曲线均比较饱满,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节点延性均较好。利用abaqus建立有限元模型,对试件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进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分析轴压比对节点承载力的影响。
方钢管混凝土柱_钢梁平面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方钢管混凝土柱_钢梁平面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基于ANSYS分析方钢管混凝土框架的滞回特性
基于ansys分析方钢管混凝土框架的滞回特性——根据方钢管混凝土框架在低周反复荷载下的非线性分析理论,通过ansys建立了方钢管混凝土组合框架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得出了方钢管混凝土框架的理论滞回曲线,与现有试验结果对比较为吻合,为方钢管混凝土框...
损伤方钢管混凝土框架加固后滞回性能试验理论研究
损伤方钢管混凝土框架加固后滞回性能试验理论研究——为了研究损伤方钢管混凝土结构加固后的抗震性能,基于一榀三层两跨的损伤方钢管混凝土框架加固后的拟静力试验,分析了反复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的滞回性能,并根据滞回曲线进一步得出了框架顶层骨架曲线及相应...
含填充墙钢管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
含填充墙钢管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为了解决含填充墙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通过对两榀单跨两层带填充墙矩形钢管混凝土框架进行水平低周反复加载试验,深入研究了此种结构的承载能力、延性、耗能能力以及破坏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带填充墙矩形钢管混凝...
钢管混凝土框架环板贯穿节点抗震性能研究
针对外加强环式节点及隔板贯通式节点的受力特点进行了介绍,并系统分析了大量的研究结果,指出这种节点容易在环板处形成破坏,为此提出了结合翼缘削弱的环板贯通式节点则可实现强节点。
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抗震性能数值分析
根据《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推荐的节点形式,制作了两类带内隔板的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即栓焊连接和全对焊连接。建立同时考虑大变形的几何非线性、高强螺栓连接的面—面接触非线性、材料非线性等三重非线性因素的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低周反复加载有限元分析,研究两类节点的抗震性能,并对两类节点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节点延性及耗能指标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栓焊连接节点由于螺栓的滑移致使节点的刚度较全对焊连接节点小,螺栓的滑移导致节点的屈服荷载较全对焊节点低,且全对焊节点与栓焊连接节点相比,承载力较大;两类节点滞回曲线均比较饱满,具有较好的耗能性能,由滞回曲线分析得出的耗能指标均满足结构抗震设计的要求,且全对焊连接节点的耗能能力大于栓焊连接节点的耗能能力,抗震性能优于栓焊连接节点。为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四层两跨高性能混凝土框架的抗震性能
通过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对四层两跨高性能混凝土框架的破坏形态、破坏机制、恢复力模型、变形恢复能力、位移延性、刚度退化以及耗能能力等进行了研究,并对多层多跨框架结构的最优破坏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实现逐层梁铰机制的框架具有良好的整体延性和耗能能力,框架顶点和层间位移延性系数达到4.5~8.0。编制了基于恢复力模型的滞回全过程分析程序,应用该程序对四层两跨高性能混凝土框架进行了模拟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良好。在此基础上,对高性能混凝土框架结构基于"中震可修"的性能指标及其限值进行了初步探讨。
方钢管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
目前,在建筑中对于建筑材料抗震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于方钢管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的研究也日益增多。本文通过方钢管混凝土在建筑应用的需求,根据一定试验和经验研究分析方钢管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并为方钢管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计算理论的建立提供一定的参考。
带ALC墙板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为了研究地震作用下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alc)条板或砌块与钢管混凝土框架的共同受力性能和破坏机理,进行了1榀钢管混凝土框架和3榀带alc条板或砌块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试件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参数为墙板厚度、墙板连接形式和墙板类型。观察试验全过程和结构破坏特征,分析试件顶部水平荷载与水平位移关系滞回曲线、延性系数、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指标。试验研究表明,采用u形钢卡、钩头螺栓和拉结筋等合理构造措施的alc条板或砌块与钢管混凝土框架在地震作用下可以很好协同工作和共同受力,并具有良好的安全保障,可以在高层组合结构中应用和推广。
轻骨料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矩形钢管轻骨料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作者:张飞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科技大学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thesis_y1789618.aspx 授权使用:大连理工大学图书馆(dllg),授权号:0cc1c88a-1310-401f-a8ea-9ea80116a765 下载时间:2011年3月16日
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组合框架抗震性能研究
뫾쓏듳톧쮶쪿톧캻싛컄랽룖맜믬쓽췁훹ꆪ룖솺ퟩ뫏뿲볜뾹헰탔쓜퇐뺿탕쏻ꎺ돂톩솫짪쟫톧캻벶뇰ꎺ쮶쪿튵ꎺ뷡릹릤돌횸떼뷌쪦ꎺ키퇒;맹폱죙20090505 랽룖맜믬쓽췁훹ꆪ룖솺ퟩ뫏뿲볜뾹헰탔쓜퇐뺿ퟷ헟ꎺ돂톩솫톧캻쫚폨떥캻ꎺ뫾쓏듳톧놾컄솴뷓ꎺhttp://d.g.wanfangdata.com.cn/thesis_y1510314.aspx쿂퓘쪱볤ꎺ2009쓪12퓂11죕
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组合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近年来,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组合框架结构是在高层建筑中应用较多的一种结构型式.针对汶川地区一个8层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组合框架结构,以梁柱线刚度比为计算参数,采用pushover分析对该结构地震作用下的性能进行计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组合框架结构的梁柱线刚度比不大于0.46时,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可为其抗震研究提供一些参考数据.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移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