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洞设计界面对硅橡胶软衬材料粘接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改变树脂表面形态中孔的直径以及分布后其与硅橡胶软衬材料的粘接效果,获取一种增加硅橡胶软衬材料粘接强度的简便可靠的方法。方法:利用模具制作3.6×2.5×3.0mm3的带孔的自凝树脂板,要求如下:边距1mm、孔的直径分别为1.0mm、1.5mm、2.0mm,间隔2mm,孔的厚度为1.0mm;同等型号的树脂板相对,中间加1.5mm的软衬材料,形成"三明治"结构,利用改良的"L"型拉伸实验进行剥脱力值的测定,并进行统计学分析;选择第一组实验中力值较大的一组直径制作全部打孔和周边打孔两组树脂板,重复实验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任选一个直径制作平板组和周边打孔组,制作"三明治"结构,然后利用拉伸实验进行剥脱力值的测定,并对所得的数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三组直径的全部打孔组剥脱力值分别为512.64±231.44572N、463.75±98.90334N与480.85±47.841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mm组的全部打孔和周边打孔组剥脱力值为469.26±94.83642N与440.09±56.60532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mm组的平板组和周边打孔组剥脱力值为625.68±72.19835N与688.52±85.89314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树脂界面打孔增加硅橡胶类软衬材料的粘接强度确实可行;鉴于直径为1.0mm、1.5mm、2.0mm组及周边打孔和周边打孔的剥脱力值相当,可直接采用周边打孔增加粘接强度。
改性钛酸钾晶须对硅橡胶软衬材料性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经表面改性的钛酸钾晶须对硅橡胶软衬材料性能的影响.方法:将经硅烷偶联剂kh-570改性过的钛酸钾晶须按照1%、2%、3%、4%、5%的比例添加到硅橡胶软衬材料中作为实验组,未添加者作为对照组,对复合材料的邵氏硬度、拉伸强度进行测试,并计算拉伸伸长率.结果:随着钛酸钾晶须添加比例的增加,邵氏硬度也不断增长,拉伸强度及拉伸伸长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晶须的添加量为4%时综合性能最好,其邵氏硬度、拉伸强度、拉伸伸长率分别是(30.92±0.02)、(2.20±0.02)mpa和(365.93±4.28)%,p<0.05.结论:当钛酸钾晶须添加比为4%时,软衬材料综合性能达到最佳状态.
硅橡胶与骨架材料的粘合性能研究
研究硅橡胶与聚酰亚胺纤维织物、聚酰胺纤维织物、聚酯纤维织物、玻璃纤维织物、聚四氟乙烯及金属等骨架材料的粘合性能。偶联剂vtps、开姆洛克608、偶联剂kh-550/a-151并用体系和偶联剂a-151/间苯二酚并用体系是硅橡胶与骨架材料的良好粘合剂,能有效提高硅橡胶与聚酰胺纤维织物、聚酯纤维织物、玻璃纤维织物、聚四氟乙烯、不锈钢和铝合金的粘合强度。在骨架材料表面处理胶浆中,粘合剂含量为10%,硅橡胶与骨架材料的粘合强度较高,粘合剂增粘效果较佳。聚酰亚胺纤维类织物与硅橡胶的粘合性能很差,只有使用开姆洛克608作表面处理胶浆粘合剂,聚酰亚胺纤维织物与硅橡胶才可获得良好的粘合性能。
橡胶—钢粘接界面断裂韧性实验研究
采用双悬臂夹层梁试样,对橡胶—钢粘接界面的i型边缘裂纹的扩展情况及断裂韧性进行实验研究.通过声发射技术的监测将裂纹扩展划分为无损伤、开裂、失稳扩展三个阶段,把线弹性断裂力学中的柔度和能量释放率引入到橡胶—钢粘接界面断裂韧性的计算中,由实验测出裂纹的张开位移计算出夹层梁的柔度曲线,进而得到了能量释放率曲线,并对断裂韧性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
柔性接头用低模量硅橡胶配方及界面粘接技术研究
研究了硫化剂、增粘剂和补强填料等组分对一种低模量、低硬度和高强度的硅橡胶配方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同时研究了一种胶粘剂配方来满足硅橡胶与金属钢界面粘接的工艺要求。该硅橡胶配方的剪切模量小于0.3mpa,与钢界面粘接的剪切强度大于2.5mpa,满足柔性接头部件的性能要求。
碳黑用量对硅橡胶压阻材料性能的影响
以高导电纳米碳黑为导电填料,甲基乙烯基硅橡胶为基材,制备出了硅橡胶压阻材料,并对其电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碳黑用量对硅橡胶压阻材料电性能、压缩应力松弛性能以及电阻蠕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碳黑用量对硅橡胶压阻材料的性能影响很大。当碳黑用量为质量分数14%~16%时,所制得的硅橡胶压阻材料性能优良,在反复加载20次的过程中,其压阻曲线的重复性很好,这为其下一步的器件化提供了可能。
增粘剂对道路嵌缝硅橡胶密封材料性能影响研究
硅橡胶是一种难粘材料,通过添加增粘剂可有效改善硅橡胶的粘结强度。主要研究了硅烷偶联剂kh550作为硅橡胶密封材料的增粘剂对硅橡胶密封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粘剂对硅橡胶体系起到催化作用。随着增粘剂用量的增大,硅橡胶的表干时间缩短,交联密度增大,而粘结强度和拉伸强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2万t/a高性能硅橡胶特种硅橡胶及改性硅油新材料项目
该项目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平邑口工业园区,由宜昌希利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总用地面积约为21820平方米,主体工程以有机硅单体装置的水解料为主要原料,建成年产20160吨的水解料分离装置,配套建设年产14000吨高性能特种硅橡胶及6000吨改性硅油生产线。
氯化丁基橡胶与不锈钢界面粘接性能研究
本文通过选用底涂剂作过渡层,提高了胶黏剂的粘接强度。使氯化丁基橡胶与不锈钢粘接界面的剥离强度达到6.78kn/m~7.11kn/m,解决了复合材料压力容器高压疲劳试验时氯化丁基橡胶内衬衬与不锈钢接嘴界面之间出现的剥离问题。
硅橡胶基涂层材料的水下吸声性能
国防科技大学的王清华等人以聚甲基乙烯基硅氧烷、含氢硅油、粒径23.86μm的石墨为原料,制得了硅橡胶基吸声涂层材料;并研究了涂层材料在水下的吸声性能。结果表明,当石墨的质量分数为20%时,常压下硅橡胶基涂层材料的平均吸声系数高达92.6%;加压后涂层材料的吸声性能急剧下降。
硅橡胶材料基本性能讲解.
硅橡胶材料基本性能讲解.
硅橡胶材料基本性能讲解
硅橡胶材料基本性能讲解
成孔方法对硅橡胶泡沫材料泡孔结构的影响
利用ct技术研究了通过溶析成孔法、化学发泡法和混合发泡法制得的硅橡胶泡沫材料的泡孔结构,并对影响泡孔结构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成孔方法对硅橡胶泡沫材料的泡孔结构有重要影响,通过不同成孔方法可以获得不同泡孔结构的硅橡胶泡沫材料。
阻燃硅橡胶材料的制备与性能初探
分别探讨了氢氧化铝(ath)/氧化铁、氧化铜、稀土氧化物(reo)用量对硅橡胶(mmq)阻燃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5.0g硅橡胶中加入6.0g氢氧化铝与1.50g氧化铁时,硅橡胶的阻燃性能较好,但力学性能一般;当硅橡胶中加入5.0g氢氧化铝与1.25g氧化铁时,再分别加入少量的氧化铜或稀土氧化物可有效改善硅橡胶的阻燃及力学性能,其最佳用量分别为0.25g或0.075g。
硅橡胶泡沫材料的泡孔结构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余凤湄等人利用ct技术研究了通过溶析成孔法、化学发泡法及混合发泡法制得的硅橡胶泡沫材料的泡孔结构。结果发现,成孔方法对硅橡胶泡沫材料的泡孔结构有重要影响:溶析成孔法得到的硅橡胶泡沫材料为开孔结构;
硅橡胶与金属粘合性能研究
硅橡胶与金属粘合性能研究
氢氧化铝对电气绝缘材料用硅橡胶性能的影响
考察了氢氧化铝对硅橡胶(mvq)硫化胶物理机械性能和电绝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mvq中加入氢氧化铝,氢氧化铝粒度越细,对mvq硫化胶物理机械性能影响越小;当氢氧化铝用量≥90份时,随着氢氧化铝用量的增加,mvq硫化胶的硬度上升,拉伸强度、拉断伸长率和撕裂强度下降,电性能提到改善,漏电起痕与蚀损试验重量损失减少,同时,二段硫化能显著改善并稳定硫化胶的绝缘电阻率。
道路伸缩缝嵌缝用硅橡胶粘结性能影响因素探讨
道路伸缩缝嵌缝用硅橡胶的粘结性能对于保证道路使用质量和延长道路使用寿命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探讨了填料、增塑剂、增黏剂等助剂对道路伸缩缝嵌缝用硅橡胶密封材料粘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填料不影响硅橡胶的粘结强度;增塑剂用量增加,硅橡胶的粘结强度减小;增黏剂用量增加,硅橡胶的粘结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增黏剂的合适用量为0.6质量份。
硅酸铝纤维对硅橡胶阻燃防火性能的影响
为了提高硅橡胶的防火性能,在其中加入硅酸铝纤维。研究了硅酸铝纤维对硅橡胶力学和阻燃防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硅酸铝纤维用量的增加,硅橡胶的力学性能下降,而阻燃性能提高;添加40份硅酸铝纤维时,硅橡胶的拉伸强度为6.4mpa,扯断伸长率为220%,氧指数为33.1%,6mm厚的硅橡胶试片能在1100℃的高温火焰下保持15min不被烧穿。硅酸铝纤维能均匀分散在硅橡胶中,能够稳定硅橡胶的燃烧灰烬,形成坚固炭化层,从而起到阻燃防火的效果。
石墨烯/硅橡胶复合材料性能的研究
分别采用热解还原法和溶液法制备石墨烯(trg)和trg/硅橡胶(mvq)复合材料,并对trg/mvq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和物理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trg能够明显提高mvq的导电性能,随着trg用量的增大,trg/mvq复合材料的体积电阻率明显降低,trg的渗滤阈值为0.0194;trg对mvq具有补强作用,随着trg用量的增大,trg/mvq复合材料的邵尔a型硬度和拉伸强度明显提高;trg在mvq基体中分散良好,部分互相交错搭接在一起,形成了贯通的导电网络。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硬景施工员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