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围护材料热导率反演模拟研究
本文建立了建筑围护墙体导热反问题求解模型.采用控制容积法求解一维非稳态导热方程,得到墙体各节点的温度值;应用遗传算法编制建筑围护材料热导率的反演程序,确定了墙体的热导率,结果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该方法可为确定广阔地理位置所对应气候条件下的建筑维护墙体热导率提供准确参照.
基于DeST能耗模拟的建筑内围护结构保温对比分析
目的在建筑外围护结构保温的基础上,通过对建筑能耗的动态模拟,对两种住宅建筑内部围护结构保温方式(内墙保温和楼板保温)的使用效果进行分析,比较哪种方式更经济有效.方法采用清华大学建筑能耗动态模拟软件dest进行住宅户间传热及建筑能耗的分析.结果在建筑中不同位置的住户受到的户间传热的影响也不尽相同,中间住户受到的影响最大;楼板传热造成的户间传热,一般高于内墙传热造成的户间传热.结论采用楼板保温的方式比采用内墙保温的方式,更有利于减少户间传热;综合经济方面的因素,在考虑采用内围护结构保温方式时,宜优先考虑楼板保温.
北美典型气候区建筑围护结构HM模拟及分析
为明确气候参数、材料参数对建筑围护结构模拟结果的影响,以及热湿耦合传递模型(hm)和被普遍采用的glaser模型之间的差异,在热湿过程模拟软件wufiplus中选择北美典型气候区的20个代表城市,设置15组外墙构件,进行空间单元hvac需求、室内热湿环境和外墙热湿性能的全年模拟.模拟结果与室外气候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室外气温、太阳辐射、相对湿度和风驱雨不同程度地影响相关结果.通过材料参数控制所得2组hm和3组glaser模型的对比,表明液态水相关参数、含湿量引起的材料参数的变物性取值对模拟结果有显著影响.北美典型气候区hm模拟对我国建筑围护结构热湿过程相关的气候参数、材料参数和评估方法的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SMW工法作围护结构的基坑开挖数值模拟分析
以smw工法为围护结构的上海地铁4号线临平路站出入口基坑工程为例,建立了有限元模型,模拟其开挖全过程,探讨参数变化对基坑开挖结果的影响,并对其变形情况进行分析,得出了用smw工法的墙体侧向位移呈中间大两头小趋势、桩墙底端应力聚积较大且极易在此处发生剪切破坏的结论;提出了施工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在坑外或开挖基坑内放置过量荷载的建议。
相变材料特性对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的影响
采用有限容积法对选用相变材料时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问题进行数值研究。利用"焓法模型"进行求解,得出如下结论:随着相变层的增厚,相变层内侧温度变化越小,稳定时间在增加;随着相变温度的升高,相变层内侧温度变化比较大,稳定时间在缩短,相变温度主要影响相变层的稳定时间;随着相变潜热量的增加,相变层内侧温度变化较小,稳定时间增长。由此可见,不同相变材料的潜热量对传热的稳定时间有直接影响;当导热系数较小时,固体层内侧温度变化较小,稳定时间比较长;当导热系数较大时,全天都可以较快地进行热传递,从而导致温度变化比较大;相变半径的影响可以不予考虑。
某北方城市居住建筑围护结构对建筑能耗影响模拟分析
以某北方城市的居住建筑为基础,采用equest软件进行建模,并进行模拟计算分析.研究了在建筑有遮阳、无遮阳的情况下,不同厚度保温层的围护结构、不同节能玻璃对建筑能耗的影响情况.得出了如下结论:保温层的变化对耗冷量的影响微乎甚微,对耗热量的影响也是逐渐变小;玻璃u值(传热系数)的增加,全年耗热量下降,总能耗下降;遮阳系数(sc值)也会对能耗的变化产生影响.
某北方城市居住建筑围护结构对建筑能耗影响模拟分析
以某北方城市的居住建筑为基础,采用equest软件进行建模,并进行模拟计算分析。研究了在建筑有遮阳、无遮阳的情况下,不同厚度保温层的围护结构、不同节能玻璃对建筑能耗的影响情况。得出了如下结论:保温层的变化对耗冷量的影响微乎甚微,对耗热量的影响也是逐渐变小;玻璃u值(传热系数)的增加,全年耗热量下降,总能耗下降;遮阳系数(sc值)也会对能耗的变化产生影响。
HDPE/MWCNT复合材料薄膜热导率的激光脉冲法研究
采用激光脉冲法测量了高密度聚乙烯/多壁纳米碳管(hdpe/mwcnt)复合材料薄膜的热导率.研究发现热导率随mwcnt含量增加而升高,并且在mwcnt含量小于3.35vt%(体积百分比)时热导率随mwcnt含量增加变化的速度明显高于mwcnt含量高于3.35vt%的区域.当温度低于hdpe熔点时,热导率随温度变化很小,而当温度超过hdpe熔点时,热导率明显增大.提出hdpe/mwcnt复合材料的热导率与mwcnt导热网络的形成密切相关;并建立了热导率渗流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相符.
论围护构造与材料对建筑节能的影响
文章通过分析目前多数地区外墙保温构造,并对比先进国家的外墙构造,揭示我国建筑外墙节能效果不佳的原因,提出北方地区宜普及内保温做法和南方地区直接用纤维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外墙做法,同时提出工厂复合或合成保温墙板的思路,以达到更好的建筑节能效果。
相变材料在建筑围护结构中的应用研究
建筑围护结构中采用相变材料可以有效地解决室内环境舒适度、节能和环保三方面平衡问题。本文介绍了该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国内外在相变墙体、屋顶、窗和地板等方面的部分研究成果,并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变材料在建筑围护结构中的应用
收稿日期:2004-10-28 作者简介:张 华(1970-),女,吉林长春人,讲师,在读博士,从事热力学研究。 文章编号:1007-6743(2005)01-0026-04 相变材料在建筑围护结构中的应用 张 华,徐宇工 (北京交通大学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北京 100044) 摘要:建筑围护结构中采用相变材料可以有效地解决室内环境舒适度、节能和环保三方面平衡 问题。本文介绍了该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今后在多种相变材料的应 用、相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分析以及相变材料与建筑材料的融合问题等方面仍需进 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相变材料;建筑围护结构;室内舒适度;节能;环保 中图分类号:tk12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室内
基于外围护结构性能的住宅建筑能耗模拟分析
采用equest模拟软件对某住宅建筑不同外围护结构条件下的冷、热负荷情况进行模拟。通过与原建筑模拟结果对比,得出外墙传热系数、外窗传热系数、综合遮阳系数、屋面等因素对其能耗的影响,分析了每个因素对住宅建筑负荷影响的权重,供同类建筑设计、外围护结构选型时参考。
基于外围护结构性能的住宅建筑能耗模拟分析
本文采用equest模拟软件对某住宅建筑不同外围护结构条件下的冷、热负荷情况进行模拟,通过与原建筑模拟结果对比,得出外墙传热系数、外窗传热系数、综合遮阳系数、屋面等因素对其能耗的影响,分析了每个因素对住宅建筑负荷影响的权重,供同类建筑设计、外围护结构选型时参考。
建筑材料热特性对地下工程围护结构热行为的影响
在地下室传热数理模型的基础上,借鉴ipte技术的基本思想,将计算区域划分为八个长方形区域,由热流连续和边界条件确定傅里叶系数,对每个区域用分离变量法进行了求解。通过对三种建筑材料构建工程传热量和温度分布的计算,分析了围护结构建筑材料对传热过程的影响。
能耗模拟在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中的应用
以上海地区某宾馆建筑为研究对象,为降低能耗拟对建筑围护结构进行改造,有外墙加保温层、屋顶加保温层和外窗贴隔热膜3种改造方案.利用建筑能耗模拟软件对原有建筑及3种改造方案实施后的建筑进行了全年空调能耗模拟,并给出了经济性分析,由分析结果可以看出,采用外窗节能改造方案的经济性最好.
上海某住宅建筑围护结构能耗模拟与节能性分析
本文在对长江流域气候和住宅建筑能耗特点及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措施适应性的分析基础上,以上海某节能住宅小区内建筑为例,采用dest软件对其典型住宅楼进行了能耗模拟,比较了不同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方式对采暖、空调及全年总能耗的节能率的影响,最终得到最适用于上海地区的围护结构节能措施,为夏热冬冷地区住宅建筑的节能设计方案提供依据。
玻璃钢蜂窝夹层结构板热导率研究
玻璃钢蜂窝夹层结构板除高比强度、比刚度的优点外,还具有低热导率的特点,是一种隔热保温材料,在航天、航空、建筑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对蜂窝夹层结构板的热导率进行了理论上的研究,分别对传导、对流、辐射进行分析,最后得到可供设计使用的热导率计算公式及曲线。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很符合。
高速工具钢低温热导率的实验测定
通过使用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的"金属材料低温热导测试装置"。以液氮为冷却介质,采用稳态法,实测了w9mo3cr4v材料在80~300k的低温热导率。该试验数据精确度高,为高速钢刀具深冷处理的计算机模拟提供了必要的数据,同时填补了该材料低温参数的国内空白。
模拟体厂房装饰项目基坑围护及模拟堆坑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 1.1工程概况 1 1.2施工部署 1 1.3施工进度计划 5 1.4施工总平面图 6 1.5施工准备 6 1.6主要项目施工方法 9 1.7主要施工机具设备 26 1.8劳动组织 27 1.9工程质量措施 28 2.0保证工程安全技术措施 29 2.1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 31 2.2节约措施 35 1.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主要实施内容为新建模拟堆坑的基坑围护和模拟堆坑土建施工。基坑开挖深8.2m,设计采用钻孔灌注桩围护+旋喷桩止水,并采用一道混凝土顶圈梁,钻孔灌注桩为两排,为φ600@760,有效桩长17.0m,高压旋喷桩为φ700@500,设置在两排钻孔灌注桩中间。 模拟堆坑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25,抗渗等级为s6,底板厚度为1500mm,侧壁厚度250~2460mm不等。 围护结构φ600钻孔灌注桩,桩长17.0
浅层地下建筑围护结构传热模拟的一种新方法
地下建筑围护结构传热量模拟,是实现热湿环境系统动态模拟的基础课题。通过对浅层地下结构进行简化,并根据空调系统实际运行特点,建立了传热过程的数学模型。用气象模型产生作用于工程的地面空气温度,用线上求解技术实现传热过程的动态模拟。并通过两个实际工程的同步实测与模拟,确认了模拟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用平行热线法测定含炭耐火材料热导率
1概述热导率是含炭耐火材料的一项重要物理性能指标,但含炭耐火材料热导率的测试比较困难,一是制品导电;二是在高温下容易氧化,需在惰性或还原性气氛中完成;三是其热导率较大。2测试方法的确定耐火材料热导率的测量,按照原理划分为稳态和非稳态两种实验方法,具体...
锻件常用铝合金的热导率
锻件常用铝合金的热导率
某深基坑施工期围护结构变形监测与数值模拟分析
以某黄土地区地铁车站深基坑工程为研究背景,介绍了该工程周边环境、结构形式及拟建场区的地质条件;根据工程特点分为4个典型工况,并根据各个工况结束时测得的基坑围护桩水平位移结果,分析了该基坑在开挖过程中围护桩的变形规律;通过建立三维模型对基坑开挖过程中围护桩变形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将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最终得到基坑整个围护结构的变形规律及土方开挖的影响范围。
地铁车站基坑围护结构变形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
文章通过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合肥市高铁南站地铁车站6#风井基坑开挖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监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围护结构最大水平位移发生在基坑中部位置,呈两端小、中间大的\"中凸形\"分布;数值模拟结果与监测结果基本一致,且变化规律相吻合;通过改变数值模型的施工设计参数数值,发现增加钢支撑刚度、围护桩刚度或减小钢支撑水平间距均会显著降低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研究结果可为合肥地铁基坑支护方案设计提供依据,也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内装施工员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