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瓷砖的出口国际标准
国际标准是国际贸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研究国际标准,掌握其变化,对避免国际贸易风险, 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有着重大意义。同时,可以促进整体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长期以来负责制定和发布各行业的应用标准。iso13006:1998和iso10545 分别作为瓷砖的定义、分级、特性和测试方法一直被多个国家认可并被应用。在我国瓷砖的检验标准制过 程中也部分地采纳和修改了iso的相关标准。2012年3月国际标准化组织公布了新的陶瓷砖国际标准 iso13006:2012,取代了使用多年的iso13006:1998。与以往旧版标准相比,新标准的主要包括: (1)明确了标准只适用于干压陶瓷砖和挤压陶瓷砖,不适用于异型配件砖和马赛克(表面积不大于49cm2 的砖); (2)增加了对吸水率小于0.5%的挤压陶瓷砖的技术要求; (3)增加了特定使用条
我国建筑陶瓷标准与国际接轨
2001年中国入世以来,经济形势日新月异,建筑卫生陶瓷的发展更是有目共睹,但在发展的进程中,作为建筑陶瓷里面的一个“行规”一产品标准,却仍是留用10多年前的。随着技术与工艺的发展,这样一个跨年代的标准自然不能适应目前整体陶瓷行业的发展,甚至可能成为中国陶瓷发展的一个“绊脚石”。
陶瓷砖日本标准与国际标准的差异
国际上大多数国家的陶瓷砖标准修订(修改)都会参考国际标准。日本陶瓷砖标准在修订过程中也参考国际标准,但考虑到日本陶瓷砖市场的具体情况,又作了一定程度的修改。现将陶瓷砖日本标准和国际标准进行对比,并指出了两者之间的差异。
建筑陶瓷生产的现状与对策
建筑陶瓷生产的现状与对策
建筑陶瓷
-1- 建筑陶瓷的应用概念及其运用 摘要:凡是用于修饰墙面、铺设地面、安装上下水管、装备卫生间以及作为建筑和装饰 零件用的各种陶瓷材料制品,统称为建筑陶瓷。建筑陶瓷质地均匀,构造致密。强度和硬度 都较高,耐水耐磨耐化学腐蚀,耐久性好,品种繁多,是常用的建筑、装饰及卫生设备材料。 关键词:建筑陶瓷装饰环境 陶瓷在我国有源远流长的历史,经过历代陶工们辛勤劳动和不断创新,形成了各式各样 的陶瓷装饰纹样。每个历史时期的审美感受和制作工艺的差异,从而形成不同的陶瓷装饰形 式。在建筑装饰工程中,陶瓷是最古老的装饰材料之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陶瓷在 花色、品种、性能等方面都有了巨大的变化,为现代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带来了越来越多兼具 实用性装饰性的材料。在建筑工程中应用十分普遍。 一、建筑陶瓷的生产 建筑陶瓷的生产随着产品特性、原料、成型方法的不同而有
建筑陶瓷的现状与发展
建筑陶瓷的现状与发展
陶瓷砖国际标准ISO 13006:2012解析
本文介绍了最新陶瓷砖国际标准iso13006:2012《陶瓷砖——定义、分类、特性和标记》在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以及包装标识等方面的主要要求,并分析了标准的主要变化,指出新标准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陶瓷砖新国际标准发布国内企业需留意
从佛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获悉,国际标准化组织在2012年3月1日发布了新的陶瓷砖国际标准iso13006:2012ceramictiles-definitions,classification,characteristicsandmaking,取代旧版陶瓷砖标准iso13006:1998。与旧版标准相比,新标准的主要变化包括:明确了
陶瓷砖新国际标准发布国内企业需留意
从佛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获悉,国际标准化组织在2012年3月1日发布了新的陶瓷砖国际标准iso13006:2012ceramictiles—definitions,classification,characteristicsandmaking,取代旧版陶瓷砖标准iso13006:1998。
建筑陶瓷能耗限额标准宣贯
建筑陶瓷能耗限额标准宣贯
建筑陶瓷结晶釉的研制
本文用正交实验法来设计建筑陶瓷结晶釉配方。由于结晶釉的多变性和复杂性,本文研究分析影响釉面结晶的各方面因素,找出了一套包括配方、釉料细度、釉层厚度、烧成制度、保温时间等关键工艺参数的结晶釉制作工艺。
建筑陶瓷抛光废渣制备轻质陶瓷材料的研究
建筑陶瓷抛光废渣制备轻质陶瓷材料的研究
建筑陶瓷抛光废渣制备轻质陶瓷材料的研究
本文主要探讨了建筑陶瓷生产中产生的抛光渣的再生利用。针对抛光渣可塑性低、烧成温度偏高等问题,添加高可塑性的镁质粘土与熔剂性原料,采用可塑法成型或者压制法成型,烧成温度低于1200℃,烧成时间2小时左右,通过优化工艺制度与调整烧成制度,研制出了以闭口气孔为主,无渗透性的轻质陶瓷材料。其性能为:体积密度0.46~0.75g/cm3,抗压强度9.8~13.1mpa,抗折强度5.7~7.1mpa,耐酸性98.5~99.3%,耐碱性98.1~98.7%,导热系数0.121w/m·k,隔音量26~32db,热稳定性350℃至20℃水中3次不裂,抗冻性-15~15℃冻融循环20次。
第五章建筑陶瓷 (2)
装饰材料与工艺 主讲老师:隋志刚 第五章建筑陶瓷 ?第一节:陶瓷的基本原料 ?第二节:陶瓷的类别及制品 ?第三节:建筑陶瓷施工工艺 第一节:陶瓷的基本原料 一、建筑陶瓷的原料 陶瓷胚体的主要原料有可塑性原料、瘠性原料、溶剂原料等三类。 可塑性原料即黏土,它是陶瓷坯体的主体原料。瘠性原料用来降低黏土 的塑性,减少坯体收缩和烧成时坯体的变形。常用的瘠性原料有石英、 熟料和瓷粉。将粘土煅烧后磨细而成为熟料,也可将普通粘土的砖角料 磨细后作为熟料,碎瓷片经磨细后叫瓷粉。溶剂原料在高温下熔融后呈 玻璃熔体,是可溶解部分石英颗粒及高岭土的分解产物,并可粘结其他 结晶相。溶剂原料还具有降低烧结温度的作用。溶剂原料常用的有长石、 滑石以及钙、镁的碳酸盐。 釉料 釉是指附着与陶瓷坯体表面的连续玻璃质层,与玻璃相有类似的某 些物理与化学性质,但二者并不完全相同。 釉无固定熔点而
建筑陶瓷产业链的分析与研究
以产业链的管理理论为基础,阐述了中国建筑陶瓷产业链发展现状,剖析了中国建陶产业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如何加强产业链各成员素质的建议。
建筑陶瓷辊道窑新窑的烘烤与调试
本文主要介绍燃煤气辊道窑新窑的烘窑及其过程中各阶段的调试,以使窑炉达到最长使用寿命和最佳状态。
建筑陶瓷的现状与发展
建筑陶瓷的现状与发展
国家发改委拟上调建筑陶瓷等行业能耗标准
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印发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指南通知中指出,对于评估标准标龄较长,个别指标落后于当前实际情况的项目,该委员会“正在组织有关单位抓紧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建筑陶瓷生产布局不均
我国建筑陶瓷业发展很快,近10年,平均每年以29%的速度增长。建筑陶瓷的规格、花色品种已达上千种。虽然如此,我国的建筑陶瓷市场仍不饱和,销售市场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纵观我国建筑陶瓷工业,仍存在不少问题值得研究、探讨和改进。具体表现在:
建筑陶瓷工程论文:浅谈我国建筑陶瓷
建筑陶瓷工程论文:浅谈我国建筑陶瓷 [摘要]当今世界,陶瓷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体系庞大的家族,其分 支目前国际上还没有公认的划分方法,我国按用途划分,把用于建筑工 程结构、建筑装饰的陶瓷制品归为一类,称为建筑陶瓷。国标gb9195 —88中定义建筑陶瓷为:用于建筑物饰面或作为建筑构件的陶瓷制 品。 [关键词]建筑陶瓷陶瓷产品工艺设计 一、建筑陶瓷发展简史 远在商代(公元前17世纪),我国劳动人民就开始用陶管作建筑物 的地下排水道,西周初期已能烧制板瓦、筒瓦。战国初期,开始制作精 美的铺地砖、栏杆砖和凹槽砖,还出现了陶井圈。秦代大量营造宫殿, 使建筑用砖的生产技术进一步向前发展,无论是制品的品种、质量以 及烧制技术都比战国时期前进了一大步。汉代的画像砖,题材广泛,装 饰独特。我们今天仍在使用的“秦砖汉瓦”一词就是源于那个时候。 用于建筑装饰的琉璃瓦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钢筋施工员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