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智能建筑相关内容摘录
为了加强建筑节能管理,降低建筑物使用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室内热环境质量,保护环境, 2006年2月7日,建设部公布了《建筑节能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建筑节能管理条例》正式颁布生效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民用建筑的新建(改建、扩建)、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建筑物用能系统的运行管理等活动及实施对建筑节能的监督管理,都须依照《建筑节能管理条例》的规定进行;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其他与建筑节能有关的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建筑节能标准,依法对新建建筑符合节能标准负责。为了便于智能建筑业业界人士对《建筑节能管理条例》(争求意见稿)的学习,积极参与讨论并提出意见和建议,现将《建筑节能管理条例》(争求意见稿)中有关智能建筑方面的内容摘录如下。
关于公开征求对《建筑节能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
1 关于公开征求对《建筑节能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 按照国务院2006年立法计划的要求,为了加强建筑节能管理,降低建筑物使用能耗,提高 能源利用效率,改善室内热环境质量,保护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 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我部起草了《建筑节能管理条例 (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2006年3月6日。 请将意见寄送到建设部政策法规司(北京三里河路9号,邮政编码:100835),或发送电 子邮件至jshbfgch@sina.com,或传真至010-58933742。 附件:《建筑节能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 建设部政策法规司 二〇〇六年二月十六日 建筑节能管理条例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立法目的 为了加强建筑节能管理,降低建筑物使用能耗,提高能源利
16建筑节能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
建筑节能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 编辑:慕宇耀1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立法目的 为了加强建筑节能管理,降低建筑物使用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室内热环境质量,保护环 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 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适用范围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民用建筑的新建(改建、扩建)、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建筑物用能 系统的运行管理等活动及实施对建筑节能的监督管理,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民用建筑,是指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 第三条建筑节能定义 本条例所称建筑节能,是指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新建(改建、扩建)、改造和使用过程中, 执行建筑节能标准,采用节能型的建筑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和产品,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和采暖 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系统效率,加强建筑物用能系统的运行管理,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建筑物 室
广州市民用建筑节能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 (2)
广州市民用建筑节能管理条例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加强民用建筑节能管理,降低民用建筑使用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环境质量,促 进全市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 本条例。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民用建筑节能相关活动及监督管理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定义) 本条例所称民用建筑节能,是指民用建筑在立项、规划、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依照有 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及建筑节能标准和规范,在保证民用建筑使用功能和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 下,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民用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合理、有效地利用能源的活动(以下 简称建筑节能)。 第四条(管理体制)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是我市建筑节能工作的主管部门,
我国建筑节能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
我国建筑节能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 收藏此信息打印该信息添加:未知来源:未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立法目的 为了加强建筑节能管理,降低建筑物使用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 善室内热环境质量,保护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 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适用范围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民用建筑的新建(改建、扩建)、既有建筑 的节能改造、建筑物用能系统的运行管理等活动及实施对建筑节能的监督管 理,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民用建筑,是指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 第三条建筑节能定义 本条例所称建筑节能,是指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新建(改建、扩建)、 改造和使用过程中,执行建筑节能标准,采用节能型的建筑技术、工艺、设 备、材料和产品,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和采暖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系统效率, 加强建筑物用能系统的运行管理,利用可再生
广州市民用建筑节能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
广州市民用建筑节能管理条例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加强民用建筑节能管理,降低民用建筑使用能耗,提高能源利用 效率,改善环境质量,促进全市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 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 国可再生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 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民用建筑节能相关活动及监督管理适用本条 例。 第三条(定义) 本条例所称民用建筑节能,是指民用建筑在立项、规划、设计、建 造和使用过程中,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及建筑节能标准和规范, 在保证民用建筑使用功能和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采取有效措施, 降低民用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合理、有效地利用能源的活动 (以下简称建筑节能)。 第四条(管理体制)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是我市建筑节能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全市
国务院:《建筑节能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出炉
国务院2006年立法项目工作计划的《建筑节能管理条例》,日前已由建设部完成征求意见稿,并向国家发改委等多个部门发出了征求意见函,要求2006年2月24日前将书面意见反馈给建设部。针对我国建筑节能标准的实施和监督缺乏可操作性法律依据的现状,在《建筑节能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中,首次明确提出通过经济激励促进建筑节能,并要求商品房标明节能指标,政府公共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要强制能效测评,否则将依法处罚。
《武汉市城市综合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
《武汉市城市综合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1条【立法目的】为规范城市综合管理行为,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建设国家中心城 市,优化城市人居环境,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2条【适用范围】本条例适用于本市市区和市人民政府确定实行城市化管理的其他地区。 第3条【概念界定】本条例所称城市综合管理,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依法对城市公 共基础设施、公共客运交通、道路交通安全、市容环境、环境保护、园林绿化、公共水域(湖 泊)等公共事务和秩序进行服务和管理的活动。 第4条【基本原则】城市综合管理应当遵循以人为本、服务为先、依法管理、公众参与的原 则。 第5条【管理体制】本市城市综合管理实行市区分级负责,以区为主,街道、社区为基础, 部门联动的管理体制。 第6条【市级职责】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城市综合管理工作的领
排污许可证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
排污许可证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 http://www.***.***2007-11-23 排污许可证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立法目的) 为了加强对污染源的监督管理,控制和减少污染物排放,规范排污许可行为,根据《中 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 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 洋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适用范围) 国家对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排放废气、废水、产生环境噪声污染和固体废物的行为实行许 可证管理。下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内直接或间接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 位、个体工商户(以下简称排污者),应按照本条例的规定申请领取排污许可证: (一)向环境排放大气污染物的; (二)直
地下水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
1 地下水管理条例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立法目的和依据)为加强地下水管理和保护,促 进地下水可持续利用,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根据《中华人民 共和国水法》等法律,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适用范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勘查、开发、 利用、节约、保护、管理地下水和防治地下水污染,适用本条 例。 本条例所称地下水是指赋存于地表以下的水(含地热水、 矿泉水)。 第三条(基本原则)开发利用和管理保护地下水应当统筹 规划、保护优先、高效利用、合理储备、防治污染、加强监测、 严格管理,实行取用水总量与水位控制制度。 第四条(管理体制)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地下 水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全国 地下水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按照职 责分工,负责地下水有关工作。 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在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设立 的流域管理机
《收费公路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
收费公路管理条例(修订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收费公路管理,规范公路收费行为,保护收费公路 使用者、投资者、债权人、经营管理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公路事业的可 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以下简称公路法),制定本 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收费公路,是指符合公路法和本条例规定,经 批准依法收取车辆通行费的公路(含桥梁和隧道)。 第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支持、促进公路事业的发展。公路发展 应当以非收费公路为主,以收费公路为辅。 收费公路以高速公路为主体,其建设、养护、管理资金除一般公共预算 投入外,通过政府举债、社会资本投资、征收车辆通行费等方式筹集。 第四条收费公路发展实行用路者付费。收费公路的投资、建设和 管理坚持鼓励社会资本投资、防控政府债务风险、实行信息公开和加强 政府监管的原则。 收费公路使用者依法享有收费公路相关信息的知情权。 第五条任何
《排污许可证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
关于征求对《排污许可证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 环办函“2008”1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 局(厅),华东、华南、西北、西南、东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 染防治法》、《噪声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海洋 环境保护法》和《行政许可法》有关规定,我局组织拟定了《排污许 可证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现送你单位征求意见。请于2008年 2月6日之前将书面意见反馈我局。 联系人:国家环保总局污染控制司王晓密崔莹 电话:66556277,66556244(兼传真) 电邮:csc@sepa.gov.cn wang.xiaomi@sepa.gov.cn 通讯地址:北京市西直门内南小街115号 邮编:100035 附件:1.《
工业节能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发布
日前,为了加强工业节能管理,健全工业节能管理体系,持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信部起草了《工业节能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稿对节能管理、节能监察、工业企业节能、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等方面进行了明确。根据意见稿,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应当编制并组织实施工业节能规划或者行动方案。
哈尔滨市新型墙体材料发展应用和建筑节能管理条例
1 哈尔滨市新型墙体材料发展应用和建筑节能管理条例 (2006年10月13日哈尔滨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2006年12月8日黑龙江省第十届人民代表 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批准)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新型墙体材料发展应用和建筑节能管理,节约能 源,保护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 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有关 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新型墙体材料发展应用和 建筑节能管理。 农民在宅基地自建住宅的,暂不适用本条例。(建设部143号 令第29条)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新型墙体材料,是指符合国家、地方相关技 术标准和产业政策,以非黏土材料为主要原料生产的具有节能、节土、 环保等功能的建筑墙体材料。
济南市新型墙体材料发展应用与建筑节能管理条例
济南市新型墙体材料发展 应用与建筑节能管理条例 (2004年9月29日济南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2004年11月25日 山东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批准)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新型墙体材料发展应用与建筑 节能管理,保护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节约能源,根 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新型墙体材料的生 产、使用和建筑节能管理,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市新型墙 体材料发展应用与建筑节能的管理监督工作,并负 责历下区、市中区、槐荫区、天桥区新型墙体材料发 展应用与建筑节能的具体管理工作。 章丘市、平阴县、济阳县、商河县、历城区、长清 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 辖区内新型墙体材料发展应用与建筑节能管理工 作。 国土资源、环境
广州市建筑节能管理条例下半年有望出台
我省城市建筑面积总量位居全国第一,是全国建筑节能工作的重点。据统计,到2006年止我省既 有建筑面积为24亿平方米,居全国第二,其中城市建筑面积为13亿平方米,居全国第一,并以每 年新建成建筑面积1.2亿平方米的速度继续增加。广州、深圳大型公共建筑面积总量仅次于北京、上 海。我省大部分地区属夏热冬暖地区,建筑耗能主要用于夏季制冷,按现行的建筑节能标准,我省 90%以上的既有建筑未能达到标准要求,节能潜力巨大。我省建筑节能工作直接影响到全国建筑节 能工作,进一步做好建筑节能工作,是我省建设事业的当务之急。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能源资源日趋紧缺,可持续发展的承载能力相当脆弱。建筑业 是能源需求增长较快的领域,我国每年新增建筑面积高达18亿-20亿平方米,是世界上最 大的建筑市场。在各种能源消耗当中,建筑耗能是全社会的耗能大户,已成为与交通、工业 并
济南市新型墙体材料发展应用与建筑节能管理条例
!""#!$!" !"#$ !"#$% !"&!"#$%&’()*+,-./01234! 56789:;?!@ab:!cdefgh"gi!j klmno!pqlrs# !’&lmtuvwx$%y’z[\?6" " ij"u" "3g"mu-uefdeg!$ %y’z[*+,-./01b3_kl$ !)&$%y’z[\*+,-m! !¡¢£ ¤¥¦§$ /01b\*+
《西安市民用建筑节能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
1 西安市民用建筑节能条例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民用建筑节能管理,降低使用能耗,提高 能源利用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 民共和国建筑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陕西省建筑节能条 例》、《陕西省新型墙体材料发展应用条例》等法律、法规,结 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新建民用建筑节能、既有民用 建筑节能改造、绿色建筑推广、可再生能源和新型墙体材料在 民用建筑中的应用、民用建筑用能系统运行节能及其监督管理 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民用建筑,是指居住建筑、国家机关 办公建筑和商业、服务业、教育、卫生等其他公共建筑。 本条例所称民用建筑节能,是指在保证民用建筑使用功能 和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其使用过程中能源消耗的活 动。 第四条市、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将民用建筑节能工作纳入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节能
法制办公布《建筑市场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
一个时期以来,我国建设领域特别是政府投资项目和重大建设项目,绝大部分执行了招投标制度,公开招标比例大幅度提高。然而,建筑市场形形色色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政府部门监管职责不明确、工程建设领域信息公开不规范不透明、资金管理使用混乱、施工监理不严格、安全责任不落实,一些建设单位为了逃避法律的约束,
《建筑市场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发布
国务院法制办近日公布了《建筑市场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规定,建设单位不得将建设工程肢解发包,不得要求承包单位将已经承包的部分建设工程分包给指定单位。
加强建筑节能管理对策与措施论文
浅谈加强建筑节能管理的对策与措施 【摘要】我国在建筑节能方面已形成了比较配套的法律法规 体系,建筑节能工作也正在向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迈进, 但也应该看到建筑节能工作在思想认识、经济激励政策、供热收费 制度和节能监管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加快建筑节能改进的步伐。 【关键词】能耗;建筑节能;存在问题;对策与措施 1我国建筑节能的现状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力相对较弱的 国家,而我国的房屋建筑规模却很大,据统计,目前我国建筑能耗 已占社会总能耗的30%左右,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为发达国家的 3倍以上。面对目前我国建筑能耗的严峻形势,党中央从战略高度 提出了发展节能型住宅和公共建筑,通过建筑节能这一平台,促进 节约型社会发展。现阶段,我国已经形成了以《节约能源法》为主 体、以《民用建筑节能条例》为骨干、以《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 为配套的
建筑节能管理实证研究——以杭州为例
建筑节能是城市建设的重点发展方向,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分析了杭州市公共建筑节能现状,以典型案例入手,进一步研究阻碍建筑节能发展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从体制、管理、技术等不同层面提出了推广建筑节能的优化途径。
城镇住房保障条例(征求意见稿)
城镇住房保障条例(征求意见稿)
广东省绿色建筑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
1 附件 广东省绿色建筑条例(草案)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立法目的】为促进绿色建筑发展,规范绿色建筑 活动,节约资源,改善人居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法律、 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绿色建 筑的规划、建设、运行、改造等活动,以及对绿色建筑活动的监 督管理和引导激励。 本条例所称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全寿命期内,节能、节地、 节水、节材、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 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民用建筑。 本条例所称民用建筑,是指居住建筑、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 用于商业、服务业、教育、卫生等其他公共建筑,包括工业用地 范围内用于居住、办公、生活服务等用途的建筑。 第三条【发展原则】绿色建筑的发展应当按照政府引导、市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客户经理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