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氧—好氧交替工艺生物除磷及活性污泥特殊染色
厌氧—好氧交替工艺生物除磷及活性污泥特殊染色——研究了“厌氧—好氧交替工艺”生物除磷工艺,确定最佳厌氧时间为1.5h,最佳好氧时间为4h。应用特殊染色法直接将活性污泥制成切片染色,通过显微镜镜检PHB、Poly-p(聚磷颗粒),可以监测除磷效果
脱氮除磷活性污泥法工艺计算
一、生物脱氮工艺设计计算 (一)设计条件: 设计处理水量q=30000m3/d=1250.00m3/h=0.35m3/s 总变化系数kz=1.42 进水水质:出水水质: 进水codcr=350mg/lcodcr=100mg/l bod5=s0=160mg/lbod5=sz=20mg/l tn=40mg/ltn=15mg/l nh4 +-n=30mg/lnh4 +-n=8mg/l 碱度salk=280mg/lph=7.2 ss=180mg/lss=ce=20mg/l vss=126mg/l f=vss/ss=0.7曝气池出水溶解氧浓度2mg/l 夏季平均温度t1=25℃硝化反应安全系数k=3 冬季平均温度t2=14℃ 活性污泥自身氧化系数kd=0.05 活性污泥产率系数y=0.
活性污泥法脱氮除磷工艺的优化设计
活性污泥法脱氮除磷工艺的优化设计 刊名: 化工学报 英文刊名:ciescjournal 年,卷(期):2009,60(12)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hgxb200912027.aspx
脱氮除磷活性污泥法计算
一、生物脱氮工艺设计计算 (一)设计条件: 设计处理水量q=30000m3/d=1250.00m3/h=0.35m3/s 总变化系数kz=1.42 进水水质:出水水质: 进水codcr=350mg/lcodcr=100mg/l bod5=s0=160mg/lbod5=sz=20mg/l tn=40mg/ltn=15mg/l nh4 +-n=30mg/lnh4 +-n=8mg/l 碱度salk=280mg/lph=7.2 ss=180mg/lss=ce=20mg/l vss=126mg/l f=vss/ss=0.7曝气池出水溶解氧浓度2mg/l 夏季平均温度t1=25℃硝化反应安全系数k=3 冬季平均温度t2=14℃ 活性污泥自身氧化系数kd=0.05 活性污泥产率系数y=0.
活性污泥法脱氮除磷工艺优化设计的灵敏度分析
活性污泥法脱氮除磷工艺优化设计的灵敏度分析
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相结合的脱氮除磷处理工艺
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相结合的脱氮除磷处理工艺 [摘要]:活性泥-生物膜结合的污水处理技术,为改善水厂处理 城市污水的能力提供了更为简单而高效的技术,针对其处理工艺进 行原理与结果分析,表面其处理的效果完全可以满足工业化需求。 [关键词]:活性泥生物膜脱氮除磷工艺分析 中图分类号:o643.36+1文献标识码:o 文章编号:1009-914x(2012)32-0366-01 一、活性污泥和生物膜法机理分析 活性泥与生物膜处理工艺引起优越性能在水处理中获得了较好 的效果,在国内具有较为广阔的前景。在未来的污水处理工艺中将 占有较大的比例。下面就对其处理的基本机理进行分析。 活性污泥和生物膜组合的污水处理工艺中,是向活性污泥曝气 池中投放悬浮型材料所制成的微生物生长载体,利用悬浮物生长的 活性泥和附着生
交替式内循环活性污泥工艺的应用
**资讯http://www.***.*** **资讯http://www.***.*** **资讯http://www.***.***
污泥转移序批式间歇活性污泥法(SBR)工艺除磷特性
污泥转移序批式间歇活性污泥法(sbr)工艺是由连续运行的生物选择器和数个并联的sbr主反应器构成的,通过污泥回流的方式提高了sbr反应阶段的活性污泥量并削减了沉淀阶段的污泥总量,从而强化其除污能力,并提高其容积利用率.新工艺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的试验结果表明,污泥转移量对系统除磷影响显著;当污泥转移量为0、15%和30%时系统出水总磷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16.5%、74%和93%;生物选择器中厌氧释磷量与污泥中phb(聚-β-羟基丁酸)含量呈现良好的正相关性.在适宜的运行模式下,sbr充水比45%、污泥龄10d、污泥转移量30%,系统对总磷的平均去除率能达到93%以上,出水总磷浓度可控制在0.30mg.l-1以下,且其它出水各项水质指标均能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的要求.
活性污泥
活性污泥 1污泥膨胀的概念及测定指标 1.1污泥膨胀的概念 活性污泥是活性污泥处理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之一,其表观现象 是活性污泥絮凝体的结构与正常絮凝体相比要松散一些,体积膨胀,含水率上升, 不利于污泥底物对污水中营养物质的吸收降解,并且影响后续工序的沉淀效果。 一般从以下三个方面定义污泥膨胀:沉降性能差,区域沉降速度小;污泥松散, 不密实,污泥指数较大;由丝状菌引起的污泥膨胀中,丝状菌总长度大于1×104 m/g。 1.2污泥膨胀的理论 chudoba在1973年提出了选择性理论,该理论以微生物生长动力学为基础,根 据不同种类微生物的最大生长速率μmax及其饱和常数ks值的不同,分析丝状菌 与菌胶团细菌的竞争情况。该理论认为活性污泥中存在a、b两种类型微生物种 群,丝状菌属于a型;具有低的ks和μmax值,在低基质浓度时具有高的生长速 率并占
活性污泥法工艺的原理
活性污泥法工艺的原理 一、活性污泥的形态、组成与性能指标 1.活性污泥法工艺 活性污泥法工艺是一种应用最广泛的废水好氧生化处理技术,其主要由曝气池、二次沉淀池、 曝气系统以及污泥回流系统等组成(图2-5-1)。废水经初次沉淀池后与二次沉淀池底部回流的活性污 泥同时进入曝气池,通过曝气,活性污泥呈悬浮状态,并与废水充分接触。废水中的悬浮固体和胶状 物质被活性污泥吸附,而废水中的可溶性有机物被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用作自身繁殖的营养,代谢转 化为生物细胞,并氧化成为最终产物(主要是co2)。非溶解性有机物需先转化成溶解性有机物,而后 才被代谢和利用。废水由此得到净化。净化后废水与活性污泥在二次沉淀池内进行分离,上层出水排 放;分离浓缩后的污泥一部分返回曝气池,以保证曝气池内保持一定浓度的活性污泥,其余为剩余污 泥,由系统排出。 2.活性污泥的形态和组成 活性污泥通常为黄褐色(有时呈铁红色
活性污泥法工艺分类
活性污泥法主要工艺分类 类型具体工艺 普通活性污泥法及其变型 普通活性污泥法 硝化工艺 a/o脱氮工艺 a/o脱磷工艺 a2/o脱氮除磷工艺 ab法 氧化沟 卡鲁赛尔氧化沟 双沟式氧化沟 三沟式氧化沟 奥贝尔氧化沟 一体化氧化沟 sbr工艺 传统sbr工艺 iceas cast dat-jat unitank 各种工艺的主要优缺点和最佳适用条件 工艺名称主要优缺点最佳适用条件 优点: 1、去除有机物效果好 2、硝化工艺可去除氨氮 3、技术成熟,十分安全可靠 普通活性污泥法及 硝化工艺 4、污泥经厌氧消化达到稳定 5、用于大型污水厂费用较低 6、沼气可回收利用 缺点: 1、生物脱氮除磷效果差 2、用于中小型污水厂费用偏高 3、沼气回收利用经济效益差 不要求脱氮除磷的大 型和较大型污水处理 厂 a/o除磷工艺 优点: 1、去除有机物的同时可生物除磷 2、污泥沉降性能好
膜生物反应器与传统活性污泥工艺除污特性比较
比较了膜生物反应器(mbr)和传统活性污泥工艺(cas)在相同运行条件下对生活污水的除污特性。结果表明,mbr系统对cod、nh3-n和tn的平均去除率比cas分别高14.4%、51.2%和37.3%。但mbr中膜的截留使系统相对比较封闭,制约了通过排放高磷污泥的生物法除磷,除磷效率仅为32.9%,低于cas工艺(43.0%);将mbr与化学除磷工艺相结合,mbr系统除磷效率可达93.3%。
腐殖土活性污泥技术的除污效能及除臭效果
阐述了腐殖土活性污泥工艺的基本原理,从微生物菌群结构、除污效能、控制恶臭气体及改善污泥沉降和脱水性能等方面介绍了该工艺的特性,同时说明了该技术的典型工艺流程及设计参数。实践表明,腐殖土活性污泥工艺可强化对氮、磷的去除,使污泥脱水性能大大改善,实现污水处理流程的无臭化。
污水的好氧生物处理-活性污泥法
污水的好氧生物处理-活性污泥法
微生物在活性污泥法水处理中的应用
微生物在活性污泥法水处理中的应用 作者:白明松,刘佳 作者单位:沈阳市北部污水处理厂,辽宁,沈阳,110035 刊名:中国科技博览 英文刊名:zhongguobaozhuangkejibolan 年,卷(期):2010(32) 参考文献(3条) 1.谭慧杰微生物在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应用前景[期刊论文]-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8) 2.孙琪娟浅谈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期刊论文]-科学咨询2006(10) 3.顾夏声;李献文;竺建荣查看详情2003(06) 本文读者也读过(5条) 1.孙琪娟浅谈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期刊论文]-科学咨询2006(19) 2.李芙蓉.胡召明.缪礼鸿.lifu-rong.huzhao-ming.miaoli-hong好氧活性污泥法处理高碱性废水的实验研究 [期刊论文]-
活性污泥法简述
活性污泥法简述 【格林大讲堂】 当前流行的污水处理工艺有:传统活性污泥法、ab法、sbr法、 氧化沟法、a/a/o法、a/o法等,这几种处理工艺都是从活性污泥法 派生出来的,且各有其特点。 活性污泥法工艺是一种应用最广泛的废水好氧生化处理技术,其 主要由曝气池、二次沉淀池、曝气系统以及污泥回流系统等组成。 废水经初次沉淀池后与二次沉淀池底部回流的活性污泥同时进 入曝气池,通过曝气,活性污泥呈悬浮状态,并与废水充分接触。废 水中的悬浮固体和胶状物质被活性污泥吸附,而废水中的可溶性有机 物被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用作自身繁殖的营养,代谢转化为生物细胞, 并氧化成为最终产物(主要是co2)。 武汉格林环保有完善的服务体系和配套的专业环境工程团队,秉 着崇高的环保责任和义务长期维护提供免费的污水处理解决方案,是 湖北省工业废水运营管理行业中的品牌。18年来公司设计并施工了上
腐殖土强化活性污泥工艺的除污效果研究
分别采用腐殖土强化活性污泥系统与普通活性污泥系统处理生活污水,考察了对cod、nh3-n、tn、tp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腐殖土强化活性污泥系统与普通活性污泥系统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差别不大,平均去除率都在86%左右;腐殖土可以强化普通活性污泥系统对营养盐的去除,特别是明显提高了对tp的去除效果,腐殖土强化活性污泥系统对nh3-n、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1.50%、54.83%和62.67%,比普通活性污泥系统分别高出8.67%、8.16%和33.84%。可见,增加腐殖土反应器是改善普通活性污泥系统脱氮除磷效果的有效方法。
废水好氧生物处理工艺(1)——活性污泥法
1 第三章废水好氧生物处理工艺(1)——活性污泥法 第一节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原理 一、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工艺流程 1、活性污泥法的基本组成 ①曝气池:反应主体 ②二沉池:1)进行泥水分离,保证出水水质;2)保证回流污泥,维持曝气池内的污泥浓度。 ③回流系统:1)维持曝气池的污泥浓度;2)改变回流比,改变曝气池的运行工况。 ④剩余污泥排放系统:1)是去除有机物的途径之一;2)维持系统的稳定运行。 ⑤供氧系统:提供足够的溶解氧 2、活性污泥系统有效运行的基本条件是: ①废水中含有足够的可容性易降解有机物; ②混合液含有足够的溶解氧; ③活性污泥在池内呈悬浮状态; ④活性污泥连续回流、及时排除剩余污泥,使混合液保持一定浓度的活性污泥; ⑤无有毒有害的物质流入。 二、活性污泥的性质与性能指标 1、活性污泥的基本性质 ①物理性能:“菌胶团”、“生物絮凝体”:
活性污泥法的工艺设计及原理
活性污泥法工艺的设计与运行管理 一、曝气池设计 在进行曝气池容积计算时,应在一定范围内合理地确定污泥负荷(ns)和污泥浓 度(x)值,此外,还应同时考虑处理效率、污泥容积指数(svi)和污泥龄等参数。 设计参数的来源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经验数据,另一个是通过试验获得。以生活 污水为主体的城市污水,主要设计参数已比较成熟,可以直接取用于设计,但是对于工 业废水,则应通过试验和现场实测以确定其各项设计参数。在工程实践中,由于受试验 条件的限制,一般也可根据经验选取。 1.曝气池容积的设计计算 (1)污泥负荷的确定 (2)混合液污泥浓度的确定 2.需氧量和供气量的计算 (1)需氧量 (2)供气量 ①影响氧转移的因素 a.氧的饱和浓度 b.水温 c.污水性质 a.污水中含有的各种杂质对氧的转移产生一定的影响,将适用于清水的kla用于污 水时,需要用系数α进行修正。 污水的kla
5活性污泥法工艺及应用-1
5活性污泥法工艺及应用-1
城市污水脱氮除磷系统的活性污泥菌群结构特征
为表征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并了解污水处理工艺、进水水质和地域环境等因素对其分布的影响,采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9座城市污水处理厂生物脱氮除磷系统的活性污泥群落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活性污泥系统中的优势微生物种群均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为主,而且变形菌主要分布在β-proteobacter纲,最大比例达到了约24%;脱氮除磷菌属主要为亚硝化单胞菌属(nitrosomonas)和accumulibacterphosphatis,最大比例分别为4.69%和7.51%;活性污泥微生物的多样性和丰度指数受进水水质的影响较为明显,而不同样品的相似度则受到工艺类型和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
活性污泥法设计
activatedsludgeprocessdesignexample (withnitrification) 1.designinformation flowrateq=20,000m3/d(averageday) influentbod5s0=200mg/l(soluble) influentvssx0=0mg/l effluentbod5se=20mg/l effluentss=20mg/l effluentvssxe=13mg/l effluentbod5s=7.4mg/l(soluble) influentnh3-nsnh1=40mg/l effluentnh3-nsnh=0mg/l growthyieldyh=0.5 ya=0.22 decayr
活性污泥法课程设计
学号:2010122140 课程设计 题目 城镇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 (活性污泥法) 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 专业环境工程 班级环境工程一班 学生姓名张琼 指导教师谭雪梅 2012年12月7日 1 目录 目录......................................................................1 第一章设计任务...........................................................4 1.1设计任务及要求....................................................4 1.1.1设计任务...............................................
活性污泥法中污泥龄应用问题探讨(1)
活性污泥法中污泥龄应用问题探讨(1)
活性污泥法回流污泥强化技术的探讨
介绍活性污泥法的基本特点和回流污泥强化技术的重要性,对目前回流污泥强化技术的措施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并指出研究新型回流污泥强化技术的方向。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港口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