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地块花岗质片麻岩的独居石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依据电子探针独居石Th-U-Pb化学法(CHIME)对分布于佳木斯地块北部花岗质片麻岩进行定年,其中独居石415 Ma年龄值报道了佳木斯地块北部存在志留纪晚期的岩浆热事件,(494.35±23.6)Ma、(506.96±52.20)Ma(、481.04±23.19)Ma的独居石年龄值表明,佳木斯地块北部存在500 Ma(晚泛非期)的高级变质事件,结合南部的锆石SHRIMP年龄数据,认为整个佳木斯地块都存在500 Ma(晚泛非期)的高级变质事件。该时期佳木斯地块和松嫩地块可能已经拼贴到一起,共同遭受了500 Ma(晚泛非期)变质事件的影响。
辽西地区台子里花岗质片麻岩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辽西地区台子里发育一套花岗质片麻岩和表壳岩捕虏体的岩石组合,原划定为建平群大营子组,近年的研究将建平群大营子组解体为花岗质深成侵入体和层状岩系。台子里花岗质片麻岩与辽西建平大营子地区叶柏寿片麻岩、曹家烧锅片麻岩具有相似特征。通过对台子里花岗质片麻岩的锆石形态分析和la-icp-ms准确定年,确定2522ma的岩浆侵位年龄,代表了大营子组底部花岗质片麻岩的侵位时代为太古宙晚期,是辽西地区太古宙重要的岩浆事件,并为本地区新太古代晚期重要陆壳增生事件提供了重要的年代学信息。
辽西台里地区斑状花岗质片麻岩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本文对辽西台里地区的斑状花岗质片麻岩进行了系统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和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这为了解该地区斑状花岗质片麻岩的特征和形成演化,以及探讨华北克拉通地质演化提供了新的岩石学证据。研究结果表明,台里地区花岗质岩石主要由花岗质片麻岩、斑状花岗质片麻岩和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组成。斑状花岗质片麻岩形成晚于花岗质片麻岩,与其呈侵入接触关系。其具斑状结构,含较多碱性长石和石英斑晶,结构构造在不同地段表现各异。远离变形带产出的斑状花岗质片麻岩斑晶较大,无构造变形现象,而在变形带内,其变形强烈,发生糜棱岩化,具"眼球状"构造。斑状花岗质片麻岩的sio2和k2o含量分别为67.54%~75.64%和2.89%~4.67%。其富集轻稀土和ba,sr,亏损重稀土和ti,nb,ta,p等元素,存在弱的负eu异常,推测当时源区残留相中含有较多石榴子石。斑状花岗质片麻岩中锆石为岩浆成因锆石,其发育振荡生长环带,并具较高的th/u比(0.28~1.20)。两个样品的u-pb定年结果(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224.6±2.5)ma和(216.4±0.5)ma。斑状花岗质片麻岩的原岩为i型花岗岩,其源岩是下地壳的中基性火成岩。斑状花岗质片麻岩的原岩形成于晚三叠世,其为华北克拉通中生代岩石圈减薄的岩石学标志。
西藏门巴地区德宗花岗质片麻岩SHRIMP锆石U-Pb年龄及地质意义
德宗花岗质片麻岩体侵位于蒙拉组地层之中。阴极发光分析表明,样品的锆石具岩浆成因特点,离子探针(shrimp)u-pb同位素年龄为(209±6.9)ma,时代为晚三叠世。同时,对该样品中的黑云母进行40ar-39ar测年,其结果为(105.2±1.7)ma。这些精确的年龄数据不仅进一步厘定了冈底斯地区的确存在晚印支期岩浆活动,也为该区蒙拉组变质变形的确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大别山区花岗质片麻岩特征及其地质演化
大别山地区的花岗质片麻岩主要由ttg系列和钙碱性系列组成。ttg系列为太古代时期造陆阶段的产物;钙碱性系列由新元古代和中生代两个时代的花岗质片麻岩组成,反映了两次汇聚过程。新元古代时期,北大陆向南大陆汇聚,“大别山”地区总体处于仰冲盘,发育一套钙碱性系列花岗岩;中生代,则是北大陆形成阶段,南大陆向北靠拢,并发生俯冲、碰撞,伴随着大量的花岗岩的侵位。在此认识的基础上,总结了大别山地区太古代时期古陆核形成及其特征、元古代时期板块运动的发展与演化、古生代特提斯洋从离散至汇聚的发展演化历程。
藏东类乌齐地区花岗质片麻岩锆石Cameca 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西藏东部类乌齐一带吉塘岩群中新识别出一套花岗质片麻岩。花岗质片麻岩中锆石th/u比值较高(th/u>0.49),阴极发光图像显示锆石内部韵律环带明显,具典型岩浆锆石成因的特征。cameca锆石u-pb同位素加权平均年龄为282.1ma±0.9ma,表明花岗岩岩体形成于早二叠世,暗示澜沧江结合带在早二叠世存在岩浆增生事件。
冀北太古代花岗质片麻岩的成因
冀北是华北克拉通早前寒武纪变质基底的主要出露地区之一。分布于承德-滦平和赤城-张家口地区的新太古代花岗质片麻岩主要由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ttgm)组成,构成了低钾、中钾和高钾钙碱性三个岩石化学系列。二长花岗质片麻岩的la-icp-ms锆石u-pb和lu-hf同位素特征揭示其岩浆结晶年龄为2509±10ma。全岩岩石化学、sm-nd同位素和锆石lu-hf同位素研究表明:(1)低钾钙碱性系列的岩石形成于拉班玄武质岩石的低度部分熔融;(2)中钾钙碱性系列岩石主要形成于玄武质岩石和杂砂岩的部分熔融,局部存在英云闪长质片麻岩的部分熔融;(3)高钾钙碱性系列的岩石形成于以高钾中酸性火山岩为主要成分的杂砂岩的部分熔融。结合近年来冀北早前寒武纪地质研究成果,这些太古代花岗质片麻岩全岩sm-nd同位素和锆石lu-hf同位素特征揭示~2.7ga是本区太古代地壳的主要生长期。在新太古代发生了大规模的火山喷发,火山物质形成后不久发生部分熔融形成花岗质岩浆,接着发生变质、变形作用。这些花岗质片麻岩的形成与南美洲西海岸的构造-岩浆活动特征有类似之处,可能反映了太古代末期冀北地区从活动大陆边缘地壳增生、加厚到弧后伸展转化的动力学背景。
内蒙古大青山北麓2.7 Ga花岗质片麻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本文报道了在内蒙中部大青山北麓西乌兰不浪地区早前寒武纪基底中发现的太古宙变质深成体-黑云母花岗质片麻岩的shrimpu-pb定年结果.样品的锆石特征较为一致,阴极发光图像上具明显核-幔-边结构.核部锆石发育密集的岩浆环带,年龄数据分布区间较小,其加权平均年龄(2697±11ma)代表了原岩形成时间,为区内有报道的最古老的高精度岩石年龄,表明区内存在一期2.7ga左右的岩浆活动.幔部及边部锆石具变质重结晶成因,两者除了在阴极发光图像上的差异外,其加权平均年龄(幔部2561±18ma;边部2539±34a)及th、u含量特征极为接近.笔者认为它们共同反映了区域内~2.5ga的构造-热事件.大量证据表明华北克拉通~2.5ga的构造-热事件是华北克拉通形成演化过程中所经历的重要地质事件,该事件之前的岩石在这一地质过程中遭受了强烈改造.
佳木斯—兴凯地块新元古代花岗片麻岩及泛非期S型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佳木斯—兴凯地块位于中亚造山带的东段,是中国东北一个重要的大地构造单元。长期以来,麻山群和黑龙江群一直被认为是佳木斯—兴凯地块的前寒武纪变质基底。但近年来的研究显示,麻山群由具有孔兹岩系特征的表壳岩和变质变形的深成侵入体共同组成,其记录了一期~500ma的麻粒岩相高级变质作用(wildeetal.,1997),但表壳岩的原岩形成时代尚不清楚。黑龙江杂岩是一套由不同时代和类型岩石组成的不具地层含义的混杂岩系,其蓝片岩相变质作用发生在185~166ma,标志着松嫩地体和佳木斯—兴凯地
西秦岭北缘新元古代花岗质片麻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西秦岭造山带北缘古元古界变质杂岩中新识别出新元古代元龙花岗质片麻岩和新阳花岗质片麻岩。花岗质片麻岩中锆石th/u比值较高,阴极发光图象显示锆石内部发育振荡环带,具岩浆成因特点。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914.7±7.6ma(mswd=4.8)、978.5±4.8ma(mswd=1.5)和935.5±3.1ma(mswd=1.3),表明花岗岩岩体形成于新元古代,反映了新元古代早期西秦岭北缘存在一次俯冲碰撞事件,与rodinia超大陆的汇聚事件具有一致性。
秦岭杂岩牛角山花岗质片麻岩体锆石U-Pb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秦岭杂岩中发育的花岗质片麻岩体是目前秦岭造山带核部所识别的最古老的花岗质深成岩体。选取6组粒径晶形好、无磁性锆石进行upb同位素年龄测定,结果是(959±3.6)ma。这一成果对进一步认识该区晋宁期岩浆活动、构造背景及区域变形时代等具有一定意义。
北祁连山西段吊大坂花岗片麻岩的锆石U-Pb年龄及地质意义
对北祁连山西段北大河岩群中发现的吊大坂花岗片麻岩进行了颗粒级锆石u-pb同位素年龄的测定,获得岩体的形成年龄为(751±14)ma,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分析,认为该年龄反映了晋宁期北祁连山地区的第一次造山事件。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花岗片麻岩是古老地壳物质重熔形成的钙碱性石英闪长岩,该年龄的确定为北祁连山早期地壳演化史分析提供了直接的重要的地质信息。
信宜东镇片麻状花岗质岩石同位素年龄的地质意义
信宜东镇的片麻状花岗质岩石是一种糜棱岩化混合岩一混合花岗岩;由岩体边部至中心,具有由长石化区域变质岩→条纹(条痕,斑点)状混合岩→眼球状混合岩→粗粒黑云混合花岗岩(具塑性流动特点)的分带规律,岩石内常含有早期的经受过韧性变形的长石,云母和石英等残留矿物(古成体)它是花岗质原岩经过深层次韧性剪切与重熔形成的原地型混合岩-混合花岗岩,再经受中浅层次脆韧性变形(糜棱岩化)形成的,其中锆石pb-pb法最古
阿尔金超高压花岗质片麻岩中锆石SHRIMP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阿尔金英格利萨依超高压花岗质片麻岩中锆石阴极发光图像和包裹体矿物组合特征显示,其内部结构为由核部岩浆残留部分、幔部变质增生部分和边部后期新生部分组成的核-幔-边三层结构.对其进行的离子探针(shrimp)u-pb年龄测试结果表明,位于锆石颗粒幔部的5个测点的pb/238u年龄值206为484±11~491±12ma,对应th/u为0.01~0.03,加权平均年龄为487±10ma(2σ),应代表该岩石的变质年龄;位于锆石颗粒核部具岩浆生长环带部位测点的pb/238u年龄值介于809±19ma与885±21ma之206间,th/u为0.42~0.83,对应于岩石的原岩岩浆结晶时代.该岩石变质年龄(487±10ma)与阿尔金西段江格萨依榴辉岩峰期变质年龄(约500ma)的一致性,以及其原岩岩浆结晶年龄介于809±19ma与885±21ma之间的确定,不仅证实沿阿尔金南缘断续分布着一条超高压变质岩带,而且进一步表明阿尔金超高压变质岩石是先存地壳物质在早古生代发生深俯冲作用的产物.
敦煌地块发现~3.06 Ga花岗闪长质片麻岩
报道在敦煌地块东巴兔山干沟地区发现形成于中太古代(~3.06ga)的片麻岩.岩相学和岩石化学数据表明研究样品为花岗闪长质片麻岩,具有太古宙ttg质岩石特征.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锆石核部年龄为~3.06ga,表明这套片麻岩形成于中太古代,为敦煌地区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岩石;锆石边部1.92~1.86ga的年龄记录了敦煌地块古元古代末期的构造-热事件.锆石核部hf同位素结果显示,除2个锆石测点的εhf(t)值为5.6和1.2,对应的锆石hf两阶段模式年龄为3091ma和3356ma外,其余26个测点的εhf(t)值均为负值,介于–9.4~–0.5,对应的两阶段模式年龄为4.00~3.45ga,峰值为~3.82ga,表明该花岗闪长质片麻岩原岩的岩浆源区以古老地壳物质为主,伴有少量新生地壳物质的加入;揭示该地区早期地壳物质最初形成的时间至少在始太古代(3.80~4.00ga).结合塔里木地块和华北地块前寒武纪地质已有研究成果,提出敦煌杂岩与米兰杂岩并非同一构造岩石单元;敦煌地块可能曾属于华北克拉通的一部分.
华北克拉通北缘隆化地区S型花岗岩的独居石年龄图谱
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中段的隆化s型花岗岩由石榴石黑云母花岗岩、石榴石花岗岩以及片麻理化的黑云母花岗岩组成。其主体岩性石榴石黑云母花岗岩sio_2和al_2o_3含量分别为64.09%~69.6%以及14.6%~16.13%,k_2o/na_2o>1.0,a/cnk>1,0,mg~#在20.76~34.89之间变化,具有明显的nb、ta、p、ti和sr亏损以及rb、k和th富集。石榴石黑云母花岗岩(样品jb6031-1)采用独居石电子探针u-th-pb化学法进行测年,获得了2553±120ma、2180±42ma和1854±24ma三个年龄峰值。一颗独居石内部成分分带上6个分析点定年结果构成2553±120ma的峰值年龄,这一年龄与我们最新获得的2506±7ma和2541±8ma(继承锆石年龄)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年龄相似,我们将这一独居石年龄解释为继承独居石的年龄,表明在赤城-隆化断裂以北存在太古宙陆块,并且在后期构造-热事件中发生部分熔融形成s型花岗岩。该独居石颗粒幔部成分分带上10个分析点的测年结果揭示的峰值年龄为2181±42ma,该年龄也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年龄值,我们建议2181±42ma为s型花岗岩的结晶年龄,反映了s型花岗岩的侵位时代。独居石颗粒外部成分分带上8个分析点的测年结果构成1854±24ma的峰值年龄,该年龄与华北克拉通中部带的变质年龄接近,我们将其解释为s型花岗岩的变质年龄,表明华北克拉通北缘的构造演化与中部带的构造演化密切相关。
天山东段1.4 Ga花岗闪长质片麻岩SHRIMP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天山最东段星星峡地区出露的片麻岩、混合岩和斜长角闪岩等,一直被看作是东天山最老的地层星星峡群,实际上是中—新元古代变质杂岩体。用shrimp锆石u-pb定年技术分析了星星峡花岗闪长质片麻岩中19颗锆石,由其中谐和性较好的14个锆石的分析结果得到206pb/238u和207pb/206pb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1436±13)ma(2σ)和(1405.2±7.8)ma(2σ),为天山东段星星峡花岗闪长岩的形成年龄,从而确定了天山造山带中元古代基底岩浆岩形成的时间,与北美及欧洲大陆广泛存在的1.4ga岩浆活动具有同时性,对进一步思考天山造山带中1.4ga岩浆活动形成的古陆块在前rodinia大陆时期的归属有重要意义。主元素和微量元素研究结果显示星星峡1.4ga花岗闪长岩具有岛弧岩浆岩特征,与北美中部大陆和欧洲大陆fennoscandia的中元古代非造山作用形成的岩浆岩有所不同。另外,片麻岩中有的锆石具有新的生长边,并给出年轻化和较大的不一致年龄,说明1.4ga片麻岩不同程度地受到新元古代(0.9~1.1ga)变质作用和岩浆活动的改造,同时形成一些混合岩和花岗片麻岩。19颗锆石分析数据中有1个锆石的207pb/206pb比值年龄为(1845±23)ma,与该片麻岩的nd模式年龄相一致,可能代表更古老地壳物质中的残留锆石。
00花岗岩与花岗片麻岩的异同
花岗岩与花岗片麻岩的异同 一、相同点: 原岩成分都是花岗岩。主要矿物成分都是长石、黑云母、石英、角闪石等 二、不同点: (1)成因:花岗岩属于岩浆岩,岩浆喷发侵入地层冷却后形成的岩体。花岗片麻岩是 花岗岩在变质作用形成,一般是在应力作用下使原来的花岗岩产生形变,矿物间发生挤压及 重结晶作用。可包括三种不同类型: ①区域变质作用形成的碱性长石片麻岩; ②混合岩化作用形成的花岗质混合片麻岩; ③与造山运动同时在强应力作用下,由压力结晶作用形成的片麻状花岗岩。 (2)结构:中粒到粗粒,特点是具不连续的明暗交替层,石英和长石形成浅色层,并 呈粒状结构,铁镁矿物构成深色层呈片麻状构造。 (3)工程性质: 花岗岩:未(微)风化的花岗岩质地坚硬致密、强度高、抗风化、耐腐蚀,是理想的基 础持力层或桩端持力层。花岗岩常见球状风化,强风化的花岗岩中常常随机分布有数量、大 小不等的球状风化
阿尔金英格利萨依花岗质片麻岩超高压变质
岩相学和矿物化学研究显示,阿尔金英格利萨依一带含石榴子石花岗质片麻岩经历了复杂多阶段的变质演化,其早期变质矿物组合是grt+per(出溶前)+tit(出溶前)+ky+zoi+qz/coe±cpx,副矿物为ap和ru,其中粗粒榍石含有斜长石+角闪石的棒状出溶物,计算的榍石出溶前(tit)的成分含六次配位的si~ⅵ,单位分子式中si值介于1.032~1.047之间,即含casi_2o_5组分为3.1%~4.6%.利用实验岩石学资料和三元碱性长石温度计,获早期变质条件为3.7~4.3gpa和约1000℃,结合石榴子石包裹的高al-榍石,共同证实该岩石经历了超高压变质.岩石化学特征显示,该片麻岩的sio_2含量>70%,al_2o_3含量为12.58~14.08%,k_2o含量很高(>5%),na_2o/k_2o比值介于0.4~0.6之间,稀土配分呈lree富集型,(la/yb)_n比值介于4.3~9.1之间,具有明显的负eu异常(δeu=o.06~0.59),其原岩可能为中、上地壳重熔的产物.同时,考虑与其呈互层状或间层状产出的石榴子石二辉橄榄岩和含石榴子石中基性片麻岩都经历了超高压变质的研究成果,共同证实区内超高压岩石的形成是陆壳深俯冲作用的产物,这对深入探讨区内超高压岩石形成与折返的动力学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约束.
阿尔金山东端花岗片麻岩中3.6Ga锆石的地质意义
本文报道首次用单颗粒锆石upb同位素测年技术在我国西北阿尔金山东端古老花岗片麻岩中发现3605±43ma的锆石。这是塔里木地块存在始太古代基底的重要证据,对研究该地区的地壳演化及其与我国东部和全球其他古老地块的对比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花岗岩、片麻岩、角闪岩概况
花岗岩-简介 花岗岩是一种岩浆在地表以下凝却形成火成岩,主要成分是长石和石英。花岗岩质地坚硬,难被酸碱或风化作用侵蚀,常被用于建筑物的材 料。花岗岩(granite)的语源是拉丁文的granum,意思是谷粒或颗粒。因为花岗岩是深成岩,常能形成发育良好、肉眼可辨的矿物颗粒,因而得 名。而汉字名词花岗岩则是由日本人翻译而来。幕末~明治初期的辞典与地质学书籍将granite翻译作花岗岩或花刚岩。花形容这种岩石有美丽的 斑纹,刚或岗则表示这种岩石很坚硬,也就是有著花般斑纹的刚硬岩石的意思。由于花岗岩硬度仅次于钻石列第二位,花岗岩不易风化,颜色美 观,外观色泽可保持百年以上,由于其硬度高、耐磨损,除了用作高级建筑装饰工程、大厅地面外,还是露天雕刻的首选之材。 花岗岩-形成 花岗岩是一种火山爆发的熔岩且受到相当的压力在熔融状态下隆起至
西昆仑北缘新元古代片麻状花岗岩锆石SHRIMP年龄及其意义
在西昆仑北缘早前寒武纪变质地层中,笔者等识别出大量不同时代的片麻状花岗岩,其中包括新元古代片麻状花岗岩。获得最新的新元古代片麻状花岗岩的单颗粒锆石shrimp年龄为815±57ma,片麻状花岗岩的岩石学特征反映它们形成于裂解构造背景,结合对区域上新元古代地层及中元古代末期构造事件的研究,笔者认为新元古代片麻状花岗岩反映了古塔里木板块作为rodinia超大陆一员发生裂解的时间,这对研究古塔里木板块在rodinia超大陆中的位置及中国rodinia超大陆裂解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
天山冰达坂和拉尔敦达坂花岗片麻岩SHRIMP锆石年代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西天山冰达坂和拉尔敦达坂地区出露前寒武纪花岗片麻岩,具有变余花岗结构和眼球状构造,表明经历了明显的动力变质作用;shrimp锆石u-pb年代学测试表明它们分别形成于(926±8)ma和(948±8)ma,代表了9~10亿年左右的一次重要地质热事件,其中冰达坂花岗片麻岩分析数据中有一颗锆石的年龄为1.4ga,与前人所报道的天山地区更古老的一期岩浆作用时代相同,可能代表了古老地壳物质的残留锆石。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天山地区普遍存在这一时期的岩浆作用,可能与rodinia超大陆聚合过程中的grenville造山运动有关。
花岗片麻岩山区土壤水分特征研究
以河北平山县岗南镇低山丘陵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土层、坡位及坡向的土壤水分特征。结果表明:土壤水分渗透速率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最后达到稳渗。土壤质地大部分为多砾质,土壤总孔隙度在37.53%~48.12%之间,阳坡绝大部分是毛管孔隙。不同坡位>0.25mm土壤团聚体含量,坡下明显高于坡上,不同坡向>0.25mm的团聚体呈现:半阴坡>阴坡>阳坡,且随土层加深含量增加。土壤容重,阴坡>阳坡>半阴坡。土壤蓄水能力,阴坡优于阳坡;20~40cm的中层土壤蓄水能力优于其它土层。
花岗片麻岩地区小断面巷道掏槽爆破技术研究
为了获取在花岗片麻岩体内进行小断面巷道开挖最合理的掏槽方式,分别设计了垂直楔形掏槽、三角柱形掏槽和双空孔菱形掏槽3种掏槽方式,并各进行了3次现场爆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双空孔菱形掏槽方式最合适,平均循环进尺为1.78m,平均炮孔利用率可达89.2%,爆堆集中、爆碴块度小且均匀。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