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福(闽赣)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管理实施细则
京福闽赣铁路客运专线 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 实施细则 京福闽赣铁路客运专线有限公司 二〇一○年四月 i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 5 一、适用范围 ................................................................................ 5 二、工作依据 ................................................................................ 5 第二章 组织管理 .......................................................
沈丹客专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实施细则
新建沈阳至丹东铁路客运专线 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 实施细则 京沈铁路客运专线辽宁有限责任公司 二○一○年十月 1 目录 1总则.................................................1 2组织管理.............................................2 2.1组织机构与人员配臵................................2 2.2单位职责..........................................4 3工作流程与工作内容...................................6 3.1准备阶段..........................................7 3.2测量阶段
沉降变形观测与评估实施方案
1 目录 一、编制原则和依据.................................................1 1.1编制原则......................................................1 1.2编制依据......................................................2 二、工程概况.......................................................2 三、组织管理.......................................................3 3.1组织机构与人员配置............................................3 3.2沉
铁路工程沉降变形观测监理实施细则
新建沈阳至丹东铁路客运专线本溪枢纽及丹东站工程沉降变形观测监理实施细则 第-1-页共23页 新建沈阳至丹东铁路客运专线 本溪枢纽及丹东站工程 线下沉降变形观测监理实施细则 编制人: 审批人: 新建沈阳至丹东铁路客运专线本溪枢纽及丹东站工程沉降变形观测监理实施细则 第-2-页共23页 沈丹客专本溪枢纽及丹东站工程 沈铁监理公司监理站 2010年11月 一总则 1为顺利高效地完成沈丹客运专线本溪枢纽线下工程的沉降变形观 测系统的监理工作;确保观测质量;为评估预测线下工程最终沉降量 和工后沉降,制定本实施细则。 2本细则适用于沈丹客专本溪枢纽线下工程施工期及正式验收通过 前的沉降变形观测。 3工作依据如下: (1)《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 [2006]158号); (2)《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测量技术暂
新建京福铁路《沉降变形观测施测方案》
中铁十九局京福铁路客专闽赣ⅲ标项目部五工区沉降观测专项方案 -1- 沉降变形观测实施方案 (一)总则 1、为规范新建合肥至福州铁路(闽赣段)路基(含过渡段)、桥 梁、涵洞、隧道等线下工程的沉降变形观测、无砟轨道铺设条件的评 估工作,制定本细则。 2、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应综合考虑沿线路方向各种结构物间的 沉降变形关系,以区段为单位实施。设计单位按照本细则,以标段为 单位制定沉降观测设计方案。 3、沉降变形观测数据必须采用先进、成熟、科学的检测手段取得, 且必须真实可靠,全面反映工程实际状况。 4、沉降变形观测、评估过程是确定铺设无砟轨道的关键时间节点 和关键工序的主要依据之一,必需加强“零观测”(即初始值)的过 程控制。 一、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新建合肥至福州铁路(闽赣段)路基(含过渡段)、 桥梁、涵洞、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未包括的 内容,应按相关
新建铁路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评估实施细则
新建铁路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评估实施细则
兰新第二双线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评估实施细则
i 目录 1总则.......................................................................................................1 2组织管理..............................................................................................3 2.1组织机构与人员配臵................................3 2.2单位职责..........................................4 3工作流程与工作内容.............................................................
滁河特大桥沉降变形观测实施方案
京沪高速铁路土建工程五标段 滁河特大桥沉降变形观测实施细则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铁三局京沪高速铁路土建工程五标段项目经理部 2008年05月23日 -1- 滁河特大桥沉降变形观测实施细则 一、工程概况 滁河特大桥位于安徽省和江苏省交界处,桥址处于滁河冲击平原 一、二级阶地及丘陵区,跨越滁河主河道,汪滁公路,合宁铁路和江 星桥公路,桥长11721.6m,中心里程dk975+652.40。桥跨布臵为: 15-32m+(32+48+32)m连续梁+7-32m+3-24m+144-32m+7x32.7m连续 梁+9-32m(异型简支梁)+6-32m+2-24m+1-96m系杆拱+ 1-32m+7x32.7m连续梁+8-32(异型简支梁)+86-32m+(32+48+32)m +2-24m+10-32+2-24
21009沉降变形观测与评估实施方案
沉降变形监测技术在铁路客运专线中的应用 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周琦尚新德汤杰伟 摘要:本文针对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在铁路客运专线中的应用,详细介绍了以桥梁、路基等结构物 的垂直位移观测及水平位移监测技术及建立独立的变形监测网,对路基、桥梁、隧道和过渡段 等不同结构物的基础沉降变形进行综合评估,确认其满足铺设无砟轨道的要求。 关键词:铁路客运专线沉降变形观测垂直位移观测水平位移监测评估 1.概述 沉降变形观测技术是为评估预测线下工程最终沉降量和工后沉降,合理确定无砟轨道铺设时间,确 保铺设质量的实施一种技术。铁路客运专线,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工作以桥梁、路基等结构物的垂直 位移观测为主,水平位移监测根据路基(含过渡段)、桥涵工点具体要求确定。 结构物的变形监测应建立独立的变形监测网,覆盖范围一般不宜小于4km,基准点选择应优先考虑 利用cp
客运专线路基沉降变形观测与评估
客运专线路基变形包括三个部分:列车动荷载作用下路基面弹性变形、列车动荷载作用下路基基床产生的累计变形、地基及路堤工后压密沉降。路基面弹性变形,是在列车动荷载作用下可恢复的变形,与基床表面支承刚度密切相关,采用强化基床,一般在1mm左右。路基基床累计变形,是基床岩土在列车荷载反复作用下出现的不可恢复的塑性变形,与基床岩土材料、动强度、动模量密切相
建筑物沉降变形观测测量记录
建筑物沉降、变形观测测量记录 共页第页 工程名称观测日期 自年月日 至年月日 观测点平面布置图及说明: ‘’表示沉降观测点 ‘’表示水准参照点 施工单位观测结果: 施工单位工程专 业技术负责人:年月日 监理(建设)单位核查结论: 工程专业监理工程师(建监理(建设)工程部(章) 设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年月日 注:如果竣工验收时观测点的沉降、变形尚未稳定,应交待清楚有关继续观测直至稳定为止的事项。固定水准点应按规定 设置、保护好;建筑物上的观测点应布置合理,水平间距符合规定要求,并在平面图上标注其尺寸。 湘质监统编 施2002-21 建筑物沉降、变形观测测量记录(续表) 第1次观测:共页第2页 工程名称 长城信息星沙科技园 (二期)3#厂房 观测日期年月日 观测时施工形象进度:二层楼面 观测点 编号 观测部位 前次观测 高程 (m) 本次观测 高程 (m)
道路工程沉降变形观测的拟合模型
道路工程变形观测是为掌握道路沿线因物业开发,或其他工程施工对道路结构产生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确保道路结构的安全和正常运营。选择实际工作中几种常用拟合模型对某路基工程沉降变形观测进行研究,并对所选择拟合模型的实际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客运专线路基沉降变形观测与评估
本文介绍了客运专线路基沉降变形观测的内容、观测断面和观测点的布设、变形观测元件的选取及埋设、变形观测的具体实施过程以及测量精度和测量频率的要求,对路基沉降评估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了举例和详细阐述。
沪宁客运专线路基沉降变形观测与评估探讨
以新建沪宁城际铁路客运专线为例,介绍了城际铁路客运专线无砟轨道线下工程控制测量的技术方案及沉降观测评估的评估分析标准、评估内容;在分析管桩+筏板路基地段采用堆载预压土加固方法时,利用主体工程完工后不少于3个月的有效观测时间进行线下工程沉降评估的可行性。
建筑物沉降变形观测测量记录
建筑物沉降、变形观测测量记录 共页第页 工程名称惠和国际广场-3#楼酒店观测日期 自2015年10月10日 至2015年10月10日 观测点平面布置图及说明: 施工单位观测结果: 施工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月日 监理(建设)单位核查结论: 项目专业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 监理(建设)项目部(章) 年月日 注:如果竣工验收时观测点的沉降、变形尚未稳定,应交待清楚有关继续观测直至稳定为止的事项。固定水准点应按规定设置、 保护好;建筑物上的观测点应布置合理,水平间距符合规定要求,并在平面图上标注其尺寸。 湘质监统编 施2015-62a 建筑物沉降、变形观测测量记录 共页第页 工程名称观测日期年月日 观测时施工形象进度: 观测点 编号 观测部位 前次观测高程 (mm) 本次
房屋建筑沉降变形观测的阐述
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安全,而发生不均匀沉降很容易导致重大事故的发生。因此施工中要加强对房屋建筑、地基及其周围一定范围内岩体、土体的位移、沉降、倾斜等进行观测工作。本文首先对房屋建筑发生不均匀沉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然后对沉降变形观测点的布设和数据处理方法作了阐述,并介绍了预防房屋建筑沉降的措施。
武广客运专线路基沉降变形观测及沉降估算
结合客运专线路基沉降观测实际,对客运专线路基沉降观测系统进行分析阐述,并对监测技术进行总结。
泰达某广场沉降变形观测方案
泰达某广场沉降变形观测方案——泰达某广场是一个标志性重要建筑,在采用科学合理的降水方式及边坡支护的前提下,也必须对其本身及周边环境进行沉降变形监测,从而为整个施工过程提供安全保障,同时也为以后的形变测量提供参考依据。对周边环境,如护坡桩位移...
路基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
内容提要:路基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 路基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 一、观测标的设置 1、路基工程沉降变形观测以路基面沉降观测和地基沉降观测为主,应根据不同的结构部位、填方高 度、地基条件、堆载预压等具体情况来设置沉降变形观测断面。同时应根据施工过程中掌握的地形、 地质变化情况调整或增设观测断面。 2、观测断面一般按以下原则设置,同时应满足设计文件要求; 1)沿线路方向的间距一般不大于50m;对地势平坦且地基条件均匀良好的路堑、填方高度小于5m 且地基条件均匀良好的路堤及路堑可放宽到100m。 2)对于地形、地质条件变化大的地段应适当加密,在变化点附近应设观测断面,以确保能够反映真 实差异沉降,覆盖型岩溶地段,沉降监测断面适当加密。 3)一个沉降观测单元(连续路基沉降观测区段为一单元)原则上应不少于2个观测断面。 4)对地形横向坡度大于1:5或地层横向厚度变化的地段应布设
关于房屋建筑沉降变形观测的阐述
变形测量是监测、分析及预报工程及与工程有关的变形的主要方法;是对房屋建筑、构筑物及其地基或一定范围内岩体及土体的位移、沉降、倾斜、挠度、裂缝等所进行的测量工作。而我们目前对房屋建筑的变形测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沉降观测,另一方面是位移监测。本文就房屋建筑中的沉降变形测量进行简单的阐述。
京沪高速铁路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监理实施细则》
1 京沪高速铁路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 《监理实施细则》 一总则 京沪高速铁路线下工程的沉降变形观测、评估过程是确 定铺设无砟轨道的关键时间节点和关键工序的主要依据之 一,沉降变形的控制也是决定京沪高速工程成败的关键因素 之一,观测与评估工作是确定变形值的唯一途径,直接决定 是否具备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观测数据的真实可靠性与评估 工作的科学合理性是观测与评估工作的两个核心环节。而观 测是评估的工作基础,如观测不能真实反映结构物变形情 况,则评估工作就是空中楼阁。因此,观测工作尤其重要, 必须加强“零周期”(即初始值)的过程控制。为适应京沪 高速铁路对路基(含过渡段)、桥梁、涵洞、隧道等线下工 程沉降变形观测的技术要求的统一,确保观测质量,为线下 工程最终沉降量和工后沉降量提供完整详实、准确可靠的评 估依据,特制定本《监理实施细则》。 二作业依据 2.1《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铺设条
京沪高速铁路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实施措施
京沪高速铁路线下工程 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实施方案 二〇〇八年五月 第一章总则 为指导京沪高速铁路做好无砟轨道的铺设工作,通过对路基 (含过渡段)、桥梁、涵洞、隧道等线下工程的沉降变形进行观 测,并对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包括预测工后沉降,以便对无砟轨道 的铺设条件进行评估,从而确定合理的无砟轨道铺设时机,确保无 砟轨道结构的安全。 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的重点应是线下工程的沉降变形,评估 应综合考虑沿线路方向各种结构物间的沉降变形关系,以标段为单 位实施。设计单位按照本指导方案,以标段为单位制定沉降观测设 计方案。 无砟轨道铺设条件的评估数据必须采用先进、成熟、科学的检 测手段取得,且必须真实可靠,全面反映工程实际状况。 沉降变形观测、评估过程是确定铺设无砟轨道的关键时间节点 和关键工序的主要依据之一,必需加强“零观测”(即初始值)的过程 控制。 一、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京沪高速铁路路基(含
高速铁路沉降变形观测实施方案
高速铁路沉降变形观测实施方案——一、概述 客运专线无碴轨道对路基、桥涵、隧道等线下工程的工后沉降要求严格、标准高,设计中对土质路基、桥涵墩台基础等均进行了沉降变形计算,采取了相应的设计措施。而影响沉降计算的因素较多,沉降计算的精度不足以控...
高速铁路线下结构沉降变形观测评估实施方案
1 高速铁路线下结构 沉降变形观测分析评估实施方案 一、沉降变形观测评估的依据、标准 1、《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设计指南》铁建设函(2005)754 号; 2、《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 (2006)158号; 3、《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铁建设函 (2006)189号; 4、《客运专线沉降变形观测系统实施细则》(武广工[2007]119 号; 二、沉降变形观测分析评估的组织 1、根据《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 建设(2006)158号要求,公司委托高速铁路线下结构咨询项目经 理部进行分析评估工作。 2、客运专线咨询项目部应根据观测分析评估工作的需要配臵 相应的专业人员,并组成沉降分析评估小组(包括外方咨询人员)。 3、沉降评估人数,应根据客运专线路基、桥梁、隧道各专业 分析评估工作量而定,暂按路基专业评估人员、
铁路路基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 (2)
新建铁路 路基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 ****客运专线公司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造价预算员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