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红外探测器的介绍——量子点红外探测器
本文简单介绍了半导体量子点材料的基本性质及相应的红外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并举例讨论了几种典型的量子点红外探测器的结构。最后,对量子点红外探测器的主要优点进行了总结。
微波烧结制备钛酸锶钡红外探测器材料
以乙酸盐为原料,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稳定剂,采用sol-gel法制备了mn掺杂ba0.6sr0.4tio3(bst)凝胶,分析了凝胶的热演化过程,分别用传统烧结和微波烧结技术制备bst纳米粉体。与传统烧结相比,900℃微波烧结0.5h即可合成纯钙钛矿相bst粉体,相同烧结温度下所需时间缩短3/4,有效控制晶粒长大,粉体粒径约60nm。采用该粉体制备的bst厚膜材料,εm>1000,tanδ<0.02,弥散指数降低,是制备大阵列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ufpa)的优选材料。
红外探测器安装图
红外探测器安装图: 门磁安装图: 使用方法: ●首先把红外探测器安装在高约1.5~2.5米的地方,打开电源开关。安装时, 应调整探测器的倾斜角度,以使其探测距离最远。 ●按遥控器布防键,主机发出“嘀”声,约延时20秒后探测器进入布防状态, 有人进入监控区,主机即刻报警(人体横切探测器走动时,灵敏度较高)。每 次触发报警时间约为60秒,再次进入监控区,再次报警。 ●遇到紧急情况,按遥控器求救键,这时,探测器无论是处于布防或撤防状态, 即刻紧急报警求救。 ●探测器处于报警状态或紧急报警状态时,按遥控器上的撤防键,则立即停止 报警,并且有人在监控区活动也不报警。 安装指南: 1。探头应避免直对门窗口,以免误报; 2。应调整探测器的倾斜角度,以使其探测距离最远; 3。探头的菲妮尔透镜应保持干净,不能有遮挡物体; 4。探头应远离冷热源,例如空调出风口、暖气、冷气机等 5
法国的碲镉汞红外探测器
0引言在法国,碲镉汞的研究与发展已经有25年多的历史了,这项工作是该国sofradir工业集团公司和cea-leti公共实验室之间通过大力协作进行的。为了缩短该技术推向市场的时间,sofradir工业集团公司和cea-leti在grenoble地区成立了一个联合实验室(defir)。目前在该地区大约有600人在从事红外探测器的研制工作。碲镉汞红外探测器技术获得良好评价已经
平面型24元InGaAs短波红外探测器
设计了带有保护环结构的平面型24×1ingaas线列短波红外探测器,利用n-i-n+型inp/in0.53ga0.47as/inp外延材料闭管扩散制备了平面型探测器。lbic测试显示光敏元没有明显扩大,保护环起到了有效的隔离效果;i-v测试表明器件的优值因子r0a约4.2×106.cm2,在-0.1v反向偏压下的暗电流密度约22na/cm2,拟合得到的理想因子接近1,说明正向电流成分主要为扩散电流;在室温20℃,器件的响应光谱在0.9~1.68μm波段范围,其平均峰值电流响应率为1.24a/w,平均峰值探测率为3.0×1012cm.hz1/2/w,量子效率接近95%,响应的不均匀性为2.63%。
红外探测器成像实验研究
红外探测器广泛应用于多光谱成像系统中,文章提出并建立了一种红外线阵时间延迟积分探测器的成像实验系统,阐述了成像系统的工作原理,对影响成像质量的两个主要因素电子稳像与自动对焦进行了深入分析。利用高精度直流测速机确定了转台转速与探测器的行转移频率,采用卡尔曼滤波算法滤除了测速机带来的噪声,提高了速度匹配精度。在分析比较红外相机四种检焦方法的基础上采用视频信号幅度法进行检调焦。在国家光学机械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实地搭建了成像实验系统,并分别对5.3,6.4和9.2mm宽度靶标成像。实验结果表明,采集到的原始靶标纹理清晰,照相分辨率达到了每毫米11.3对线,达到了实验预期目的。
红外探测器分类及应用
红外探测器分类及应用 红外探测器是能对外界红外光辐射产生响应的光电传感器,是目前传感器 领域发展的重点之一。利用它制成的探测器是军事、气象、农业、工业、医学 等方面需要的设备,它涉及物理、材料等基础科学和光学、机械、微电子和计 算机等多学科领域的综合科学技术。 按照工作机理分类: 热探测器和光子探测器的分类和特点 ·光子探测器:光子探测器的工作机理是利用入射光辐射的光子流与探测器材料 中的电子互相作用,从而改变电子的能量状态,引起各种电学现象,这种现象 称为光子效应。光子探测器有内光电和外光电探测器两种,后者又分为光电 导,光生伏特,光电发射型,光磁电型等四种。 ·热探测器:红外热探测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辐射热效应。探测器件接收辐射能 量后引起温度升高,再由接触型测温元件测量温度改变量,从而输出点型号。 热探测器主要有四类:热电堆,热释电型,和气体型。 光子探测器和热探测器的分类和
主动被动红外探测器
主动/被动红外探测器 系统的基本组成红外线报警器是利用红外线的辐射和接收技校构成的报警 装置。根据工作原理,又可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类型。 (1)主动式红外探测器 主动式红外探测器是由收、发装置两部分组成。发射装置向装在几米甚至于 几百米远的接收装置辐射一束红外线,当被遮断时,接收装置即发出报警信号, 因此,它也是阻挡式报警器,或称对射式探测器。通常,发射装置由多谐振荡器、 波形变换电路、红外发光管及光学透镜等组成。振荡器产生脉冲信号,经波形变 换及放大后控制红外发光管产生红外脉冲光线,通过聚焦透镜将红外光变为较细 的红外光束,射向接收端。 接收装置由光学透镜、红外光电管、放大整形电路、功率驱动器及执行机构 等组成。光电管将接收到的红外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经整形放大后推动执行机 构启动报警设备。主动式红外报警器有较远的传输距离,因红外线属于非可见光 源,入侵
HPT型Ge量子点红外探测器
异质结光敏晶体管(hpt)是一种具有内部电流增益的光电探测器,且与异质结双极晶体管(hbt)的制作工艺完全兼容。利用超高真空化学气相淀积(uhv/cvd)方法在hbt晶体管的基区和集电区间加入多层ge量子点材料作为光吸收区。tem和dcxrd测试结果表明,生长的多层ge量子点材料具有良好的晶体质量。为了提高hpt的发射极注入效率,采用高掺杂多晶硅作为发射极,并制作出两端hpt型ge量子点探测器。室温条件下的测试结果表明,hpt型量子点探测器具有低的暗电流密度和高的反向击穿电压。-8v偏压下,hpt型量子点探测器在1.31μm和1.55μm处的响应度分别为4.47ma/w和0.11ma/w。与纵向pin结构量子点探测器相比,hpt型量子点探测器在1.31μm和1.55μm处的响应度分别提高了104倍和78倍。
新型量子点红外探测器
美国伦斯勒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基于纳米技术的新型量子点红外探测器(qdip)。这种以金为主要材料的新型元件可大幅提高现有红外设备的成像素质,将为下一代高清卫星相机和夜视设备的研发提供可能。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环境工程或给排水主人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