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晋墓葬看河西走廊砖拱顶建筑技术
西汉时期,当砖拱顶技术面向帝国各地推广传播之际,地域传统以及自然环境等因素促使河西走廊成为了较早接受先进技术的地区之一。后经东汉、曹魏至五凉时期发展,砖拱技术仿木构建筑的倾向愈发明显,手法渐趋成熟。然而,它也阻碍了新兴拱顶技术的引入与采用。但在发展过程中,仍能针对戈壁绿洲特殊的自然及人文背景,进行相应的变化与调适,从而形成了独具地域建筑技术之特点。
河西走廊中部张掖市农村民用建筑节能策略研究
通过对张掖市五县一区的农村民用建筑进行问卷调查,探明了现有民用住房的现状及能耗状况,并提出了适宜该区农村的节能改造策略,旨在为河西走廊地区乃至夏热冬冷的西北地区农村的民用建筑节能发展提供借鉴.
河西走廊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对策
指出了河西走廊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土地风蚀沙化和盐碱化严重,水资源利用不合理,水土流失严重,土壤污染严重。提出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加大防沙治沙力度,切实保护耕地;合理配置水资源利用,以水保土;调整并优化农业结构,加快科技兴农力度。
甘肃河西走廊草地沙质荒漠化监测与治理对策
对河西走廊地区草地沙质荒漠化的遥感监测结果表明,全区5市91563.47km2草地面积中,强烈发展沙化草地占29.22%,发展沙化草地占1.5%,潜在沙化草地占30.34%,未沙化草地占38.94%。全区沙质荒漠化草地占草地面积的61.06%,50%以上的草地处于沙质荒漠化状态,其中金昌市与嘉峪关市强烈发展的沙质荒漠化草地面积比例最高,超过60%以上。调查分析认为,该区草地沙质荒漠化成因主要是气候干旱、多风以及土壤质地疏松等自然因素和长期滥垦、过度放牧和水资源利用不当等历史和人为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治理河西走廊地区草地沙质荒漠化的对策。
河西走廊荒漠地貌及地貌条件的公路工程评价
依据河西走廊荒漠地貌成因和地表组成物质的不同,划分出岩漠、砾漠、沙漠、泥漠等类型,讨论其主要特征,并指出其受走廊盆地控制而呈现不规则的同心带状分布规律;对上述地貌条件进行了公路工程评价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改造工程技术措施.
河西走廊中部退耕还林工程中荒山荒地造林问题的探讨
以张掖市2003年退耕还林任务分配及完成情况为例,着重分析了退耕还林工程中荒山荒地造林质量较差的原因,估算了其结果给国家和群众造成的损失,得出了退耕还林工程中要求农民完成一定比例的荒山荒地造林任务的政策在河西走廊中部不适合推广的结论,提出了在河西走廊中部荒山荒地造林应因地制宜,宜"造"则"造",宜"封"则"封","造"与"封"相结合,并制定奖励政策,加大在荒山荒地造林的投入和扶持力度,以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责任心,有利于荒山荒地造林质量提高的建议。
基于3S技术的河西走廊地区土地盐渍化动态监测
以2004年和2009年tm影像作为基础数据源,利用人机交互判读的方式建立研究区盐渍化土地数据库.结果表明:河西走廊地区盐渍化土地总面积为671039.7hm2,主要分布在三大内陆河流域下游的地下水浅埋区;对比2期数据发现在研究期内河西走廊地区盐渍化土地面积呈现增加的趋势,盐渍化程度呈减轻趋势,表现为从2004年到2009年研究区盐渍化土地面积增加12313.2hm2,年变化率为0.4%,重度以上盐渍化土地占全部盐渍化土地比例由31.2%降低到27.1%.究其原因,盐渍化土地的形成与自然因素密切相关,但人类的活动则对盐渍化土地的形成具有重要的驱动作用.
试论河西走廊古代城镇建筑研究的视角与方法
回顾了河西走廊古代城镇的研究状况以及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通过多学科研究方法的整合来拓展河西走廊古代城镇建设史的研究视野,在借鉴相关研究理论的基础上,拟定了具体的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灌溉活动下河西走廊水环境的变化及环境水利区划
在大规模开发利用条件下,河西走廊水资源的天然循环过程发生了巨大变化。大部分地区因受灌溉影响产生了区域性的地下水位下降或上升、泉水枯竭以及水质恶化的趋向。水环境的变化引发了十分广泛的土地沙化和土壤次生盐渍化等环境水利问题。客观地确定一个流域水资源的最大可耗量,并做到合理的区域分配,是控制环境退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就河西走廊左灌溉活动下产生的水资源再分配状况和环境退化现象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对水资源进一步开发后某些环境问題可能发展的趋势进行估价。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河西走廊地区水利区划的轮廊,以供拟议中的一系列水利建设参考。
甘肃河西走廊送电线路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
本文通过110kv安(西)~敦(煌)二回送电线路工程,对甘肃河西走廊送电工程建设中经常遇到的岩土工程问题进行分析与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甘肃河西走廊水能利用的演变与小水电建设展望
河西走廊水能利用的演变过程现状及展望,掀起了水能资源开发的第二个高潮,水能资源开发成为河西地区关注的焦点和经济建设的重点,是提高民生的建设性、生态性、环保性工程的目标之一。
河西走廊风沙灾害对水利工程的危害程度评价
河西走廊干旱少雨、风大沙多,风沙对水库及渠系的填埋淤积严重。以水库为研究对象,选择地形地貌、年均降水量、年均大风日数、自然植被覆盖率、年平均风速及排沙设施为评价因素,分析计算了河西走廊141座水库的风沙危害程度指数,并应用该指标将水库受风沙危害程度划分为无明显危害、轻度危害、中度危害、重度危害和极险5个等级,列出了32座亟待进行风沙危害防治的水库目录。
河西走廊荒漠区土壤物理性质沿降水梯度的变化
土壤质量、土壤蓄水保肥能力和土壤养分吸收利用与土壤物理性质有密切联系。在甘肃省河西走廊民乐县至高台县自东向西的天然降水梯度上,选择荒漠区的7个研究点对土壤表层(0—20cm)和亚表层(20—40cm)分别采集42个土壤样品,在野外采用张力入渗仪测定饱和导水率,室内采用常规方法对土壤容重、孔隙度、颗粒组成等项目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360~100mm的降水梯度上,荒漠土壤粉粒和黏粒含量降低,砂粒含量增加;伴随着土壤的粗粒化,引起土体的风散和结构的破坏,使土壤容重增加、孔隙度降低、持水性能下降等一系列物理性质的恶化。土壤表层、亚表层饱和导水率ksat和变异系数cv分别为70.0%和86.3%,均是土壤表层和亚表层各物理性质中变异系数最高的。
河西走廊地区土地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管理问题研究
河西走廊属内陆河流域地区,面积约占甘肃省面积的五分之三,生态环境严酷独特.在分析了该地区土地资源开发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土地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管理的主要对策.
河西走廊中段绿洲退化土地退耕种植苜蓿的固碳效应
土地利用变化和耕作管理是人类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碳过程一个重要方面。对河西走廊中段张掖绿洲退化土地退耕种植苜蓿5a后土壤性状的分析表明,49个退耕苜蓿地土壤与相邻未退耕农田土壤配对样本的比较,退耕苜蓿地0~15cm土层土壤粒级组成和容重并未发生显著变化,但土壤ph平均提高了0.11个单位,电导率降低34.8%,土壤有机碳(soc)和全氮(全n)含量较对照农田土壤平均提高18.5%和9.3%,活性有机碳(labilec)增加53.3%。soc含量受海拔高度和土壤粒粉粒含量的影响,退耕后soc和全n的增加幅度沙壤土高于粉壤土,而labilec的增加幅度沙壤土低于粉壤土。退耕苜蓿地0~15cm土层soc和全n储量较农田土壤分别增加2.84mghm-2和0.21mghm-2,土壤c、n的固存率平均为0.57mghm-2a-1和0.04mghm-2a-1,表明退化土地由1年生作物向多年生牧草的转变有显著的固碳效应和潜力。活性有机碳的变化较总有机碳的变化更为显著,表明活性有机碳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更为敏感。
SBS改性沥青在河西走廊温差较大地区城市道路建设中的应用
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sbs改性沥青的生产工艺和材料特性,介绍了sbs改性沥青在甘肃河西走廊温差较大地区的应用情况.实践证明,sbs改性沥青具有优良的耐高温、耐低温、抗车辙、抗疲劳等性能,在改善城市道路路面的使用功能、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减少路面的永久变形方面效果明显,适合推广应用于温差较大地区的城市道路建设中.
风力发电对河西走廊生态环境影响初探
在分析河西走廊风能资源和风电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叙述了风电开发对河西走廊区域环境产生的环境影响。风力发电同其他发电方式相比,可以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减少对淡水的污染,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等正面的环境影响;同时在施工过程和运行过程也会对周边环境和生态产生负面环境影响,如阴影、噪音影响以及对鸟类的负面影响。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为河西走廊的风电开发提出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及相关的应对策略。
河西走廊管道工程水土流失危害分析
通过地面观测与调查,河西走廊管道工程区小于1mm粒径的地表组成物质,扰动前占13.15%,扰动后占51.23%;河西走廊管道工程区的加速侵蚀系数为3.90。在无任何人工水土保持措施的情况下,管道工程在河西走廊段作业区内共造成水土流失总量为57.23万t,其中新增343.40万t,造成管道沿线水土流失量增加6倍以上。管道工程区内的土壤流失情况主要是由风蚀和水蚀造成,风蚀为主要原因。水土保持防护措施非常必要。
河西走廊水资源利用现状与节水灌溉工程分析
用节水灌溉方式替代落后的大水漫灌方式是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和解决当地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关键所在。作者依据河西走廊2000年调查资料,对灌区水资源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并结合2005年节水灌溉发展规划,对项目实施后的水资源与农作物产量、经济和区域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魏晋墓葬彩绘体育砖画的审美研究
遵循历史的方法,此文对魏晋墓葬彩绘砖画中符号系统的体育象征意义进行了探讨,并从理论上揭示魏晋时期墓葬彩绘砖画的体育象征谱系,破译其象征的内涵。另从文化学的研究中,运用文化学的理论和方法对魏晋墓葬彩绘砖画的体育图像进行阐释,明确了在文化的核心和外围,存在着似断还续的纽带。同时在审美的视野中寻求一种合理的解答,进而把握体育的发展与流变的精神命脉。
西气东输管道沿线河西走廊地区生态系统评价与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西气东输管道沿线河西走廊地区是典型的荒漠—绿洲—戈壁区,具有干湿交错带、农牧交错带、森林边缘带以及沙漠边缘带等多种环境脆弱带,管道施工造成地表土壤、植被的破坏,加剧荒漠化过程,还会诱发沙尘暴,使地区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直接影响到管道的安全运行,从区域生态安全和管道安全双重角度提出区域的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以西气东输管道沿线河西走廊地区为例,对管道沿线两侧各10km内进行了生态系统制图分析,识别出该区的主要生态系统类型,并对其中主要的3种生态系统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针对几种典型生态系统区如裸地生态系统、绿洲生态系统、戈壁半灌木矮半灌木荒漠生态系统地区提出来了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具有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和管道安全运行双重意义。
风电场建设对河西走廊水土流失的影响及防治对策
近年来,在常规能源告急和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的双重压力下,风力发电发展迅速。甘肃的风能资源蕴藏丰富,尤其是河西走廊的瓜州素有\"风库\"之称,为充分利用河西地区丰富的风能资源,我国在酒泉地区规划建设了第一座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风电场项目的建设活动不可避免地会对河西走廊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人为加剧水土流失。对河西走廊建设风电场的优势进行概述,并结合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及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实践,对风电场建设过程中引发的水土流失及其特点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了该区风电场建设的水土流失防治对策:一是要严把项目的准入关,确保水土保持方案落到实处;二是要加强施工管理,落实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三是要及时进行水土保持监测,完善后续措施。
河西走廊地区临清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分析及处治措施研究
河西走廊地区特殊的气候条件引起的沥青路面病害直接影响到路面的使用状况,文章通过对河西走廊地区临泽至清水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使用状况的调查,分析了沥青路面病害与河西地区特殊气候的关系,高温和温差大是产生沥青路面病害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病害处治措施。
地下水电导率与矿化度相关关系分析——以甘肃省河西走廊张掖盆地为例
利用电导率与矿化度之间的相关关系,以甘肃省河西走廊张掖盆地为例,通过简便、准确地测定电导率,从而间接地推算出矿化度。使用此方法,能减小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对地下水水质调查和监测,具有很大的适用性。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二级消防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