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黄河三角洲地区盐渍化土壤整治工程施工进度的研究
为加快东营市利津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筑项目施工进度,课题组开展QC小组创建活动,科学确认要因,通过渠道衬砌模具改造、暗管铺设机械设备改良、施工方案改进等技术手段,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了施工工期,确保了工程如期完工。
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土壤盐渍化动态分析及防治措施
【目的】新疆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农业生产资源丰富,但遭受着土壤盐渍化的严重威胁。进行盐渍地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分析及提出盐渍地防治措施,可以为区域农业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借鉴。【方法】采用基于知识决策树分类法构建模型提取研究区19892、001和2007年盐渍化土壤专题信息,使用动态度模型分析研究区土壤盐渍化的动态变化。【结果】渭-库绿洲在1989~2007年,盐渍地总面积增加了192.76km2。1989~2007年间盐渍地总面积的动态度达到0.232%。【结论】近20年间研究区土壤盐渍化呈现不断扩展的趋势,盐渍化危害程度加深。结合渭-库绿洲灌区的发展现状和区域特点,提出了水利工程、农业、生物和化学等方面的土壤盐渍化治理改良措施。
浅谈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地盐碱化及整治措施
黄河三角洲地区由于濒海位置、地下水埋深、气候、人为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土地盐碱程度高,开发利用程度低,极大制约着当地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本文拟结合黄河三角洲地区实际情况,分析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地盐碱化成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盐碱土地整治方法,提出黄河三角洲盐碱土地开发整治的具体措施,并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各措施的可行性、实用性。
新疆伊犁河谷新垦绿洲土壤盐渍化空间特征分析
在新疆西部伊犁河谷察布查尔县农业示范区采集表层土壤84个,进行了土壤盐分、有机质、ph值和电导率等指标进行实验和统计学分析,探索新垦绿洲表层土壤盐分的空间变化规律及其成因。结果表明:示范区土壤盐渍化明显,主要为硫酸盐和氯化物硫酸盐盐渍化。盐渍化程度主要为轻度、中度盐渍化。示范区西部,盐渍化程度呈现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大的趋势。东部受洪积扇微地形起伏变化的影响,盐土呈现点片相间分布的格局。中部在垄状隆起区域盐渍化程度较重,两边洼陷部分盐渍化程度较轻。示范区土壤盐渍化过程受地下水、原始地形起伏、原生盐分和人工灌溉等结构性因素和随机性因素的影响。平整土地、灌排结合、林草间作是防治土壤次生盐渍化的主要措施。
论黄河三角洲排盐截渗工程建设
论黄河三角洲排盐截渗工程建设 陈宝玲 “十五”期间,东营市相继进行了大中型灌区节水 改造、骨干河道综合治理、沿海防潮体系建设、荒碱地 改良、涝洼片治理等一批重点水利项目和农业基础设 施建设,全市供水保障和防洪排涝改碱能力显著提 高,防潮减灾能力大为加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特别 是依托沿海防潮体系,规划了重点工业、现代渔业、临 港园区、旅游观光等重大项目,沿防潮大堤和海岸线, 建设临海产业经济带的宏伟蓝图正在实现。在此前 提下,立足于拦截地下海水入侵,大范围降低区域地 下水位,建设与海堤平行的生态景观带、快速交通带, 实现生态环境的彻底改变这一综合目标,进行了黄河 三角洲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研究,提出了在沿海两条入 海骨干河道之间,以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治理实验的 建议意见。 1 实施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11 必要性分析 11111 从自然环
天津盐渍化农田土壤盐分变化特征
通过对天津农田土壤含盐量及盐分组成的分析,研究了该区盐渍化农田盐分的组成状况和累积特征。结果表明:与蓟县背景对照土壤相比,东丽、津南和汉沽三区盐渍化农田的盐分组成均呈现很大的差异性;非盐渍化农田盐分呈表层累积特征,含盐量随土壤剖面深度的增加而减小,而盐渍化农田表层呈强烈的洗盐、脱盐现象,底层则呈明显的积盐现象;非盐渍化和盐渍化农田盐分的阴离子组成均以hco3-为主,而阳离子组成则由无盐渍化农田的以ca2+为主逐渐过渡到盐渍化农田的以na+为主;盐渍化农田剖面盐分的空间变异性较强,na+、cl-与so42-均为表层低深层高,且ph、残余碳酸钠(rsc)、钠吸附比(sar)及碱化度(esp)也均比非盐渍化农田高,并呈现出盐化和碱化同步发生的特征。
土壤盐渍化高光谱特征分析与建模
基于高光谱遥感技术快速、无损的检测优势,以新疆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为例,探讨利用反射光谱来预测土壤含盐量的可行性。利用野外采集的土壤样本,在实验室内测得了土壤含盐量及原始光谱反射率。利用光谱分析技术计算高光谱指数,与土壤样本含盐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筛选出土壤含盐量的光谱特征波段,基于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和偏最小二乘回归建立土壤盐分动态监测模型。通过精度检验,结果表明: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以对数二阶微分光谱特征波段所构建的盐渍化遥感监测模型最优,模型的稳定性和预测精度最高。利用反射光谱来预测土壤含盐量可实现区域尺度上的土壤盐渍化实时监测和评价。
天津盐渍化土壤水溶性氮素组成及分布特征
对天津不同程度盐渍化农田(n=4)和荒地(n=4)土壤水溶性有机碳(soc)和水溶性氮素组成与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农田和荒地土壤水溶性有机碳(soc)含量分别为26.1~46.4mg/kg和19.6~77.8mg/kg,由表层向下呈现出降低-升高-稳定的变化趋势。农田土壤具有较高溶解性总氮(tsn)、硝氮(no-3—n)和水溶性有机氮(son)含量,分别是荒地土壤的0.8~5.9、0.8~10.5和0.9~8.7倍。no-3—n和son是tsn的主要组成部分,分别占农田土壤tsn的38%~72%和26%~60%,荒地土壤的32%~75%和16%~58%。no-3—n、son在农田土壤剖面中主要积累在土壤表层和底层,而在荒地土壤剖面中主要积累在土壤表层,且在农田土壤中具有较高的淋溶风险。
黄河三角洲地区桩基选型与设计
以滨州市某小区高层剪力墙结构住宅为例,以地质勘察报告为依据,结合工程所处位置的实际地质情况,详细分析了该高层住宅桩基选型与设计,结果表明,采用预制方桩是最经济、最合理的。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黄河三角洲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成土最快的河口三角洲之一,探索其土地利用过程中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对该区土壤肥力保持和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选择黄河三角洲棉田、麦田、苇地、碱蓬地和裸地等5种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主要物理特性的变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与裸地土壤相比,有植被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容重降低,土壤孔隙度、团聚体水稳性、饱和含水量与毛管含水量也有相应的提高;土壤有机碳和速效氮、有效磷含量均有显著增加,土壤总盐分含量呈显著降低趋势。在所研究土壤中,土壤物理性质依麦田-棉田-苇地-碱蓬地-裸地的次序从最佳向最差过渡。逐步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容重、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和毛管孔隙度是土壤毛管含水量的主要影响因子,团聚体水稳性主要由大于0.25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和毛管孔隙度决定,土壤总盐分含量影响土壤饱和导水率;大于0.25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分别与土壤有机碳含量(r=0.8323)、速效氮含量(r=0.7558)和有效磷含量(r=0.9049)具有正相关关系。因此,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地利用应以增加有机质的投入,提高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形成为基础,促进土壤良好结构形成。这些结果为该区土壤肥力提高和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黄河三角洲退化刺槐林地不同改造模式下土壤酶活性及养分特征
为探索黄河三角洲重度退化刺槐林不同改造模式的改良土壤效果,以改造后的棉田、纯林(白蜡林)、农林间作(白蜡+棉花)、混交林(白蜡+刺槐)为研究对象,未改造的重度退化刺槐林作为对照,分析比较不同改造模式下的土壤酶活性、养分特征及其相关关系。结果表明:4种改造模式对土壤养分含量和酶活性均有显著性差异,土壤剖面表层普遍高于20-40cm土层,农林间作与混交林在退化刺槐林土壤修复中具有较好的效果;棉田属于掠夺式的土地利用方式,虽能暂时提高表层土壤的养分,但不利于土壤的持续利用。磷酸酶、脲酶、多酚氧化酶及过氧化物酶和土壤养分等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可用来指示该区域不同改造模式下土壤质量的变化特征。4种改造模式土壤酶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混交林、农林间作、纯林、棉田。从土壤酶活性和养分特征等改良土壤效应来看,混交林和农林间作改造模式较好,其次为纯林,棉田不宜作为长期营建方式。
新疆南部地区盐渍化土壤的分布及性质特征
新疆土壤盐渍化程度日益严重,如何改良和利用盐渍土壤是新疆生态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对新疆南部地区盐渍土的分类、分布规律、分布状况以及盐渍土的危害进行全面的论述,分析盐渍化土壤对南部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的影响,提出了盐渍土改良和利用的对策和措施。
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梯度分析
目前土地利用研究是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沿问题,虽然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变化分析在很多文章中都有提及,但都很少提到土地利用变化的梯度分析.本文选择黄河三角洲区域为研究对象,结合gis技术、理论,对黄河三角洲海岸带地区进行了土地利用变化的梯度分析,为以后更好地开发和研究黄河三角洲土地提供了依据.结果表明:整个黄河三角洲地区耕地面积所占比例最大,越靠近沿海地区,耕地面积越小,未利用土地面积增大;反之,耕地面积越大,未利用土地面积减小.
黄河三角洲粉质土硬壳层特征及成因研究
黄河三角洲粉质土硬壳层特征及成因研究——在黄河三角洲选择硬壳层发育的典型研究区,用人工振动模拟波浪荷载,通过孔隙水压力的监测和强度的原位测试研究了1m范围内粉土硬壳层的重复液化和强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硬壳层动态响应沿深度存在较大差异,经过重...
黄河三角洲地区吹填土地基处理思路初探
为了解决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吹填土地基处理问题,本文以某项工程实例为例,通过分析比较三种常用的施工方法,探讨了适合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吹填土地基处理的最好方法。
黄河三角洲地区:800万亩土地成稀缺资源
时至今日,提起中国经济发展的区域中心,珠三角、长三角等发达地区早已被世人所熟知。而作为中国大河经济带最后一个待开发的区域,黄河三角洲地区却鲜有人提及。
玛纳斯河流域土壤盐渍化现状及其与光谱关系研究
以玛纳斯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选择冲积洪积扇、冲积平原和干三角洲3种主要地貌类型为研究区域,利用便携式光谱仪测量土壤光谱反射率,结合土壤盐分因子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玛纳斯河流域土壤盐渍化现状特征及其与土壤光谱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盐分组成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在少数光谱波段,3种地貌类型的含盐量及占优势的盐离子均与光谱反射率呈显著相关,在此基础上,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为玛纳斯河流域地物光谱数据库的建立及土壤盐渍化的遥感监测提供科学依据。
黄河三角洲地区防潮工程建设标准分析
黄河河口三角洲海岸线较长,石油、盐卤业及养殖业开发等经济发展对防潮工程提出了新的要求,现防潮工程建设已不能适应当地经济发展。在研究防潮保护区各防护对象具体情况的基础上,按照国家《防洪标准》,并考虑当地经济的发展,综合确定了各岸段堤防的防潮标准及建筑物级别。
黄河三角洲速生造纸林工程在东营开建
黄河三角洲速生造纸林工程已经在东营市启动了八个试点工程。2003年春天,新种植的0.67万hm~2(10万亩)试点基地速生畅将在这片沃土上发芽吐绿。
黄河三角洲粉土液化的试验研究
黄河三角洲粉土液化的试验研究——在野外自然地理和地质调查的基础上,以黄河地区可液化场地粉土为研究对象,利用室内动三轴和振动柱试验进行测定,分析了动荷载作用下粉土的动应力应变关系并模拟了地震荷载作用下粉土的孔压响应及抗液化强度,得出了液化破坏标...
CFG桩复合地基在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应用
选取东营世纪城1号楼工程进行地基处理的分析,探索适合黄河三角洲地区土质的最优地基处理方案。通过方案比选,选择cfg桩复合地基,并进行计算与检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地基承载力及沉降符合规范要求。实践证明使用cfg桩复合地基加固黄河三角洲地区软土地基合理可行。
黄河三角洲地区地基的稳定性分析
通过对工程实例的有限元分析,研究了有软弱下卧层的双层体系地基的应力和变形特性。计算结果表明,地基中塑性区首先出现在交界面处的上层土中,随着荷载的增加,塑性区向交界面处上下土层均有扩展,由于下层土较软,塑性区扩展较快,最后当塑性区到达基础底面时,地基达到极限承载力。研究内容为区域性多层建筑基础设计中更好的把握软土强度和变形特性提供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对特定条件下的地基评价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黄河三角洲地区砖混房屋沉降研究
黄河三角洲地区的砖混结构房屋,自基础施工完后变发生着沉降变形,并且随着时间的持续,变形仍在继续发展。由于地基的沉降变形,导致了房屋建成后墙体开裂。文中根据对三幢房屋的观测结果,对房屋的沉降情况做了分析、研究。
银北地区土壤盐渍化形成机理与模拟研究
银北地区位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带,降水稀少,蒸发强烈,导致本地区土壤盐渍化严重。近年来,由于黄河来水量的逐年减少,引黄灌溉不能满足农业灌溉需求,逐渐开始开采利用地下水。由于银北地区浅层地下水矿化度较高,利用地下水灌溉可能引起次生土壤盐渍化。本文运用phreeqc模型软件模拟灌溉水与土壤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探讨了土壤盐渍化的形成机理。通过模拟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运用是解决银北灌区土壤盐渍化的关键,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混合比例,可以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2)银北地区灌溉淋洗期间存在蒸发浓缩叠代在2~4次,说明存在轻微蒸发。(3)inverse模拟结果说明,银北地区灌溉淋洗期间存在轻微蒸发,水相和固相的相互作用,石膏、白云岩和盐岩溶解,na+、ca2+和mg2+吸附交换,渠水下渗转化为地下水;非灌水期地下水通过毛细管作用强烈蒸发,水相和固相的相互作用,石膏、白云岩和盐岩沉淀,na+、ca2+和mg2+解吸附,使有害盐分氯化物、硫酸盐存留在土壤层中,形成土壤盐渍化。
浅谈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绿化施工技术
介绍了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绿化的施工技术,重点论述了盐碱地土壤的改良方法、耐盐碱植物的栽植,并对盐碱地的绿化灌溉技术作了阐述,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矿业工程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