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港南沙港区二期工程建设模式探讨
不足的困难。建议国家对长江港口企业进行基础设 施建设和技术改造提供低息、贴息贷款,争取国家建 设资本金,实施投资倾斜政策;鼓励公共码头建设采 取多种融资和合资模式共同发展;对有沉重债务制 约,同时还存在大量的呆账、死账的港口,建议以债 转股和债改投的方式解决问题;允许港口企业在建 设和改造中对新生土地,允许采用老港区土地置换 等方式解决资金投入的问题。 3.10 把重庆建成长江上游航运中心,把武汉建成 华中航运中心 重庆市委、市政府提出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 游经济中心,就必须把重庆建成长江上游交通枢纽。 根据“重庆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规划”,到2010 年,初步建成以“一干两支”高等级航道为骨架,“三 枢纽”港区为中心,航道网络通畅,港口布局合理,船 舶技术先进,支持保障体系完善,与其它运输方式相 互衔接、协调发展的内河航运体系,基本建成长江
集装箱危险品堆场安全设计——以广州港南沙港区一期工程为例
安全性是危险品堆场设计的关键问题,以广州港南沙港区一期工程危险货物集装箱专用堆场设计为例,论述安全设计思路。
广州港南沙港区三期工程建设全部完工预计年底完成验收
作为广州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重头戏”之一,广州港南沙港区三期于6月底完成了所有工程建设,预计今年底完成竣工验收。项目完工后,南沙港区将成为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专业化深水集装箱港区之一。
广州港南沙港区一期工程3#、4#泊位沉箱安装就位
广州港南沙港区一期工程3#、4#泊位沉箱安装就位
南沙港区一期疏浚工程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针对疏浚工程的特点,结合实际工程的水域环境和地质条件等具体情况,采用合理的施工工艺,同时加强质量控制,保证了工程质量和施工任务的按期完成。
广州港南沙港区二期工程给排水设计总结
论述了广州港南沙港区二期工程给排水工程相关的设计思路,并针对港区的特点提出一定的设计体会。
集装箱危险品堆场安全设计——以广州港南沙港区一期工程为例
安全性是危险品堆场设计的关键问题,以广州港南沙港区一期工程危险货物集装箱专用堆场设计为例,论述安全设计思路。
广州港南沙港区粮食及通用码头结构创新设计_宋兰芳
广州港南沙港区粮食及通用码头结构创新设计_宋兰芳
广州港南沙港区粮食及通用码头结构创新设计
结合广州港粮食及通用码头工程设计,分析了密实饱和砂土在打桩过程中孔隙水压力的变化特点,提出了重锤低打增加锤击频率、连续不停锤以保持桩周土较高孔隙水压力、减少桩周土侧摩阻力、增加桩打入密实砂层厚度的设计施工方法,并重点针对该工程3种不同码头结构形式交叉衔接段的设计和施工控制技术进行了专项研究,尤其对重力式和板桩结构的衔接提出了新颖的u型对接倒滤结构设计。
广州南沙港区二期码头结构设计难点与对策
针对广州南沙港区二期重力式码头结构设计中遇到的#8和#10泊位局部粉质黏土能否保留作为持力层以及#9和#10泊位局部厚基床基顶应力扩散、基槽底宽、地基承载力和前轨沉降控制等设计疑难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其解决方案进行探讨、介绍。
广州南沙港施工组织设计
南沙护岸围堰及试挖工程陆域场地(北段)软基处理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中港第二航务工程局 1 目录 1总则...................................................................................................................................5 1.1编制依据.....................................................................................................................5 1.2编制原则...................................................................
广州南沙港区三期工程项目配套道路
个人整理精品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 1/8 广州南沙港区三期工程项目配套道路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1.1项目基本情况 本项目投资估算万元,位于广州市南沙区龙穴岛南部,全长,线路呈南北走 向,东临伶仃航道,西临龙穴南水道和南沙港快速路,北接现状港区大道二期道 路,南接规划广州港出海航道三期工程项目配套道路。起点接北段现状港区道路 二期,规划为城市主干路,设计速度为,双向八车道,规划红线为。建设内容包 括新建道路、排水、交通、绿化、照明等内容。 1.2项目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 1.2.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结论 1.2.1.1大气环境保护目标 本项目的大气环境保护目标主要为保护南沙港三期项目配套宿舍楼、商务楼 能达到基本的使用功能。 1.2.1.2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监测数据,所有监测点的和的小时浓度值、的日平均浓度值均符合《环 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
广州南沙港区三期工程项目配套道路[001]
个人资料整理,仅供个人学习使用 1/5 广州南沙港区三期工程项目配套道路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项目基本情况 本项目投资估算30208.08万元,位于广州市南沙区龙穴岛南部,全长2.2km,线路呈南北 走向,东临伶仃航道,西临龙穴南水道和南沙港快速路,北接现状港区大道二期道路,南接 规划广州港出海航道三期工程项目配套道路。起点接北段现状港区道路二期,规划为城市主 干路,设计速度为60km/h,双向八车道,规划红线为60m。建设内容包括新建道路、排水、 交通、绿化、照明等内容。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 项目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结论 大气环境保护目标 本项目的大气环境保护目标主要为保护南沙港三期项目配套宿舍楼、商务楼能达到基本的使 用功能。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监测数据,所有监测点的no2和co的1小时浓度值、pm10的
南沙港区二期9号、10号泊位施工简报
由中港四航局二公司施工的南沙港区二期9号、10号泊位工程,位于广州市番禺区龙穴岛围垦区东南部,为两个五万吨级泊位及前方堆场。码头岸线长度781m,码头前沿设计基床面标高为-17.0,码头面高程为+5.5m。码头为重力式沉箱结构,单个沉箱长17.8m、宽15.0m、高18.9m,重2237t。沉箱下部抛石基床,沉箱上部现浇混凝土胸墙。
爆夯法在南沙港区抛石基床施工中的应用
1 爆夯法在南沙港区抛石基床施工中的应用 □简耀东 摘要:2003年,广州港南沙港区一期工程码头水工结构抛石基床的施工,采用了 水下爆炸的工艺进行夯实。本文对爆炸夯实工艺进行介绍,并对使用参数及质量效果 进行比较讨论。 关键词:爆夯法南沙港区抛石基床 1工程概况 南沙港区一期工程建设规模为4个5万吨级集装箱码头泊位,位于珠 江口伶仃洋喇叭湾顶,广州番禺区龙穴岛围垦区东南部。码头水工结构采 用重力式沉箱结构,顺岸连片式布置,岸线长度1400m,基础为抛石基床, 长1532.8m,顶宽14.8m,顶标高-17.0m,底标高为-21.0~-24.5m,前边坡 1∶1.5,后边坡1∶1,抛石基床厚度4m、5m、6m、7.5m,10~100kg块石 填筑,分二层爆炸夯实。总抛石量209900m3。 2爆夯施工方法 爆夯法基本原理是将设计的药包按照一定的网格参数布
伶仃航道三期试挖槽工程实施后泥沙回淤分析
在对伶仃洋河口湾来水来沙、潮汐与潮流特性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伶仃航道三期工程实施后的4次航道地形测量资料,对试挖航段的回淤量沿时间和空间的变化、以及航道稳定边坡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伶仃航道开挖段-15.5m贯通后,经过2008年1月—2009年1月水沙过程的作用后(其间未进行疏浚),航道内以淤积为主,淤积量较以往(一、二期)没有明显增加。此结论为三期工程的进一步拓宽浚深提供了技术参考。
2005年黄河调水调沙期间入海泥沙扩散研究
针对黄河调水调沙试验开始前,黄河入海水沙通量非常少,调水调沙试验开始后,入海径流量和泥沙量增加近10倍的情况。通过2005年黄河调水调沙入海泥沙扩散的数值模拟,并结合收集到的黄河口卫星航片解译结果,研究结果表明,调水调沙实验开始后黄河入海水沙量急剧增加,由于地形及射流效应,入海水沙出河口后形成e和se方向为主扩散的泥沙流,但其扩散范围有限,呈现以河口为中心的扇形分布格局,最大影响距离约20km×40km。风作为悬浮泥沙扩散的驱动力,成为泥沙扩散运动方向和大小的重要决定性因子。
挖粗沙减淤解决三峡泥沙问题
水库泥沙淤积是世界性的工程难题,泥沙问题也是三峡工程可行性论证的主要问题之一。清华大学周建军、曹慧群和张曼等结合在水库挖粗沙和减淤研究了实现三峡水库可持续利用的途径。提出的方法概念明确、简单易行,从理论上解决了三峡工程的水库主要的泥沙问题,同时为长江开辟了巨大的建筑砂源、满足市场需求。这一成果也可供
长江口横沙浅滩挖入式港池方案泥沙回淤估算
针对横沙浅滩挖入式港池建设和维护中核心的泥沙回淤问题,本文采用海港水文规范、底切应力公式和纳潮总量估算等多种不同方法对横沙挖入式港池规划方案中的港池和外航道泥沙回淤问题进行预估,其结果较为一致.若港池出口位于-7m泥沙浓度0.3kg/m3的区域,港池年回淤量约为2000万~2200万m3,平均回淤强度约为0.3~0.4m/a;外航道平均淤积强度约为0.3~0.4m/a,年回淤600万~1200万m3.且回淤分布主要集中在近靠港池口4~6km的区域.计算表明,港池口若设于泥沙浓度更低的深水区域,泥沙回淤将显著降低.
防波堤建设对港池航道泥沙回淤的影响
以越南某沿海海港防波堤工程为例,介绍该工程自然条件和泥沙来源,建立波流共同作用下的泥沙数学模型,模拟计算港区不同防波堤布置方案的泥沙回淤情况。模拟结果表明:沿口门向外,年淤积强度呈近岸大、外海小的趋势分布;建设南北防波堤方案的港内年均淤积量明显减少;当港池航道开挖深度为6.5m时,全港淤积量最少。
沿海港口航道疏浚施工期大风回淤风险研究
本文主要是根据黄骅港历史的水文地质资料、黄骅港的疏浚施工中现场大量的观测资料和目前的关于沿海港口航道的回淤风险研究成果,对黄骅港区的疏浚施工期泥沙回淤特征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探讨了施工期泥沙回淤风险中的大风风险,得出了黄骅港区的航道施工期的回淤现象基本符合了自然回淤的特征,但是在施工期中的回淤现象受到大风的影响最为显著,大风引起的回淤现象成为了主要的风险因素。
海铁联运试点工程的探究——以广州南沙港铁路为例
广州南沙港铁路是广州港南沙港区的疏港铁路项目,是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点基础设施,践行海铁联运物流发展模式,实现海铁联运物流效率最大化,有利于尽快提升铁路运输在港口集疏运中的比重,对于节能减排、创新物流发展模式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疏浚工程对回淤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采用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根据深圳西部港区主要港口的年维护疏浚量,计算分析疏浚工程对周围港区回淤的影响,为港区施工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BIM服务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