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实验室建筑设计规范
jgj91-93科学实验室建筑设计规范 第1章总则 第1.0.1条为使科学实验建筑设计符合适用、安全、卫生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自然科学研究机构、工业企业、大专院校等以通用实验室为主的新建、改建 和扩建科学实验建筑设计。其它类同的科学实验建筑设计可参照执行。 第1.0.3条科学实验建筑设计必须贯彻执行国家现行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做到技术先进、安全可 靠、经济合理、确保质量、节省能源和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第1.0.4条科学实验建筑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第2章术语 第2.0.1条科学实验建筑:用于从事科学研究和实验工作的建筑。一般包括实验用房、辅助用房、公 用设施等用房。 第2.0.2条实验用房:直接用于从事科学研究和实验工作的用房。包括通用实验室、专用实
生物安全实验室安全设计
针对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安全要求及运行风险管控,结合具体p3生物安全实验室工程案例,从设计角度对p3生物安全实验室的选址、平面布局、净化空调及控制的安全要求进行流程原理性阐述,以利工程施工人员提高对设计图纸理解能力,使实验室研究人员更安全的操作运行.
实验室建筑设计标准
第3章基地选择和总平面设 计 3.1基地选择 第3.1.1条基地选择必须符合当地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应节约用地, 不占或少占良田。 第3.1.2条基地应满足科学实验工作的要求,并应具有水源、能源、信息交换 和协作条件,交通方便。第3.1.3条基地选择应满足建筑用地、实验用地、绿化 用地和环境净化的需要,并应留有发展用地。 第3.1.4条基地与易燃、易爆品生产及储存区之间的安全距离应符合国家现行 有关规范的规定。 第3.1.5条基地应避开噪声、振动、电磁干扰和其它污染源,或采取相应的保 护措施。对科学实验工作自身产生的上述危害,亦应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防止 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第3.1.6条基地应有相应的安全消防保障条件及措施。 3.2总平面设计 第3.2.1条总平面设计应符合科学实验工作的要求,规划面积指标应按
科学实验室建筑设计标准
jgj91-93科学实验室建筑设计规范第四章建筑设计 4.1一般规定第4.1.1条科学实验建筑应由实验用房、辅助用房、公用设 施用房等组成。其设计应合理安排各类用房,做到功能分区明确、联系方便、互 不干扰。 第4.1.2条通用实验室、专用实验室及研究工作室宜采用标准单元组合设 计,其结构选型及荷载确定应使建筑物具有使用的适应性。 第4.1.3条窗 第4.1.3.1条设置采暖及空气调节的科学实验建筑,在满足采光要求的前 提下,应减少外窗面积。设置空气调节的实验室外窗应具有良好的密闭性及隔热 性,且宜设不少于窗面积1/3的可开启窗扇。 第4.1.3.2条底层、半地下室及地下室的外窗应采取防虫及防啮齿动物的 措施。 第4.1.4条门 第4.1.4.1条由1/2个标准单元组成的实验室的门洞宽度不应小于1m,高 度不应小于2.10m。由
实验室建筑设计基本的设计要求
实验室建筑设计基本的设计要求 要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实验室,使其能更好地为生产、科研、教学服务,除了 先进的科学仪器和完善的实验设备是提升科技水平,促进科研成果的必备条件以 外,实验室的建设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物质条件。实验室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是 建筑设计的前提和依据,在建设单位委托设计单位进行设计时,必须由各实验室 或研究室人员共同参加研究,反复讨论,确定各实验室方案,现将建筑设计的基 本要求分述如下。 1实验室名称 (1)房间名称:根据实验室功能设置不同的实验室,如化学分析实验室、仪 器分析实验室、光谱实验室、x-射线荧光光谱实验室、天平室及纯水室等。 (2)需要房屋间数:同一类的房间需要几间。 (3)每间房屋使用面积:房间面积大小与建筑模数有关,采用何种模数及何 种结构形式比较符合实际,计算实验室的使用面积。 2建筑要求 (1)房间位置要求: 底层:设备重量较大或要
实验室建筑设计标准
1 第3章基地选择和总平面设计 3.1基地选择 第3.1.1条基地选择必须符合当地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应节约用地,不占 或少占良田。 第3.1.2条基地应满足科学实验工作的要求,并应具有水源、能源、信息交换和协 作条件,交通方便。第3.1.3条基地选择应满足建筑用地、实验用地、绿化用地和 环境净化的需要,并应留有发展用地。 第3.1.4条基地与易燃、易爆品生产及储存区之间的安全距离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 规范的规定。 第3.1.5条基地应避开噪声、振动、电磁干扰和其它污染源,或采取相应的保护措 施。对科学实验工作自身产生的上述危害,亦应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防止对周 围环境的影响。 第3.1.6条基地应有相应的安全消防保障条件及措施。 3.2总平面设计 第3.2.1条总平面设计应符合科学实验工作的要求,规划面积指标应按
实验室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
实验室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 要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实验室,使其能更好地为生产、科研、教学服务,除了先进的科学 仪器和完善的实验设备是提升科技水平,促进科研成果的必备条件以外,实验室的建设也是 一个非常重要的物质条件。实验室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是建筑设计的前提和依据,在建设单 位委托设计单位进行设计时,必须由各实验室或研究室人员共同参加研究,反复讨论,确定 各实验室方案,现将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分述如下。 1.1.1实验室名称 (1)房间名称:根据实验室功能设置不同的实验室。 (2)需要房屋间数:同一类的房间需要几间。 (3)每间房屋使用面积:房间面积大小与建筑模数有关,采用何种模数及何种结构形 式比较符合实际,计算实验室的使用面积。 1.2.2建筑要求 (1)房间位置要求: 底层:设备重量较大或要求防震,则可设置在底层。 朝北:有些辅助房间或实验本身要求朝北。 朝南
实验室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 (2)
实验室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 要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实验室,使其能更好地为生产、科研、教学服务,除了先进的科学 仪器和完善的实验设备是提升科技水平,促进科研成果的必备条件以外,实验室的建设也是 一个非常重要的物质条件。实验室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是建筑设计的前提和依据,在建设单 位委托设计单位进行设计时,必须由各实验室或研究室人员共同参加研究,反复讨论,确定 各实验室方案,现将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分述如下。 1.1.1实验室名称 (1)房间名称:根据实验室功能设置不同的实验室。 (2)需要房屋间数:同一类的房间需要几间。 (3)每间房屋使用面积:房间面积大小与建筑模数有关,采用何种模数及何种结构形式 比较符合实际,计算实验室的使用面积。 1.2.2建筑要求 (1)房间位置要求: 底层:设备重量较大或要求防震,则可设置在底层。 朝北:有些辅助房间或实验本身要求朝北。 朝
实验室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
建筑系实验室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 实验室名称:材料力学实验室 1.房间名称:材料力学实验室; 2.房间数:1间; 3.房间使用面积:150m 2 。 一、建筑要求 1.房间位置:一层(实验室内有多台大型设备,重量较大); 2.房间尺寸:建议进深7.8~8.4m。 3.门的数量及位置: 设3个门。房间靠走廊内墙前后各设置为宽1000~1500mm;另一个门设在 外墙上以便大型仪器设备的搬运,开启方式为双向弹簧门,门的宽度为 2100~2400mm,高度为3000。 4.墙面:一般要求。 5.底层地面: (1)由于有大型设备,需要设备基础。建议采用600mm厚毛石为垫层,其 上浇筑300mm厚的c30混凝土。 (2)面层水泥砂浆。 6.通风:一般要求。 二、给排水:无给排水要求。 三、实验室用电与照明 照明办公用电与仪器设备用电分开布线。 1.设备用电量约为18
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电气设计
阐述了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特殊要求,参照国家现行的相关规范及行业规定,对生物安全实验室的负荷分级、供配电、照明系统及自动控制系统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从而实现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电气设计,保证其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虚拟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构建
目的生物安全实验室使用过程中存在难以实训的问题。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三级生物实验室,可用于实验室生物安全辅助教学和培训。方法以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为蓝本,利用3dsmax和flash技术,制作实验室布局和设备设施的3d模型及相关实验虚拟场景,设计具体的动画效果。结果建立了虚拟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结论虚拟现实技术为实验室生物安全实训提供全新便捷的技术平台,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建筑设计规范常用条文速查手册
建筑设计规范常用条文速查手册
国外生物安全实验室资料
国外生物安全实验室资料——一次隔离(一级屏障): 在操作危险微生物的场所,采取把危险微生物隔离与一定空间内的措施。是把危险为生物和操作者隔离开,目的 是为了防止操作人员被感染。 一次隔离的主要方式: 生物安全柜和隔离器方式;系列...
三级动物实验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工艺设计探讨
三级动物实验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工艺设计探讨
食品微生物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研究
简要阐述了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定义及建立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必要性.通过从微生物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p2实验室)环境设计,内部质量控制即检验人员的素质、实验室环境和设备的质量控制、培养基和试剂的质量控制、标准菌株的保藏,外部质量评估3个方面对食品中微生物检验实验室的建设进行了探讨.并通过对建设生物安全实验室依据的标准及技术规范进行归纳、整理、解读,以期能对我国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提供参考.
生物安全实验室的气密性试验设计
生物安全实验室的气密性试验设计——通过对生物安全实验室最常用的围护结构(彩钢板装配式结构)的气密性研究,设计了一套气密性试验方案,并且按照该方案搭建成一个试验间,在不同的试验压力下,进行了一系列的气密性试验。并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为提高围护...
生物安全实验室气流、给排水设计|喜格
p3、p4实验室设计核心要求|喜格 气流设计 1、p3和p4各区之间的气流方向应保证由辅助工作区流向防护区,辅助工作区与室外之间 宜设一间正压缓冲室。 2、p3和p4内各种设备的位置应有利于气流由被污染风险低的空间向被污染风险高的空间 流动,最大限度减少室内回流与涡流。 3、生物安全实验室气流组织宜采用上送下排方式,送风口 和排风口布置应有利于室内可能被污染空气的排出。饲养大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的气流组织 可采用上送上排方式。 4、在生物安全柜操作面或其他有气溶胶产生地点的上方附近不应设送风口。 5、高效过滤器排风口应设在室内被污染风险最高的区域,不应有障碍。 6、气流组织上送下排时,高效过滤器排风口下边沿离地面不宜低于0.1m,且不宜高于0.15m; 上边沿高度不宜超过地面之上0.6m。排风口排风速度不宜大于1m/s。 给排水设计一般规定 1、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给水排水干
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自控系统设计探讨
目前建设的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送、排风机均采用了备份冗余,而其自控系统却没有相应的冗余备份结构。分析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自控系统设计和实施中经常遇到的系统冗余模式设计优化、传感器和执行机构选型要点等问题,结合实际工程设计和检测经验探讨一些简单易行的解决方法,以期为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自动控制系统设计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生物安全实验室设计与建设》等专著出版
生物安全实验室是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场所。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随着交通工具的便利、人类活动范围的加大,各种烈性传染病的传播变得越来越容易,危害也越来越严重。2003年sars的肆虐,曾给我国造成了重大损失,近几年在非洲暴发的\"埃博拉\"疫情,也很快在欧美出现病例,如何抵御这类威胁,必须构筑一道坚固的防线,生物安全实验室是这道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安全的实验室内对高风险的病原微生物进行检验、研究,可确保实验人员和外部环境的安全。由于我国
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1)
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 2012年1月1日发布 2012年1月1日实施 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手册 第1页共1页 主题批准页 第1版第0次修订 批准 根据国务院《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对照国家标准《实验室生物 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及农业部相关管理规定,我实验室结合实际工作情况, 编制了《___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手册》。 本手册具体描述了我中心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的各个要素,是实验室做好生物安全管理 的纲领性文件和重要依据。 本手册现已批准,并予发布,自发布之日实施。实验室全体成员及相关人员应认真学 习,严格遵照执行,确保实验室每个环节的生物安全都有效控制,防止实验室感染和病原 微生物扩散,保护实验室人员和公众健康。 主任: 2012年1月1日 版本号1 受
国家标准《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编制组第三次工作会议召开
会议于2011年2月25日在北京召开,由王清勤研究员主持,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等规范主参编单位的编制组成员参会。会议议题是对规范草稿进行逐条审议修改,修改内容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1)微生物生物安全实验室根据
关于科研实验建筑设计规范的思考
随着我国科研事业的不断发展,科研实验建筑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功能越来越综合.本文即在分析科研实验建筑对象突出、功能综合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实例对相关设计规范进行探讨,提出建议.
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操作病原微生物的体会
根据生物安全的的分级,结合我国病原生物学实验室的现状,阐述如何在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操作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出现问题应如何处理,对今后明确操作各种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安全等级、掌握实验安全技术提供借鉴作用。
某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净化空调系统设计
以某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涉及有毒、有害、挥发性溶媒和化学致癌剂)净化空调系统设计为例,阐述了这类特殊要求的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送、排风系统设计和压力控制等主要事项。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二级建造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