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太阳能混合吸收式制冷循环系统
提出一种高效的较大程度利用热源的新型太阳能吸收式循环系统 .与传统的两级吸收式循环相比 ,系统增加了一个附加高压发生器 ,通过高压发生器再生出的LiBr溶液与低压吸收器的吸收后的溶液混合 ,提高高压吸收器的吸收剂浓度从而减小其压力 .分析了混合循环的各种性能特性 ,并与传统的两级吸收式制冷循环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混合吸收式循环的发生热源在 80~ 95℃之间 ,热力系数在传统的两级吸收式循环基础上平均提高 2 0 % ,其热源可利用温差平均提高 2 0℃ ,效果较明显
三效吸收式制冷循环系统性能分析
三效吸收式制冷循环系统性能分析——介绍对通用三效循环系统进行了分析,并充分考虑各部件设计中的问题和cops数值,以及处于高腐蚀环境中部件的数目等内容。
新型太阳能增压吸收式制冷循环
提出了一个以nh3-lino3为工质对、压缩蒸发器出口冷剂蒸气、利用太阳能进行制冷的新循环,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对新循环的性能指数、效率、电热比和冷却水量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表明补偿相当于0.7%~10.68%太阳能能量的电能可使热源进口温度自95℃降低16℃~22℃,新循环的性能指数在0.495~1.201之间,效率在0.245~0.122之间,冷却水流量随驱动热源进口温度的降低基本呈线性从7.24kg/s减少至3.74kg/s。克服了传统循环受限于太阳能波动的不足,具有很好的节能效益和实践价值。
溴化锂绝热、增压双效吸收式制冷循环
溴化锂绝热、增压双效吸收式制冷循环——本文在传热传质分离双效吸收式制冷循环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台增压器以提高绝热吸收器压力,强化循环传质能力。根据模拟结果,补偿了少量电功的增压系统,可以有效降低循环总传热面积;通过降低循环溶液浓度,还可以达到...
如何检修分体空调制冷循环系统
在制冷教学中,分体空调是我们授课的重点和难点,而且制冷循环系统的维修又是重点之重。要学好这门课除了多加操作练习之外,数据理论知识是学生学
吸收式制冷循环利用低品位热能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吸收式制冷循环利用低品位热能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介绍吸收式制冷循环利用低品位热能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阐述吸收式制冷系统对太阳能、工业余热、生物质能和地热能四种能源的利用情况,并主要从低品位热能的选择、吸收式制冷循环系统的优化和吸收器的...
太阳能驱动的风冷氨水吸收式制冷系统循环特性
提出一种太阳能驱动的小型风冷氨水吸收式制冷循环系统,该系统有效回收精馏热及吸收热,降低发生温度,实现机组风冷化以及对太阳能的有效利用,增加系统能效比。在建立组成系统各部件热力学数学模型基础上,对循环特性进行计算,得出在热源温度、蒸发温度、冷凝温度等参数变化时,性能因数的变化规律,为系统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太阳能吸收式制冷机性能分析
太阳能吸收式制冷机性能分析——在太阳辐射动态变化的情况下,对制冷量为5kw的水冷式太阳能吸收式制冷机的性能进行了模拟,得出了集热器出口水温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曲线以及在此规律的影响下吸收式制冷机的性能曲线。模拟结果表明水冷式太阳能吸收式制冷机在理论...
新型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发生器的研究
新型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发生器的研究——设计了一种新型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的发生器,利用喷嘴把溴化锂溶液切向喷射到发生器中,通过澳化锂溶液在发生器内的旋转流动,有效降低发生器内部压力,达到降低溴化锂溶液的蒸发温度、充分利用太阳能等低品位热源...
太阳能混合吸收式制冷空调系统的性能研究
提出了一种新型太阳能混合吸收式制冷空调系统,可以较好地利用太阳能制冷,克服传统吸收式系统在利用太阳能实现制冷时存在整体效率低的弊端.混合吸收式制冷循环增设附加高压发生器,同时使高压发生器再生出libr溶液与低压吸收器的吸收后的溶液混合,进入高压吸收器,提高了高压吸收器中libr溶液的浓度使其压力降低.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高达0.61,驱动热源的可利用温差最高可达33.2℃,新型太阳能混合吸收式空调系统的整体效率比两级吸收式太阳能空调系统有较大提高,最大提高幅度为94.5%,能更好地发挥太阳能空调的优势.
太阳能混合吸收式制冷空调系统的性能研究
第34卷 第8期 2006年 8月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学 报(自然科学版) j.huazhonguniv.ofsci.&tech.(naturescienceedition) vol.34no.8 aug. 2006 收稿日期:2005209213. 作者简介:万忠民(19772),男,博士研究生;岳阳,湖南理工学院(414006). e2mail:zhongminwan@sohu.com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研资助项目(04c271). 太阳能混合吸收式制冷空调系统的性能研究 万忠民1,2 舒水明2 胡兴华2 王标华2 (1湖南理工学院物理系,湖南岳阳414006; 2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摘要:提出了一种新型
太阳能-电能驱动复合制冷循环特性研究
针对传统太阳能驱动吸收式制冷循环制冷效率低、间歇性工作以及机组投资较高等缺点,提出太阳能-电能联合驱动复合制冷循环,利用风冷与水冷压缩制冷单元耦合实现新循环全天候运行,利用太阳能驱动吸收制冷单元制取较高温度冷水直接承担室内显热冷负荷和带走压缩制冷单元冷凝器的热负荷,从而使该循环获得较高热性能系数和机械性能系数。建立组成新循环各单元热力学数学模型,分析逐时太阳辐射强度和室外温度对复合制冷循环的吸收制冷单元热性能系数、水冷和风冷电压缩制冷单元的机械性能系数影响,并与传统风冷电压缩制冷循环的节能效果进行比较分析,获得有益结论。
吸收式制冷用氨-硝酸锂工质对及循环系统的研究
吸收式制冷用氨-硝酸锂工质对及循环系统的研究——氨-硝酸锂作为新型吸收式制冷工质对有很多突出优点,但有关其热物理性质及循环系统的研究资料比较少。文中详细介绍了氨一硝酸锂吸收式制冷工质对的特点、热力学性质以及目前国内外对此工质对的研究进展,并提出...
太阳能强制循环系统原理图-Model
太阳能强制循环系统原理图-Model
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空调集热器的研究
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空调集热器的研究——介绍了用于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空调的各种集热器,根据它们的应用情况分析了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空调的发展趋势及对集热器的要求,并提出了cpc热管式真空管集热装置,对其进行了研究和展望。
太阳能沼气驱动吸收式制冷空调的仿真研究
太阳能沼气驱动吸收式制冷空调的仿真研究——在太阳能和沼气联合驱动吸收式制冷空调的思想,建立了此系统主要性能参数的数学模型,按照三种不同的运行方案,进行仿真研究。
太阳能沼气驱动吸收式制冷空调的仿真研究
因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日益严峻,加上建筑空调需求量的增长和电力成本增加,考虑到吸收式制冷具有无比的优越性,提出了将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和沼气联合驱动吸收式制冷空调的思想,建立了此系统主要性能参数的数学模型,按照三种不同的运行方案,运用matlab/simulink软件分别建立其仿真模块并对主要性能参数进行仿真计算,仿真结果够很好的反映太阳能沼气吸收式制冷空调运行的特点。为可再生能源应用于建筑空调的研究与应用、缓解化石能源供给的危机和保护环境提出了有意义的参考。
太阳能两级吸收式制冷机应用分析
太阳能两级吸收式制冷机应用分析——在给定冷凝温度和吸收温度的情况下提出了利用太阳能做热源、地下水做冷源的两级吸收式制冷系统,cop可达l.4~l.7,高于其他形式吸收式热泵,节约了冷却水的用量。
太阳能固体吸附——喷射制冷联合循环系统研究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太阳能固体吸附一喷射制冷联合循环系统,并建立了相应的物理模型.通过对系统运行原理和热力参数的分析与计算,认为该系统为解决太阳能固体吸附制冷系统的不连续性问题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由于对吸附热的有效回收,系统的cop有一定的提高。
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空调集热器的研究
介绍了用于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空调的各种集热器,根据它们的应用情况分析了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空调的发展趋势及对集热器的要求,并提出了cpc热管式真空管集热装置,对其进行了研究和展望。
太阳能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溶液降膜吸收流动分析
太阳能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溶液降膜吸收流动分析——溴化锂降膜式吸收器能在较小液流量和较小温差下获得较高的热流密度和传热传质系数,尤其是当液膜沿着水平管外作降膜流动时,传热传质效果更佳。为此建立溴化锂降膜吸收器溶液吸收过程流动的物理模型,通过对...
太阳能驱动的Einstein制冷循环热力性能分析
对太阳能驱动的einstein制冷循环进行了详细的热力性能计算,并针对不同的蒸发温度、冷凝温度以及发生温度对系统cop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计算,得出影响曲线。得出结论:通过改变运行工况来提高系统cop这条路行不通,要从根本上提高系统cop,只能通过对换热器的强化、系统部件的合理布置、以及新工质对的选取等方法来实现。
制冷剂不足时小型空调制冷循环系统实验研究
对以r410a为制冷剂的小型空冷空调器在多功能环境实验室中完成了变换环境、制冷剂不足工况下制冷循环实验。在温度为25-40℃的实验环境下,分别采集了制冷剂流量、吸排气温度、蒸发温度和压力等波动信号,同时利用高速摄影仪对实验段流动图像进行了拍摄。最后,将这些数据与正常制冷循环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高温环境下流量和压力变化平缓;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排气温度降低,蒸发温度和吸气温度升高,过热度增大。同时,实验段出现液-气分层流,泡-气分层流两种主要流型变化。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2021届MIDAS软件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