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建筑综合环境绿色生态效能评估体系和方法综述
国家政策和经济发展形势要求推行综合环境绿色生态保护,节能降耗势在必行。本文主要介绍国外建筑物综合环境绿色生态效能的评估体系和方法,旨在为我国大力推进建设资源节约友好型社会提供借鉴和思路。
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与绿色生态链打造
生态环境的恶化是一种世界公众性的悲剧,它既给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带来障碍,同样也会影响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农业已经演变为立体交叉污染最为严重的产业之一。目前,我国农村许多地方仍然抱着\"宁可毒死,不可穷死\"的错误信念,不惜牺牲环境来换取经济的一时繁荣,让一些不符合污染处理标准的小造纸、化工等小型加工企业\"上山下乡\
《建筑物综合环境性能评价体系——绿色设计工具》即将出版
由日本可持续建筑协会和日本国土交通省住宅局编著、清华大学石文星等翻译的《建筑物综合环境性能评价体系——绿色设计工具》中文版近期将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中文版采用与日文版、英文版完全一致的风格,是一本集学术性、实用性、可读性于一体的学术专著。
国外绿色生态建筑案例
国外绿色生态建筑案例
加快小流域治理建设绿色生态环境
-1- 加快小流域治理建设绿色生态环境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报告 罗圈背水库王元忠 罗圈背水库位于东港市西北部、小洋河中游,与岫岩县接壤, 径流集水区为千山南部余脉的丘陵区,群山起伏,山涧林溪密布。 本地区属温带湿润性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900 —1200mm,但降雨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6—8月。1972年 水库建成投入使用后,在防汛抗灾、兴利保收方面起到了巨大的 作用。水库运行三十多年,对下游小流域进行过几次治理,但仍 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根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要求, 结合附近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我对附近几处小流域进行了调 查研究,对小流域治理的重要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并对如 何加快小流域治理有了初步的设想。 小流域治理是指以小流域四周分水岭为界,不受行政区划的 限制,从分水岭到坡脚、从沟头到沟口、从上游到下游,对山
基于环境扰动与生态补偿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第24卷第6期张建良,等:基于环境扰动与生态补偿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67· 文章编号:1671-6612(2010)06-067-04 基于环境扰动与生态补偿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张建良荆有印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071003) 【摘要】绿色建筑、生态建筑毫无疑问是建筑行业当前的“大势所趋”,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对设计、建设以 及使用绿色建筑起到指明方向的作用。首先介绍了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发展现状,经过对 各类评价体系的对比与分析,指出当前的评估体系在对建筑和地区的适用性、对生态和周边人群 的公平性等方面有待优化,最后提出评价体系必须考虑的几个方面,并由此建立了新的基于环境 扰动与生态补偿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为完善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绿色建筑
绿色生态建筑指标体系及其评价的研究
绿色生态建筑是当前世界研究的热点之一,而我国的相关研究还不足,缺乏一个有效的“绿色生态建筑”评价认证的机制。通过分析生态建筑的基本理念,并结合我国国情探讨了我国建立绿色生态建筑指标体系的必要性,建立了绿色生态建筑指标体系,研究了评价绿色生态建筑的方法。
探究绿色生态建筑的设计方法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能源大量消耗,社会资源出现短缺等现象,应运而生了绿色生态建筑的设计方法。其为
国际绿色生态建筑评价方法介绍与分析
本文介绍了当今国际绿色生态建筑评价的一般内容与方法,并分析了四个具有代表性的绿色生态建筑评价体系。
绿色生态城区建筑能源规划方法研究
基于区域建筑能源规划相关理论,提出适用于绿色生态城区以碳排放总量控制为目标的建筑能源规划方法。以某区域为例,利用建筑的负荷模拟、非化石能源可利用资源量评估、能源结构分析、碳排放量测算及经济效益评价等,对比分析能源配置方案,结果表明该区域的建筑能源规划方案可有15种,与传统方法相比,碳排放总量较低且最经济方案的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可提升12%,碳排放可降低17万t。
国际绿色生态建筑评价方法介绍与分析
绿色建筑、生态建筑近年来成为了建筑行业的趋势,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更多的重视绿色建筑,从绿色建筑的评价体系中可以看出人们对设计、建设以及使用绿色建筑的重视程度,并且也为它指明了方向。本文将以一些国家绿色生态建筑评价方法为起点,分别对英国、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四个国家的当前使用的评价方法进行介绍和分析,根据这些方法为建立我国的生态建筑评价体系提供依据和参考。
绿色生态建筑分析
绿色生态建筑 一、概念的澄清—— 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绿色建筑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 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 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 人类从自然界所获得的50%以上的物质材料,是用来建造各类建筑及其附属设施,这些建筑在建 造和使用过程中,又消耗了全球50%的能量,在中国,目前全国400亿平方米既有建筑中95%以上为 高耗能建筑,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3倍以上,加上我国以煤为主要燃料的能源结构,在 造成能源浪费的同时,也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建筑能耗高、污染严重已成为制约我国可持 续发展的突出问题。此外,在建筑的建设中还存在土地资源利用率低、水污染严重、建筑耗材多等问 题,发展绿色建筑是可持续发展的
绿色建筑与城市生态环境理论探析
城市生态环境是城市化发展赖以存在的基础,绿色建筑作为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城市化发展与城市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基本表现,强调自身对有限资源的最优化利用及城市生态环境影响最小化的同时,强调系统性,不论是在立项、设计、施工、运营等方面都应讲求与城市生态环境和谐共融,追求城市化发展与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以绿色建筑的不断发展来保证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
绿色建筑与城市生态环境
快速发展的经济给人们的生存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合理利用有限资源,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是整个人类社会必须关心、面对的问题。在城市建设中,发展绿色建筑,要优先考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获得较快的现代化进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达到在建筑业和城市建设中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
浅析绿色建筑与生态环境
在城市发展和建设中,要优先考虑的就是生态环境问题,并将其置于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同等重要的地位上。同时,还要进一步通盘考虑有限资源的合理利用。本文对绿色建筑与生态环境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绿色建筑与城市生态环境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物质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为绿色建筑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发展空间。但是在绿色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绿色建筑工程的质量会受到施工技术水平与建筑材料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在绿色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及制度体系理应得到相关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建立完善的绿色施工制度、大力推广绿色施工技术,进一步提高绿色建筑施工水平。本文首先分析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的原则,对于绿色建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时效性措施,凸显出绿色建筑的社会意义。
统筹生态环境监管与治理 加快建设长江绿色生态走廊
长江通道是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最重要的东西轴线,在区域发展总体格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39号),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谋划中国发展新棋局而作出的既利当前又惠长远的重大战略决策。要实现长江11个省、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促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确保全流域生态安全,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为此,提出以下建
正确理解环保、绿色生态建筑的理念
正确理解环保、绿色生态建筑的理念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世界各国对建筑节能的关注程度正日益增 加。以倡导节能环保和绿色生态的建筑成为建筑发展的一大趋势,绿 色建筑也随之应运而生。 早在1990年,英国就发布了世界首个绿色建筑标准,由此带动 欧美许多国家和地区陆续形成了不同的绿色建筑评定及执行标准。 中国在绿色生态建筑的发展道路上,虽然起步较晚——直至 2006年才正式颁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然而发展的势头却非 常迅猛。据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研究中心主任李丛笑介绍, 截至2013年底,全国共评出1446项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 普通建筑经过立体绿化、屋顶绿化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建筑 从上图可以看出,虽然图面上显示出许多的绿意,但是实际上, 他还是传统的混凝土结构工程;为了整体呈现出一种积极的、热烈的、 时兴的理念,也出现过一时兴起的大范围乡村返古气息,而真正意
略论武夷山建筑与室内空间绿色生态环境设计
拟从可持续发展生态观、地域文化内涵的延续、乡土材料等方面的探索性思考与绿色生态环境设计来突显武夷建筑环境与室内空间特有的地方韵味和语言。
加强绿色建筑施工促进生态环境和谐发展
针对绿色建筑施工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探讨,提出解决的方法和措施.
建设绿色生态环境——65165部队造林绿化纪实
解放军65165部队大力开展造林绿化工作。20多年来,开发治理荒山荒坡2000余公顷,建成两个万亩林场、两个千亩林场和两个千亩果园,后方基地仓库绿化覆盖率达70%。部队先后被评为全国部门造林绿化300佳单位、全军造林种果先进单位。2006年,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单位。
建筑室内综合环境评价的权重确定方法
评价建筑室内综合环境可以了解室内环境状态,并且对改进室内环境有帮助。将影响建筑室内环境的因素分为三个层次,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第三层次因素进行相关性、重叠性分析,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每一层次的因子进行权重分配,所得权重可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中直接使用,该算法保证了模型的完整性、合理性和可行性,并使用nmse对模型进行精度量化。
加强绿色建筑施工 促进生态环境和谐发展
绿色建筑施工概念逐渐出现在大众面前,绿色建筑已经得到各国的普遍共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建筑业现在发展迅猛,实现绿色建筑施工,不断改进建筑施工技术,是促进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必要措施。文章根据我国绿色建筑的目前的发展情况,针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方法和措施,对今后绿色建筑施工的发展具有借鉴作用。
绿色建筑设计中生态环境建材比选的技术方法
1生态环境建材的发展趋势 1.1传统材料的转型 随着生态文明社会的发展,节约资源、节约能 源、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已成为工业发展的基本要 求,我国作为以传统建材产品为主的生产国,同时 也是城乡建设规模宏大的发展中国家,近年来正在 逐步对传统建材进行生产工艺技术与产品性能质 量的改进。目前的建材市场品种繁多,可进入市场 的水泥、玻璃、陶瓷等传统工业产品的品种质量也 有较大的差异,如何识别和选择传统建材,不仅需 要一定的专业知识,而且要对不断变化的转型产品 市场能够及时了解。这是现时期选择建材产品的基 本状况。 1.2新型材料的创新 新型建筑材料在我国已经有30年的发展历 程,如石膏板、矿棉板、各类金属、非金属的型材制 品等都在不断的创新中填补着高速发展的建设市 场,普及利用的范围不断扩大。在住宅产业化的进 程中,一批新型复合材料体系进入新型建材市场。 新型材料的
国外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给中国的启示
国外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给中国的启示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幕墙材料员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