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发动机纤维缠绕壳体的成型工艺设计及试验
采用网格理论对缠绕壳体进行了工艺参数的设计计算 ,计算出缠绕工艺参数 ,结合微机控制缠绕软件编制程序 ,提出了强度设计、线型控制、变形校核三位一体的设计思想 ,确定了缠绕工艺设计的内容、计算方法及所需和所应产生的参数结构 ,对包络线轨迹进行平滑处理 ,控制缠绕线型 ,用实验进行壳体筒身段的强度设计和变形 (强度 )校核 ,结果表明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能够较好地相互吻合 ,壳体的爆破压强误差较小 ,其值小于 5 %。
大型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壳体的结构—工艺设计问题
综合分析比较了同内外在大型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壳体研制试验,对其发展趋势及结构-工艺设计等主要问题,以及对涉及纤维,树脂基体,复合裙,壳体内外绝热层的材料,部件,检验和具体工艺问题作了分析和讨论,提出了建议和看法。
纤维缠绕复合壳体纤维发挥强度研究
基于网格理论,可根据工艺参数预估壳体的理论水爆压强。通过对复合壳体点火试验后解剖测绘,同时结合先前水爆试验结果,反算得出缠绕纤维的实际发挥强度,从而对纤维的强度发挥系数进行修正,为后续类似复合壳体纤维缠绕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纤维缠绕复合壳体纤维发挥强度研究
基于网格理论,可根据工艺参数预估壳体的理论水爆压强。通过对复合壳体点火试验后解剖测绘,同时结合先前水爆试验结果,反算得出缠绕纤维的实际发挥强度,从而对纤维的强度发挥系数进行修正,为后续类似复合壳体纤维缠绕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发动机试验室工艺设计
快速增长的汽车市场和不断加严的环保、节能标准,使国内发动机企业意识到掌握发动机研发核心技术的重要性。发动机试验室是发动机研发不可或缺、最重要的环节。发动机试验室投资巨大、建设复杂性高、测试新技术发展速度快。笔者通过亲身设计体会并查阅
带喷管玻璃钢火箭发动机壳体纤维缠绕排线的基本原理探讨(一)
前言带喷管的火箭发动机壳体国外已采用伸臂式缠绕机连续缠绕成功,如法国的“金刚钻”火箭发动机壳体.但没有见到有关缠绕原理方面文章.我们于1974年对直径260mm带喷管的火箭发动机壳体模型进
发动机用不锈钢网编织及成型工艺的研究
介绍了发动机用不锈钢网编织及成型工艺的研制过程。通过正确选择工艺参数、模具和试制设备,保证了工艺的稳定性,解决了不锈钢网的质量问题。
玻璃钢管缠绕成型工艺
玻璃钢外保护层缠绕成型工艺 φ630~720mm钢管保温层成型后,玻璃钢外保护层采用fw-1000 双轴微机控制大口径管道缠绕机加工成型,该机控制系统采用可编程 序控制器,使主机工作的可靠性大大提高;布线机构采用四轮设计, 导论位置可实现纵向和垂直方向的无级调整;传动系统采用三级三列 挂轮,可提供三种速比。 双轴微机控制大口径管道缠绕机 其主要技术参数为: 设备总功率5.5kw 最大缠绕直径1000mm 缠绕角25°~89° 主轴转速6-60r/min 单根成型时间2h 固化时间2h 设备外形尺寸(长x宽x高)13000x2000x2400mm 设备造价约30万元 附三
纤维缠绕复合材料管件的缠绕图型及纤维波动程度
本文介绍纤维缠绕复合材料管件的图型形成过程,并研究了影响图型的参数及纤维波动程度的计算。研究表明,缠绕图型主要取决于上一循环和下一循环在芯模周向上相隔的等分角数sp及纤维铺设到紧邻第一次循环铺设的纤维时所完成的循环数nc。nc及缠绕角的变化都会影响到纤维波动程度。
玻璃钢缠绕成型工艺简介
第1页 玻璃钢缠绕成型工艺简介 玻璃钢缠绕成型工艺是将浸过树脂胶液的连续纤维(或布带、预浸纱)按照 一定规律缠绕到芯模上,然后经固化、脱模,获得制品。根据纤维缠绕成型时树 脂基体的物理化学状态不同,分为干法缠绕、湿法缠绕和半干法缠绕三种。三种 缠绕方法中,以湿法缠绕应用最为普遍;干法缠绕仅用于高性能、高精度的尖端 技术领域。 玻璃钢缠绕成型的优点: ①能够按产品的受力状况设计缠绕规律,使能充分发挥纤维的强度; ②比强度高:一般来讲,纤维缠绕压力容器与同体积、同压力的钢质容器相 比,重量可减轻40~60%; ③可靠性高:纤维缠绕制品易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工艺条件确定后, 缠出来的产品质量稳定,精确; ④生产效率高:采用机械化或自动化生产,需要操作工人少,缠绕速度快 (240m/min),故劳动生产率高; ⑤成本低:在同一产品上,可合理配选若干种材料(包括树脂、纤维和内衬
基于传统玻璃纤维缠绕机的工艺改善研究
研究了缠绕机用于玻璃纤维缠绕成型工艺优化控制的问题。设计了一套完整的方案,包括主电机、液压调节装置、托辊、电磁加热系统、主控机、随动伺服小车等。采用液压升降装置通过自由托架式芯模安放、半干法数控缠绕,钢丝绳传动,整个系统实现提高缠绕精度、保证缠绕质量;还可以达到托辊不粘胶的目的,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
航空发动机用复合材料支架成型工艺探索
针对航空发动机的特殊使用要求,通过树脂体系选择、增强体编织设计与制造、模具设计与制造、零件试验件的制造及性能试验等工作,对航空发动机用复合材料支架的制造工艺进行探索,为进一步推广复合材料在我国航空发动机上的应用进行技术储备。
多向纤维缠绕机缠绕线型及其控制系统的设计
多向纤维缠绕机缠绕线型及其控制系统的设计
塑料管增强纤维缠绕机的设计
塑料管增强纤维缠绕机的设计
纤维缠绕复合材料管的强度分析
采用三维各向异性弹性理论分析内压和轴向组合载荷下复合材料缠绕管道各缠绕层中的应力,模型考虑管壁厚度引起的拉剪耦合效应。引入hashin破坏准则研究复合材料缠绕管道的强度与铺层角度的关系。研究发现缠绕角度相同时内压引起的应力由里向外逐层增加,因此管道失效实际上由外层的应力控制。建议相邻层缠绕角度的递增量,以使各层应力状态更接近一致。
纤维缠绕玻璃钢管的研制
纤维缠绕玻璃钢管的研制
发动机试验室进气系统的优化设计
由于进气空调性能和进气系统结构对发动机动力性能、经济性能和排放有明显的影响,从满足发动机充气效率和减少试验条件干扰的角度出发,本文提出了进气空调选型和进气管结构的改进设计方案,为新型现代化发动机试验室设计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优化设计后的进气系统,能代表发动机实际运行条件。
连续纤维增强PEK-C复合材料缠绕成型工艺及性能研究
利用在线溶液浸渍法制备预浸带,采用原位固结的方式进行连续玻璃纤维增强pek-c复合材料的缠绕成型工艺研究。分析了缠绕速度、加工温度及树脂含量等因素对nol环层间剪切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一定的缠绕速度和加工温度范围内,可制得性能良好的nol环缠绕构件。sem断口形貌分析表明,树脂和纤维分布均匀,界面粘接良好。该方法的研究,为高性能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缠绕成型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
汽油发动机冷试工艺设计
发动机出厂试验由冷试代替热试。冷试的测试工艺需要根据发动机特性进行设计并进行验证从而应用于生产。文中对具体测试项目的工艺设计进行描述。
浅谈发动机试验室建筑设计
浅谈发动机试验室建筑设计
纤维缠绕FRP管防渗技术初探
引言纤维缠绕frp管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单纯的纤维缠绕结构气密性很差,在较低压力下即发生基体低应力开裂而出现渗漏,严重影响其优异性能的发挥,使其也用受到限制。因此积极开展纤维缠绕frp管防渗技术的研究,提高防渗能力,解决防渗问题,是进行纤维缠绕管成型技术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frp管推广应用
固体火箭发动机冷增压试验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针对固体火箭发动机药柱点火瞬态过程应变难以测量的工程难题,研制了固体火箭发动机冷增压试验系统。该系统利用高压气体对药柱内腔进行加压,模拟发动机点火增压过程,实现了药柱内表面应变的实时测量。利用该系统对某型号固体火箭发动机进行了冷增压试验,并将试验结果与数值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二者相对误差在8%以内。该试验系统操作方便,性能稳定,结果准确。
多款发动机缸体并行试制工艺设计
2012年底国内某知名汽车公司自主设计了五款汽车发动机,加工任务委托给我公司,要求在两个月时间内完成试制任务。笔者总结了并行试制五款汽车发动机缸体的些许经验,在有限的设备资源条件下,怎样合理安排工艺流程,怎样设计制作工装,怎样进行刀具选型及怎样进行加工过程质量控制,以达到最大限度的节约成本,确保缸体加工质量与加工进度,以供同行在进行多款汽车发动机缸体试制时参考。产品介绍及工艺性分析五款发动机缸体,有三款为柴油机缸体,1.2l、
冷镦成型工艺设计、螺栓
1 目录 1.形状、尺寸 2.坯料准备 3.自动锻压机的型号 4.凹模孔的直径 5.滚压螺纹坯径尺寸的确定 6.送料滚轮设计 7.切料模 8.送料与切料时常见的缺陷、产生的原因 9.初镦 10.终镦冲模 11.镦锻凹模 12.减径模 13.切边 14.常用模具材料及硬度要求 15.冷成形工艺对原材料的要求 16.切边时容易出现的缺陷、产生原因 17.化学成份对材料冷成形性能的影响 18.sp.360设备参数 19.台湾设备参数 20.台湾搓丝机参数 21.国内搓丝机、滚丝机参数 22.yc-420、yc-530滚丝机参数 23.磨床参数 24.单位换算 25.钻床参数 2 形状、尺寸: 1.圆角半径――取直径的1/20~1/5。冷锻时圆角过大反而难锻造。 2.镦粗头部和法兰部尺寸――头部或法兰部体积v在2d3(d为坯 料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安全评价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