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国内外海底静力触探的技术研究与进展
国内外海底静力触探的技术研究与进展 摘要:针对以海底土体为基础的海洋工程设施的日益增多, 本文阐述了开展静力 触探( CPT)技术进行海底土体测试的实用性和重要性,分析了海底 CPT的三 种实施工艺(PlatformCPT ,SeabedCPT 和 DownholeCPT )的各自技术特点, 从功能与设备的角度详细论述了海底 CPT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我国海底 CPT 的未来发展趋势展开讨论。对我国今后的海底 CPT技术从近岸走想深海等相关 科研活动提供参考资料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海底;静力触探;现状;趋势 TheStatusandDevelopmentofOffshoreConePenetrationTestingatHomea ndAbroad ChenQiXuXingShiYaohongPanYi (GuangzhouMarineGeologicalSurvey,Guangz
1、国内外海底静力触探的技术研究与进展
国内外海底静力触探的技术研究与进展 陈奇徐行石要红潘毅 (国土资源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广东广州,510760) 摘要:针对以海底土体为基础的海洋工程设施的日益增多,本文阐述了开展静力触探(cpt)技术进 行海底土体测试的实用性和重要性,分析了海底cpt的三种实施工艺(platformcpt,seabedcpt和 downholecpt)的各自技术特点,从功能与设备的角度详细论述了海底cpt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 对我国海底cpt的未来发展趋势展开讨论。对我国今后的海底cpt技术从近岸走想深海等相关科研 活动提供参考资料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海底;静力触探;现状;趋势 thestatusanddevelopmentofoffshoreconepenetrationtestingathomeandabroad che
海底土体静力触探技术
海底土体静力触探技术 作者:石要红,冯秀丽,朱国平,潘毅,陶军,补家武 作者单位:石要红(中国海洋大学,山东青岛266003;国土资源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广东广州 510075),冯秀丽(中国海洋大学,山东青岛266003),朱国平(无锡市双帆钻凿设备有限 公司,江苏无锡214131),潘毅,陶军(国土资源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广东广州510075) ,补家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湖北武汉430074)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conference_6736442.aspx
动力触探+静力触探
10.3静力触探试验 10.3.1静力触探试验适用于软土、一般粘性土、粉土、砂土和 含少量碎石的土.静力触探可根据工程需要采用单桥探头、双桥探头 或带孔隙水压力量测的单、双桥探头,可测定比贯入阻力(ps)、锥尖 阻力(qc)、侧壁摩阻力(fs)和贯入时的孔隙水压力(u)。 10.3.2静力触探试验的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探头圆锥锥底截面积应采用10c㎡或15c㎡,单桥探头侧壁 高度应分别采用57mm或70mm,双桥探头侧壁面积应采用150300c ㎡,锥尖锥角应为60度。 2探头应匀速垂直压入土中,贯入速率为1.2m/min。 3探头测力传感器应连同仪器、电缆进行定期标定,室内探头标 定测力传感器的非线性误差、重复性误差、滞后误差、温度漂移、归 零误差均应小于1%fs,现场试验归零误差应小于3%,绝缘电阻不小 于500
海底静力触探系统悬挂解锁装置的设计
论述了海底静力触探系统悬挂定位装置存在的悬挂不可靠、解锁振动较大等问题,设计了悬挂解锁装置,解决了悬挂定位装置存在的问题,提高了系统工作的可靠性。码头试验和海上试验的成功,验证了该机构能稳定工作。
静力触探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收稿日期:20050524 作者简介:刘占友(1972—),男,1998年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铁道工程 专业,工程师。 静力触探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刘占友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天津300251) developmentandapplicationofthenewtechniqueforstaticprobing liuzhanyou 摘 要 介绍几种静力触探技术———孔隙水压力静力触探测试(cptu)、波速静力触探测试(scp2 tu)、旁压静力触探测试(cptpmt)、放射性同位素静力触探测试(ricpt)和电阻率静力触探测试 (rcptu)的现状、发展与应用。 关键词 静力触探 孔隙水压力测试 波速测试 旁压测试 放射性同位素测试 电阻率测试 静力触探试验(static
静力触探技术的实质及其应用现状与前景
2008年第10期工程勘察geotechnicalinvestigation&surveying1 ·论文· 静力触探技术的实质及其应用现状与前景 王锺琦 (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北京100007) 摘要:笔者根据多年切身体验,概述我国电测静力触探(cpt)的创制及发展历程,并对照海外 同类技术的实况,藉以针对当前在cpt应用问题上一些分歧意见,提出某些观点。 关键词:荷兰锥;电测静力触探;标准贯入试验;孔压触探;原位测试 中图分类号:tu413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basedonpersonalpracticeandexperienceforyears,theauthorintendstosummarizethecreationand developmentofthechine
静力触探在海底土层工程性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随着海底隧道建设、海岸带开发、港湾建设和其他海洋资源的开发,静力触探技术(cpt)作为原位测试技术的一种,在海洋工程地质勘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场进行静力触探试验以及室内试验,分析某海上场址工程中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的特点,通过对比分析对土层的抗剪强度、灵敏度和超固结比(ocr)进行评价。cpt测试数据显示当地层发生变化时,锥尖阻力(qc)和孔隙水压力(fs)会发生较大变化。对于较硬的黏土层,静力触探结果可能出现较大误差,土性参数评价时需要予以剔除。使用cpt测试数据对该场址地基土不排水抗剪强度、灵敏度和超固结比(ocr)进行评价时,其各自参数分别为:nkt取15,ns取6以及k值取0.3时,cpt测得不排水抗剪强度、灵敏度和超固结比与室内试验吻合较好。
推广孔压静力触探技术的意义
?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推广孔压静力触探技术的意义 ξ thesignificanceofpiezoconepenetrationtest 孟高头 张德波 刘事莲 张迎春 (中国地质大学工程学院,武汉,430074) (广东省航务工程总公司岩土公司,广州,510230) 文 摘 单桥静力触探仅能测一个参数,分辨率低,只在我国应用,不利于国际竞争与交流,建议逐步加以淘汰,而应大力推广国际 通用的孔压静力触探技术。该技术能测多个参数,在划分土类、求取土层固结系数等方面精度高,特别适宜在软土地区推广使用。 关键词 单桥静力触探
[PPT]静力触探实验
[ppt]静力触探实验——静力触探是通过一定的机械装备,将一定规格的金属探头用静力压入土层中,同时用传感器或直接量测仪表测试土层对触探头的贯入阻力,以此来判断,分析,确定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静力触探的主要优点是连续、快速、精确;可以在现场直...
静力触探解析PPT课件
静力触探解析PPT课件
静力触探报告模板
试验复核批准 静力触探试验报告表号:铁建试报68批准文号:铁建设[2009]027号 委托单位中铁五局兰新第二双线工程指挥部第三项目部报告编号lxsqz-2-zt5j0-jct-20100606-11 工程名称dk217+461.75~dk222+095.85委托编号jct-20100606-1 触孔地点dk218+580(距路基左侧5m)记录编号lxsqz-2-zt5j0-jct-20100606-11 触孔编号1-1试验日期2010-06-06 设计深度/报告日期2010-06-06 试验深度 (m) 土层名称 比贯入阻力 ps(mpa) 锥尖阻力 qc或ps(mpa) 侧壁摩擦阻 力fs(kpa) 摩阻比rf(%) 0.4 承载力σ0 (kpa) 0.0基床以下00.000 0.2基床以下1.332.7
上拔式静力触探测试技术研究
上拔式静力触探测试技术研究 近年来,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规模逐渐扩大,海上基础和能源设施等构筑 物的需求量增大,因此水下土体的勘探越来越受到重视。静力触探测试是目前原 位测试中最为成熟而便捷的测试方法。 但是由于海洋环境复杂,存在风浪大、水深、海积土性复杂等问题,静力触探 在海洋工程中的应用存在测试不稳定、提供的反力不足、探杆受压失稳等问题。 国外较为先进的静力触探技术通常需要依靠大型勘探船和先进的测试技术,费用 非常昂贵。 长江科学院提出的上拔式静力触探测试是一种利用上拔阻力与深度的曲线 反映土体性质的测试技术,该测试技术可解决传统静力触探在海洋工程应用中的 不足之处。为了推进这种新型原位测试方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目前亟需解决 的问题就是掌握上拔式静力触探的测试机理。 结合传统静力触探测试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以上拔式静力触探为研究对象, 通过理论和试验研究方法得到了几
静力触探综合图(cpt)
静力触探综合图(cpt)
双桥静力触探分层探讨
双桥静力触探分层探讨 传统的单桥静力触探(简称单桥静探)只能测量比贯入阻力(ps), 数据单一、图形简单,在已有静探测试经验的简单场地能较好地满足 工程需要,但对于岩土种类较多的复杂场地,单桥静探就具有较大的 局限性。而双桥静力触探(简称双桥静探)可以测量锥尖阻力(qc) 和侧壁阻力(fs),还能求算出摩阻比(rf),数据多元、图形丰富, 相比单桥静探具有单独测试能力强、分层更准确等特点。勘测分公司 在地层复杂、软土深厚的江汉平原地区大量使用双桥静探进行测试, 很好地满足了工程的需要,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现将双桥静力触 探内业整理经验归纳如下。 一:各类土的双桥静探曲线特征 划分土层是双桥触探的基本应用之一,目前国内外在利用静力触 探指标划分土层、确定土名的问题上,大多采用双桥探头测得的。通 过多年来湖北地区粘性土、粉土及砂类土中进行的静力触探与钻孔资 料的对比,按土类
静力触探实验报告
施工单位:合同号: 监理单位:编号: 试验依据试验单位 检测编号检测性质 检测路段试验人 工程部位复核人 报告日期审核人 锥底截面积(cm2)60 锥底直径(cm)有效侧壁长度(mm)/ 触孔地点/ 试验深度(m) 比贯入阻 力ps (kpa) 2.795 /-4 2.861 2.941 3.043 3.1125 3.2433 3.31519 00 00 00 00 00 成果图: 备注 四川省遂资眉高速公路眉山段工程项目 0 四川省亚通公路工程建监理所0 静力触探试验报告 试表58共页第页 tb10018-2003 0施工自检 0 k195+890 2012.10.06 10锥角锥角(。)探头标定系数kp1613 35.7孔口标高(m)/ k195+890触孔编号设计深度(cm)/ 土
静力触探实验报告
静力触探实验报告 姓名:郑亚 学号:112110010076 学院:材建学院 班级:2011级建工 指导老师:戴老师 一:实验目的 静力触探是一种在铁路工程广泛应用的地质原位测试方法,现 行研究中,往往仅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建立触探参数与土体物理力学指 标之间的相关回归公式,缺乏对触探机理的深入认识和对相应回归公 式的验证。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静力触探机理及土体物理力学参数 变化对静力触探影响规律,并对静力触探结果与土体物理力学参数之 间经验公式进行验证。 二:实验原理 静力触探实验是以静压力将一个内部装有传感器的圆锥型探头一 均速压入土中,量测其灌入阻力。由于地层中各类土的软硬程度不同。 探头所受的阻力不同,经传感器将这种大小不同的灌入阻力通过电信 号传人到记录仪中。再通过灌入阻力与土的工程地质特征定性及统计 相关关系。实现按其阻力大小划分土层。确定土的工程性质,获取土
基于静力触探测试的国内外砂土液化判别方法
基于静力触探测试的国内外砂土液化判别方法——在砂土或粉土分布广泛的地区,地震液化是导致地基失稳和上部结构受损的直接原因之一。因此,判定地基土液化可能性是抗震勘察设计中的一个重大课题。由于获得高质量“未扰动”砂土样的困难和试验成本的限制,基于静...
基于静力触探测试的国内外砂土液化判别方法
基于静力触探测试的国内外砂土液化判别方法——在砂土或粉土分布广泛的地区,地震液化是导致地基失稳和上部结构受损的直接原因之一。因此,判定地基土液化可能性是抗震勘察设计中的一个重大课题。由于获得高质量“未扰动”砂土样的困难和试验成本的限制,基于静...
静力触探中土层界面效应试验研究
静力触探中土层界面效应试验研究
论我国静力触探技术_CPT_现状与发展_刘松玉
论我国静力触探技术_CPT_现状与发展_刘松玉
静力触探技术中探头的机械结构设计
静力触探技术中探头的机械结构设计
国内外建筑调适技术的研究进展与现状
介绍了建筑调适的内涵、发展历史和分类,调适与测试调节与平衡、能源审计、节能诊断和能耗监控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介绍了调适工作在现阶段国内推广实施的必要性、组织体系、各方成员的角色与职责、不同调适主导模式的优缺点。此外,介绍了目前国内外调适的相关标准、应用现状、目前国内已有实例的始于建造阶段的机电系统调适工作内容和典型系统的基本工作流程。
孔压静力触探在上海地区的应用
作者简介:徐华,男,高级工程师。1982年毕业于贵州工学院水工专业。现任中航勘察设计研究院上海 分院院长。 孔压静力触探在上海地区的应用 徐 华 (中航勘察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上海 200135) 【摘要】 通过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跑道详勘中的实践,孔压静力触探在土层划分(尤其对粉性土、砂 土薄层的划分)、估算土层固结系数等方面有很大的优越性。 【关键词】 孔压静力触探;粉性土、砂土薄层的划分;固结系数。 【abstract】 thepaperintroducesitsadvantagesofdividingsiltyandsandysoilintercalationandevaluatingco2 efficientofconsolidationbypracticeofpudonginternati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BIM销售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