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 2025-02-17

钢筋代换计算总结

格式:pdf

大小:748KB

页数:39P

人气 :62

钢筋代换计算总结 4.5

9-3 钢筋配料与代换 9-3-1 钢筋配料 钢筋配料是根据构件配筋图, 先绘出各种形状和规格的单根钢筋 简图并加以编号,然后分别计算钢筋下料长度和根数,填写配料单, 申请加工。 9-3-1-1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钢筋因弯曲或弯钩会使其长度变化, 在配料中不能直接根据图纸 中尺寸下料;必须了解对混凝土保护层、钢筋弯曲、弯钩等规定,再 根据图中尺寸计算其下料长度。各种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如下: 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 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 增加长度 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 上述钢筋需要搭接的话,还应增加钢筋搭接长度。 1.弯曲调整值 钢筋弯曲后的特点:一是在弯曲处内皮收缩、外皮延伸、轴线长 度不变;二是在弯曲处形成圆弧。 钢筋的量度方法是沿直线量外包尺 寸(图 9-46);因此,弯起钢筋的量度尺寸大于下料尺寸,两者之间 的

钢筋代换计算

钢筋代换计算

格式:pdf

大小:2.1MB

页数:10P

钢筋代换计算

钢筋代换计算表

钢筋代换计算表

格式:pdf

大小:5KB

页数:3P

说明: 直径6810121618 系数0.006170.006170.006170.006170.006170.00617 重量0.222120.394880.6170.888481.579521.99908 强度系数一级钢hrb2352.4 二级钢hrb3353.4 三级钢hrb4003.8 a、等截面代 换 (调整钢筋绑 扎间距) 代替换钢筋理 论重量 原设计钢筋理 论重量 原设计间距替换后的间距选取值 0.3950.617180115.2350081110 000#div/0! 等截面代 换 钢筋理论重量(kg/m) 替换钢筋的材质(钢筋等级)与原设计相同,但直径不同 替换钢筋的材质(钢筋等级)与原设计相同,但直径不同 钢筋代换计算表 (调整钢筋根 数) 原设计钢筋理 论重量 替换钢筋理论 重量 原设计根数

编辑推荐下载

钢筋代换原则

钢筋代换原则

格式:pdf

大小:100KB

页数:3P

钢筋代换原则 4.6

9-3-2-1代换原则 当施工中遇有钢筋的品种或规格与设计要求不符时,可参照以下原则进行钢筋代换: 1.等强度代换:当构件受强度控制时,钢筋可按强度相等原则进行代换。 2.等面积代换:当构件按最小配筋率配筋时,钢筋可按面积相等原则进行代换。 3.当构件受裂缝宽度或挠度控制时,代换后应进行裂缝宽度或挠度验算。 9-3-2-2等强代换方法 1.计算法 2 2 2 1 2 11 2 y y fd fdn n(9-11) 式中n2——代换钢筋根数; n1——原设计钢筋根数; d2——代换钢筋直径; d1——原设计钢筋直径; fy2——代换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表9-28); fy1——原设计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上式有两种特例: (1)设计强度相同、直径不同的钢筋代换: 2 2 2 1 12 d d nn(9-12) (2)直径相同、强度设计值不同的钢筋代换: 2 1 12 y y f

立即下载
钢筋代换计算公式

钢筋代换计算公式

格式:pdf

大小:11KB

页数:4P

钢筋代换计算公式 4.4

钢筋代换计算公式 (2010-03-3119:51:56) 转载 钢筋代换计算公式 一、抗弯承载力(强度)验算: 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基本公式为: m≤mu=fyas(ho-fyas/2a1fcb) 当砼强度等级超过c50,a1取1.0. 钢筋代换后的截面强度: fy2as2(ho2-fy2as2/2fcb)≥fy1as1(ho1-fy1as1/2fcb) fy2---拟代换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fy1---原设计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as2---拟代换钢筋的截面面积 as1---原设计钢筋的截面面积 ho2---拟代换钢筋合力作用点至构件截面受压边缘的距离 ho1---原设计钢筋合力作用点至构件截面受压

立即下载

钢筋代换计算总结热门文档

相关文档资料 284594 立即查看>>
钢筋代换计算公式大全

钢筋代换计算公式大全

格式:pdf

大小:79KB

页数:13P

钢筋代换计算公式大全 4.7

钢筋代换计算公式、 钢筋代换编辑本段钢筋等截面及等强度代换 钢筋理论重量:理论重量=0.00617*d^2(kg/m)强度系数(设计强度):ⅰ 级钢2.4ⅱ级钢3.4ⅲ级钢3.8(1)等截面代换:一般指原设计钢 筋和代换钢筋的材质(设计强度)相同,但直径不同时的代换,其计算公式为:代换 钢筋间距=(代换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间距[例]某设计采用了 圆10钢筋,间距180mm配筋,因圆10钢筋无货,拟用圆8代换,代换钢筋的间距应是多 少?代换钢筋间距=0.395/0.617*180=115(mm)(2)按理论重量代换钢筋根数: 适用于采用根数配筋时,计算公式为:代换钢筋根数≥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代换钢筋 理论重量*原设计根数[例]某设计配筋为10根圆10,拟用圆8代换,代换后应是多 少

立即下载
钢筋代换表

钢筋代换表

格式:pdf

大小:39KB

页数:2P

钢筋代换表 4.7

钢筋根数 fy210300360210300360210300360210300360210300360210300 直径mm 6.50.02790.03980.04780.05570.07960.09550.08360.11940.14330.22290.31840.38210.27860.39800.47760.33430.4776 80.04220.06030.07230.08440.12060.14470.12660.18090.21700.33760.48230.57880.42200.60290.72350.50640.7235 100.06590.09420.11300.13190.18840.22610.19780.28260.33910.52750.

立即下载
钢筋代换计算公式与钢筋配置

钢筋代换计算公式与钢筋配置

格式:pdf

大小:44KB

页数:13P

钢筋代换计算公式与钢筋配置 4.7

来自:http://hi.baidu.com/%d7%f6%b7%bd%b0 9-3-2钢筋代换 当钢筋的品种、级别或规格需作变更时,应办理设计变更文件。 9-3-2-1代换原则 当施工中遇有钢筋的品种或规格与设计要求不符时,可参照以下原则进行钢筋代换: 1.等强度代换:当构件受强度控制时,钢筋可按强度相等原则进行代换。 2.等面积代换:当构件按最小配筋率配筋时,钢筋可按面积相等原则进行代换。 3.当构件受裂缝宽度或挠度控制时,代换后应进行裂缝宽度或挠度验算。 9-3-2-2等强代换方法 1.计算法 (9-11) 式中n2——代换钢筋根数; n1——原设计钢筋根数; d2——代换钢筋直径; d1——原设计钢筋直径; fy2——代换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表9-28); fy1——原设计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上式有两种特例: (1)设计强度相同、直径不

立即下载
钢筋代换计算公式大全2

钢筋代换计算公式大全2

格式:pdf

大小:156KB

页数:27P

钢筋代换计算公式大全2 4.4

钢筋代换计算公式 钢筋代换编辑本段钢筋等截面及等强度代换 钢筋理论重量:理论重量=0.00617*d^2(kg/m)强度 系数(设计强度):ⅰ级钢2.4ⅱ级钢3.4ⅲ 级钢3.8(1)等截面代换:一般指原设计钢筋和代换钢筋的材 质(设计强度)相同,但直径不同时的代换,其计算公式为:代 换钢筋间距=(代换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间 距[例]某设计采用了圆10钢筋,间距180mm配筋,因圆10 钢筋无货,拟用圆8代换,代换钢筋的间距应是多少?代换钢 筋间距=0.395/0.617*180=115(mm)(2)按理论重量代换钢筋 根数:适用于采用根数配筋时,计算公式为:代换钢筋根数≥原 设计钢筋理论重量/代换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根数[例]某设计 配筋为10根圆10,拟用圆8代换,代换后应是多少根?代换钢 筋

立即下载
钢筋代换一般规则及方法

钢筋代换一般规则及方法

格式:pdf

大小:117KB

页数:12P

钢筋代换一般规则及方法 4.7

1 钢筋代换 一般规则及方法 李承德 二○○九年十月十九日 2 目录 一、代换原则:................................................................................3 二、代换注意事项............................................................................3 三、常用代换方法:........................................................................4 1、等强法............................................................................................

立即下载

钢筋代换计算总结精华文档

相关文档资料 284594 立即查看>>
钢筋代换方法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钢筋代换方法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格式:pdf

大小:674KB

页数:2P

钢筋代换方法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4.6

建筑工程施工中,经常会产生钢筋代换的问题,影响正常施工,为了不影响工程施工进度及工程质量标准,常常涉及到钢筋的代换问题,要求施工人员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掌握钢筋代换的原则和方法、基本要求。

立即下载
浅论施工中钢筋代换的误区 浅论施工中钢筋代换的误区 浅论施工中钢筋代换的误区

浅论施工中钢筋代换的误区

格式:pdf

大小:96KB

页数:2P

浅论施工中钢筋代换的误区 4.7

浅论施工中钢筋代换的误区

立即下载
平法钢筋计算总结大表

平法钢筋计算总结大表

格式:pdf

大小:242KB

页数:12P

平法钢筋计算总结大表 4.8

g101平法钢筋计算总结大表 第一节梁构件钢筋计算总结大表 一:抗震楼层框架梁 (一)上部通长筋总结 表1-1抗震楼层框架梁上部通长筋的锚固与连接 情况出处 端 支 座 直锚max(0.5hc+5d,lae)03g101-1第54页 上部通长 筋锚固 弯锚max(0.5hc+5d,0.4lae)+15d 《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设计 与施工规则》第311页 中间 支座 变截 面 梁顶有高差 且c/hc>1/6 高标高钢筋弯锚max(0.5hc+5d,0.4lae)+15d 《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设计 与施工规则》第311页 低标高钢筋直锚lae03g101-1第61页 梁顶有高差 且c/hc≤1/6 上部通长筋斜弯通过,不断开03g101-1第61页 梁宽度不同 宽处的弯锚,直通 的不断 max(0.5hc+5d,0.4la

立即下载
平法钢筋计算总结表

平法钢筋计算总结表

格式:pdf

大小:455KB

页数:14P

平法钢筋计算总结表 4.8

第一章g101平法钢筋总结表 第一节梁构件钢筋计算总结表 一、抗震楼层框架梁 (一)上部通长筋总结 上部通长筋总结,见表1-1 表1-1抗震楼层框架梁上部通长筋的锚固与连接 情况出处 上 部 通 长 钢 筋 锚 固 端支座 直锚max(0.5hc+5d,lae)03g101-1第54页 弯锚max(0.5hc+5d,0.4lae)+15d 《钢筋混凝土结构平 法设计与施工规则》 第304页 中间支座变 截面 梁顶有高差且c/h> 1/6 高标高钢筋弯锚max(0.5hc+5d,0.4lae)+15d 《钢筋混凝土结构平 法设计与施工规则》 第311页 低标高钢筋直锚lae03g101-1第61页 梁顶有高差且c/h≥1/6上部通长筋斜弯通过,不断开03g101-1第61页 梁宽度不同 宽出的不断直通的钢 筋弯锚

立即下载
平法钢筋计算总结材料

平法钢筋计算总结材料

格式:pdf

大小:240KB

页数:16P

平法钢筋计算总结材料 4.7

实用文档 平法钢筋算量总结 目 录 表 目录 抗震楼层框架梁上部通长筋的锚固与连接总结⋯⋯⋯⋯⋯⋯⋯⋯p1 抗震楼层框架梁侧面钢筋、下部通长筋总结、支座负筋总结⋯⋯p2 抗震楼层框架梁箍筋与吊筋及抗震kl与非抗震kl的区别⋯⋯⋯p3 非抗震楼层框架梁及抗震屋面框架梁总结⋯⋯⋯⋯⋯⋯⋯⋯⋯⋯p4 抗震wkl与非抗震wkl的区别及非抗震屋面框架梁总结⋯⋯⋯⋯p5 抗震框支梁及井字梁、非框架梁及悬挑梁总结⋯⋯⋯⋯⋯⋯⋯⋯p6 基础梁钢筋总结⋯⋯⋯⋯⋯⋯⋯⋯⋯⋯⋯⋯⋯⋯⋯⋯⋯⋯⋯⋯⋯p7 基础梁与基础圈梁承台梁基础连梁地下框架梁钢筋计算总结⋯⋯p8 柱插筋计算总结⋯⋯⋯⋯⋯⋯⋯⋯⋯⋯⋯⋯⋯⋯⋯⋯⋯⋯⋯⋯⋯p9 底下框架柱钢筋及框架柱中间层钢筋总结⋯⋯⋯⋯⋯⋯⋯⋯⋯⋯p10 柱顶层钢筋及板底钢筋总结⋯⋯⋯⋯⋯⋯⋯⋯⋯⋯⋯⋯⋯⋯⋯⋯p11 板顶钢筋及板

立即下载

钢筋代换计算总结最新文档

相关文档资料 284594 立即查看>>
各种结构钢筋计算总结

各种结构钢筋计算总结

格式:pdf

大小:11KB

页数:6P

各种结构钢筋计算总结 4.6

适合各种结构的钢筋计算方法总结 一、梁 (1)框架梁 一、首跨钢筋的计算 1、上部贯通筋 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2、端支座负筋 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 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 3、下部钢筋 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 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 层+15d}。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4、腰筋 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 5、拉筋 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

立即下载
平法钢筋计算总结

平法钢筋计算总结

格式:pdf

大小:241KB

页数:16P

平法钢筋计算总结 4.7

平法钢筋算量总结 目 录 表 batchdocword文档批量处理工具 batchdocword文档批量处理工具 目录 抗震楼层框架梁上部通长筋的锚固与连接总结⋯⋯⋯⋯⋯⋯⋯⋯p1 抗震楼层框架梁侧面钢筋、下部通长筋总结、支座负筋总结⋯⋯p2 抗震楼层框架梁箍筋与吊筋及抗震kl与非抗震kl的区别⋯⋯⋯p3 非抗震楼层框架梁及抗震屋面框架梁总结⋯⋯⋯⋯⋯⋯⋯⋯⋯⋯p4 抗震wkl与非抗震wkl的区别及非抗震屋面框架梁总结⋯⋯⋯⋯p5 抗震框支梁及井字梁、非框架梁及悬挑梁总结⋯⋯⋯⋯⋯⋯⋯⋯p6 基础梁钢筋总结⋯⋯⋯⋯⋯⋯⋯⋯⋯⋯⋯⋯⋯⋯⋯⋯⋯⋯⋯⋯⋯p7 基础梁与基础圈梁承台梁基础连梁地下框架梁钢筋计算总结⋯⋯p8 柱插筋计算总结⋯⋯⋯⋯⋯⋯⋯⋯⋯⋯⋯⋯⋯⋯⋯⋯⋯⋯⋯⋯⋯p9 底下框架柱钢筋及框架柱中间层钢筋总结⋯⋯⋯⋯⋯⋯⋯⋯⋯⋯p10

立即下载
平法钢筋计算总结大表

平法钢筋计算总结大表

格式:pdf

大小:469KB

页数:28P

平法钢筋计算总结大表 4.5

1 g101平法钢筋计算总结大表 第一节梁构件钢筋计算总结大表 一:抗震楼层框架梁 上部通长筋总结,见表1-1 表1-1抗震楼层框架梁上部通长筋的锚固与连接 情况出处 端支 座 直锚 max(0.5hc+5d,lae)03g101-1第54 页 上 部 通 长 筋 锚 固 弯锚 max(0.5hc+5d,0.4lae) +15d 《钢筋混凝土结 构平法设计与施 工规则》第311 页 中间 支座 变截 面 梁顶有高差 且c/hc> 1/6 高标高钢筋弯锚max(0.5hc+5d,0.4lae) +15d 《钢筋混凝土结 构平法设计与施 工规则》第311 页 低标高钢筋直锚 lae 03g101-1第61 页 梁顶有高差 且且c/hc≤ 1/6 上部通长筋斜弯通过,不 断开 03g101-1第61 页 梁宽度不同宽处的弯锚,直

立即下载
浅析钢筋混凝土构件施工中的钢筋代换问题 浅析钢筋混凝土构件施工中的钢筋代换问题 浅析钢筋混凝土构件施工中的钢筋代换问题

浅析钢筋混凝土构件施工中的钢筋代换问题

格式:pdf

大小:180KB

页数:2P

浅析钢筋混凝土构件施工中的钢筋代换问题 4.6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钢筋混凝土构件最大裂缝宽度计算公式和钢筋与混凝土的握裹力的关系,探讨了钢筋代换过程中不同级别钢筋混用的安全问题,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立即下载
钢筋代换计算(设计好的计算表格,输入可直接得如果)

钢筋代换计算(设计好的计算表格,输入可直接得如果)

格式:pdf

大小:39KB

页数:4P

钢筋代换计算(设计好的计算表格,输入可直接得如果) 4.4

直径d/mm理论重量(kg/m) 253.85625e-06 代换钢筋直径 d/mm 原设计钢筋直径 d/mm 原设计间距 la/mm 代换钢筋间距 lb/mm 810180115 原设计钢筋直径 d/mm 代换钢筋直径 d/mm 原设计根数 代换钢筋根数 ≥ 1081015.625 代换钢筋直径 d/mm 代换钢筋强度系数 原设计钢筋直径 d/mm 原设计钢筋强度系数 83.4102.4 代换钢筋理论重量 (kg/m) 代换钢筋强度系数 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 (kg/m) 原设计钢筋强度系数 1234 4 2 按强度代换钢 等强度代换:一般指原设计钢筋与代换钢筋的规格(直径)相同或者不同,但材质(设计 其计算公式为:代换钢筋间距=[(代换钢筋理论重量×代换钢筋强度系数)/(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原 等强度代 按理论重量代换 按理论重量代换钢筋根数:适用于

立即下载
浅论施工中钢筋代换的误区 浅论施工中钢筋代换的误区 浅论施工中钢筋代换的误区

浅论施工中钢筋代换的误区

格式:pdf

大小:96KB

页数:未知

浅论施工中钢筋代换的误区 4.4

浅论施工中钢筋代换的误区

立即下载
钢筋代换计算(20200811114407)

钢筋代换计算(20200811114407)

格式:pdf

大小:23KB

页数:2P

钢筋代换计算(20200811114407) 4.7

设计强度fy1钢筋根数钢筋型号 1120 代算后as1fy1小于 钢筋根数设计钢筋型号钢筋总面积as1 120314 as1as2 314314 等面积代换 代算后as1小于等于as2 314314 钢筋代换计算 等于as2fy2 等强度代换 as1fy1as2fy2 钢筋总面积as1代换强度fy2钢筋根数钢筋型号钢筋总面积as2 3141120314 钢筋根数代换钢筋型号钢筋总面积as2 120314

立即下载
钢筋等强度代换计算表

钢筋等强度代换计算表

格式:pdf

大小:24KB

页数:2P

钢筋等强度代换计算表 4.5

n1 d1 fy1 n2 d2 fy2代换后规格钢筋设计强度 afy=210bfy=300cfy=360 n2 n1 fy1 fy2代换后规格钢筋设计强度 afy=210bfy=300cfy=360 用两种钢筋代替原设计一种钢筋公式(需先确定一种钢筋的根数和直径带入公式) n1 d1 fy1 n2 d2 fy2代换后规格钢筋设计强度 n3 d3 fy3代换后规格钢筋设计强度 afy=210bfy=300cfy=360 等强度代换公式:n2≥(n1*d 2 1*fy1)/(d 2 2*fy2) 钢筋等强度代换 原设计根数 原设计钢筋直径 原设计钢筋设计强度 360 300 原设计钢筋设计强度 代换后根数 代换后直径25 300 同直径不同级别钢筋等强代换公式 n2≥(n1*fy1)/(fy2) 300

立即下载
冷轧扭钢筋代换混凝土楼板Ⅰ级钢筋技术分析 冷轧扭钢筋代换混凝土楼板Ⅰ级钢筋技术分析 冷轧扭钢筋代换混凝土楼板Ⅰ级钢筋技术分析

冷轧扭钢筋代换混凝土楼板Ⅰ级钢筋技术分析

格式:pdf

大小:442KB

页数:未知

冷轧扭钢筋代换混凝土楼板Ⅰ级钢筋技术分析 4.7

冷轧扭钢筋代换混凝土楼板ⅰ级钢筋施工快捷、方便,绑扎结点牢固,节约钢材用量42%,节约钢筋制作及安装人工费40%.

立即下载
G101平法钢筋计算总结

G101平法钢筋计算总结

格式:pdf

大小:8.8MB

页数:21P

G101平法钢筋计算总结 4.6

g101平法钢筋计算总结第一节梁构件钢筋计算总结一、抗震楼层框架梁 (一上部通长筋总结 抗震楼层框架梁上部通长筋的锚固与连接 (二侧部钢筋总结 侧部钢筋总结,见表如下 侧部钢筋总结 (三下部钢筋总结 下部钢筋总结,见表如下 抗震楼层框架梁下部通长筋总结 (四支座负筋总结 支座负筋总结,见表如下 抗震楼层框架梁支座负筋总结 (五箍筋总结 箍筋总结,见表如下。 箍筋总结 (六吊筋总结 吊筋总结,见下表。 吊筋总结 二、非抗震楼层框架梁 (一抗震和非抗震楼层框架梁的区别 抗震kl与非抗震kl 的区别 (二非抗震楼层框架梁总结 非抗震楼层框架梁总结 三、抗震屋面框架梁 (一楼层框架梁和屋面框架梁的区别 抗震楼层框架梁和抗震屋面框架梁的区别 非抗震楼层框架梁与非抗震屋面框架梁的区别 (二抗震屋面框架梁总结 抗震屋面框架梁总结 四、非抗震屋面框架梁 (一

立即下载
田野

职位:建筑电气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

钢筋代换计算总结文辑: 是田野根据数聚超市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相关钢筋代换计算总结资料、文献、知识、教程及精品数据等,方便大家下载及在线阅读。同时,造价通平台还为您提供材价查询、测算、询价、云造价、私有云高端定制等建设领域优质服务。手机版访问: 钢筋代换计算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