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编制简述
一、编制背景\n2011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加快建筑信息模型(BIM)、基于网络的协同工作等新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并特别要求\"完善建筑业行业与企业信息化标准体系和相关的信息化标准\".\n我国已在2010年将BIM的国际标准之一ISO/PAS 16739:2005《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es, Release 2x, Platform Spec-ification (IFC2x Platform)》等同采用为国家标准GB/T 25507-2010《工业基础类平台规范》.但我国的BIM应用工程建设标准仍属空白,无法为我国建筑工程建设各阶段BIM技术的应用实践及发展提供技术指导和规范.
国家标准《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GB/T51212编制工作简介
2016年12月,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国发[2016]73号),提出信息化代表新的生产力和新的发展方向,已经成为引领创新和驱动转型的先导力量,并指出“十三五”时期是信息通信技术变革实现新突破的发轫阶段,是数字红利充分释放的扩展阶段。
国家标准《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正式发布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6年12月2日发布第1380号公告,批准《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t51212—2016,自2017年7月1日起实施。《标准》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2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2]5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编制而成。为了更好地开展《标准》研究编制工作,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等《标准》编制单位发起成立国家建筑信息模型(bim)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即中国bim发展联盟)。中国bim发展联盟组织
国家标准《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正式发布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6年12月2日发布第1380号公告,批准《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t51212—2016,自2017年7月1日起实施。《标准》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2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2]5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编制而成。
国家标准《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正式发布
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编制的国家标准《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正式发布,自2017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该《标准》充分考虑了我国国情和工程建设行业现阶段特点,创新性地提出了我国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的一种实践方法(p—bim),内容科学合理,具有基础性和开创性,对促进我国建筑信息模型应用和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国家标准《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7月1日实施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6年12月2日发布第1380号公告,批准《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t51212-2016,自2017年7月1日起实施.\n《标准》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2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2]5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编制而成.由毛志兵、王丹等10位行业专家组成的标准审查委员会认为,《标准》充分考虑了我国国情和工程建设行业现阶段特点,创新性地提出了我国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的一种实践方法(p-bim),内容科学合理,具有基础性和开创性,对促进我国建筑信息模型应用和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国家标准《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标准》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534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标准》的公告现批准《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t51235-2017,自2018年1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2017年5月4日《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t51235-2017,自2018年1月1日起实施。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标准》的公告
现批准《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t51235-2017,自2018年1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6年12月2日发布第1380号公告,批准《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t51212-2016,自2017年7月1日起实施.\n《标准》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2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2]5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编制而成.标准审查委员会认为,《标准》充分考虑了我国国情和工程建设行业现阶段特点,创新性地提出了我国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的一种实践方法(p-bim),内容科学合理,具有基础性和开创性,对促进我国建筑信息模型应用和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国家标准《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标准》GB/T51235编制工作简介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7年5月4日批准发布了国家标准《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标准》,这部标准是我国第一部建筑工程施工领域的bim应用国家标准,自2018年1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的发布,填补了我国bim技术应用标准的空白,支持了国家bim相关技术政策的落地和实施。本文简要介绍标准编制基础、过程以及技术特点,引导工程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标准。
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情况研究及问题分析
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传入我国后,虽然各级政府及行业层面均对其进行了大力推广,但现阶段普及程度有限,虽然一些标志性建筑采用bim技术进行设计,但是大量建筑中还是难以看到有效应用的身影。本文从行业发展、设计运营管理等宏观层面到相应技术细节等微观层面出发,辩证地分析了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文中最后进一步从建筑工业化、构件法设计及集成数据管理这三个方面阐述了解决bim推广应用问题的思路。
建筑信息模型(BIM)标准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日前,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办的建筑信息模型(bim)标准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有关科研院所、主管部门、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软件开发和咨询服务单位的近200名专家和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建筑信息模型(BIM)标准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目前。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办的建筑信息模型(bim)标准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有关科研院所、主管部门、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软件开发和咨询服务单位的近200名专家和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会上请国内外有关专家介绍了bim技术和标准在中国内地、美国、欧洲以及中国香港的发展及应用现状,就协同设计标准研究与实践、bim技术在上海中心的应用、bim软件技术发展、bim标准编制设想等方面做了专题报告,并对我国bim标准编制及应用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建筑信息优化
工业基础类(ifc)作为各种专业应用软件在共享建筑模型的前提下进行数据交换的标准,是推断建筑性能的重要信息,但ifc还有其局限性。介绍了建筑信息模型,并基于ifc进行了改进,通过详细的建筑信息模型,对具体建筑设计和施工环境进行信息处理和数据转换。
建筑信息模型BIM软件应用信息
建筑信息模型bim软件应用信息 bim概念涉及的领域比较广,包含建筑物从规划设计、施工到运 营管理整个生命周期,因此每个领域都有与之相关的bim软件,不知 道你关心的是按个领域,如果是bim建模软件,目前主要有下图所示 几个软件厂商的软件,一般来说根
《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标准》2018年1月实施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7年5月4日发布第1534号公告,批准《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t51235-2017,自2018年1月1日起实施.
“云计算”与“建筑信息模型(BIM)”的结合应用
云计算是透过网络将庞大的计算处理程序自动分拆成无数个较小的子程序,再交由多部服务器所组成的庞大系统经计算分析之后将处理结果回传给用户。建筑信息模型(bim)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bim技术将成为建筑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bim前景虽然光明但其推广的道路却困难重重,主要原因:一是它并未像最初设想的那样在整个行业完成信息共享,二是它因强大的应用能力对硬件要求非常高,这无疑给bim的推广带来了客观上的障碍,而云能解决此问题。
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应用
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应用
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应用研究
bim技术利用3d建模技术和互联网数据库技术将建筑工程构建成具有6d结构化数据库的工程数字化模型,数据粒度达到构件级。在计算机中虚拟进行工程项目的创建、管理、共享,从而实现项目的可视化、精细化管理。基于bim的工程基础数据集成数据库,不仅自身已成为项目管理重要支撑和协同平台,也是项目管理综合系统和企业级erp的关键数据支撑。bim技术的特点和优势可以更快捷、更方便地帮助项目参与方进行协调管理,bim技术应用的企业和项目将收获巨大价值。
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及其应用分析
建筑信息模型,简称bim.是高科技时代信息化的产物,具有多种信息操作功能.针对建筑工程的需求开发出的三维立体模型,涵盖范围广泛,模型系统分工明确.该模型具有多个信息操作流程,为整个建筑工程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本文对bim的建筑模型的相关技术进行更加系统的分析.
建筑信息模型在具体案例中的应用
分析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发展趋势。以问题为导向,通过福州外语外贸学院a1号实训楼项目的具体案例来分析revit模型创建过程中的问题及关键技巧,并导入navisworks中进行模型检测、管线碰撞分析与施工建造仿真模拟,且将建筑信息模型多元应用于工程计量计价、渲染及视频制作、3d打印技术中,展望虚拟现实交互平台具有报警、处理问题、身临其境交流协调系统。建筑信息模型是大数据时代的产物,将朝着多元应用方面发展,其与虚拟现实技术的融合势不可挡。
建筑信息模型的发展及其在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的完成需要经历最开始的规划设计,然后到项目的正式施工,以及最后对建筑的管理过程。但建筑模型在计划里的作用无法忽视,在建筑设计的成长历史里,建筑模型呈现的技能肯定了自身在建筑领域设计的地位。本文对建筑信息模型的发展进行了阐述,然后对它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作了探究。
建筑信息模型的发展及其在设计中的应用
在建筑生命周期的三个主要阶段(设计、施工和管理),建筑信息模型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对于促进数据信息交换与共享,加快决策速度,降低项目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建筑设计是一个从无到有、反复修改的过程,随着超高层、超大跨度建筑以及特大跨度桥梁等大型复杂土木工程在我国的相继发展,设计者贯彻信息模型理念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在介绍建筑信息模型相关发展的基础上,阐述了信息模型在协同设计中的作用,期待能够促进建筑信息模型在工程设计行业的运用。
建筑信息模型BIM标准研讨会在北京成功召开
2012年2月29日,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办的建筑信息模型(bim)标准研讨会在北京成功召开,来自全国的业主,政府主管部门,科研院所,规划、勘察、设计及施工单位,软件开发及咨询服务等单位的200余名专家和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国防建设工程机械员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