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新型高技术混凝土,是在大幅度提高普通混凝土性能的基础上采用现代混凝土技术制作的。本文从原材料品质、配合比参数确定的技术要点及配合比设计方法进行了分析。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全计算相关参数优化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全计算相关参数优化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
采用遗传算法对高性能混凝土进行配合比优化设计,以经济成本为目标函数,以满足高性能混凝土各项性能为约束条件建立数学模型。实例分析表明:利用遗传算法能够求出各种材料的最优用量,设计出符合要求的配合比,并降低经济成本。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
探讨了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和技术途径,主要从原材料的选择、配合比参数的合理确定等方面进行了阐述。认为高性能的混凝土应满足高耐久性、高工作性和符合强度等级的力学性能,在满足以上三性的基础上,要尽量降低成本,力争最经济性,所以本研究还提出配合比设计的最优化措施。
超高泵送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应用
本文通过对超高泵送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现场施工等的研究,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提高了混凝土的可泵性和施工效益,降低了工程成本,同时为今后此类工程混凝土施工积累了成熟的施工经验和技术支持。
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资讯http://www.***.*** **资讯http://www.***.*** **资讯http://www.***.*** **资讯http://www.***.*** **资讯http://www.***.*** **资讯http://www.***.***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和步骤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和步骤 (1)设每立方米混凝土石子松堆积体积v0c=0.5~0.55m3,根据石子堆 积密度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石子用量。 (2)根据石子表观密度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石子密实体积,由1m3 混凝土密实体积减去石子密实体积,得砂浆密实体积。 (3)设砂浆中砂体积含量为0.42~0.44,根据砂浆密实体积和砂在砂浆 中的体积含量计算砂密实体积。 (4)根据砂密实体积和砂表观密度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用砂量。 (5)从砂浆密实体积中减去砂密实体积,得水泥浆密实体积。 (6)根据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用强度—水胶比公式计算,或根据经 验估算水胶比(≤0.4) (7)设掺和料在胶凝材料中的体积含量,根据胶凝材料和水泥的体积 比及其各自的表观密度计算出胶凝材料的表观密度。 (8)由胶凝材料的表观密度、水胶比计算水和胶凝材料体积比,再根 据水泥浆体积分别求出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研究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研究 作者:王瑞燕,田文玉,熊出华,wangrui-yan,tianwen-yu,xiongchu-hua 作者单位: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重庆,400074 刊名: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ofchongqingjiaotonguniversitynaturalsciences 年,卷(期):2008,27(2) 被引用次数:4次 参考文献(4条) 1.刘剑平;陆元鸿;曹宵临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方法2001 2.李云雁;胡传荣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2005 3.王瑞燕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期刊论文]-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4(02) 4.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学部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2003 本文读者也读过(5条) 1.马保国.王信刚.李相国
铁路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研究
基于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础,通过构建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度与有效水胶比、粗集料堆体积、粉煤灰水性化合物之间的关系,同时结合我国铁路施工的实际需求,在混凝土中建立了粗集料、细集料、水和凝胶材料各单位之间的联系,最后提出了高性能混凝土的配比设计方式。这种方法具有实用度高、范围广、准确和程序化的特点。
C80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应用
2014年8期—771— xincailiaoxinzhuangshii 新材料新装饰 c80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应用 施武强 (河源市金杰混凝土有限公司广东河源517000) 摘要:使用高性能的混凝土能加强建筑的质量和延长其使用年限,对现代建筑建设有着指导性意义。本文阐述了c80高性能混凝土的研发与应用 过程,以原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配合比验证为基础进行讨论,还写到了混凝土搅拌、运输、泵送、振捣和养护。为混凝土企业提供经验。 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混合砂;应用 0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增长,城市的房屋建筑工程的发展也 十分迅速,朝着楼层越来越高、跨度越来越大的方向发展。这样就对混 凝土等原材料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了。如何提高混凝土的性能成为了房屋 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步骤,也是人们需要思考的问题。下面就这方面进行 讨论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应用
随着现代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各种新型建筑材料的不断应用,高性能混凝土已经成为二十一世纪的主流混凝土,对混凝土相关技术的研究和探讨也应该紧密围绕各种高性能混凝土而展开。
桥梁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应用
本文主要是对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情况及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以便更好的应用在工程实际中。
C60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应用
betonchineseedition——ready-mixedconcrete2012年第08期 商品混凝土 ?44? 实践技术 c60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应用 李增高,孙建智,魏周通,郭中光 (山东华森混凝土有限公司,山东潍坊250101) [摘要]根据目前c60高性能混凝土的水胶比低、粘度大、泵送阻力大等缺点,通过采用混凝土“双掺”技术,提高混凝土 的初始坍落度及扩展度,控制坍落度和扩展度的经时损失,降低混凝土拌合物粘度。配制出的c60高性能混凝土具有大流动 性、良好的工作性和可泵性能较好,工程实际应用效果良好。 [关键词]c60高性能混凝土;水胶比;粘度;配合比 designandapplicationsofc60high-performanceconcretemixingratio lizenggao,sun
桥梁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应用浅谈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我国的建设工程获得快速的提升,其中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对桥梁工程的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其简称为hpc,这项材料的应用与普通的混凝土不同,是通过将现代化的混凝土配置技术作为基础,其自身又进行了完善和调整.通过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显著对桥梁工程的耐久性有了提升,根据不同用途保证了混凝土以及整个工程的性能,从耐久性、强度以及经济性上能够对工程予以提升和保障,在配置高性能混凝土中通过将优良的原材料以及高效率的外加剂相互添加,保证了其自身性能.
桥梁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应用浅谈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我国的建设工程获得快速的提升,其中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对桥梁工程的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其简称为hpc,这项材料的应用与普通的混凝土不同,是通过将现代化的混凝土配置技术作为基础,其自身又进行了完善和调整。通过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显著对桥梁工程的耐久性有了提升,根据不同用途保证了混凝土以及整个工程的性能,从耐久性、强度以及经济性上能够对工程予以提升和保障,在配置高性能混凝土中通过将优良的原材料以及高效率的外加剂相互添加,保证了其自身性能。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应用
随着大跨度、建筑物的不断涌现,对于混凝土的应用量也越来越多,混凝土具有高性能,应用于施工中能够提高施工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应用
随着现代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各种新型建筑材料的不断应用,高性能混凝土已经成为二十一世纪的主流混凝土,对混凝土相关技术的研究和探讨也应该紧密围绕各种高性能混凝土而展开。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综合计算法
1990年美国混凝土协会(aci)首先提出高性能混凝土(hpc)一词至今已有二十余年,高性能混凝土已在世界各国得到广泛应用。但对高性能混凝土的定义和解释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专家学者均有各自不同阐述。在我国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吴中伟院士的观点: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新型高技术混凝土,是在大幅度提高普通混凝土性能的基础上采用现代混凝土技术制作的混凝土,以耐久性作为设计的主要指标。自波特兰水泥发明到现在,世界各
C60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其工作性能
近年来,国内外对于制备高性能混凝土已进行了很多研究,也提出了较多方法,但高性能混凝土组分复杂,诸多因素相互影响,难以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或规律能一劳永逸的设计制备高性能混凝土。本文根据杭州某搅拌站现场材料、外加剂及提供的初始配合比,以此为基础,通过混凝土工作性能及强度这两方面来系统讨论c60高强度高性能混凝土的设计与制备。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试验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试验
高速公路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针对高性能混凝土在当前高速公路工程建设中占据的重要地位,在简单介绍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要求的基础上,对其配合比设计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结合实例验证了配合比设计方法的合理性以及高性能混凝土具有的重要作用,以此为推广应用高性能混凝土及推动高速公路建设事业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点
世界使用混凝土的强度在不断提高,如何充分利用材料性质,配制出具有较高的刚度、耐久性的混凝土是混凝土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主要针对高性能、高强度混凝土在设计中的试验情况,从原材料选择,混凝土试配等方面做简单的介绍。经试验验证其结果完全符合jgj/t55标准要求,适合施工现场使用。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正交试验研究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正交试验研究 作者:何世钦,王海超 作者单位:何世钦(大连理工大学,海岸与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大连,116023),王海超(山东科技 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泰安,271019) 刊名: 工业建筑 英文刊名:industrialconstruction 年,卷(期):2003,33(8) 被引用次数:17次 参考文献(5条) 1.陈肇元高强混凝土及其应用1992 2.腾素珍;姜炳蔚;任玉杰数理统计1996 3.冷发光;冯乃谦;邢峰提高普通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正交试验方法[期刊论文]-混凝土2000(01) 4.孙久民;郝素先;苗有才用正交试验法设计水泥混凝土配合比1997(05) 5.朱清江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研制及应用1999 引证文献(17条) 1.殷惠光.李雁.吕恒林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试验及其预测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中级电气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