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矿井首采区建筑物下采煤方法及巷道布置方案
针对古城矿井首采区煤层埋深大、表土层厚、煤层厚度大、地下潜水位高、地表建筑物密集的特点 ,通过对限厚开采与条带开采进行技术经济比较 ,提出了适合首采区煤层赋存条件的条带开采与巷道布置方案
采区设计及巷道布置方案
采区及工作面布置方案 第一章采区概述及地质特征 第一节采区概况 工作面位于副井运输巷1790水平北翼,北为矿井边界(1、2号矿拐点中段),南边为 1790南运输巷(新主井与主井联络巷),1830水平以上为22煤六班采区,南东边为未采 区,地面为荒山小灌木丛林,无任何建筑物,掘进对地面无影响。根据历年来的实际生产 和瓦斯等级鉴定,区域内瓦斯相对涌出量在25m3/吨以上;煤层不具有爆炸性;根据煤样 鉴定结果,k17煤属不易自燃,k22煤属容易自燃。区域内无采空区和积水,偶有二号副井 1830水平22煤采区巷道积水渗透至采区巷道。 第二节地质特征 矿区内受浸蚀切割,形成高原低山地形,海拔一般在1850-2100米之间,井田内沟谷 发育,多陡坡,地表相对高差250米,山脉走向北东向(40-60度),与区域构造线走向一 致。 矿区为构造剥蚀低中山地貌,山脉走向为北东
采矿学毕业设计-采煤方法
6采煤方法 6.1采煤工艺方式 6.1.1盘区煤层特征及地质条件 工作面内地层总的趋势是以极缓的坡度向北西倾斜的单斜构造,局部有起伏,倾角0.5° 左右,后生构造裂隙发育。2-2#煤层属简单结构煤层,回采范围内煤层厚度平均5.2米, 黑色,以半亮煤为主,夹少量半暗煤、透镜状丝碳,弱沥青光泽,参差状段口。条带状结 构,赋存稳定,容重1.4t/m3。原生裂隙发育.工作面充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用类比法预 测切眼地段初次垮落时的涌水量为20m3/h,工作面正常回采涌水量18m3/h。经计算,区内 导水裂隙带高度为37m,工作面内上覆基岩厚度在20-110m,最薄处为大伙盘沟,上覆基岩 厚度55左右m,希回采时加强工作面顶板管理和塌陷区填埋工作,防止发生压架事故及雨 季沟谷地带洪水道入工作面发生水害事故。预计工作面最大涌水量28m3/h,正常涌水量 18m3/h。
焦西矿四一采区建筑物下最优开采方案
对焦西矿四一采区复杂的地质采矿条件及其地面受护建筑物的结构、质量和抗变形能力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条采方案,得出最佳方案为条带煤柱宽度33mm,采出条带宽度东部20~45m,西部8~40m,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煤矿井下采煤设备工序虚拟化调度方法
针对常用的煤矿井下采煤设备工序调度算法不能很好的实现有序调度,效率低,且出错率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veit-saga的煤矿井下采煤设备工序调度算法。首先分析了产煤矿井下采煤设备工序的特征,采用自组织veit对设备进行整合,将高峰采煤时段互相错开的不同采煤设备工序封装在各自的veit虚拟机中,部署到同一台物理设备中。其次通过自适应调整函数确保saga的遗传控制参数随着个体适应度大小以及群体的分散情况进行自主调整,以提高群体多样性和算法的收敛性,最后采用veit-saga算法对不同煤矿井下采煤设备工序控制参数进行优化求解,获取最佳的煤矿井下采煤设备工序调度结果。仿真结果表明,调度误差保持在0.06左右,改进算法调度准确率高达95%以上,比传统系统准确率提高了35%左右,是一种高效的煤矿井下采煤设备工序调度方法。
急倾斜近间距煤层采煤方法研究及工程应用
急倾斜煤层的采煤方法一直是煤矿开采技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针对急倾斜近间距煤层地质构造复杂、断层褶皱多、自燃发火期短、瓦斯含量大、有冲击地压危险的现状,本文分析了急倾斜煤层开采的主要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急倾斜煤层采煤方法的开采类型和选择标准,并以新疆阿克苏地区的某矿地质条件为工程背景,研究了急倾斜近间距煤层采煤方法的优化选择和应用效果,研究结论为类似地质条件下的急倾斜煤层安全开采提供了重要借鉴和技术参考。
建筑物下压煤采空区充填新方法
简要介绍了超高水材料的特性以及超高水材料采空区充填工艺,根据邯郸矿务局陶一煤矿充填试验面首次应用情况,采用岩层探测记录仪对采空区充填固结体进行了钻孔窥视。窥视结果显示,超高水材料充填浆液不但能充实采空区冒落矸石,而且能对采空区冒落带上方岩层较小的裂隙进行充填,是一种理想的采空区充填材料。
矿井采区煤仓设计及施工
针对陈四楼煤矿采区煤仓施工步骤繁多.工序复杂.工序不易衔接等问题,通过不断优化煤仓设计,总结施工经验,提出一整套包含采区煤仓的设计依据和设计流程,并从装载硐室.煤仓仓体.耐磨板安装.螺旋溜槽.给煤机安装等方面研究分析了采区煤仓施工技术,结果表明,采用垂直型.圆形设计.布置煤仓,不仅有利于采区煤炭的临时储存.中转运输,同时有利于采区煤仓的快速.高效施工,且煤仓的服务年限能够与采区服务年限相匹配.
注浆方法加固采区巷道施工
注浆方法加固采区巷道施工 摘要以北皂煤矿四采区回风巷道为例,分析论述了采区巷道变形破坏的原因及注浆法加 固巷道围岩的机理,介绍了注浆法加固围岩的施工工艺,并针对注浆法加固巷道围岩存在的 问题提出了改进方法。 关键词注浆加固围岩变形破坏采区巷道 1注浆法加固围岩机理及必要性 注浆法加固围岩,就是针对采场及巷道内裂隙较为发育而难以维护的破碎顶板及帮部, 在顶板来压前预先向裂隙内注入固化材料,以改善围岩的力学性能,提高岩体自身的强度, 从而改善巷道的维护状况。 四采区上部有一条se方向的张性背斜轴,由于它的影响,造成四采区上部煤体节理相 当发育,而其回风巷正布置在这一区域内。与四采区上部回风巷毗邻的是4201-1工作面, 该工作面的材料巷与四采区上部回风巷平行,间距44m。由于4201-1工作面采动的影响, 四采区上部回风巷740m的锚喷巷道有400m已严重变
残采区巷道施工方法的改革
残采区巷道施工方法的改革
残采区巷道施工方法的改革
残采区巷道施工方法的改革
新采区采准巷道施工方案优化及管理
通过对江南某双突煤矿一采区的两套开发方案的对比、选定以及施工过程中安全技术措施的总结,开阔了矿井安全、科学、快速开发新采区的思路。
条带充填式采煤法在建筑物压煤区的应用
晋煤集团王台铺矿为资源濒临枯竭矿井,为充分解放"三下"压煤,延长矿井服务年限,王台铺矿积极探索采煤工艺,成功应用了条带充填采煤技术,并在该矿xv2214工作面进行了试采,通过试采积累了充填采煤方法的开采经验,详细介绍了条带充填式采煤法的采煤工艺及充填工艺。
地垒构造对建筑物下采煤的影响
以东部某矿区开采工作面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分析了研究区建筑物的买际破坏规律,开与基于概率积分法模型的沉陷预计结果进行了细致比较,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地垒构造对建筑物下采煤的影响。
建筑物下采煤专家系统的初步研究
在收集大量建筑物下采煤专家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应用计算机进行建筑物下采煤决策的专家系统。建立了知识库,对模拟专家的思维过程、推理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该系统的推理网络。本文采用结构化系统分析方法,智能语言和fortran语言交互设计的方法完成了系统的设计,并在ibm-pc计算机上初步实现。用实例对该系统现有功能的正确性、适用性和可靠性进行了检验,结果是理想的。
建筑物下采煤专家系统的初步研究
在收集大量建筑物下采煤专家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应用计算机进行建筑物下采煤决策的专家系统。建立了知识库,对模拟专家的思维过程、推理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该系统的推理网络。本文采用结构化系统分析方法,智能语言和fortran语言交互设计的方法完成了系统的设计,并在ibm-pc计算机上初步实现。用实例对该系统现有功能的正确性、适用性和可靠性进行了检验,结果是理想的。
邢东矿建筑物下采煤地面监测与分析
邢东煤矿工作面上方有工业广场及居民地等建筑物,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解放村庄压煤,实现不迁村开采,依靠开采沉陷过程中地表移动规律的研究,在1100采区实施边开采边观测的方法,利用观测数据指导工作面设计,成功开采出村庄下压煤,实现了不迁村开采,并使村庄建筑物变形控制在房屋开裂临界变形值(水平变形0.8mm/m)之内,该技术的研究可以为类似条件工作面开采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经济价值。
建筑物下采煤的点滴体会
南山村以南二矿小南坑3^#煤层18区于1968-1972年回采,采深240m,采厚1.8m。该区回采期间上方并无地面建筑物,1982年发现在该区下方的西四尺井12^*煤层9区,已掘出的4904、4906两工作面之上,于1981年由南山村村民新建四眼石窑
马家沟矿建筑物区煤开采方案比较及采深的确定
通过对马家沟矿地面建筑物压煤量,搬迁费用的计算和开采压煤区域矿井总投入,产出的分析,得出了矿井合理的开采方案和开采深度。
Ⅱ东七煤采区供电设计系统方案
inordertoensurenormalteachingorder,protectingstudents'healthygrowth,ensuringthatnational(property)isnotlost,topreventorminimizetheoccurrenceofsafetyaccidents,followthe"prevent,rescueeachother,ensuresafetyandreducelosses"principle,accordingtothelocalconditions,makethemanagementsystem.1,theprincipalistheresponsibilityofscho
基于似膏体充填的建筑物下采煤新模式
概要地介绍了似膏体充填技术的形成;结合煤矿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建筑物下似膏体充填开采新模式;分析了这种新的建筑物下采煤系统的特点,重点介绍了全砂土材料及充填系统的几个重要组成部分:充填制备站系统、充填料浆管输系统、综采工作面充填系统、充填工艺流程。
似膏体充填建筑物下采煤可行性探讨
对结合某矿目前的开采条件,突破煤矿充填的禁区———胶结充填,从似膏体充填材料的组成和力学特性、充填开采引起的地表移动与变形以及充填成本等几个方面,分析探讨了似膏体充填建筑物下采煤的可行性。
地理信息系统在矿区建筑物下采煤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针对矿区因资源开采引起的地表及地表建筑物破坏问题,提出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地下资源(煤炭)开采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处理,使得资源开采后,消除或减弱对地表及其附属物的破坏,减弱对重点保护对象的破坏或者使其不受开采的影响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二级建造师项目经理(建筑专业)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