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线路测量
工 程 测 量 规 范 GB50026-2007 线路测量 一般规定 本章适用于铁路、 公路、架空索道、各种自流和压力管线及架空送电线路工程的通用性测绘工作。 线路控制测量的坐标系统和高程基准, 分别按本规范第 3.1.4 条和 4.1.3 条中的规定选用。 线路的平面控制,宜采用导线或 GPS 测量方法,并靠近线路贯通布设。 线路的高程控制,宜采用水准测量或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方法,并靠近线路布设。 平面控制点的点位,宜选在土质坚实、便于观测、易于保存的地方。高程控制点的点位,应选在 施工干扰区的外围。平面和高程控制点的点位,应根据需要埋设标石。 线路测图的比例尺,可按表 6.1.6 选用。 注: 1 1:200 比例尺的工点地形图,可按对 1:500 比例尺地形测图的技术要求 测绘。 当架空送电线路通过市区的协议区或规划区时, 应根据当地规划部门的要求, 施测 1:10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主编部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1993年8月1日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的通知 建标〔1993〕242号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50号文的要求,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会同有关部门 共同修订的《工程测量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为 强制性国家标准,自1993年8月1日起施行。原《工程测量规范》tj26-78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负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 司西安勘察院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1993年1月3日 修订说明 本规范是根据原国家计委计标发〔1986〕250号文通知要求,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 负责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主编部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1993年8月1日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的通知 建标〔1993〕242号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50号文的要求,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 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工程测量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工 程测量规范》gb50026-93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1993年8月1日起施行。原 《工程测量规范》tj26-78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负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中国有色 金属工业总公司西安勘察院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 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1993年1月3日 修订说明 本规范是根据原国家计委计标发〔1986〕250号文通知要求,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 负责主编,具体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
GB50026-93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93工程测量规范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地形测量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 地形测量 一般规定 5.1.1地形图测图的比例尺,根据工程的设计阶段、规模大小和运营管理需要,可按表 选用。 地形图可分为数字地形图和纸质地形图,其特征按表5.1.2分类。 地形的类别划分和地形图基本等高距的确定,应分别符合下列规定: 应根据地面倾角(α)大小,确定地形类别。 地形图的基本等高距,应按表5.1.3选用。 地形测量的区域类型,可划分为一般地区、城镇建筑区、工矿区和水域。 地形测量的基本精度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地形图图上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应超过表5.1.5-1的规定。 等高(深)线的插求点或数字高程模型格网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应超过表 5.1.5-2的规定。 工矿区细部坐标点的点位和高程中误差,不应超过表5.1.5-3的规定。 地形点的最大点位间
工程测量要求规范(GB500262007)地形测量
实用标准文案 文档大全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地形测量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地形测量 5.1一般规定 5.1.1地形图测图的比例尺,根据 工程的设计阶段、规模大小和运营管理需要,可按表5.1.1 选用。 5.1.2地形图可分为数字地形图和纸质地形 图,其特征按表5.1.2分类。 5.1.3地形的类别划分和地形图基本等高距的确定, 应分别符合下列规定: 1应根据地面倾角(α)大小,确定地形类别。 2 地形图的基本等高距,应按表5.1.3选用。 5.1.4地 形测量的区域类型,可划分为一般地区、城镇建筑区、工 矿区和水域。 5.1.5地形测量的基本精度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地形图图上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不 应超过表5.1.5-1的规定。 2
GB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工程测量规范 codeforengineeringsurveying gb50026-2007 主编部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2008年5月1日 2008年北京 2 目录 1总则......................................................................................................................................4 2术语和符号........................................................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工程测量规范 codeforengineeringsurveying gb50026-2007 主编部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2008年5月1日 2008年北京 2 目录 1总则......................................................................................................................................4 2术语和符号..............................................................................................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工程测量规范 codeforengineeringsurveying gb50026-2007 主编部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2008年5月1日 2008年北京 2 目录 1总则......................................................................................................................................4 2术语和符号..............................................................................................
1国家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
装修工程 1国家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1 2地方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dbj01-21-2001 3国家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3 4国家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2-2001 5国
(完整版)1国家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
装修工程 1国家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1 2地方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dbj01-21-2001 3国家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3 4国家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2-2001 5国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高程控制测量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 高程控制测量 一般规定 高程控制测量精度等级的划分,依次为二、三、四、五等。各等级高程控制宜采用水准测量,四 等及以下等级可采用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五等也可采用gps拟合高程测量。 首级高程控制网的等级,应根据工程规模、控制网的用途和精度要求合理选择。首级网应布设成 环形网,加密网宜布设成附合路线或结点网。 测区的高程系统,宜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在已有高程控制网的地区测量时,可沿用原有 的高程系统;当小测区联测有困难时,也可采用假定高程系统。 高程控制点间的距离,一般地区应为1~3km,了业厂区、城镇建筑区宜小于lkm。但一个测区 及周围至少应有3个高程控制点。 水准测量 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2.1的规定。 水准测量所使用的仪器及水准尺,应符合下列规定: 水准仪视准轴与水
铁路工程测量规范全文(2008.7.28)
buildingindustryopensupnewworldofentrepreneurialstruggletobuildathreeprovincesofregionalcentralcities--inthecommunistxcountiesthesixplenarysessionmembersandcomrades:today,iwascommissionedbythecountypartycommitteestandingcommittee,reportstothegeneralassembly.considerationofallmembersandalternates,andcomradesattendingadv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高程控制)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条文说明--高程控制测量 4.1一般规定 4.1.1高程控制测量精度等级的划分,仍然沿用《93规范》的等级系列。 对于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适用的精度等级,《93规范》是按四等设计的,但未明确 表述它的地位。本次修订予以确定。 本次修订初步引入gps拟合高程测量的概念和方法,现说明如下: 1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gps拟合高程测量的理论、方法和应用均有很大的进展。 2从工程测量的角度看,gps高程测量应用的方法仍然比较单一,仅局限在拟合的方 法上,实质上是gps平面控制测量的一个副产品。就其方法本身而言,可归纳为插值和拟 合两类,但本次修订不严格区分它的数学含义,统称为“gps拟合高程测量”。 3从统计资料看(表9),gps拟合高程测量所达到的精度有高有低,不尽相同,本次修 订将其定位在五等精度,比较适中安全。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高程控制) (2)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条文说明--高程控制测量 4.1一般规定 4.1.1高程控制测量精度等级的划分,仍然沿用《93规范》的等级系列。 对于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适用的精度等级,《93规范》是按四等设计的,但未明确 表述它的地位。本次修订予以确定。 本次修订初步引入gps拟合高程测量的概念和方法,现说明如下: 1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gps拟合高程测量的理论、方法和应用均有很大的进展。 2从工程测量的角度看,gps高程测量应用的方法仍然比较单一,仅局限在拟合的方 法上,实质上是gps平面控制测量的一个副产品。就其方法本身而言,可归纳为插值和拟 合两类,但本次修订不严格区分它的数学含义,统称为“gps拟合高程测量”。 3从统计资料看(表9),gps拟合高程测量所达到的精度有高有低,不尽相同,本次修 订将其定位在五等精度,比较适中安全。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条文说明(高程控制)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条文说明--高程控制测量 4.1一般规定 4.1.1高程控制测量精度等级的划分,仍然沿用《93规范》的等级系列。 对于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适用的精度等级,《93规范》是按四等设计的,但未明确 表述它的地位。本次修订予以确定。 本次修订初步引入gps拟合高程测量的概念和方法,现说明如下: 1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gps拟合高程测量的理论、方法和应用均有很大的进展。 2从工程测量的角度看,gps高程测量应用的方法仍然比较单一,仅局限在拟合的方 法上,实质上是gps平面控制测量的一个副产品。就其方法本身而言,可归纳为插值和拟 合两类,但本次修订不严格区分它的数学含义,统称为“gps拟合高程测量”。 3从统计资料看(表9),gps拟合高程测量所达到的精度有高有低,不尽相同,本次修 订将其定位在五等精度,比较适中安全。
工程测量规范(20200806072445)
第1页共147页 工程测量规范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93 第1章总则 第2章平面控制测量 2.1一般规定 2.2设计、选点、造标与埋石 2.3水平角观测 2.4距离测量 2.5内业计算 第3章高程控制测量 3.1一般规定 3.2水准测量 3.3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 第4章地形测量 4.1一般规定 4.2图根控制测量 4.3一般地区地形测图 4.4城镇居住区地形测图第四节城镇居住区地形测图 4.5工矿区现状图测量 4.6水域地形测量 第2页共147页 4.7地形图的修测 第5章线路测量 5.1一般规定 5.2铁路、公路测量 5.3架空索道测量 5.4自流和压力管线测量 5.5架空送电线路测量 第6章绘图与复制 6.1一般规定 6.2绘图 6.3编绘 6.4晒蓝图、静电复印与复照 6.5翻
工程测量规范(20200806073144)
1 建筑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建设部国家标准) 3.1一般规定 3.1.1平面控制的建立,可采用卫星定位测量﹑导线测量﹑三角形网测量等方法。 3.1.2平面控制网精度等级的划分,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依次为二﹑三﹑四等和一﹑二级,导线 及导线网依次为三﹑四等和一﹑二﹑三级,三角形网依次为二﹑三﹑四等和一﹑二级。 3.1.3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应遵循下列原则: 1首级控制网的布设应因地自宜,且适当考虑发展;当与国家坐标系统联测时,应同时考虑 联测方案。 2首级控制网的等级,应根据工程规模﹑控制网的用途和精度要求合理确定。 3加密控制网,可越级布设或同等级扩展。 3.1.4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统,应在满足测区内投影长度变形不大于2.5cm/km的要求下, 作下列选择: 1采用统一的高斯投影3°带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2采用统高斯投影3°
工程测量规范(20200806073339)
建筑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建设部国家标准) 3.1一般规定 3.1.1平面控制的建立,可采用卫星定位测量﹑导线测量﹑三角形网测量等方法。 3.1.2平面控制网精度等级的划分,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依次为二﹑三﹑四等和一﹑二级,导线 及导线网依次为三﹑四等和一﹑二﹑三级,三角形网依次为二﹑三﹑四等和一﹑二级。 3.1.3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应遵循下列原则: 1首级控制网的布设应因地自宜,且适当考虑发展;当与国家坐标系统联测时,应同时考虑 联测方案。 2首级控制网的等级,应根据工程规模﹑控制网的用途和精度要求合理确定。 3加密控制网,可越级布设或同等级扩展。 3.1.4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统,应在满足测区内投影长度变形不大于2.5cm/km的要求下, 作下列选择: 1采用统一的高斯投影3°带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2采用统高斯投影3°带,投
《工程测量规范》
中国建筑学会科技培训中心 建会秘培[2007]027号 关于举办“最新《工程测量规范》、《建筑变形测量规 范》宣贯及测量成果报告编制培训班”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日前,建设部批准了《工程测量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 gb50026-2007,自2008年5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5.3.43(1)、 7.1.7、7.5.6、10.1.10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建 筑变形测量规范》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8-2007,自2008年3月1 日起实施。其中,第3.0.1、3.0.11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和《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 同时废止。为了帮助各单位工程技术人员及时学习、理解最新《工程 测量规范》和《建筑变形测量规范》的主要内容及制(修)理由和依 据,全面系统地掌握工
工程测量规范
01.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0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120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201204.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 gb50086-200105.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201306.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0807.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 jgj6-9908.湿险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 gb50025-200409.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基坑工程安全技术规程 jgj167-200910.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 gb50112-201311.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 jgj123-20001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813.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34-2004主体结
工程测量规范
工程测量规范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93 第1章总则 第2章平面控制测量 2.1一般规定 2.2设计、选点、造标与埋石 2.3水平角观测 2.4距离测量 2.5内业计算 第3章高程控制测量 3.1一般规定 3.2水准测量 3.3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 第4章地形测量 4.1一般规定 4.2图根控制测量 4.3一般地区地形测图 4.4城镇居住区地形测图第四节城镇居住区地形测图 4.5工矿区现状图测量 4.6水域地形测量 4.7地形图的修测 第5章线路测量 5.1一般规定 5.2铁路、公路测量 5.3架空索道测量 5.4自流和压力管线测量 5.5架空送电线路测量 第6章绘图与复制 6.1一般规定 6.2绘图 6.3编绘 6.4晒蓝图、静电复印与复照 6.5翻版、晒印刷版与修版 6.6打样与胶印 第
工程测量规范-2007.
1 建筑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建设部国家标准) 3.1一般规定 3.1.1平面控制的建立,可采用卫星定位测量﹑导线测量﹑三角形网测量等方法。 3.1.2平面控制网精度等级的划分,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依次为二﹑三﹑四等和一﹑二级,导线 及导线网依次为三﹑四等和一﹑二﹑三级,三角形网依次为二﹑三﹑四等和一﹑二级。 3.1.3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应遵循下列原则: 1首级控制网的布设应因地自宜,且适当考虑发展;当与国家坐标系统联测时,应同时考虑 联测方案。 2首级控制网的等级,应根据工程规模﹑控制网的用途和精度要求合理确定。 3加密控制网,可越级布设或同等级扩展。 3.1.4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统,应在满足测区内投影长度变形不大于2.5cm/km的要求下, 作下列选择: 1采用统一的高斯投影3°带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2采用统高斯投影3°带
工程测量规范 (4)
测测盘目度盘读数角值平均角值 站回位标(°′″)(°′″)(°′″)端点号边长端点号边长 测量:记录:年月日 左 右 左 右 左 右 左 右 导线测量记录表 天气:晴成像:清晰稳定 距离测量(m)平均距离(m) ⅰ ⅱ ⅰ ⅱ
工程测量规范(免费) (3)
1 建筑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建设部国家标准) 3.1一般规定 3.1.1平面控制的建立,可采用卫星定位测量﹑导线测量﹑三角形网测量等方法。 3.1.2平面控制网精度等级的划分,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依次为二﹑三﹑四等和一﹑二级,导线 及导线网依次为三﹑四等和一﹑二﹑三级,三角形网依次为二﹑三﹑四等和一﹑二级。 3.1.3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应遵循下列原则: 1首级控制网的布设应因地自宜,且适当考虑发展;当与国家坐标系统联测时,应同时考虑 联测方案。 2首级控制网的等级,应根据工程规模﹑控制网的用途和精度要求合理确定。 3加密控制网,可越级布设或同等级扩展。 3.1.4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统,应在满足测区内投影长度变形不大于2.5cm/km的要求下, 作下列选择: 1采用统一的高斯投影3°带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2采用统高斯投影3°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室内效果图设计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