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溶胶-凝胶法制备硅基含钛磷灰石蜂窝多孔涂层
采用复合溶胶-凝胶法在单晶硅表面制备含钛磷灰石蜂窝状多孔涂层。采用热重-差热分析(TG-DSC)测定复合凝胶层转化为蜂窝多孔涂层的温度,采用SEM、ICP-AES、XRD与EDS等技术对涂层的微观形貌与成分进行分析;通过在pH值分别为7.0和7.4的模拟液(SBF)浸泡实验考察涂层的化学稳定性和对骨状磷灰石的诱导能力。结果表明:复合凝胶层转化为含钛磷灰石蜂窝多孔涂层的适宜温度为580~800℃,蜂窝状多孔涂层由含钛磷灰石构成,蜂窝孔径约为0.5~1.0μm,涂层中贯穿有直径约100nm、长数微米的氧化钛纳米线;蜂窝状多孔涂层在pH值为7.0的SBF中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在pH值为7.4的SBF中能诱导骨状磷灰石的形核与生长,体现出优异的骨磷灰石诱导性能。
不锈钢表面羟基磷灰石涂层的溶胶凝胶法制备
在316l不锈钢基体表面采用溶胶-凝胶法和多次提拉法涂覆羟基磷灰石(ha)涂层并对涂层进行了物相、形貌、结合力和耐腐蚀性能的表征,研究了退火温度对涂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400~500℃退火处理,能形成晶化程度不高、晶粒细小的多孔结构羟基磷灰石涂层;升高退火温度可提高ha晶化程度和界面结合力;ha涂层提高了不锈钢的抗侵蚀能力。
不锈钢表面羟基磷灰石涂层的溶胶凝胶法制备
在316l不锈钢基体表面采用溶胶-凝胶法和多次提拉法涂覆羟基磷灰石(ha)涂层,并对涂层进行了物相、形貌、结合力和耐腐蚀性能的表征,研究了不同退火温度对涂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400~500℃退火处理,能形成晶化程度不高、晶粒细小的多孔结构羟基磷灰石涂层;提高退火温度可提高ha晶化程度和界面结合力;ha涂层提高了不锈钢的抗侵蚀能力.
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
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 实验目的 1.溶胶-凝胶法合成纳米级半导体材料tio2 2.复习及综合应用无机化学的水解反应理论,物理化学的胶体理论 3.了解纳米粒性和物性 4.通过实验,进一步加深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做到有目的合成,提高实 验思维与实验技能 实验原理 纳米粉体是指颗粒粒径介于1~100nm之间的粒子。由于颗粒尺寸的微细化, 使得纳米粉体在保持原物质化学性质的同时,与块状材料相比,在磁性、光吸收、 热阻、化学活性、催化和熔点等方面表现出奇异的性能。 纳米tio2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比表面积大,表面张力大,熔点低,磁性强, 光吸收性能好,特别是吸收紫外线的能力强,表面活性大,热导性能好,分散性 好等。基于上述特点,纳米tio2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利用纳米tio2作光催化 剂,可处理有机废水,其活性比普通tio2(约10μm)高得多;利用其透
磷灰石/硅灰石生物玻璃基骨水泥的溶胶-凝胶法制备及性能
为了获得高性能的玻璃基骨水泥,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磷灰石/硅灰石(apatite/wollastonite,aw)生物玻璃,将其作为固相粉末与柠檬酸固化液均匀混合制得了aw玻璃基骨水泥(glass-basedbonecement,gbc),探讨了溶胶–凝胶法制备的aw生物玻璃作为gbc固相粉末的可能性。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和强度测试仪对不同温度热处理的aw生物玻璃粉末的晶相转变以及骨水泥在人体模拟体液中浸泡不同时间后的晶相组成和抗压强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w生物玻璃粉末经700℃热处理后形成了硅灰石和羟基磷灰石晶相,且温度越高晶相越完整;以900℃热处理后的aw生物玻璃粉末作为固相所制备的gbc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骨水泥固化体中生成了更多量的caco3晶体及少量的羟基磷灰石晶体,且此种gbc的抗压强度最大。
溶胶凝胶法制备玻璃离子水门汀粉剂
针对充填用玻璃离子水门汀(glassionomercement,gic)机械强度不足的问题,选取sio2-al2o3-caf2-caop2o5体系,用溶胶凝胶法(sol-gel)制备玻璃粉,以市售gic为对照,抗压强度为指标,优化配方、煅烧温度、粉液比并用乙酸处理来提高gic机械性能,并测试gic的抗压强度、维氏硬度和净固化时间,用xrd表征并做粒径分析,所得数据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配方2.3sio2-2.2al2o3-0.5cao-0.5caf2-0.08p2o5,750℃煅烧,1.5%乙酸处理后酸处理组gic抗压强度(粉液比1∶1)为148.04mpa,相较于自制组(111.59mpa)和市售组(102.54mpa)分别提高了12.65%和44.37%(p0.05);xrd显示市售、自制及酸处理三组玻璃粉相似均呈无定形态,90%粒径分别分布在26.02μm、29.80μm和14.62μm以下,净固化时间分别为3'24″、3'23″和5'49″,均满足临床要求。提示通过优化配方、煅烧温度、粉液比及用乙酸处理sol-gel制备的gic粉剂能有效提高gic的机械学性能。
溶胶凝胶法制备Pt/WO_3氢气敏感材料的研究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级wo3,掺杂不同含量的氯铂酸并混合搅拌均匀,再进行热处理,将所得粉体均匀涂覆在光纤光栅周围,制备出具有氢敏特性的光纤光栅传感器.实验中,通过改变氯铂酸掺杂量和热处理温度并进行xrd物相分析得:随着pt∶w的降低以及热处理温度的升高,wo3的结晶度不断提高;通入不同浓度的氢气对传感器进行氢敏性能测试发现,经过300℃热处理,pt∶w为1∶9时,对4%浓度的氢气能达到15s的响应速度,最高有140pm的中心波长变化,多次重复通氢气,重复性良好;当热处理温度达到500℃时,材料对氢气已经不敏感.
溶胶凝胶法制备PTFE/SiO_2杂化薄膜的研究
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以聚四氟乙烯乳液(ptfe)和硅溶胶(sio2)为主要原料,在玻璃基片上制备了一种有机-无机杂化薄膜。利用接触角测量仪和扫描电镜等手段对样品薄膜表面的接触角大小和显微结构进行了表征和分析,通过正交试验和方差分析考察了原料配比、水浴温度和陈化时间对薄膜表面接触角影响的显著性大小,并对疏水薄膜的工艺及显微组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接触角的显著性依次是:原料配比>水浴温度>陈化时间;当vptfe:vsio2:vh2o=10:15:5(ml)时,常温下制备的溶胶在陈化24h后所制样品薄膜的静态接触角为98.73°,薄膜具有疏水性,此时薄膜具有凹凸不平的粗糙结构,表面有微米级的沟槽、凸起和线条状组织。
医用多孔NiTi合金表面溶胶-凝胶法制备TiO_2涂层
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浸渍提拉工艺在多孔niti合金表面制备出了结构均一的锐钛矿型tio2涂层,并在溶胶中添加聚乙二醇(peg)作为造孔剂,进而在多孔niti合金表面制备出内层致密、外层多孔的tio2复合涂层。sem分析结果表明,tio2涂层均匀地覆盖了多孔niti合金基体的外表面以及孔的内表面。hanks溶液中的阳极极化曲线结果表明,与未处理的多孔niti合金相比,具有致密tio2涂层的多孔niti合金其耐腐蚀性能有了显著提高。而多孔tio2复合涂层进一步增大了多孔niti合金的实际表面积,提高了材料表面的生物活性。
溶胶-凝胶法制备锂铝硅微晶玻璃
li_2o-al_2o_3-sio_2(las)系统微晶玻璃是微晶玻璃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这种微晶玻璃的主要性能是低膨胀,耐热冲击性,其应用非常广泛。从原料角度总结了制备锂铝硅微晶玻璃的溶胶-凝胶方法,并对各种方法的特点进行了简要的评述,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今后的发展方向。
溶胶—凝胶法制备硅酸铝耐火纤维
本文以正硅酸乙酯(teos)、异丙醇铝(aip)、硝酸铝(an)等为原料,用溶胶—凝胶(sol-gel)法制备硅酸铝耐火纤维。
溶胶—凝胶法制备微孔玻璃膜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以na2o-b2o3-sio2为基质玻璃、孔径在4 ̄6nm的多孔玻璃膜。对制备过程中的工艺条件进行了讨论,并用dta-tg、xrd、ir和nmr探讨了凝胶-玻璃膜转变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和结构变化。结果表明:要获得均匀透明的溶胶必须控制硼酸和硝酸钠的含量,而盐酸和乙醇的中入量对溶胶的稳定性有显著的影响。凝胶干燥过程中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对制备完整的凝胶膜有较大的影响。溶胶向凝胶转变
溶胶-凝胶法制备TiO_2-有机硅杂化涂层材料
以钛酸丁酯(tbt)、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dps)以及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gpts)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经涂膜、固化,制备了一系列tio2-有机硅涂层材料.通过不同方法对杂化涂层的微结构、光学、热学和机械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可见光范围内,所得杂化涂层材料的透过率在90%以上,且随着ti含量的增加而减小.当ti含量在10mol%~70mol%范围内,涂层折射率在1.54~1.64范围内可调.
溶胶-凝胶法制备PLZT反蛋白石材料
介绍了一种sol-gel方法合成plzt反蛋白石结构。以单分散的聚苯乙烯亚微米球人造蛋白石为模板,通过调整的溶胶-凝胶方法制备plzt溶胶,再将溶胶前驱体填充在模板中。填充后的模板缓慢升温到750℃煅烧,排除有机成分并使plzt结晶。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借助微球直径为400nm的模板得到孔隙直径在280nm的plzt反蛋白石结构材料。
物理发泡法制备羟基磷灰石/胶原蛋白多孔支架材料
本文以氢氧化钙悬浮液和磷酸为主要实验原料,在室温25℃,ph值为11的条件下,用共滴定的方法合成羟基磷灰石。把羟基磷灰石粉与一定量的胶原蛋白溶液混合,经过物理发泡、冷冻、微波干燥的过程,得到羟基磷灰石/胶原蛋白多孔支架材料。运用xrd、sem分析仪器和阿基米德原理及杠杆原理,对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用物理发泡法制得的多孔支架材料的总气孔率为79%~89%,抗压强度为0.3~1.1mpa。
溶胶-凝胶法制备PbS量子点玻璃的研究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半导体pbs量子点掺杂的na2o-b2o3-sio2玻璃,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对玻璃结构的影响,利用多种表征手段研究了量子点掺杂玻璃中的微晶结构及其光学性能.孔径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玻璃内部孔径不断减小,最终孔结构几乎完全消失;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玻璃网络结构在较低温度下己经形成,随温度的升高不断密实化;x射线光电子能谱证明了玻璃中存在pbs,高分辨透射电镜表征了玻璃基质中掺杂的微晶结构是pbs,统计计算表明,玻璃中微晶的平均粒径尺寸为3.5nm;吸收光谱分析发现,微晶掺杂玻璃的吸收边界较pbs的块体材料发生了明显的蓝移,产生了量子尺寸效应;通过z扫描技术测得其非线性折射率γ为-2.03×10-14cm2/gw.
低温非水解溶胶-凝胶法制备钛酸铝
应用tg、dta、xrd和fl一ir和tem等测试手段研究了凝胶热处理过程中的相变化以及非水解溶胶-凝胶的反应过程和生成粉末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无水乙醇作氧供体制备的凝胶可在750℃直接合成钛酸铝,比固相法合成大大降低了温度。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钛酸铝粒子的尺寸逐渐变大,形貌也更加完整。
溶胶-凝胶法制备耐高温绝缘涂料
以正硅酸乙酯、无机盐为先驱体,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耐高温绝缘涂料,并在该材料中加入了cr2o3,经过800℃热处理后对该材料的电绝缘性能进行了测定并且利用dta、xrd、sem等测试手段对该材料的物相组成、表面形貌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该绝缘涂料经800℃热处理后,电绝缘性能有了显著提高,绝缘电阻率可以达到57.71×109ω.cm。
溶胶—凝胶法制备釉面砖TiO_2涂层和光催化性能研究
论述了用溶胶—凝胶法在普通釉面砖上制备均匀tio_2涂层的工艺过程,借助xrd技术研究了热处理制度对tio_2涂层结构的影响。同时通过在紫外灯光源下对甲基橙溶液脱色实验结果证明:适当选择涂液成分、热处理温度及气氛,可在釉面砖上制备出具有高的光催化活性的tio_2涂层。该材料可望成为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绿色”建筑材料。
溶胶-凝胶法制备硼硅酸盐玻璃上减反射薄膜
以正硅酸乙酯(teos)、不同相对分子量的聚乙二醇(peg)为主要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在硼硅酸盐玻璃板上制备单层sio2减反射薄膜,研究了制备工艺对薄膜光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eg的添加量可以改变薄膜的透过率,当peg/teos的摩尔比为50/50时能达到最大值。peg1k能将反射率最小值调整到550nm,从而对应于最高的太阳辐射波长。
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制备方法比较研究
低温下,通过将水热合成的纳米羟基磷灰石浆料与中性胶原溶胶共混和在中性胶原中原位形成羟基磷灰石两种方法制备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采用xrd、ftir、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对两种复合材料的特性进行了表征。通过对两种方法制备的复合材料的特性进行比较,发现两种方法均制备得到了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复合材料在晶相组成、化学组成、纳米羟基磷灰石晶体尺寸、胶原纤维的结构等方面都与天然骨相似。但原位合成纳米羟基磷灰石晶体的结晶度比水热合成的纳米羟基磷灰石更接近于自然骨,原位合成的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的均匀性、界面结合紧密度、力学性能等方面均优于共混法。原位合成法是改善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均匀性和力学性能的有效方法。
再生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多孔复合材料的制备
再生丝素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羟基磷灰石同时还具有成骨诱导性。通过将再生丝素蛋白制备形成丝素蛋白多孔材料,并在37℃下将其浸渍于模拟体液中可以制备再生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多孔复合材料。扫描电镜研究发现在再生丝素蛋白多孔材料的孔隙中羟基磷灰石由针状晶体聚集而成,红外光谱和xrd等表征表明复合材料中羟基磷灰石以羰基取代的羟基磷灰石存在。制备的再生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多孔材料有望作为骨组织修复材料使用。
原位水化法制备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复合支架材料
以含ca2+和po34-的溶液为无机相,壳聚糖(chitosan,cs)溶液为高分子相,采用原位水化法制备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p)/cs复合多孔支架材料。xrd和ir的表征和分析表明水化24h后,复合支架中的钙磷盐从磷酸氢钙(dicalciumphosphatedehydrate,dcpd)转化为hap。sem和eds显示15μm左右的棒状hap颗粒均匀地分散在多孔支架的孔壁上,压缩强度的测试结果表明这种结构显著提高复合支架的力学性能。
溶胶-凝胶法论文:溶胶-凝胶法封孔剂耐腐蚀性能耐高温性能
溶胶-凝胶法论文:sio_2-al_2o_3/环氧树脂等离子喷涂涂 层复合封孔层的制备与研究 【中文摘要】等离子喷涂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技术进步和生 产应用发展很快,喷涂的涂层形成速度快、可以作为热喷涂的原材料 非常广泛、喷涂效率高、涂层的性能良好、成本低、适用范围广泛等 优点在材料表面工程方面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喷涂本身的性质, 涂层不可避免存在孔隙,使它的耐腐蚀性能下降,因此为了降低孔隙 率、提高耐腐蚀性能和耐高温性能必须对涂层进行封孔处理。本文采 用封孔剂对涂层进行封孔处理。由于有机封孔剂耐热性差、具有挥发 性和可燃性、污染环境等缺点,应用范围受到了限制,所以近年来无机 封孔剂的研究正在不断发展。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sio2-al2o3 溶胶封孔剂,用浸渍-提拉法对等离子喷涂涂层进行封孔处理。通过数 字粘度仪、tg-dsc、xr
羟基磷灰石/胶原类骨仿生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通过体外模拟天然骨生物矿化和材料自组装的形成机制,研究制备了类骨羟基磷灰石/胶原仿生复合材料并对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纳米羟基磷灰石均匀分布在胶原基质上并择优取向排列,该复合材料的成分和微观结构与天然骨类似。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室内装饰安全员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