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混凝土骨料、废砖粉透水混凝土配比试验
为了提高对建筑垃圾的利用率,实验利用废混凝土和废砖粉制备透水混凝土,研究水灰比、废砖粉和减水剂掺量对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胶骨比和废砖粉掺量一定时,水灰比越大,抗压强度越高,孔隙率越低;提高废砖粉掺量会使抗压强度降低,连通孔隙率提高;在水灰比一定时,提高减水剂加入量,会使抗压强度增加,连通孔隙率降低。
透水混凝土配比公式 (4)
整理范本 . 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3材料[1] 3.1原材料 3.1.1水泥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质量应符合现行国 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的要求。不同等级、厂牌、品种、出厂日期的水泥不得混存、 混用。 3.1.2外加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的规定。 3.1.3透水混凝土采用的增强料按表1.1选用。 表3.1增强材料的主要技术指标(待测定) 类别成份掺量范围(%) 强度增长率(%) 主要技术指标 掺量强度增长 有机类聚合物乳液 无机盐类na2co3,na2so4,cacl2 矿物材料硅藻土 工业副产物 硅灰 超细矿渣粉 超细粉煤灰 3.1.4透水混凝土粗骨料 透水水泥混凝土采用的集料,必须使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密实的碎石、卵石及陶粒,碎
透水混凝土配比公式 (2)
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3材料[1] 3、1原材料 3、1、1水泥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得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质量应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得要求。不同等级、厂牌、品种、出厂日期得水泥不得混存、 混用。 3、1、2外加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得规定。 3、1、3透水混凝土采用得增强料按表1、1选用。 表3、1增强材料得主要技术指标(待测定) 类别成份掺量范围(%) 强度增长率(%) 主要技术指标 掺量强度增长 有机类聚合物乳液 无机盐类na2co3,na2so4,cacl2 矿物材料硅藻土 工业副产物 硅灰 超细矿渣粉 超细粉煤灰 3、1、4透水混凝土粗骨料 透水水泥混凝土采用得集料,必须使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密实得碎石、卵石及陶粒,碎 石得性能指标应符合
透水混凝土配比公式 (3)
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3材料[1] 3.1原材料 3.1.1水泥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质量应符合现行国 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的要求。不同等级、厂牌、品种、出厂日期的水泥不得混存、 混用。 3.1.2外加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的规定。 3.1.3透水混凝土采用的增强料按表1.1选用。 表3.1增强材料的主要技术指标(待测定) 类别成份掺量范围(%) 强度增长率(%) 主要技术指标 掺量强度增长 有机类聚合物乳液 无机盐类na2co3,na2so4,cacl2 矿物材料硅藻土 工业副产物 硅灰 超细矿渣粉 超细粉煤灰 3.1.4透水混凝土粗骨料 透水水泥混凝土采用的集料,必须使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密实的碎石、卵石及陶粒,碎 石的性能指标应符
透水混凝土配比公式 (5)
透水混凝土配比公式 (5)
透水混凝土配比公式 (3)
1 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3材料[1] 3.1原材料 3.1.1水泥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质量应符合现行国 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的要求。不同等级、厂牌、品种、出厂日期的水泥不得混存、 混用。 3.1.2外加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的规定。 3.1.3透水混凝土采用的增强料按表1.1选用。 表3.1增强材料的主要技术指标(待测定) 类别成份掺量范围(%) 强度增长率(%) 主要技术指标 掺量强度增长 有机类聚合物乳液 无机盐类na2co3,na2so4,cacl2 矿物材料硅藻土 工业副产物 硅灰 超细矿渣粉 超细粉煤灰 3.1.4透水混凝土粗骨料 透水水泥混凝土采用的集料,必须使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密实的碎石、卵石及陶粒,碎 石的性能指
透水混凝土配比公式.
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3材料[1] 3.1原材料 3.1.1水泥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质量应符合现行国 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的要求。不同等级、厂牌、品种、出厂日期的水泥不得混存、 混用。 3.1.2外加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的规定。 3.1.3透水混凝土采用的增强料按表1.1选用。 表3.1增强材料的主要技术指标(待测定) 类别成份掺量范围(%) 强度增长率(%) 主要技术指标 掺量强度增长 有机类聚合物乳液 无机盐类na2co3,na2so4,cacl2 矿物材料硅藻土 工业副产物 硅灰 超细矿渣粉 超细粉煤灰 3.1.4透水混凝土粗骨料 透水水泥混凝土采用的集料,必须使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密实的碎石、卵石及陶粒,碎 石的性能指标应符
透水混凝土配比公式 (4)
专业资料 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法 3材料[1] 3.1原材料 3.1.1水泥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质量应符合现行标准 《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的要求。不同等级、厂牌、品种、出厂日期的水泥不得混存、混用。 3.1.2外加剂应符合现行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的规定。 3.1.3透水混凝土采用的增强料按表1.1选用。 表3.1增强材料的主要技术指标(待测定) 类别成份掺量围(%) 强度增长率(%) 主要技术指标 掺量强度增长 有机类聚合物乳液 无机盐类na2co3,na2so4,cacl2 矿物材料硅藻土 工业副产物 硅灰 超细矿渣粉 超细粉煤灰 3.1.4透水混凝土粗骨料 透水水泥混凝土采用的集料,必须使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密实的碎、卵及粒,碎的性能 指标应符合一行
透水混凝土配比公式 (5)
1 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3材料[1] 3.1原材料 3.1.1水泥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质量应符合现行国 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的要求。不同等级、厂牌、品种、出厂日期的水泥不得混存、 混用。 3.1.2外加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的规定。 3.1.3透水混凝土采用的增强料按表1.1选用。 表3.1增强材料的主要技术指标(待测定) 类别成份掺量范围(%) 强度增长率(%) 主要技术指标 掺量强度增长 有机类聚合物乳液 无机盐类na2co3,na2so4,cacl2 矿物材料硅藻土 工业副产物 硅灰 超细矿渣粉 超细粉煤灰 3.1.4透水混凝土粗骨料 透水水泥混凝土采用的集料,必须使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密实的碎石、卵石及陶粒,碎 石的性能指
透水混凝土配比试验及应用的研究
本研究从透水混凝土配比设计着手,针对透水混凝土的水泥浆垂流及填浆量问题,设计一系列配比进行网篮试验,用作图法对垂流量与水灰比的关系进行分析,求固定填浆量下的容许最大水灰比[1]。再由分析结果进行圆柱试体制作,并进行物理与工程性质试验。根据研究成果发现,网篮试验分析与圆柱试体实际水泥浆垂流情形极为符合,经由网篮试验法先行分析垂流量后,可避免配比试验材料浪费。本研究的透水混凝土配比圆柱试体抗压强度超过一般混凝土所需的要求。
透水混凝土配比公式(完整资料)
透水混凝土配比公式(完整资料)
C25透水混凝土配比做法 (2)
c25透水混凝土配比做法 c25配合比为:0.44:1:1.42:3.17。 水:175kg,水泥:398kg,砂:566kg,石子:1261kg。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混凝土工程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它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顺利施 工、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和混凝土工程的成本。 设计依据 (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依据: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15)《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 《普通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试验方法》(gb/t50080–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 验方法》(gb/t50081–2002)。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和砂、石、外加剂、掺合料的相关 标准。 (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原则: 1、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
透水混凝土配比公式定理
,. 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3材料[1] 3.1原材料 3.1.1水泥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质量应符合现行国 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的要求。不同等级、厂牌、品种、出厂日期的水泥不得混存、 混用。 3.1.2外加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的规定。 3.1.3透水混凝土采用的增强料按表1.1选用。 表3.1增强材料的主要技术指标(待测定) 类别成份掺量范围(%) 强度增长率(%) 主要技术指标 掺量强度增长 有机类聚合物乳液 无机盐类na2co3,na2so4,cacl2 矿物材料硅藻土 工业副产物 硅灰 超细矿渣粉 超细粉煤灰 3.1.4透水混凝土粗骨料 透水水泥混凝土采用的集料,必须使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密实的碎石、卵石及陶粒,碎 石的性能
C25透水混凝土配比做法
c25透水混凝土配比做法 c25配合比为:0.44:1:1.42:3.17。 水:175kg,水泥:398kg,砂:566kg,石子:1261kg。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混凝土工程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它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顺利施 工、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和混凝土工程的成本。 设计依据 (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依据: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15)《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 《普通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试验方法》(gb/t50080–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 验方法》(gb/t50081–2002)。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和砂、石、外加剂、掺合料的相关 标准。 (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原则: 1、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
透水混凝土疲劳对比试验研究
http://www.***.*** 1 透水混凝土疲劳对比试验研究 马佩书1,孙志军2 1.南京河西新城区开发建设指挥部,南京(210017) 2.南京栖霞区市政设施综合养护管理所,南京(210038) e-mail:uspang@163.com 摘要:透水混凝土具有优良的排水性能,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必须考虑疲劳寿命。本文在 室内疲劳试验的基础上,分析透水混凝土疲劳寿命试验数据的概率分布,得出透水混凝土疲 劳寿命服从双参数的威尔布分布,并建立了不同应力水平条件下的疲劳方程。最后通过与其 他材料的对比,得出添加剂和用水量对透水混凝土疲劳寿命有决定性影响。 关键词:透水混凝土,疲劳寿命,疲劳方程 我国现行的公路的病害很多是由自然环境因素引起的。调查研究表明,降水通过路面 接缝、裂缝和空隙渗入到路面结构内而形成内部滞水,地下水通过毛细作用上渗到路面结构
透水混凝土配比公式(20201023171504)
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3材料[1] 3.1原材料 3.1.1水泥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质量应符合 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的要求。不同等级、厂牌、品种、出厂日期的水 泥不得混存、混用。 3.1.2外加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的规定。 3.1.3透水混凝土采用的增强料按表1.1选用。 表3.1增强材料的主要技术指标(待测定) 类别成份 掺量范围 (%) 强度增长率(%) 主要技术指标 掺量 强度增 长 有机类聚合物乳液 无机盐类 na2co3,na2so4, cacl2 矿物材料硅藻土 工业副产 物 硅灰 超细矿渣粉 超细粉煤灰 3.1.4透水混凝土粗骨料 表3.2粗骨料的性能指标 混凝土 用途 粗骨料种 类 料径(mm) 含泥量(按 质量计
透水混凝土配比公式(20200928181406)
. '. 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3材料[1] 3.1原材料 3.1.1水泥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质量应符合现行国 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的要求。不同等级、厂牌、品种、出厂日期的水泥不得混存、 混用。 3.1.2外加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的规定。 3.1.3透水混凝土采用的增强料按表1.1选用。 表3.1增强材料的主要技术指标(待测定) 类别成份掺量范围(%) 强度增长率(%) 主要技术指标 掺量强度增长 有机类聚合物乳液 无机盐类na2co3,na2so4,cacl2 矿物材料硅藻土 工业副产物 硅灰 超细矿渣粉 超细粉煤灰 3.1.4透水混凝土粗骨料 透水水泥混凝土采用的集料,必须使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密实的碎石、卵石及陶粒,碎 石
透水混凝土配比公式(20200928181443)
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3材料[1] 3.1原材料 3.1.1水泥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质量应符 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的要求。不同等级、厂牌、品种、出厂日期 的水泥不得混存、混用。 3.1.2外加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的规定。 3.1.3透水混凝土采用的增强料按表1.1选用。 表3.1增强材料的主要技术指标(待测定) 类别成份 掺量范围 (%) 强度增长率(%) 主要技术指标 掺量 强度增 长 有机类聚合物乳液 无机盐类 na2co3,na2so4, cacl2 矿物材料硅藻土 工业副产 物 硅灰 超细矿渣粉 超细粉煤灰 3.1.4透水混凝土粗骨料 表3.2粗骨料的性能指标 混凝 土用 途 粗骨料种 类 料径 (mm) 含泥量 (按质量
透水混凝土配比公式(20200928181518)
.. word资料 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3材料[1] 3.1原材料 3.1.1水泥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 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的要求。不同等级、厂牌、品种、出厂日期的水泥不得混存、混 用。 3.1.2外加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的规定。 3.1.3透水混凝土采用的增强料按表1.1选用。 表3.1增强材料的主要技术指标(待测定) 类别成份掺量围(%) 强度增长率(%) 主要技术指标 掺量强度增长 有机类聚合物乳液 无机盐类na2co3,na2so4,cacl2 矿物材料硅藻土 工业副产物 硅灰 超细矿渣粉 超细粉煤灰 3.1.4透水混凝土粗骨料 透水水泥混凝土采用的集料,必须使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密实的碎石、卵石
透水混凝土配比公式(20201020155713)
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3材料[1] 3.1原材料 3.1.1水泥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质量应符合 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的要求。不同等级、厂牌、品种、出厂日期的水 泥不得混存、混用。 3.1.2外加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的规定。 3.1.3透水混凝土采用的增强料按表1.1选用。 表3.1增强材料的主要技术指标(待测定) 类别成份 掺量范围 (%) 强度增长率(%) 主要技术指标 掺量 强度增 长 有机类聚合物乳液 无机盐类 na2co3,na2so4, cacl2 矿物材料硅藻土 工业副产 物 硅灰 超细矿渣粉 超细粉煤灰 3.1.4透水混凝土粗骨料 表3.2粗骨料的性能指标 混凝土 用途 粗骨料种 类 料径(mm) 含泥量(按 质量计
透水混凝土配比公式(20200928181549)
范文范例指导参考 学习资料整理分享 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3材料[1] 3.1原材料 3.1.1水泥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质量应符合现行国 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的要求。不同等级、厂牌、品种、出厂日期的水泥不得混存、 混用。 3.1.2外加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的规定。 3.1.3透水混凝土采用的增强料按表1.1选用。 表3.1增强材料的主要技术指标(待测定) 类别成份掺量围(%) 强度增长率(%) 主要技术指标 掺量强度增长 有机类聚合物乳液 无机盐类na2co3,na2so4,cacl2 矿物材料硅藻土 工业副产物 硅灰 超细矿渣粉 超细粉煤灰 3.1.4透水混凝土粗骨料 透水水泥混凝土采用的集料,必须使用质地坚硬、耐久、
再生骨料在透水混凝土中的试验研究
采取正交试验法研究了再生骨料掺量、水胶比、骨料颗粒级配三个因素对透水混凝土的强度和透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配比为:再生骨料掺量40%、水胶比0.25,再生骨料由50%粒径为4.75~9.5mm的再生骨料和50%粒径为9.5~16mm的再生骨料混合组成,在该配比下制得的透水混凝土透水系数为6.3mm/s,抗压强度为23.1mpa。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消防水电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