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层资源库的北京城市记忆工程构建研究
年第 卷第 期 http://www.c-s-a.org.cn 计算机系统应用 ① 基金项目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面向政府决策的档案知识库构建研究” (项目编号: 14CTQ034)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共建项目“基于政府开放数据的城市记忆资源整合” 收稿时间 :0000-00-00;收到修改稿时间 :0000-00-00 System Construction 系统建设 1 基于分层资源库的“北京城市记忆”工程构建研究 ① 牛力 1,2,3, 韩小汀 4 1 (中国人民大学 数据工程与知识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72) 2(中国人民大学 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北京 100872) 3(中国人民大学 人文北京研究中心,北京 100872) 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191) 摘 要: 针对目前城市快速发展,城市文化、历史断档和缺失的现状,尝试构建以“
城市记忆——名城保护与旧城改造
本文选择了桂林、成都、北京这几个在"旧城改造"上具有一定特色的城市进行分析,对目前旧城改造中的居住文化破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思考,并从中吸取了经验,指出了在当前背景下,旧城改造应当采取小心谨慎、步步为营的改造方式,以保护居住文化,旨在帮助郑州更好地规划和改造旧城.
论“城市记忆工程”对我国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的推进
\"城市记忆工程\"作为我国档案事业发展的一个新现象,既是时代赋予当代档案事业的新任务,也是档案部门不断突破自我的一个新跨步。它作为一种创新,不仅在建设的措施、效果上对我国档案资源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而且也引发了我们对档案资源体系建设中深层问题的关注、探索和思考。
测绘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的构建与实现
共享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测绘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的设计与开发,探讨了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目标与建设思路。对测绘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资源库实现技术路线与方法进行了研究。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1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 总则 1993年以来,经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年-2010年)》在指导首都建 设和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规划确定的2010年的大部分发展目标已经提前实现。随着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北京进入了新的重要发展阶段。为紧紧抓住本世纪前二十年重要战略 机遇期,充分利用好城市发展的良好机遇和承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带动作用,实现首都 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解决城市发展中面临的诸多矛盾和问题,迫切需要为城市未来的 长远发展确定新的目标,开拓新的空间,提供新的支撑条件。 为了适应首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2002年5月北京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了修编北京城 市总体规划的工作任务,根据2003年国务院对《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的批示精神, 以及2004年1月建设部《请尽快开展北京
北京城市采暖供热模式的研究对比
北京城市采暖供热模式的研究对比——本文根据北京市的能源明状和能源政策,舣热效率、投资和运行费用等角度,通过对四种典型供热方式比较,并以保护环境为基本出发点,对北京供热发展提出建议。
北京城市发展空间布局研究
北京城市发展空间布局研究 作者:陈鹭,王淑芬,chenlu,wangshu-fen 作者单位:陈鹭,chenlu(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系),王淑芬,wangshu-fen(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 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 刊名: 城市问题 英文刊名:urbanproblems 年,卷(期):2008(6) 被引用次数:1次 参考文献(8条) 1.侯仁之.邓辉北京城的起源与变迁1997 2.侯仁之.邓辉北京城的起源与变迁1997 3.曹伟城市生态安全导论2004 4.董光器古都北京五十年演变录2006 5.城市大园林论文集编审委员会城市大园林论文集2002 6.李敏现代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3 7.李荣我国筹建城市森林生态体系2003 8.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2001 引证文献(1条) 1.陈鹭北
北京城市雨水利用发展思路
近年来,北京市城区局地性、短历时、冲击型暴雨对雨水排水系统、防洪除涝和雨水利用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通过总结北京城市雨水利用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参考国外的先进经验,指出了北京城市雨水利用发展的方向:建立精细化、智能化、高效率、高水平的城市雨水管理体系,并以此为基础,最大限度地消除城市暴雨内涝,安全利用雨水。
北京城市交通问题症结分析及其对策
54 北京城市交通问题症结分析及其对策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朱嘉广李伟 引言 过去十多年,北京市在城市交通建设和治理方面付出了种种努力,城市交通建设取得了惊 人的成绩,交通总体供给水平和机动化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但是,与人们日益增长的对于首都 北京的期望值相比,与人们的收入、住房、穿衣等方面所发生的巨大变化相比,与举办2008 年奥运会的要求相比,与国际化大都市的要求相比,北京的交通还存在相当大的问题和差距。 交通问题是一个复杂的城市问题,特别是在特大城市。造成交通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只有 找出这些问题的根源所在,有的放矢,才能真正解决北京城市交通问题。 一、交通表象问题 北京市的交通问题主要集中在市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道路交通拥挤,出行效率下降 市区道路交通堵塞路段增多、堵塞区 域扩大、车速下降,“路上车挤车、车上人 挤人”状况没有改变,交通出行时间增长,
北京城市综合体案例
1 目录 银泰中心.....................................................................2 珠江摩尔国际.................................................................5 华贸中心.....................................................................7 财富中心.....................................................................9 soho现代城.................................................................13 建外s
北京城市轨道交通规划
北京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中共有地铁m线16条,分别为m1至m16线及其支线、延长线组成。 一、m1线:m1线包括1号线、八通线、m1(八通)支线和m1(八通)东延长线 1.m1线:已开通的线路,全长30.44千米,设23站。各站站名:黑石头、高井、福寿岭、苹果园、 古城路、八角游乐园、八宝山、玉泉路、五棵松、万寿路、公主坟、军事博物馆、木樨地、南礼士路、 复兴门、西单、天安门西、天安门东、王府井、东单、建国门、永安里、国贸、大望路、四惠、四惠东。 其中黑石头、高井、福寿岭站为非运营车站。 附录.“北京地铁”:1950年开始规划北京地铁,名称为“北京地铁”。“一线”:历史线路名称。 北京地铁一期工程于1965年7月1日开工建设,其线路沿长安街与北京城墙南缘自西向东贯穿北京市区, 连接西山的卫戍部队驻地和北京站,1969年10月1日建成通车,使北京成为中国第一个
北京城市交通拥堵的原因及对策
第1页共2页 北京日报/2011年/1月/10日/第019版 理论周刊学习与答疑 北京城市交通拥堵的原因及对策 北京市第2期区县局级领导干部研修班楚国清 解决北京城市交通拥堵的基本原则 北京城市交通拥堵是多种矛盾的集中体现。解决北京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不能就交通谈交通, 仅从单一层面采取一些技术手段,这是远远不够的。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必须从出行是公民 基本权利这一原则出发,围绕这一基本权利的保障、行使、选择等,确立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一 些基本原则。 (一)便捷出行是城市居民的基本权利,保障居民便捷出行是政府的重要责任。出行是公民 的一项基本权利,对于城市居民来说,便捷出行是其基本权利,保障居民便捷出行是政府的重要 责任。在一些中小城市,政府仅靠修路就能保障居民这一权利的实现。对于像北京这样的特大型 城市,修路修地铁只是其中一个基本层面,政府应不断改革创新,采取多
北京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评估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以下简称总规)实施以来,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城市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为发展的机遇,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城市的生态环
北京城市文脉与建筑创新
北京城市文脉与建筑创新
北京城市文脉与建筑创新
北京城市文脉与建筑创新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2)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 第一章总则 第1条1993年以来,经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 年-2010年)》在指导首都建设和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规划确 定的2010年的大部分发展目标已经提前实现。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 发展,北京进入了新的重要发展阶段。为紧紧抓住本世纪前二十年重 要战略机遇期,充分利用好城市发展的良好机遇和承办2008年夏季 奥运会的带动作用,实现首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解决城市发 展中面临的诸多矛盾和问题,迫切需要为城市未来的长远发展确定新 的目标,开拓新的空间,提供新的支撑条件。 为了适应首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2002年5月北京市第九次党代 会提出了修编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工作任务,根据2003年国务院对 《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的批示精神,以及2004年1月建设 部《请尽快开展
北京城市轨道施工组织设计(修改)
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 1.编制依据 北京市快速轨道交通西直门—东直门城市铁路工程07标段招标文件及 补遗资料。 国家及建设部现行的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 现场踏勘、施工调查所得资料。 本单位的施工能力、机械设备、施工管理水平。 2.工程概况 2.1简介 北京市西直门至东直门城市铁路以京包铁路西直门车站西侧为起点,沿 北京铁路枢纽中的京包线、东北内环线、望京至和平里支线三条既有线延伸, 终至东直门地铁站。其中一期工程为西直门至回龙观东,全长20.5公里,计 划2000年9月20日开工,土建部分2001年7月底完工。 2.2主要技术标准 正线数目:双线,无缝线路。 列车最高行车速度:80km/h 最小曲线半径:正线:300m困难地段:250m 辅助线:200m困难地段:150m 最小线间距:区间正线3.6m 单渡线
北京城市轨道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 1.编制依据 北京市快速轨道交通西直门—东直门城市铁路工程07标段招标文件及 补遗资料。 国家及建设部现行的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 现场踏勘、施工调查所得资料。 本单位的施工能力、机械设备、施工管理水平。 2.工程概况 2.1简介 北京市西直门至东直门城市铁路以京包铁路西直门车站西侧为起点,沿 北京铁路枢纽中的京包线、东北内环线、望京至和平里支线三条既有线延伸, 终至东直门地铁站。其中一期工程为西直门至回龙观东,全长20.5公里,计 划2000年9月20日开工,土建部分2001年7月底完工。 2.2主要技术标准 正线数目:双线,无缝线路。 列车最高行车速度:80km/h 最小曲线半径:正线:300m困难地段:250m 辅助线:200m困难地段:150m 最小线间距:区间正线3.6m 单渡线
梁思成_林徽因与北京城市规划
梁思成_林徽因与北京城市规划
北京城市交通的问题现状调查
北京城市交通的问题现状调查 李知凡 李青 [摘要] 近几年来政府花了很大功夫在交通问题的治理上,当然也在交通设施上投入了不少。但是人 们在遭受完道路整修的同时,仍然受着交通拥堵之苦,并且该现象随着车辆的增加还将越演越激。 为此我们不得不对在交通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重新审视城市扩展,经济、旅游等各项事业的发展, 每天的人流量也总是有增无减等情况 本次调研的范围是北京城市的地上交通。通过实地调查使用现状,从不同交通现状发现问题, 并从不同出发点入手进行分析,以期探求交通设施及政策的合理运行和管理,从而为居民生活提 供便利,也为今后的建设提供新的思路与实证依据。 [关键词] 北京城市交通私家车公共交通交通设施 目录 前言.......................................................................
档案馆与城市记忆工程建设
"城市记忆"一词是由"社会记忆"的提出延伸而来的。社会记忆是指人们将在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信息的方式加以编码、储存和重新提取的过程的总称。而城市记忆就是社会记忆的形象化与具体化的一个表现,旨在将城市的发展脉络,包括地理、历史、人文、科技等各个方面综合起来,系统化地反映出城市的经历。"城市记忆工程"是基于现今社会全球化、现代化、多元化发展,城市作为社
民初北京正阳门的改造与北京城市空间的变迁
正阳门改造是民国初年北京政府第一个主动筹划的城市建设工程。正阳门不仅仅是一座普通的城门,它在不同的时代还是不同权力的象征。改善交通与更新"国门"形象是推动改造正阳门的主要动力,显示出浓郁的民族主义情绪,但改造工程遭到了商会与文化保守派的反对,体现传统力量对北京城市现代化的阻力。正阳门的改造使北京封闭的城市空间逐渐走向开放,同时又部分保存了传统,最终呈现中西杂糅、传统与现代相交融的特征。正阳门改造的曲折过程既表征着北京城市空间变迁的艰难历程,也是民国初年社会文化心理变迁的缩影。
北京城建集团通讯录
公司名称联系人 北京城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王健 北京城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王伟 北京城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马超 北京城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陈小姐 北京城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王燕 北京城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陈小姐 北京城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张捷 北京城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唐晓风 北京城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陈雪松 北京城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余小姐 北京城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null 北京城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李彦国 北京城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金魁 北京城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刘伟华 北京城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齐经理 北京城建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张华伟 北京城建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王玉涛 北京城建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李玲 北京城建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刘泽宇 北京城建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王宏伟 北京城建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蒋部长 北京城建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
北京城建大厦施组
目录 一、编制依据………………………………………1 二、工程概况………………………………………1 三、施工部署………………………………………7 四、施工准备………………………………………10 五、施工总平面布置………………………………11 六、施工总进度计划………………………………12 七、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法………………………12 八、主要资源需用量计划…………………………20 九、质量管理及保证措施…………………………20 十、技术资料管理及保证措施……………………22 十一、工期保证措施………………………………23 十二、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及保证措施……………24 十三、环保、环卫管理及保证措施………………26 十四、安全管理及保证措施………………………28 十五、消防、保卫管理及保证措施………………34 十六、季节性施工措施………………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BIM技术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