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极管钳位型单相三电平逆变器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方法
对单相二极管钳位型对称三电平逆变器和一种新型单相不对称三电平逆变器两种拓扑进行研究,提出一种适用于这两种拓扑结构的单相三电平逆变器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SVPWM)方法。该方法将单相空间矢量图分为4个区间,根据伏秒平衡原理,利用区间内的两个电压矢量实现对输出参考电压矢量的合成。提出根据负载电流方向和直流侧电容电压偏差的大小,来调整正负小矢量的作用时间的五段式脉宽调制方法,实现单相对称三电平逆变器直流侧电容中点电位的精确控制,减小开关器件的频率。在该调制方法下,新型不对称逆变器允许开关速度较快的器件和耐压值较高的器件工作在一起,结合了这些开关器件的特点。对两种单相三电平逆变器进行分析比较,并在两种拓扑上对本文所提SVPWM方法进行仿真和实验验证。
二极管钳位型三电平变换器开关损耗分析
在优化多电平变换器系统性能时必须建立变换器开关损耗模型。通过一些特征参数来表征器件的开关波形,并根据开关波形产生的内在机理分别拟合逼近三电平变换器中快恢复二极管和igbt的真实开关波形。另外,在分析二极管钳位型三电平变换器半导体器件开通、关断机理的基础上,建立了此类变换器的开关损耗计算模型。实验验证了二极管钳位型三电平变换器的器件开关模型和开关损耗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一种开关电容和二极管钳位组合的多电平拓扑
传统的二极管钳位型多电平拓扑存在直流母线电容电压不平衡的问题。提出一种开关电容和二极管钳位组合式的多电平拓扑,介绍了其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该拓扑将开关电容电路和二极管钳位电路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两部分电路的工作特点,不但具有平衡直流母线电容电压的功能,而且可以用多种升压方式实现升压输出,同时使用的元器件数量较少。最后通过一个五电平电路的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本拓扑的有效性。
新型单相五电平电压源逆变器
为了改善传统多电平逆变器电路结构复杂的问题,利用较少的功率器件实现尽可能多的电平输出,提出一种新型单相五电平电压源逆变器。新型电路扑结是在传统的单相h桥型电压源逆变器的基础上,增加了两个单向功率开关,利用6个功率开关在交流侧就可以产生5个不同的电平输出。在分析电路拓扑工作原理和6种工作模式的基础上,给出了简单的pwm控制策略。实验结果验证了电路拓扑及其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EPS电源正弦脉宽调制逆变器的设计
介绍了eps(emergencypowersupply)正弦波逆变器的工作原理,重点讨论利用sg3524i、cl8038产生spwm波的方法,设计了逆变器的控制及保护电路,制作了1kw、50hz实验样机,给出实验样机输出波形。
750kVA高功率密度二极管钳位型三电平通用变流模块的低感叠层母线排设计
针对750kva高功率密度二极管钳位型三相三电平igbt变流模块的设计需求,用ansoftq3d软件比较研究3类适用于多层母线排的叠层方案,并提出一种新颖的叠层母线排分组连接结构,结合特殊设计的缓冲电容布局,减小各igbt模块的关断过冲,省去阻容吸收电路,并优化了高频电流在不同电容间的分布,抑制电解电容发热。通过理论计算与仿真两种方式计算该设计方案的杂散电感,并用实验加以证实。此功率模块在测试中体现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最后给出系统结构和实验波形。
混合箝位式三电平逆变器共模电压的仿真分析
本文通过对混合箝位式逆变器的原理、控制的研究,并用pspice软件进行仿真,得出该型逆变器在减小共模电压方面比普通三相pwm逆变器更具优势。
四开关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控制算法及母线电容电压不平衡问题的研究
三相四开关逆变器采用"五段式"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方案可有效减小电机的转矩脉动,而四开关逆变器的母线电容电压不平衡将直接影响svpwm的效果,导致电机三相电流不平衡,使电机的转矩脉动加剧。在深入分析四开关逆变器svpwm原理的前提下,分析了直流母线电压不平衡对电机运行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有效的补偿办法。仿真结果表明,补偿后的异步电机vvvf系统具有较好的性能。
新型半桥电流源串联谐振软开关三电平逆变器及其控制
提出了一种新型半桥电流源型串联谐振零电流三电平逆变器。该逆变器由三电平桥臂、串联谐振槽、双副边高频隔离变压器、共发射极周波变换器及输出滤波电容组成,开关管电压应力为输入电压的一半,可实现全程零电流软开关。分析了系统开关与能量交换的过程,并对每个开关过程能量传递方式进行了讨论。根据四象限工作要求设计了逻辑组合驱动信号,实现了系统在阻性负载、感性负载、空载模式下的控制。在对电路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已经制作样机一台,并通过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交流电机变频调速讲座 第四讲 电压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控制
经典的正弦脉宽调制(spwm)控制着眼于使变压变频器的输出电压尽量接近正弦波,并未顾及输出电流的波形如何,更未考虑电动机中产生的旋转磁场。然而交流电动机需要输入三相正弦波的最终目的是在电动机气隙形成圆形的旋转磁场,从而产生恒定的电磁转矩。如果对准这一目标,把逆变器和交流电动机视为一体,按照跟踪圆
二极管箝位式多电平逆变器直流侧电容电压不平衡机理的研究
多电平逆变器能产生多阶梯、低失真电压波形,特别适合于大功率高电压场合。其中二极管箝位式多电平逆变器(dcmli)因无需独立的直流电源来维持每级电压而备受关注。但由于该逆变器存在直流侧电容电压的不平衡问题,因而还未能在有功功率变换中得到广泛应用。文中采用空间矢量法研究了负载功率因数对二极管箝位式多电平逆变器(dcmli)直流侧电容电压不平衡的影响,建立了功率因数与电容电流之间的数学关系。利用dcmli的电容电流模型计算出了各开关状态下的电容电流大小和方向,并引入不平衡空间矢量的概念,从而揭示了产生dcmli电容电压不平衡的机理。认为只有舍去不平衡矢量,才能通过选择合适的冗余开关状态使dcmli电容电压达到平衡。仿真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
交流电机变频调速讲座 第四讲 电压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控制
经典的正弦脉宽调制(spwm)控制着眼于使变压变频器的输出电压尽量接近正弦波,并未顾及输出电流的波形如何,更未考虑电动机中产生的旋转磁场。然而交流电动机需要输入三相正弦波的最终目的是在电动机
负极性二极管调制型水平枕校电路原理
东芝tb1238机心采用负极性二极管调制型水平枕校方式,其电路见图1所示。在ta8859内部,锯齿波形成电路产生场锯齿波电压,送入东西校正电路后得到场频抛物波信号。场频抛物波信号在ta8859内部受到i^2c总线的约束,它经过高压补偿、放大电路后,从②脚输出东西校正控制信号。校正信号被v401放大后.一路经过r417反馈到ta8859的④脚,进一步稳定内部放大器的工作状态:另一路经过vd404、vd405、vd407加到v402的基极。v402、v403组成复合功率放大电路,东西校正控制信号经v402、v403功率放大后。通过r429送进枕校电容c422、枕校电感i402组成的低通滤波电路.
正极性二极管调制型水平枕校电路原理
三洋la76810机心彩电的枕校电路如图1所示,称为“正极性二极管调制型水平枕校电路”。这种电路应用很广.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LED发光二极管电平指示灯电路
LED发光二极管电平指示灯电路
高速客车空调逆变电源电压矢量轨迹脉宽调制控制
首先从理论上阐述电压矢量轨迹pwm控制原理,建立了数学模型,提出了用电压矢量逼近理想磁链圆的方法,给出了任一分割方式的逼近路径,得到逆变器开关状态表,最后设计该控制的最佳硬件和软件,以实现对逆变器的控制.
并网型单相光伏逆变器的研究
즽뚫듳톧쮶쪿톧캻싛컄늢췸탍떥쿠맢럼쓦뇤웷뗄퇐뺿탕쏻ꎺ헅뫩쇁짪쟫톧캻벶뇰ꎺ쮶쪿튵ꎺ뿘훆샭싛폫뿘훆릤돌횸떼뷌쪦ꎺ헅돐믛20070517 늢췸탍떥쿠맢럼쓦뇤웷뗄퇐뺿ퟷ헟ꎺ헅뫩쇁톧캻쫚폨떥캻ꎺ즽뚫듳톧쿠쯆컄쿗(3쳵ì1.톧캻싛컄췵듳캰3kw훐릦싊맢럼쓦뇤웷뗄퇐훆2008쯦ퟅ죋샠짧믡뗄랢햹ꎬ뛔쓜풴뗄쿻뫄튲풽살풽뛠ꎬ쪯뮯쓜풴헽퓚훰늽ퟟ쿲뿝뷟ꎬ틑뺭쫇릫죏뗄늻헹쫂쪵ꎬ틲듋뾪랢샻폃쟥뷠뗄뿉퓙짺쓜풴쫆퓚뇘탐ꆣ첫퇴쓜쫇떱잰쫀뷧짏ퟮ쟥뷠ꆢퟮ쿖쪵ꆢퟮ폐듳맦쒣뾪랢샻폃잰뺰뗄뿉퓙짺쓜풴횮튻ꆣ퓚룷훖첫퇴쓜뗄펦폃랽쪽횮훐ꎬ맢럼늢췸랢뗧뻟폐훚뛠뗄폅뗣ꎬ틲듋뗃떽뿬쯙뗄랢햹ꆣ놾컄뛔첫퇴쓜맢럼늢췸쾵춳뗄뫋탄벼쫵맢럼늢췸쓦뇤웷뗄퇐훆퓚샭싛뫍쫔퇩짏ퟶ쇋짮죫뗄퇐뺿ꎬ뻟폐훘튪뗄쿖쪵틢틥ꆣ쓦뇤웷쫇늢췸탍맢럼랢뗧쾵춳훐뗄쓜솿뇤뮻ힰ훃ꎬ웤쓦
变频空调器全数字化空间矢量型PWM法逆变器研究
针对变频空调器对变频调速的要求,本文研制了采用改进空间矢量型pwm法的逆变器以改善其在调制系数m大于1时的线性放大特性,控制器用nec先进的upd780988单片机实现,并成功地用于一拖二变频空调的压缩机变频调速,效果良好。
用于枕形校正的二极管调制电路
本文论述了显示器中用于枕形校正的二极管调制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实施方案.
三相软开关谐振极型逆变器的电路动态分析
为减小逆变器的开关损耗,提高逆变器的转换效率,提出了一种新型软开关三相谐振极逆变器,并进行了电路的动态分析。该逆变器在直流母线之间串联了三个电解电容,来稳定直流母线电压,同时限制谐振电容和开关器件的承受的最大电压。文中对三个电解电容在每个工作模式中的电压变化进行了详细的动态理论解析。理论解析表明负载电流变化时,电解电容的电压也会随负载电流变化。实验结果表明:直流母线间的三个电解电容的电压变化符合理论分析,电解电容的电压变化对输出电压基本没有影响。
内置钳位二极管的发送/接收(T/R)开关
max4936/max4937内置钳位二极管,用于隔离低压接收通道与高压发送通道,保护接收器输入不会被t/r开关漏电流产生的电压尖峰损坏。max4936/max4937具有8个独立的可编程开关,由12位移位寄存器和透明锁存器通过spi接口控制,在更新t/r开关状态时可简化器件操作,确保上电时所有开关处于关断状态,并减小时钟馈通引起的噪声。
内置钳位二极管的发送/接收(T/R)开关
maxim推出完全集成的八通道高压发送/接收(t/r)开关max4936/max4937。这两款开关内置钳位二极管,用于隔离低压接收通道与高压发送通道,保护接收器输入不会被t/r开关漏电流产生的电压尖峰损坏。与分立电路方案相比,maxim的集成方案可节省超过50%的电路板空间,并且具有宽带、低抖动和低信号失真特性。max4936/max4937理想用于对电路板空间要求严格的超声成像和工业探伤应用。
基于单相全桥单极倍频PWM逆变单元的级联型多电平D类功率放大器输出信号分析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颖的基于级联型多电平拓扑结构的开关型功率放大器,重点研究了采用单极倍频相移pwm技术的多电平输出信号的谐波,之后研制了一台级联型多电平的d类功率放大器。研究结果证明了所研究的基于单相全桥单极倍频pwm逆变单元级联型多电平d类功率放大器输出电压谐波的正确性,表明该放大器具有良好的跟踪性和稳定性。
三电平NPC逆变器共模电压的抑制
文章以三电平中点箝位型(npc)逆变器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传统三电平的svpwm算法、降低共模电压的svpwm算法、消除共模电压的svpwm算法共3种不同控制策略对共模电压的抑制作用,最后给出了matlab/simulink仿真分析的结果。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土建工程预算员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