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作用后楼梯间受损梯梁构件的破坏原因分析及加固设计
楼梯作为建筑物垂直交通以及紧急情况下的人流疏散的主要通道,对建筑物正常的功能使用和人员生命安全保障有直接的关系,其在整体结构安全中的重要作用应当引起关注。分析地震引发的楼梯受损破坏的原因,对楼梯间梯梁的加固方案进行相应比较,并给出钢筋混凝土梯梁的加固设计方案;可对正在从事加固设计及施工的工程人员提供一些经验,从而提高结构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
结构楼梯间与楼梯的震害分析及设计建议
结构楼梯间与楼梯的震害分析及设计建议——针对楼梯设计的重要性,就楼梯间和楼梯结构的震害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抗震设计建议,以完善楼梯间的结构设计,提高楼梯间的抗震性能,从而保证人们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探析民用楼梯建筑楼梯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倒塌的原因及防护
本文通过分析在地震作用影响下建筑物遭到的严重破坏,根据震害方面进行调查,联系实际生活对工程设计进行总结,从结构设计、应用材料、施工技术和日常维修维护等方面进一步分析地震中楼梯倒塌的主要原因及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常见结构中楼梯间与楼梯的震害及设计建议
常见结构中楼梯间与楼梯的震害及设计建议——5.12汶川大地震及历次的地震震害都出现了不同结构楼梯间和楼梯被破坏的情况,导致撤离路线出现障碍而造成人员伤亡。破坏主要集中在楼梯梁、楼梯段、梯段与休息平台的连接处等。在设计中,不同结构体系均应加强楼梯...
汶川地震中楼梯结构的破坏现象及对策
以5.12汶川地震楼梯结构实际震害调查结果为基础,分析了地震层间位移条件下楼梯结构的受力特点和破坏机理,指出梯段及平台板受到层间剪切变形引起的拉力和压力作用,可能引发楼梯断裂、板底钢筋锚固失效及平台扭转等问题,对装配式楼梯则可能造成楼梯坍塌;提出了将梯段板上端整体连接、下端简支的构造作法,可以消除层间位移引起的梯段轴力。
汶川地震中板式楼梯的破坏分析及抗震措施
通过汶川地震震害调查,对板式楼梯的破坏形态进行了重点研究,分析了建筑楼梯的震害机理.研究表明:在罕遇地震下,板式楼梯应考虑楼板平面内偏心轴力和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板式楼梯梯段板1/4~3/4跨度范围内应加强受压区配筋,以抵抗偏心轴力及竖向往复荷载下横截面受压区混凝土产生的拉应力,并从设计角度提出了楼梯结构抗震设计的改进措施.
走廊及楼梯间照明设计
走廊及楼梯间照明设计
地震作用下楼梯参与结构空间整体计算的研究
本文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比较了考虑楼梯参与和不考虑楼梯参与结构整体计算两种模型的计算结果差别,发现考虑楼梯后结构的自振特性、结构抗侧刚度、地震作用下楼梯构件的受力状态发生明显的变化,并初步分析了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芦山地震楼梯间震害调查及思考
楼梯间作为地震中人员疏散和救援通道,其抗震设计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我国2010年实行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加强了结构中楼梯间的设计要求,结合该规范的实施,本文总结了芦山地震中各类结构中楼梯间的震害现象。通过对梯板、楼梯间墙体、与楼梯间相连的主体结构等位置的震害分析,指出了规范中关于楼梯间新增条文的必要性;提出了一些抗震设计建议,为规范修订和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由汶川地震中楼梯破坏引发的思考
根据汶川地震中楼梯间及楼梯破坏的情况,结合2008年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以及受汶川地震影响,河北保定某14层框架结构办公楼楼梯梁破坏情况,探讨了柔性结构的楼梯设计应采取的措施。
地震作用下框架楼梯参与结构整体工作的研究
以地震区典型办公楼框架为对象,研究了框架与楼梯的共同工作性能。利用大型结构软件midas设计了考虑楼梯与不考虑楼梯的2个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模型,分别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对2个模型进行了弹性地震反应对比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考虑楼梯后结构的自振特性、结构抗侧刚度、地震作用下楼梯构件的受力状态发生明显的变化;框架结构中楼梯及其周边构件将承担更多地震力,是结构设计应加强的部位。楼梯的空间刚度效应对整体结构抗震性能影响较大。所得结论可为实际工程设计应用提供参考。
走廊和楼梯间的照明设计
1/7 1引言 走廊和楼梯间作为建筑物内平时人员流动和应急疏散时的通道.是建筑物 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作为一个人员流动而非长期工作或停留的场所.人们对走 廊和楼梯间照明的要求不高.“亮一点.暗一点都无所谓”。设计人员在布灯时 往往是凭感觉布几个灯.很少仔细斟酌照度够不够。另一方面.由于灯具厂家 不能提供灯具的配光曲线或相关的技术数据.因此也缺乏基本的计算条件 这样凭感觉布灯的后果往往是实际情况与规范的要求有很大的差距.而走 廊和楼梯间应急照明的照度是强制性条文的要求,必须谨慎对待。笔者认为有 必要探讨走廊和楼梯间的照明设计问题.希望通过具代表性的案例,得到一些 普遍适用的结论。 2走廊和楼梯间布灯方式 走廊和楼梯问的照明设计是建筑物照明设计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应 与建筑物整体的功能或使用性质相协调同其它室内照明一样.其所提供的视觉 环境不仅要满足生理的要求.也要满足心理要求.应
地震作用下楼梯对框架结构影响的Pushover分析
通过对考虑与不考虑楼梯结构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pushover分析,得到了此两种情况下框架结构的各项受力性能指标,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比较。
地震作用下楼梯构件刚度对框架结构的影响分析
文章利用midas/civil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某工程中楼梯构件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进行了详细分析,比较地震作用下楼梯构件刚度的考虑与否对主体结构的影响,以及楼梯构件自身的地震响应。由此更准确地得出地震作用下结构与构件的破坏部位及形式,也对结构设计及加固工作具有参考作用。
地震作用下埋地管道破坏类型及相应工程措施
地震作用下埋地管道的破坏类型及相应的工程措施浅析 摘要:埋地管道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 其在地震的作用下极易发生大规模的破坏又极难快速修复。本文仅 对在地震作用下埋地管道的常见破坏类型做简单的理论分析,并针 对其破坏的机理介绍其相应的工程措施。 关键词:埋地管道;地震;破坏类型;工程措施 undergroundpipelineundertheeffectofearthquakedamage typesandthecorrespondingengineeringmeasures gaoruofan abstract:theburiedpipelineintheproductionofhuman lifeplaysanincreasinglyimportantrole,butinthe earthquake
楼梯间抹灰
技术交底底记录 表c2-1 编号 工程名称 解放军第三o七医院新建医疗综合楼交底日期 施工单位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分项工程名称抹灰工程 交底提要楼梯间抹灰 审核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 1、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较低单位个保存一份。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纲要: 1.水泥、砂的品种、质量符合规范要求,进场材料严格验收; 2.基层清理干净,不同材质交接处钉300mm宽钢板网,砼部位拉毛均匀,无遗漏; 3.墙体抹灰前洒水湿润,分层抹灰,每遍的厚度控制严格,及时养护和保护,表面光滑、洁净、无空鼓、 裂缝、起砂等缺陷,接槎平整,阴阳角顺直; 4.门窗洞口、槽、盒周围的抹灰表面应整齐、方正、光滑、平顺,门窗框与墙体间缝隙填塞密实,表面 平整光滑; 5.经过线控符合各种排版图尺寸要求; 6.抹灰层上口裁割必须平直
楼梯间做法
1.楼梯间 1.1楼梯 (1)砼楼梯踏步要求统一采用30mm×30mm×3mm角钢护角,角钢与踏步同 宽。 (2)楼梯踏步宽度≮260mm,踏步高度≯175mm,踏步高、宽相差均应≯10mm。 (3)踢脚出墙厚度一致,要求在8-10mm范围内,休息平台处踢脚线高度为 100mm,踏步处踢脚线不超过150mm,踢脚线顶部加设厘米条。 (4)楼梯板底部设置滴水线,滴水线应连续、顺直,滴水槽的宽度为 25mm+8mm+25mm,滴水槽采用成品厘米条。 (5)楼梯间地面一层至二层半为花岗岩地面,负一层及二层半以上为水泥砂浆 地面;电梯前室为地砖地面,与楼梯地面以防火门为界限,电梯前室与楼梯间之 间无防火门的地砖铺贴至楼梯踏步前。 1.2栏杆扶手 (1)楼梯扶手选型需美观,单跑楼梯要求扶手材质为白钢扶手,双跑楼梯要求 材质为镀锌钢管。 (2)楼梯扶手高度≮900mm;水平段栏
楼梯间出屋面
提问:体育馆:共3层,室外楼梯二部。室内楼梯2部,但其中一个从二层上。层面积:1 千多平方。楼梯有必要上屋面吗,要审图的,最好有依据: 首先你看一下你的学校体育馆高度是否超过24m,如果没有超过,属于多层建筑,需遵循《建 筑设计防火规范》gb_50016-2006的相关规定;如果超过24m,属于高层建筑,需遵循《高 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的相关规定。 第一种情况(高度小于等于24m): 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_50016-2006中规定: “1.0.2本规范适用于下列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建筑: 1.9层及9层以下的居住建筑(包括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居住建筑); 2建筑高度小于等于24.0m的公共建筑; 3建筑高度大于24.0m的单层公共建筑; 4地下、半地下建筑(包括建筑附属的地下室
楼梯间与楼梯、电梯规范9.4
楼梯间与楼梯、电梯规范9.4
浅谈结构楼梯间与楼梯的震害
浅谈结构楼梯间与楼梯的震害——汶川地震后,通过资料和照片看到了许多生命的终结是因为楼梯间的破坏所致。通过对一些楼梯间的震害分析,希望在今后的工程中各部门都能够对楼梯间给予重视,特别是设计者在建筑设计中就要考虑楼梯在整栋楼中的作用,要做好楼梯结...
探究地震作用下埋地管道的破坏类型及相应的工程措施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科研 2015年13期107 探究地震作用下埋地管道的破坏类型及相应的工程措施 陈光1齐晓 2 任小先 3 1.身份证:130102197412080350,河北石家庄050000 2.身份证:130902198212300038,河北石家庄050000 3.身份证:132828197001096060,河北石家庄050000 摘要:中国处在太平洋地震断裂带上,属地震频发国家。在强烈的地震袭击下,不仅会带来人员的伤亡,也会带来巨大的财 产损失。 关键词:地震作用下;埋地管道;破坏类型;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91.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780(2015)13-0107-01 1地震作用下埋地管道的破坏 有关地震后埋地管线性状资料分析和一系列调查报告 说明,沿管道纵轴作用的地震是这些构筑物破坏的主要原
建筑防火楼梯间
建筑防火楼梯间 一.防火楼梯间分类 根据防火要求,可将楼梯间分为敞开楼梯间、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和室外楼梯间四种 形式。 二.建筑设计过程中,楼梯特点和适用范围 1.敞开楼梯间 ①定义: 敞开楼梯间是指建筑物内由墙体等围护构件构成的无封闭防烟功能,且与其他使用空间相通 的楼梯间。 ②设置要求: (1)房间门至最近的楼梯间的距离应满足安全疏散距离的要求。 (2)楼梯间在底层处应设直接对外的出口。当一般建筑中层数不超过四层时,可将对外出 口设置在离楼梯间不超过15m处。 (3)公共建筑的疏散楼梯两段之间的水平净距不宜小于150mm。 (4)除公共走道外,其他房间的门窗不应开向楼梯间。 ③适用范围: (1)居住建筑 1)2层通廊式居住建筑 2)3-9层户门采用乙级防火门的通廊式居住建筑 3)2-6层,且任一层建筑面积≤500㎡的塔式、单元式居住建筑 4)2
建筑防火中的封闭楼梯间与防排烟楼梯间
建筑防火中的封闭楼梯间与防排烟楼梯间 摘要:楼梯间是防火疏散的关键位置,作为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应掌握封闭楼梯间,防排烟楼 梯间的概念和应用范围。 关键词:封闭楼梯间、防排烟楼梯间 封闭楼梯间是能阻隔烟气火势并连接上下多个防火分区的垂直交通空间,其内墙不宜开 口,门为乙级防火门且开向疏散方向。当封闭楼梯间不能自然采光通风时,封闭楼梯间变为 防排烟楼梯间。 应用范围: 1、医院、旅馆。 2、超过2层的商店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 3、超过5层的其它公共建筑。 4、设置有歌舞娱乐游艺场且超过2层的建筑。 5、十二层及十八层的单元式住宅。 6、十一层及十一层以下的通廊式住宅。 7、高层建筑中,建筑高度不超过32m的二类建筑(单元式住宅和通廊式住宅除外)。 实例: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图书馆中的楼梯间。在图书馆这种大型公建中普遍设置封闭楼 梯间。由于图书馆的开架阅览区的建筑高度超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2021届MIDAS软件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