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沉积-微弧氧化制备钛金属HA-TiO_2复合膜层
采用低压沉积-微弧氧化法,在钛金属表面直接制备了具有生物活性的HA-TiO2复合膜层,通过XRD和SEM分别分析了膜层的相结构和表面形貌,探讨了沉积参数对膜层中HA含量与表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压沉积处理是微弧氧化法制备HA-TiO2复合膜层的必要条件;复合膜层主要由金红石型和锐钛矿型TiO2及HA组成,HA以白色团簇状存在于膜层之中,或粘附在陶瓷层表面,膜层中的HA含量随电解液中HA添加量的增加而升高。随HA含量增加,膜层孔洞明显增加;沉积电压从30V增加至120V,HA含量增加;沉积时间超过15min,HA含量增加趋于平缓。
镁合金复合微弧氧化工艺的研究
开发添加al2o3纳米粉体的复合微弧氧化电解液体系。确定最佳的工艺条件为:硅酸钠与焦磷酸钠(质量比7∶3)12g/l,氢氧化钠7g/l,al2o33g/l,复合添加剂a1(氟化钠2g/l,丙三醇10ml/l,钨酸钠1g/l),溶液温度35℃,氧化时间20min。
具有生物活性的多孔钛金属复合支架的制备
以钛粉为原料,采用有机泡沫浸渍法制备高孔隙率的开孔网状多孔ti金属支架,并采用电化学沉积和生物仿生矿化的方法在支架表面沉积磷酸钙盐涂层。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可以在多孔ti金属支架表面沉积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纳米网状ca-p涂层且不影响其三维贯通结构。因此所制备的多孔ti金属复合支架不仅拥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而且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性能,有望应用于临床。
漆酚甲醛缩聚物/氧化镨复合膜的制备与表征
由漆酚甲醛缩聚物(puf)与三氯化镨反应合成漆酚缩甲醛镨聚合物(pufpr),pufpr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沸煮可得到漆酚甲醛缩聚物/三氧化二镨(puf/pr2o3)复合膜,红外光谱、dmta和扫描电镜等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puf与prcl3反应后其酚羟基数目减少,侧链进一步交联聚合,pufpr的玻璃化温度较puf的高。puf/pr2o3复合材料出现了两个玻璃化转变温度,从扫描电镜中可观察到pr2o3环形微晶。
铝合金微弧氧化膜白色斑点成因分析
用硅酸盐体系电解液进行铝合金微弧氧化时,氧化膜表面出现白色斑点状物,影响零件质量和外观,对这种白色斑点状物进行eds和xrd成分测试,同时还对形成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白色斑点状物是由sio2聚集而成。
熔盐法Cf/SiC复合材料表面钛金属化研究
为了实现c/sic复合材料与难熔金属的连接,通过熔盐法在c/sic复合材料表面沉积钛金属层.用sem和eds研究金属化层的形貌及成分;用x射线衍射分析金属化层的相组织:用定量金相法测量钎焊料的铺展特性.研究表明:钛金属化层均匀致密,与基体结合紧密,钛金属可渗入纤维间孔隙,比较完整地包覆在c/sic复合材料外表面.金属化层主要成分为tic、ti5si3.金属化层与sic界面分为3层,由内到外主要成分为ti5si3、tic和ti5si3.表面金属化后的c/sic复合材料与钛合金钎焊料润湿性明显改善,润湿角从153.9°降低为13.2°.
Nafion/SiO_2/PTFE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
采用nafion/sio2溶液和多孔ptfe薄膜为原料,制备了nafion/sio2/ptfe复合膜。sem图片表明:复合膜具有良好的树脂填充度;ftir测试表明:sio2被引入到复合膜中,没有影响膜的本体结构;tg-dta测试表明:复合膜具有良好的保水性能。充放电测试表明:由于sio2的保水作用,复合膜在高电流密度时(>0.4a/cm2)具有更好的输出能力。
铝合金微弧氧化起弧临界条件及膜层生长特点
为了给研究微弧氧化起弧的能量临界条件奠定基础,以达到制备高产能、低能耗微弧氧化装备的目的,对微弧氧化起弧前后不同氧化时间的铝合金6061试样进行了电性能测试、能谱成分分析和扫描电镜表面形貌分析,测定了微弧氧化起弧的表面临界条件,揭示了起弧前试样表面变化过程和起弧后陶瓷层的生长特点。实验结果表明:铝合金起弧的表面临界条件是试样的整个表面覆盖一层电阻为04ω的alxoy膜;起弧前,非晶态alxoy氧化物以点面方式生长;起弧后,起弧面呈树枝状生长,膜层电阻快速增大。
硅酸钠添加量对微弧氧化膜层特性影响研究
本文采用五种添加量(5、10、15、20、25g/l)的硅酸钠溶液为基础电解液,以纯钛为基体材料进行微弧氧化处理,通过对得到的微弧氧化陶瓷膜进行膜层厚度、显微硬度、表面形貌、相结构、耐蚀性等性能的检测与分析,得出不同硅酸钠添加量对微弧氧化膜层的影响规律.
钛金属复合材料将被应用于波因787飞机的制造
gkn航空公司与波因公司签定了开发、供应制造波因787飞机用钛金属复合材料制推力连杆的合同。这是钛金属复合材料首次得到商业应用,钛金属复合材料是一种由碳化硅纤维和钛金属构成的高级工程材料,钛金属复合材料的强度和硬度高于普通钛合金。与钢或镍合金相比,使用钛金属复合材料可减重25%-40%。fmw复合材料系统有限公司开发了一种制造钛金属复合材料的新工艺,
原位聚合沉积制备聚苯胺/聚酰亚胺/聚苯胺复合膜
以聚酰亚胺(pi)膜为基体,采用分散聚合原位沉积方法制得聚苯胺/聚酰亚胺/聚苯胺(pani/pi/pani)三层复合膜。复合膜表面pani层外观质量优异,电导率达10~0s/cm。实验结果表明:加入高浓度空间稳定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调整氧化剂(过硫酸铵,aps)和介质酸(盐酸)的用量可制得表面质量和电导率高的复合膜。较适宜的反应条件为稳定剂质量浓度4%,aps与苯胺(an)的物质的量比为2:4,盐酸浓度为0.5mol/l。
纳米ZnO/HDPE复合膜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本文通过熔融共混和模压技术制备得到纳米氧化锌/高密度聚乙烯(纳米-zno/hdpe)复合膜,并考察了该膜的微观形态、机械性能、结晶性能以及阻隔性。结果发现,复合膜中改性纳米zno的含量较低(0.5wt%)时,纳米zno在hdpe中具有较好的分散性。随着改性纳米zno含量的增加,复合膜的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先增大后减小,zno含量为0.5wt%时,综合力学性能最佳。此外,改性纳米zno的添加能提高hdpe的结晶度,并能增强复合膜的阻隔性能。
AZ91D镁合金微弧氧化膜的高温氧化性能
采用微弧氧化技术首次在az91d镁合金表面原位制备含zro2-y2o3的复合陶瓷膜。利用esem、spm、xrd和高温氧化等手段研究了微弧氧化膜的形貌、相组成及高温氧化性能。结果表明,微弧氧化膜表面呈多孔结构,微孔平均直径小于2μm,截面是由疏松层和致密层组成的双层结构;微弧氧化膜中的主要存在相有c-zro2、t-zro2、y2o3、al2o3、mgo、mgf2和mgal2o4;在不同的加热温度和氧化时间下,微弧氧化膜的耐高温氧化性能较之镁合金基体均有显著提高。
ZL205A铝合金微弧氧化研究
利用微弧氧化技术在zl205a铝合金表面制备陶瓷层;用扫描电镜对膜层形貌及结构进行观察,分析了膜层典型形貌的形成过程;用x射线衍射仪对膜层相组成进行分析;对不同厚度微弧氧化膜层的试样进行盐雾试验。结果表明:所制得的膜层由α-al2o3、γ-al2o3及δ-al2o3组成;膜层厚度小于30μm时,耐蚀性能随着膜层厚度的增大提高明显,当膜厚为30~50μm时,耐蚀性能随着膜厚的增加提高幅度减小,膜厚大于50μm时,其耐蚀性能变化不明显。
镁合金硅酸盐及复合体系微弧氧化的研究进展
1前言镁合金被誉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绿色工程材料"。但易被腐蚀而限制了镁合金的开发与应用。适当的表面处理,如电镀、化学镀、金属涂层、阳极氧化、化学转化膜处理、激光处理和离子注入等能够极大地改善镁合金的耐腐蚀性能等,扩大了镁合金的使用范围[1,2]。其中微弧氧化是在适当的电解质
铝质复合脱氧剂中金属铝和三氧化二铝的物相分析
利用金相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铝质复合脱氧剂进行物相定性分析。试样经强碱溶解,h2o2助溶,以适量硝酸中和强碱并溶解盐类,过滤使金属铝与三氧化二铝分离。对沉淀物进行低温灰化处理,加助熔剂进行高温熔融,用盐酸浸取,以氟盐置换edta络合滴定法测定。研究了样品的粒度、溶样方法以及水溶性铝等对测定的影响。将该法用于铝质复合脱氧剂中金属铝和三氧化二铝的测定,加标回收率在97%~10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1.0%,金属铝的本法测定结果和高价金属盐氧化络合返滴定法测定结果进行比对,结果一致。实验表明,方法解决了铝质复合脱氧剂中金属铝与三氧化二铝分离困难,样品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均较好,适于铝质复合脱氧剂中金属铝及三氧化二铝的物相分析。
钛金属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进展
钛金属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弹性模量,抗腐蚀性好,生物相容性高,已逐步被应用于临床。钛金属及钛金属复合材料作为骨科替代材料适用于成骨细胞的外环境,不仅能提高植入材料与周围骨组织的整合性,还能增强成骨细胞的功能性,促进骨组织再形成。现就钛金属及其钛合金复合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力学性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其在骨科中的应用进展予以综述。
钯复合膜制备方法与支撑体研究进展
介绍了钯复合膜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性,并从制备方法和多孔支撑体材料2个方面对钯复合膜分离器进行了总结。化学镀是制备复合膜最常用的制备方法,修饰层、还原剂渗透以及与pvd相结合的化学镀复合制备方法能够有效地改善钯复合膜的质量;增厚法、渗透法、填充法等钯膜修复方法则能够提高钯膜的成品率。目前主流的支撑体材料是多孔金属支撑体和多孔陶瓷支撑体,通过制备中间层、优化支撑体材料以及非匀质支撑体等方法能够提高钯复合膜的质量,多孔玻璃、多孔有机聚合物等新材料的开发也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复合型栅氧化层薄膜双栅MOSFET研究
通过对硅膜中最低电位点电位的修正,得到复合型栅氧化层薄膜双栅mosfet亚阈值电流模型以及阈值电压模型。利用medici软件,针对薄膜双栅mosfet,对四种复合型栅氧化层结构didgmosfet(dualinsulatordoublegatemosfet)进行了仿真。通过仿真可知:在复合型结构中,随着介电常数差值的增大,薄膜双栅器件的短沟道效应和热载流子效应得到更有效的抑制,同时击穿特性也得到改善。此外在亚阈值区中,亚阈值斜率也可以通过栅氧化层设计进行优化,复合型结构器件的亚阈值斜率更小,性能更优越。
Pd-Ag/PTFE复合膜的制备及表征
本文以不同孔径的聚四氟乙烯(ptfe)为基膜,采用化学镀法分别将ag、pd沉积到ptfe膜孔及膜面上,制得了镀层均匀、结合力较好的pd-ag/ptfe复合膜,并考察了ptfe基膜孔径对镀层结合力的影响,以及化学镀工艺对金属钯沉积速率、复合膜孔结构和截面电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的基膜孔结构有利于提高镀层结合力;ptfe膜经化学镀修饰后,孔径减小,孔径分布变窄,孔隙率降低,膜截面电阻率降低106数量级,且孔径减小顺序与截面电阻率减小顺序一致。
模板法制备Fe-Ni/PTFE复合膜
采用模板法和化学镀相结合的方法,初步制备了fe-ni/ptfe无机磁性复合膜,并考察主要影响因素:fe2+/ni2+、ph、反应时间、温度对其单位质量磁化率的影响,获得了制备fe-ni/ptfe的较佳条件。发现fe2+/ni2+和溶液ph对磁化率的影响比较大,引入外加电场作用后,磁化率明显增加。
溅射—阳极氧化法在釉面砖上制备多彩TiO_2膜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法先在釉面砖上镀制一层ti膜,然后采用阳极氧化法制备透明的tio2薄膜。根据光的干涉原理,控制tio2膜的厚度,制备了土黄、深兰、浅兰、金黄、粉红、紫红、绿色等十余种颜色的金属化装饰面砖
纯钛材微弧氧化电参数对陶瓷层组织结构的影响
以往就纯钛材表面微弧氧化陶瓷层表面积对提供羟基磷灰石生长条件的研究不多,为此,在na2hpo4电解液中,采用微弧氧化法在纯钛材表面制得多孔结构的二氧化钛陶瓷层。研究了正向电压、频率对微弧氧化陶瓷层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正向电压升高,膜厚增加,孔径增大,表面变得粗糙;随频率的增加,膜层表面变得光滑,孔径减小,膜厚减小;在正向电压450v、频率600hz时得到均匀的多孔结构;陶瓷层主要由锐钛矿型tio2和少量非晶组成,有利于羟基磷灰石生长。
复合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复合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用途: 氧化锌避雷器用于保护交流电力系统的电器设备免遭大气过电压和操作过电压损坏。 产品型号: 以hy5ws-17/50为例 h-有机复合外套 y-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5-标称放电电流(ka) w-w表示无间隙、c表示串联间隙 s-s表示配电、z电站、d电机型、r电熔型、l防爆脱离型 17-避雷器的额定电压(kv) 50-标称放电电流下最大残压(kv) 使用条件: 1、环境温度范围-40℃~+40℃ 2、海拔不超过2000m(高原地区定货时应说明) 3、电源频率为48-62hz 4、最大风速不超过35m/s 5、地震强度7级以下地区 长期施加在避雷器上的工频电压不超过避雷器持续运行电压。 主要参数: 型号避雷器 额定电 压(kv) 系统标 称电压 (有效 值)(kv) 持续运 动电压 (有效 值)(kv)
石墨-金属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石墨烯有特殊的二维结构和优异的物理、化学及机械性能,作为强化相可以有效改善材料的强度、硬度、耐磨性、导电性等。高性能石墨烯-金属复合材料的应用广泛,既可作为结构材料使用,也可以作为超级电容器、锂电池、生物传感器和储氢材料。本文对石墨烯-金属复合材料的主要制备方法及及其应用做了简单的介绍,并概括了其今后可能的发展方向。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铁路工程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