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型输变电设备制造业登上国际电工制造的顶峰
随着两个特高压输电项目的正式运营,我国输变电设备制造业用短短4年时间登上国际电工制造的顶峰,以1000kV特高压技术的成功运用为典型,我国输变电产品的生产规模、制造能力、技术水平、生产效益已经达到当今国际最高水平。截至目前,输电距离长达640km的我国首个特高压输电工程已经安
关于加快宝应县输变电设备制造产业发展的思考
输变电设备制造产业作为宝应县的主导产业.随着全县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产业优势越来越明显,2008年.产销规模突破200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一半以上。为进一步促进输变电产业这一全县重点产业快速健康发展,近期,我们就如何加快宝应县输变电产业发展进行了专题调研。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如何选择电工机械专用设备制造业的CRM软件
如何选择电工机械专用设备制造业crm软件 crm(customerrelationshipmanagement)即客户关系管理,通常是指用计算机自动化 分析销售、市场营销、客户服务以及应用支持等流程的软件系统。以客户为中心,成为越来 越多电工机械专用设备制造业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这使crm成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管 理软件之一。据统计,成功的crm实施,能给企业每年带来6%的市场份额增长,提高 9%~10%的基本服务收费,并超过服务水平低的企业2倍的发展速度。自1999年crm进入 中国发展至今,几乎所有行业都有成功的应用。只有久经考验的crm系统才足够稳定,只 有成熟稳定的crm系统才值得信赖,因此,电工机械专用设备制造业企业应该根据自身发 展阶段和业务实际需求灵活选择。以下是当前最受欢迎的电工机械专用设备制造业crm十 大品牌及产品
浅析我国电工设备制造业发展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国家对电力的需求增加,我国电工设备制造业的发展越来越快。目前,我国对电工设备的研发已经愈发成熟,不但支撑了国内的电网建设,而且已在快速进入国际市场。本文,首先研究了电工设备制造业发展近况,之后对电工装备制造业发展优势进行分析,最后针对之前的分析研究给出了电工制造业发展前景建议,希望对我国电工设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电力设备制造业的中国式发展
10余年来,中国制造业的多个领域采用的\"市场换技术\"无非是想用\"模仿与追赶\"来实现站在巨人肩膀上的自我创新。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这种模仿与追赶只能缩小与前沿技术之间的距离却无法让我们走出国门成为\"全球化\"企业。原因是,中国创造的成分还在很大程度上欠缺。这种欠缺,电力设备制造业并不例外。因此,对于中国制造的发展与出路问题,整个社会的共识是,加快中国制造的产
发展中的北京市电子设备制造业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是电子信息产业重要支柱,行业国际化程度高,具有技术含量高、更新快,行业分工细、行业关联度高等特征,是科技创新的重要集聚区,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高精尖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根据2017年初步统计,北京市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累计增长10.8%,增速较2016年提高9.8个百分点.
上海发电设备制造业现状及技术发展
华能上海石洞口燃机电厂工程 正式举行打桩仪式 2004年10月18日14:30,华能上海石洞口 燃机电厂工程打桩仪式正式举行。根据2003年1 月31日国家计委(2003)140号文批复,华能上海 石洞口燃机电厂准备在华能国际电力有限公司上 海分公司、华能上海石洞口第二电厂之间的场地 上(宝山区盛石路270号),建设3台400mw的 9f级单轴联合循环机组。该机组设备主要从德国 西门子公司进口,美国bvi公司负责该项目的设 计。根据上海市政府和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 司计划,这3台机组将分别于2006年2月、4月、 6月投产运行,预计投运后年发电量42亿 kw·h。 华能上海石洞口燃机电厂是我国西气东输工 程的配套项目之一,已列入上海市的重点工程,也 是提升我国电站制造业水平、实现大型燃机电站
国际分工下的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业:问题与效果评价
中国经贸导刊2003年第16期17 ● 国际分工下的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业: 问题与效果评价 文/朱彤 一、国际分工特点及其对我国通信 设备制造业的影响 20世纪60年代以来,交通运输技 术、电子技术、信息与通信技术,以及材 料和能源等方面的一系列重大技术创 新,使国际分工格局和世界经济发展发 生了根本变化。工业生产过程的进一步 分离和细化,使非技术的分离过程可以 在第三世界国家定位;便宜、低廉而快 捷的国际交通与通信的发展,使生产区 位转移成为可能。国际出现了劳动密集 型的制造工业从工业国家向发展中国 家转移的趋势。到目前为止,这种国际 分工格局没有根本变化,但随着生产技 术的模块化发展,国际分工有进一步细 化的趋势,即从产业分工、产业内不同 生产阶段分工进一步发展到不同生产 阶段的各个环节的分工。 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也是在这一 国际分工背景下发展
大型发电设备制造企业储运系统设计
文中以某大型发电设备制造企业储运中心信息化优化为背景,基于\"实物转送的装箱清单与mbom集成\"方案,设计并建立了装箱发运平台,打通了设计、生产、发运的全过程,解决了长期以来装箱发运与生产管理脱节的问题,建立了基于用户需求的产品成套及物流管理模式。
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业的发展方针及产品开发
天长市电力负荷无线监控系统 一次开通成功、// 由我所负责设计、赭工和调试的天长市电力负荷无线监控系统,在天长市政府、经委、三电 办、供电局的支持配合下,于1995年12月9日一次开通成功。天长市王市长、袁付市长、市经 委、三电办的郁主任、鲍主任及供电局的三个局长视察了监控系统,看望了我所安装调试人 员并参加了工程总结大会,对整个系统功能深表满意。 12月10日上午,省电力局用电处、计划处、中调所有关领导视察了监控系统主站,仔细询 问了系统功能并当场调闻了有关信息资料、图形报表,对我所开发此项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并对已经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和赞赏。 天长负控是继我所完成繁昌电力负控之后,采用当代最新技术成就开发现出来的又一电 力负荷监控系统,该系统硬件设备涉及到国内、国外有关厂商,由我所全权负责系统设计,设备 选型,软件全部由我所独立编制,安装调试工
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本文采用rca指数、rrca指数、tc指数以及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通过建立线性回归模型,从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方面对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作了实证研究,分析了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动态变化趋势,以及国际市场占有率与rca指数、tc指数的关系。研究表明近10年以来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竞争力不断增强,rca指数对国际市场占有率的影响显著。
加快振兴和发展我国大型施工设备制造业
2005年,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委托,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组织参与了关于我国大型施工机械项目的调研工作,工作漫长而又艰辛,在超过1年的时间里,项目的参与者几乎跑遍了每一个对我国大型施工机械产业发展起作用的关键点,从北京、上海、山东、湖南、陕西、广西,再到沈阳……现在,连他们都数不清他们走过了多少个城市。在项目接近尾声的时候,正值《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出台之时,《意见》明确了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目标:到2010年,发展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装备制造企业集团,增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重大技术装备的制造能力,基本满足能源、交通、原材料等领域及国防建设的需要。依靠区域优势,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形成若干具有特色和知名品牌的装备制造集中地。建设和完善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级重大技术装备工程中心,初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逐渐形成重大技术装备、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基础装备、一般机械装备等专业化合理分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然而,大型施工机械产业正是我国机械工业中的一个软肋,长期以来,很多大型施工机械的关键技术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即使是合作,我国企业也仅仅是提供最基本的结构件。这样,对我国大型施工机械产业的发展非常不利。本文发稿之前,记者接通了该项目的主要参与者——机械工业联合会市场部主任冯宝珊女士的电话,“我们的工作正是希望通过充分调研和专家论证,对国家制定相应政策提供参考。以往与国外企业的合作都是我国负责基本结构件的制造,造成了我们对关键技术的缺失。如果有相应政策出台,谁愿意给我们技术,我们就选择与谁合作,那种想要市场而不愿意出让技术的状况应该改变,也一定会改变。”这是此次调研过程中给冯女士留下深刻印象,也是触动最大的一点。本文的作者刁尔方先生为该调研项目的主要参与者之一。刁先生在机械行业工作几十年,对我国机械工业有很深的感情。由于现在国外,记者没能与之联系上。然而从刁老的文章中,我们足以体会到其参与该项目的感受与总结。
电力设备制造业的中国式发展——中国制造现状及产业升级
10余年来,中国制造业的多个领域采用的“市场换技术”无非是想用“模仿与追赶”来实现站在巨人肩膀上的自我创新。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这种模仿与追赶只能缩小与前沿技术之间的距离却无法让我们走出国门成为“全球化”企业。原因是,中国创造的成分还在很大程度上欠缺。这种欠缺,电力设备制造业并不例外。因此,对于中国制造的发展与出路问题,整个社会的共识是,加快中国制造的产业升级,逐步实现由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然而,这里的中国创造,应该不能单纯地指狭隘的产品创新,更应该包括管理、机制、企业文化以及经营思路的创新。就电力设备制造业而言,如何实现中国制造的产业升级,如何由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这是大家极为关注并行将身体力行的问题,因此,我们就此组织讨论,以引起业界的进一步思考与探索。
我国水电设备制造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从日前在北京召开的第一届水力发电技术国际会议上传来的信息,未来10—15年间。中国水电年均新增装机容量要保持每年1300万千瓦左右的增长速度,这为水电设备制造业带来巨大的技术升级机遇。
发电设备制造业技术变迁及影响因素研究
第32卷第4期华电技术vo.l32no.4 2010年4月huadiantechnologyapr.2010 发电设备制造业技术变迁及影响因素研究 宫晶堃,于渤,郝升宾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摘要:分析了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核能发电以及新能源发电等技术的变迁轨迹,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影响发电设 备制造业技术变迁的因素,包括研发投入、组织结构、生产规模等8个方面。通过对发电设备制造业技术变迁轨迹及影 响因素的研究,为从轨迹中分析发现创新机会并为发电设备企业选择适宜创新模式提供依据。 关键词:发电设备制造业;技术变迁;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tk0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1951(2010)04-0001-07 项目基金:
塑精品、创名牌,推动上海电站设备制造业的发展
吴泾第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的二套600mw机组是上海设计制造的第一和第二套国产600mw机组。开发亚临界600mw火电机组是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及所属各厂在成功制造引进型300mw机组后的又一战略目标。承制这项具有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的亚临界600mw机组,也是贯彻落实上海工业面向新世纪、建设新高地、再创新辉煌的具体体现。为此,我公司提出"塑精品、创名牌"以精品600mw机组提供吴泾工程。在吴泾八期工程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在设计、制造、施工、调试、监理、运行等方面,团结协作,发扬了"船队精神",以精品思想建设吴泾八期工程,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大力促进我国电力工业和电力设备制造业的发展
1建国50年,我国电力工业和电力设备制造业取得了辉煌成就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建国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力工业得到了巨大发展。1949年全国装机容量只有185万kw,而截至1999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和年发电量已分别达到2.988亿kw和12331亿kwh,均居世界第二位,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世界电力生产大国的行列。2000年1~10
基于SE—DEA模型的运输设备制造业投资绩效评价研究
本文针对国内运输设备制造业投资模式不合理、投入产出低下的问题,建立了超效率dea分析模型,并利用国内31个省份运输设备制造业的历史数据,对运输设备制造业投资绩效进行探讨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国内运输设备制造业整体投资绩效有待提高;投资绩效分布情况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异;中、东、西部地区投资绩效呈现“东部地区领先,中、西部地区赶超”之势。此外,结合运输设备制造业投资绩效较低地区的投资冗余与产出不足情况,提出了改进措施,为运输设备制造业后期投资提供参考依据。
亥电工程设备制造质量趋势分析
结合岭澳核电站二期工程设备制造质量趋势分析的基本思路,探讨压水堆核电站设备制造质量趋势分析的基本方法,为后续核电项目设备制造质量监督过程中各层面的质量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经验反馈和决策依据。
现代电气发展(铁路电气化设备制造业)现状综述论文
xxx学院 毕业论文 现代电气发展(铁路电气 化设备制造业)现状综述
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制造业发展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制造业发展研究 东西部经济研究院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急剧膨胀, 在我国越来越多的城市中,交通堵塞和乘车行车难的现象日益严重。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于经济建设发展,己成为城市发展的“瓶 颈”。而城市轨道交通不仅在改善城市交通拥挤状况、快速集散客流、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还具 有节约土地、节省能源、保护环境等优点。 在国家标准《城市公共交通常用名词术语》中,将城市轨道交通 定义为“通常以电能为动力,采取轮轨运转方式的快速大运量公共交 通的总称。”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基本功能是为城市人口(包括居民 与流动人口)提供大众化的出行服务。由于它具有速度快、容量大的 基本特性,因而特别适用于市内和城郊之间大规模的、集中性的、定 点、定时、定向的出行需求,成为现代城市公共客运交通体系的骨干, 起
我国环保设备制造业现状分析
我国环保设备制造业现状分析
石油和化工设备制造业运行分析与展望.
石油和化工设备制造业运行分析与展望 2006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也是我国振兴装备制造业战略颁 布实施的第一年,具有承前启后的划时代意义。据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蔡惟 慈介绍,2006年全行业经济运行形势比较好,呈现出六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全 行业的运行速度大幅反弹,重新回到了高速区域;二是总体运行质量较好,经 济效益增长快于产销增长;三是重点行业快速增长,行业结构变化趋势令人欣 喜;四是产业结构继续优化进步,技术进步不断取得进展;五是出口增长高于 进口,贸易逆差快速减少;六是投资增长高位趋降,产能扩张依然强 劲。从石油和化工设备制造行业来看,承接前几年的良好走势,2006 年行业的经营业绩,如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利润及出口等各项指标,基本 保持40%以上的高速增长。同时,行业在自主创新、国产化、产品结构升级调 整、产业集群等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中央确定的3项重点发展的重大石
关于促进我国电力设备制造业进一步发展的思考
电力工业作为能源工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电力设备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决定着电力工业的运行效率和质量。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电力设备制造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为此,在简要介绍我国电力设备制造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制约我国电力设备制造业发展的因素,并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我国电力设备制造业的相关建议。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二级建造师项目经理(建筑专业)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