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温差送风技术在高精度恒温空调中的应用可行性
为了研究空调大温差送风技术在高精度、多扰量恒温空调中应用的可行性,采用CFD数值模拟分析了恒温室不同送风温差下温度场和速度场的均匀性,研究了恒温室在不同送风温差下不同扰量作用时的温度动态响应特性。结果表明,空调送风大温差下的温度场和速度场以及温度稳定性能满足恒温室要求。
大温差送风在纺织空调中的应用
介绍了加大空调送风温差在纺织厂应用的可能性,并对该做法可能对纺织厂空调送风系统带来的影响、运行的经济性,以及给车间温湿度环境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认为可有效降低送风系统能耗,但对车间温度均匀性有影响。
空调大温差送风技术及其经济分析
空调大温差送风技术及其经济分析——空调系统采用大温差送风已是一项业已成熟,且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并能明显改善室内人体舒适感和室内空气品质的空调技术。分析空调系统,采用大温差送风后,一次投资和运转费用的变化,对于各种不同的空调建筑可按不同的室内...
空调大温差研究(3):空调送风大温差经济分析
对采用空调大温差的办公楼、工厂及商场分别进行经济比较,结果表明在各种条件下,增大送风温差,空调系统的一次投资和运行费用都可以减少,同时室内相对湿度的降低可以明显提高人体舒适感,改善室内空气品质。
高精度恒温空调系统的扰量特性
目的为了研究高精度恒温室设备散热量波动、送风温度波动和渗透风等扰量对温度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cfd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在各扰量作用下高精度恒温室温度动态响应特性.结果为保证恒温室900s内温度稳定在(27±0.2)℃范围内,单扰量作用时,各扰量变化规定范围分别为:送风温度波动为-0.32-0.28℃、送风量波动为-2.5%-2.9%、设备散热量波动为-2.75%-2.45%、渗透风温度波动-2-1.8℃;多扰量同时作用时,送风量波动为0.5%,照明散热量波动2%,送风温度波动为0.01℃,如果设备散热量波动为1.2%时,渗透风温度即外围空调房间温度波动必须在±1℃范围内;如果设备散热量波动幅度为2.2%,外围空调房间恒温精度为±0.5℃.结论各个扰量单独作用或多扰量同时作用时,各扰量在规定范围变化,恒温室温度稳定性完全满足(27±0.2)℃恒温精度要求.
高精度恒温空调系统的扰量特性
高精度恒温空调系统的扰量特性——为了研究高精度恒温室设备散热量波动、送风温度波动和渗透风等扰量对恒温室温度稳定性的影响,采用cfd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在扰量作用下恒温室温度动态响应特性;在保证恒温室温度稳定(27±0.2)℃范围内的条件下,研究在各个...
大温差低温送风空调机组在地铁的应用
本文总结了广州地铁大温差低温送风空调机组在节能评估,设计开发的经验,分析表冷器冷冻水初温、排数、迎风面积、管程、管径、肋片片型等对空调机组性能的影响,以及低温送风对空调机箱体的要求,提出了设计冷水大温差低温送风机组的设计要点。
空调大温差研究(2):空调大温差送风系统设计方法
提出用定露点法计算常规空调大温差系统,逐项介绍了设计步骤;认为定露点法不但可以较准确地控制室内设计参数,掌握室内实际空气状态,而且可以利用计算机,使大温差送风的设计计算更加简捷、直观。强调采用定露点法计算时,单个系统不宜过大,热湿比不同的房间宜采用不同的空调系统,空调机组风量或风压较大时,宜采用风机压出式布置。
空调大温差研究(5):空调冷水大温差系统设计方法
就冷水机组、空调机组、水泵等的选择,介绍了空调冷水大温差系统的设计方法,指出空调冷水大温差系统与常规温差的空调系统有本质区别,应选用大温差专用空调机组,采用定露点设计法,水力计算宜采用优化设计,以使冷水大温差系统获得更佳的经济性。
空调大温差研究(4):空调冷水大温差系统经济分析
对空调冷水大温差系统的经济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冷水机组冷水初温等于或大于7℃时,10℃温差与5℃温差时冷水机组的能耗基本相同,而蒸发器压降明显减小;冷水系统采用10℃温差较5℃温差冷水量减少一半,水泵能耗减少,水系统一次投资减少;即使空调机组一次投资略有增加,空调水系统的一次投资可减少5%左右,空调水系统运行费用减少30%左右。建议在应用空调大温差技术的同时使用大温差专用空调机组。
大温差中央空调的适用性判据
大温差中央空调的适用性判据——研究大温差中央空调系统适用性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通过同等初投资假设及大温差空调和常规空调能耗比概念的引入,消除初投资在评价中对系统经济性的影响,使大温差中央空调系统的评价指标有广泛的适用性.利用热工基本理论和...
大温差中央空调的适用性判据
研究大温差中央空调系统适用性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通过同等初投资假设及大温差空调和常规空调能耗比概念的引入,消除初投资在评价中对系统经济性的影响,使大温差中央空调系统的评价指标有广泛的适用性.利用热工基本理论和同等初投资能耗比较法,对中央空调中的主要设备进行变工况分析,推导出各种大温差中央空调适用性判据.计算表明,对于常规空调设计参数,大温差送风的送风温差不宜超过12.8℃;大温差冷冻水的供回水温差不宜超过9.2℃;冷却水大温差技术在冷却水供回水温差小于10℃时总是适用的.
探讨大温差技术在空调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探讨大温差技术在空调系统中的应用分析——本文对空调大温差这一新技术,从送风大温差、冷冻水大温差系统及与变流量、冰蓄冷相结合的冷水大温差和低温送风系统进行了分析
探讨大温差技术在空调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本文对空调大温差这一空调领域的新技术,从送风大温差、冷冻水大温差系统及与变流量、冰蓄冷相结合的冷水大温差和低温送风系统进行了分析。与常规系统比较,大温差技术能减少系统的运行费用,节约能源尤其是高品位的电能,能减少系统的一次投资。
净化空调中送风温差的确定
通过系统分析,探讨各种情况下的送风温差,提高设计过程的准确性、便捷性。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因设定参数及条件的不同,送风温差会存在一定误差。
大温差空调系统在酒店工程中的应用
从节能考虑,在佛山某酒店项目的设计中应用了大温差空调冷水系统,介绍了本工程的空调系统,并给出了空调系统图,同时介绍了空调末端设备的产冷量是如何修正的。
大温差空调冷冻水系统探讨
本文从理论上对采用传统温差与大温差空调系统中水泵的能耗进行了分析对比,并通过工程实例进行了比较,展现了空调冷冻水采用大温差的良好节能效果。文章还分析了空调冷冻水采用大温差对空调系统造成的影响,介绍了具体的改善措施,并指出了在选择大温差空调冷冻水系统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变频技术在高精度恒温恒湿空调机中应用的实验研究
论述了变频技术在高精度恒温恒湿空调机中应用的可行性。实验研究结果显示,样机能维持实验环境的温度控制精度为0.3~0.5℃,相对湿度控制精度为2%~3%,并能够长时间稳定可靠运行;与普通恒温恒湿空调机相比,在国家标准工况下样机的能效比可提高约12.3%。
空调系统冷水大温差运行特性分析
本文通过对空调系统冷水大温差运行时制冷系统的能耗及有效能进行计算分析,并与名义工况下空调系统相比较;同时,分析了冷水泵的能耗,提出了节能运行的最佳冷水出口温度及进出口温差。为国内空调系统的设计以及最佳运行提供参考
常规空调大温差水系统的适用性分析
对常规温差、大温差空调水系统各构成元素的耗电量进行了对比分析,引入水泵耗功率系数,分别给出采用满负荷评价法和部分负荷综合评价法时常规空调适于采用大温差水系统的水泵耗功率系数参考值。
低温大温差空调与常规空调冷冻水管路设计计算比较
低温大温差空调与常规空调冷冻水管路设计计算比较——本文介绍了空调水管路的计算方法和设计原理,通过水力计算实例,对比了低温大温差空调冷冻水系统与常规空调冷冻水系统在管径尺寸、管路阻力、管路初投资及电耗方面的差异。
高精度恒温连续可调型温控器的设计
阐述了单片机高精度温控系统的软件和硬件的设计.在本设计中,根据实际需要,采用8位单片机mcs-51和16位a/d变换器ad7705相组合构成温度采集系统,较之采用16位单片机,可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性价比.通过采用数字pid控制,可使温控精度在300~500℃内达到±1℃,并可实现温度设定值的连续可调.①
高精度恒温恒湿洁净室的空调设计
以北京某超高精度恒温恒湿洁净试验室项目为例,介绍了超精密恒温恒湿洁净室的设计过程,针对空调系统设计存在的若干技术难点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分析了外部热扰量对试验室核心区达到动态的±0.1℃的温度波动的影响,并对实际工程项目进行了调试,效果良好。
高精度恒温恒湿空调智能控制策略研究
精密仪器实验室、纺织车间和卷烟厂等场所对环境温湿度控制精度的要求非常高,一般要求温度控制精度达到±0.2℃,湿度控制精度达到±2%,而传统的恒温恒湿空调控制方式很难达到这些要求。论文提出一种新型的高精度恒温恒湿空调智能控制方式,以满足这些场所对建筑环境温湿度的高精度需求。
冷水大温差运行的适应性研究
冷水大温差运行的适应性研究——冷水大温差运行方式能够减小冷水流量,从而减小管路管径和水泵能耗,降低系统的初投资和运行费用。但在冷水大温差运行模式下,空调系统的冷源、输配和末端环节的设计匹配与常规系统相比都将产生相应的改变。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制冷项目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