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近距离交叠隧道下穿既有桥梁桩基设计与分析
为评估与研究大连地铁1、2号线近距离交叠区间隧道下穿既有桥梁桩基工程,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法,分析区间双线四孔隧道施工先后顺序对工程的影响,提出了必要的工程安全性保护措施。解决项目中工程风险专项设计中的问题,为类似工程积累经验。计算结果表明:近距离交叠隧道施工引起地面沉降量7.7 mm小于上限值15 mm,能够满足桥梁沉降控制值要求;根据隧道埋深和围岩类型,\"先下后上\"的施工工序是合理可行的,能够有效减少地面沉降;对于交叠隧道下穿既有桥梁桩基,做好施工保护措施是很有必要的,比如增设隔离桩、地面注浆加固、隧道内支撑系统、爆破减震控制措施。
桥梁桩基设计原则及其要点分析
通过对桥梁桩基荷载的作用、负摩擦力以及桩间距的设计原则进行总结,进一步分析了桥梁桩基设计中主要涉及的测量放样、打孔设计、钢筋笼设计、桩的竖向布置和桩基的配筋设计,从而更好地提高桥梁桩基的设计质量.
岩溶区桥梁桩基设计与施工
岩溶区由于地质的不可预见性导致桩基的设计与施工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从地勘阶段就需要对其作出较为准确的认知,设计阶段充分利用地勘资料保证设计成果的可靠性,而施工阶段更应有一套成熟的应对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桩基从勘察、设计、施工整个过程的风险处于可控的范围,保证项目的安全。
岩溶地区桥梁桩基设计
5 结束语 跨京山铁路特大桥第12孔的8片梁(每片150t) 采用军用梁架梁法,安全、经济地完成了施工任务,受 到业主及监理单位的一致好评。 收稿日期:2004-02-18 (责任审编 孟庆伶) 岩溶地区桥梁桩基设计 丘 斌 (中南大学勘测设计研究院,长沙市 410075) 摘要:通过大成桥高架桥溶洞桩基设计,总结岩溶发育地区桥梁基础地质勘探、洞顶板安全厚度计算、桩 基设计等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多层溶洞 桥梁桩基 持力层 安全厚度 设计计算 中图分类号:u4431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21995(2004)0520013202 对于岩溶发育地区的桩基,如何准确确定桩基持 力层标高,如何在桩基设计、施工过程中确保桩基工程 质量,如何采用安全、经济、合理的桩基设计及溶洞处 理方案,
岩溶地质桥梁桩基设计探讨
昆明市老320国道升级改造工程地处云贵高原中部,工程地质属侵溶蚀盆地,岩溶发育强烈,桥梁采用桩基础。文中以该工程某立交桥桩基设计实践,探讨分析了岩溶地质桥梁桩基工程地质勘察和设计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难点问题,总结了该类工程地质桥梁桩基勘察设计原则与要点,供相似工程桥梁设计人员参考。
广东省岩溶区桥梁桩基设计
以广东省一高速公路岩溶区桥梁桩基勘察设计为例,根据工程实际提出了填堵法、护筒跟进法、灌注法等几种降低岩溶区桩基施工难度的设计思路,以及施工过程动态设计的注意事项,减少桩基施工的风险,为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准确的工程地质依据。
岩溶区桥梁桩基设计探析
文章通过龙岩上杭官庄大桥溶洞桩基础的勘察与设计,在具体工程实例中结合施工中遇到的地质变化情况,根据施工勘察补充钻孔即时变更,确保桥梁桩基的质量.
地铁盾构近距离下穿既有建筑结构影响分析
建筑结构与城市地铁交叉时;地铁盾构区间施工对建筑结构安全产生一定的影响;合理选择施工顺序及设计方案是保证先期施工结构安全的有效措施.通过地铁盾构区间对即将施工的某些建筑结构的安全影响进行分析;比较了与底板相连的桩基础位于盾构区间上方的原设计方案与优化方案;使得上部结构的安全能够得到保障.
岩溶地区桥梁桩基设计与施工
?1995-2005tsinghuatongfangopticaldiscco.,ltd.allrightsreserved. ?1995-2005tsinghuatongfangopticaldiscco.,ltd.allrightsreserved. ?1995-2005tsinghuatongfangopticaldiscco.,ltd.allrightsreserved.
近距离下穿既有隧道的盾构施工参数研究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不同埋深的既有隧道下方土压力分布规律可知:既有隧道对其下方土压力的横向和深度影响范围均为隧道外直径的1.5倍,且沿横向分为3个区域,即接近既有隧道的逐步降低段、穿越时保持最低位和穿出的逐步增加段;既有隧道下方最小土压力与上覆土厚度呈负指数关系,与距离隧道底的间距呈对数关系。根据既有隧道下方土压力的分布规律,提出近距离下穿既有隧道的盾构施工参数设定应分为3个区,并给出各区长度和施工参数建议设定值的计算公式。结合某隧道近距离下穿运营中的既有隧道工程可知,施工参数的实测值与建议设定值吻合较好,且将既有隧道的竖向变形控制在5mm内。
地铁隧道近距离下穿建筑物的保护
地铁隧道近距离下穿建筑物的保护 摘要:某城市地铁隧道在距某22层高的宿舍楼仅5.4m位置下穿通过,该楼为筏板基础,无桩基,基础埋 深较浅,在与此楼如此近距离的施工过程中,减少对该楼的扰动,对该楼的保护成为一个技术难题。 关键词:地铁隧道近距离下穿建筑物 1工程概况 1.1工程简介 某宿舍楼位于某城市两条路交口东侧繁华地段,周围建筑物较密集。宿舍楼为框架结构,地上20层, 地下2层,筏板基础,无桩基,基础埋深较浅,隧道近距离下穿建筑物。宿舍楼与区间隧道的立面关系见图 1,隧道外轮廓与楼箱基底板的最近距离仅为5.4m,隧道中线距该楼投影距离为8.9m。正线隧道贴近宿舍 楼北侧经过,隧道采用矿山法开挖。 1.2工程地质、水文条件 隧道结构上层处在粘土层中,下部结构处于细砂及卵石层中。对隧道结构有影响的地下水层为第一
盾构隧道近距离下穿既有隧道安全性分析
为了充分掌握地铁盾构隧道近距离下穿既有隧道时管片、岩土体的变形,以深圳地铁9号线梅村站—上梅林站区间下穿既有4号线莲花北站—上梅林站区间工程为背景,运用midasgts有限元软件对下穿施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下穿时岩土体与既有线隧道管片的变形,对两条线设计竖向距离的安全性进行了验证,得出两隧道竖向最小距离在2.0~2.5m范围是安全的。同时提出一些技术措施,如对既有隧道进行自动化监测,从既有隧道内注浆,信息化施工等。
探讨桥梁桩基设计中的若干问题
随着国家基本建设投入的增大及高速公路的飞速发展,作为桥梁设计人员,对桥梁桩基础的设计需综合考虑土质、梁跨形式、墩台式样、地质等多方面因素。笔者对桩基础的承栽能力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桩基础设计的看法,探讨了桩基设计中应特别思考的问题。
桥梁桩基设计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桥梁桩基设计中若干问题的探讨——该文结合设计实践,参考相关规范及文献,针对现行公路桥梁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中关于桩基承载力设计计算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公路桥梁桩基设计相关问题探讨
公路工程中桥梁桩基设计的好坏,不仅关系到桥梁的稳定性与使用寿命,也会对工程造价产生直接影响。本文对公路桥梁桩基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重点问题进行了探讨。
桥梁桩基设计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该文结合设计实践,参考相关规范及文献,针对现行公路桥梁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中关于桩基承载力设计计算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公路桥梁桩基设计相关问题探讨
公路工程中桥梁桩基设计的好坏,不仅关系到桥梁的稳定性与使用寿命,也会对工程造价产生直接影响。本文对公路桥梁桩基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重点问题进行了探讨。
公路桥梁桩基设计应注意盼问题
任何工程建设都离不开坚实的基础,离开了坚实的基础,任何工程都成为空中楼阁。因此,在桥梁设计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基础设计,只有做好基础设计,才能够确保整个桥梁工程的稳定。随着我国公路事业的迅速发展,公路桥梁也随之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当前国内公路桥梁的基础一般使用桩基础,桩基对于整个桥梁工程的质量以及造价都有直接的影响。文章对公路桥梁桩基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索。、
地铁区间隧道下穿既有桥梁桩基础加固措施
结合北京地铁九号线前矿山法隧道穿越既有人行天桥桩基的施工实例,介绍了天桥桩基础的加固措施和隧道内的加固措施,控制了隧道上方桥梁桩基沉降和位移,确保桥梁和隧道结构的安全施工。
盾构隧道下穿既有铁路桥梁桩基的加固措施
依托武汉地铁3号线盾构隧道下穿既有铁路桥梁桩基工程,分别对不加固、桩基周围土体注浆加固、采取隔离桩防护3种工况隧道下穿过程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表明:2种加固措施均能减少地表沉降和桩基位移,满足既有结构物变形控制要求;与注浆加固相比,隔离桩防护对地层沉降和桩基位移的控制效果更显著。在此前提下,可综合考虑工程量、工程造价等因素,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合理选用加固措施。
桥梁顶升技术在地铁近距离下穿桥梁中的应用探讨
近几年,随着城市进程的加快,使得地铁建设规模也逐步扩大。在地铁建设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地铁近距离下穿城市主干道桥梁问题,由于该问题对交通主动脉通畅性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对于在建工程的工期以及施工安全等,均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有效地解决地铁下穿问题,下面笔者结合某工程案例,就桥梁顶升技术在地铁近距离下穿桥梁中的应用进行详细地研究与分析。
近距离交叠隧道施工影响的数值模拟
由于地质条件的限制及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利用,在工程中有时不可避免地产生近距离交叠隧道。对于这种型式的隧道,新建隧道是在既有隧道完成之后修建的,新建隧道的施工势必影响既有隧道结构的受力状态,引起既有隧道变形。本文应用ansys有限元程序采用三维弹塑性数值计算方法对某新建铁路隧道下穿既有高速公路隧道的施工过程进行了模拟,揭示了既有隧道结构受力及位移随新建隧道施工推进的变化规律,可为今后此类隧道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地铁隧道穿越既有桥梁桩基的设计与数值计算研究
当今在设计地铁隧道使其穿越集邮桥梁桩基时往往会面临很多问题,首先要该工程的结构强度足够保证桥梁的牢固可靠,其次又要确定地铁隧道本身具有足够的强度来确保地铁列车的安全。该工程主要包括两方面,既要选择合适的地理条件作为地铁隧道,又要考虑到实际的桥梁结构、承受上部载荷的能力和施工过程中的各项突发原因等。本文对这种穿越桥梁桩基的地铁隧道进行了设计,我们将采用设计并在软件系统中模拟运行的方法,去研究地铁隧道在穿越过桥梁桩基之后所受载荷的情况和变形是否在承受范围之内。并进而针对该项工程提出新的研究方向。
新建隧道近距离上穿对既有地铁隧道纵向变形影响分析
新建隧道近距离上穿施工会改变地层既有平衡应力场,引起地层应力释放,导致既有下卧隧道产生纵向隆起变形。提出了在新建隧道卸荷作用下估算既有隧道纵向变形的解析解答,既有隧道简化为搁置于pasternak地基上的euler-bernoulli梁,采用两阶段分析法分析求解。首先,通过mindlin弹性力学经典解估算新建隧道开挖卸荷引起在既有隧道位置处的竖向附加分布荷载;其次,建立在竖向附加荷载作用下的隧道纵向变形平衡微分方程,并基于有限差分原理,获得隧道变形数值解答。经与已报道的两个工程实测结果对比发现,理论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较为吻合,基本可以反映在新建隧道近距离上穿施工过程中既有隧道的纵向变形规律,从而验证其解析解答正确性。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资深建筑设计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